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上海大都市商业发展重点的若干思考

2015-12-03文/黄

上海商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商圈十三五商业

文/黄 宇

国际贸易中心是全球城市体现贸易流通功能的核心内涵,不仅是服务全球企业贸易投资交易的流通枢纽,也是服务全球最终消费者交易的消费城市。“十三五”期间,围绕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目标,上海商业要对标国际,进一步提高竞争力、集聚力和辐射力,注重建设体现上海城市商业魅力和竞争力的中心商圈,注重发展便民化智能化的社区商业,注重打造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创意创新的特色商圈(商街),在巩固满足本地消费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和吸引外来消费。

注重提高消费便利化和层次性,实现本地和外来消费的“双递增”

立足消费、繁荣市场,是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根基。目前从商业的消费规模、主体构成、品牌数量等多个方面,上海已经开始慢慢进入国际知名大都市排名当中。但近几年上海消费市场增速逐步回落,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目前,上海最终消费率仍不到60%,低于纽约、伦敦等10多个百分点。另据万事达卡发布的“全球旅行目的地城市预测指数”,2014年伦敦、纽约吸引的入境游客分别为1869万人次和1181万人次,入境游客消费额分别为193亿美元和186亿美元,而上海吸引入境游客约609万人次,入境游客消费为53亿美元,对境外消费的吸引力有限。“十三五”期间,上海商业要抓住消费需求变化、消费能级提升的机遇,在满足多元需求、改善本地居民生活品质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提升消费能级、扩大外来消费吸纳力,努力实现本地和外来消费增速的“双递增”。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试先行政策,利用国家降低进口关税、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离境购物退税等最新政策开展试点,进一步提高国际商品和品牌的丰富度,吸引更多本地和外来消费。开展会商旅文体等产业联动服务营销,形成叠加效应,融合各类资源,激发新常态下的消费活力,带动综合消费不断增长。

注重发展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标志性商圈,打造上海商业名片

城市中心商圈是上海体现“繁荣繁华”国际大都市的核心区域,也是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功能载体。纽约第五大道、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东京银座等国际大都市知名商圈,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是国际品牌、国际资本的集聚高地,也是时尚消费、文化潮流、科技创新的风向标,不仅对本国的消费者有强大吸引力,对全球消费者同样有强大吸引力。上海南京东路、淮海中路、南京西路等城市中心商圈,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快转型升级。一要精准定位,强化商圈集聚功能。按照世界级商圈的目标定位,进一步聚焦市内外超广域的中高端目标消费人群,尤其是要吸引境内外商务会展旅游消费人群,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国际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商品和服务。强调商圈独特性和差异化,充分挖掘商圈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汇集世界品牌的同时,注重打造本土特色。二要拓宽腹地,提升商圈的辐射能级。融合经典现代的商业建筑、引领时尚的商品特色、交相辉映的文化旅游设施、各具特色的支马路等独特要素,占领时尚创意产业和时尚消费高地。利用好上海的产业资源、创新资源,联动长三角,对接国内外,培植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三要创新模式,建设共享共荣的智慧商圈。顺应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新趋势,线上线下联动,广泛应用iBeacons 精准微定位技术、智能试穿魔镜、智能停车服务、3D探测技术、O2O自助购物、社交互动技术等手段,大力发展高科技化、体验化、自助化等新业态,建设在线化、数据化、交互式的智能型商圈。

注重发展便民化、智能化社区商业,完善城市宜居宜业环境

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的基础,是满足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载体,也是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营造宜居生活环境、吸引集聚企业总部和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要顺应不同居民群体需求合理配置多层次社区商业,充分考虑休闲、社交和娱乐等服务功能,真正成为社区商业生活中心。针对创新型人才生活需求特点,探索建设集创业工作、居家生活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兴社区商业,吸引和留住国内外各类创新人才。针对不断增加的中老年人口,注重开发和提供适宜老年人生活的各类商品和服务,完善公益性社区服务、专业化家庭服务、定制化上门服务等。针对习惯网络购物的新一代消费人群,依托社区实体商业和部分物业设施,完善自助配送服务点建设,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智能化生活服务和消费体验。结合上海智慧社区发展,探索社区商业新业态新模式,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进一步提升社区生活和消费的便利度。

注重发展会商旅文体融合、中小特色商业集中的特色商圈(商街),丰富上海商业内涵

特色商圈(商街)是城市商业的缩影和精华,是反映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特色内容。国际知名大都市一定是有一个或几个特色商圈(商街)令人向往的,它既是商业符号、窗口,又是消费者满足需求、实现消费目标的首选之地。伦敦的牛津街、摄政街、邦德街、西区等商业街区举世闻名,街区连接成片,每个街区各具特色,各种标志性商店、特色餐饮店、文化剧场等等,形成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而纽约百老汇大街,汇集了众多遐迩闻名的剧院,音乐剧令百老汇逐渐成为美国娱乐业的中心,也成为世界戏剧艺术永恒魅力的象征和代表。与伦敦、纽约相比,上海真正做出特色、做出影响的特色商圈并不多,在商旅结合、文商结合、商展结合、商娱结合等方面仍存在一定距离,而这几个“结合”也恰恰是建设特色商圈的必由之路。“十三五”期间,上海要充分挖掘商业内涵和消费潜能,强化现代商业时尚元素和旅游观光、文化创意的结合,建设具有商旅休闲、文化创意、特色演艺、体验消费等主题鲜明的特色商圈(商街)。引导特色产品和服务集聚,引导中小特色创意创新企业集聚;深化商业与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的融合,开发高品位的工艺、艺术产品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探索引进大型文化娱乐类、商务会展类、休闲体育类等各种国际知名活动和重大项目,促进文化消费、体育消费、信息消费等新兴热点消费,进一步集聚商流、人流、信息流,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商圈十三五商业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机器学习在商圈运用管理中的应用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农产品电商圈的“乌托邦”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商圈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