APP下载

丝绸之路建设下的绿色愿景

2015-12-03顾晨阳

中国名牌 2015年18期
关键词:经济带基础设施一带

顾晨阳

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经济动脉——“丝绸之路”。

在很长时间里,成群的骆驼商队顶着风沙行走在茫茫大漠成为丝绸之路上最常见的景象。曾经的楼兰、精绝等古国都是丝绸之路上最耀眼的明珠。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曾经的繁华之地随着绿洲一起被荒漠所吞噬。

当前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设想得到众多国家响应。如何保护丝绸之路沿线的生态环境,避免重蹈古代丝绸之路衰落的覆辙,成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新丝路的绿色建设

“有些专家认为古代丝绸之路之所以衰落,跟自然环境恶化有一定联系。”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国梅认为,在进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时,一定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据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经过我国中西部地区。在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十分严重,其中新疆沙化率达到64.34%,宁夏55.8%。沿线所经过的中东、中亚等地区,荒漠化也日益加剧,严重威胁丝绸之路沿线人民的生存、发展和安全。

“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或者高度依赖能源资源产业、或者生态自然环境比较脆弱,甚至一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匮乏,亟需大量的资本进入,用以建设各种基础设施。”周国梅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所涵盖的区域也面临很多挑战。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或多或少面临着环境的压力和挑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经贸处经济研究部负责人盛馥来表示,丝绸之路在基础设施方面,从一开始就要保证是绿色的、可持续的,这样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才会从中受益。基础设施一旦建成,影响往往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

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强调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

“在已经发布的‘一带一路愿景和行动计划中,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概念,要把绿色经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一系列先进理念和做法都高度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去。”周国梅说。

区域发展新机遇

“一带一路”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连接了亚洲和欧洲,辐射了65个国家,辐射范围内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区域是世界经济版图当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一带一路的建设是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再平衡的战略。对中国相关的区域带来了巨大发展的机遇的同时,也给沿线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和受益的可能性。”周国梅表示,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深入和建设,对自然资源需求要求也会增大,中国所倡导的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就是要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负面的影响。

“当前全球和区域环境挑战日益严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日益成为世界主要潮流和趋势。自绿色经济理念提出以来,从联合国机构到各个国家均开展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多成绩。”环保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宋小智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目的在于打造互利共盈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

宋小智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融入世界可持续发展大潮流,把握当今世界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趋向所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互学习绿色发展的经验,共同促进区域的绿色发展。

据了解,“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结合所面临的环保挑战,也已推行一系列的绿色经济发展政策。周国梅表示,有关国家应当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完善双边和多边环境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区域所面临的环境挑战。

框架下的绿色经济

“当前国际经济面临复苏乏力,中国的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为沿线国家提供了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机遇。在‘一带一路的平台上,各国可以深入交流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周国梅表示,绿色经济的发展能够给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周国梅表示,有关部门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可以推行一些绿色经济的案例、推动国内外建立一批示范生态园区或环保产业技术交流合作的基地,以便将来集聚一批环保技术、生态环保的产业。

“哈萨克斯坦在几年前提出了‘绿色桥梁的倡议,这是一个属于政府间的倡议,希望在亚洲与欧洲之间建立绿色通道,同时也包涵了绿色经济的因素。有关部门可以研究一下绿色丝绸之路与绿色桥梁之间有什么交接点。”盛馥来表示,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发展绿色经济时,可以寻找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绿色经济政策相符的契合点。

“所谓‘绿色丝绸之路,是指在未来丝绸之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贸易等环节都应当是绿色的。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十分期待发挥平台和桥梁的作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处长国冬梅表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希望在绿色供应链污染防治技术等领域,和各国建立起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搭建促进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平台。

猜你喜欢

经济带基础设施一带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