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以长城学院为例

2015-12-03田志远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27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办学教学质量

文|田志远

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以长城学院为例

文|田志远

高等学校以教书育人为本,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是其根本任务,重视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严格、科学和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高效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才能充分实现教学双向互动,确保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和办学效益。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因此高等学校始终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而教学管理水平尤其是质量监控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众所周知, 教学过程的运行机制高效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目的就是科学评价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尤其是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教学质量,查找问题和影响因素,结合教学实际因地制宜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而独立学院作为高等学校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更应该重视和规范教学过程各环节, 构建健全而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确保其高效、规范运行,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必要性

高水平的监控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要树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做好质量的保障监控工作。”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学管理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关键,尤其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运行机制的高效与否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好坏。从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到制定、贯彻执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从组织有效的教师教学到学生考试,从课堂理论学习到校外实习实践,人才培养的每个教学过程和环节都离不开质量监控。因此,只有健全、完备、科学、规范的高水平的质量监控体系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和扎实有效,才能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才能提高办学效益。

高效、有序、科学、规范的质量监控运行机制是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列出了19项二级考核指标,“教学质量监控”是其中重要一项;在第二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之后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教育部共提出了16项具体要求,“强化教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正常秩序。高等学校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健全和完善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把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在衡量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高低时,教学质量是一项关键性指标。实际工作中,如何发挥高效、有序、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机制成为高校提升教学工作水平的关键,无论是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贯彻,还是教学条件与资源的有效利用,无论是教风、学风的培育与养成,还是招生与就业的进出口质量提升,都取决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高效运行。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和运行现状

经过近10年的努力和发展,在以学士学位评估授权评审和独立学院合格验收评估以及省教育厅对高校办学规模年检为契机,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注重“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在原有办学经验积累基础上,狠抓课堂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和标准,以内涵建设为抓手,努力建立和健全了日常教学、学籍、考试及成绩管理等教学过程覆盖面较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形成了一定的运行管理机制,对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起到了相当大的规范性作用和提高。

初步形成较为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院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根据教学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两版),并依据相关章程和制度组织开展活动。目前基本形成了对日常教学过程的动态监控、依法治校。实现了期初重点检查开学准备、期中重点检查各教学环节实施过程、期末重点检查试卷及成绩分析等三段式分阶段重点检查惯例。

制定并实施了日常针对教风、学风、考风的“三风”检查制度和日报学生“到课率”制度,做到了对日常教学运行和规范的实时监督与检查。

建立了院系领导、督导组专家、教务处巡视听课等听课制度,形成日常分散和期中教学质量检查集中相结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了解和监督形式,做到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改进。

同时构建了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等教学信息搜集制度,并初步确立了领导专家、同行交流听课评价、学生网上评教等多层次立体教学评价体系。

初步实施了教务处对系部等一级教学单位和二级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的评价和奖惩。

以上监控体系对日常教学和管理起到了有效监督和规范作用,大大促进了学院整体教学和管理的规范度和教学质量及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

但是,学院目前还没有形成对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机制,没有成形的科学评价体系和方法。在考试方面还没有做到教考分离,导致考试的效度和信度大打折扣。另外对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监控不够。此外,学院对于招生和就业出入口协调监管不到位,未能很好地做到协同发展,未达到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双向提升。

机制运行基本顺畅,但是缺乏深度和广度,不够合理和科学,水平不高。总体而言,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现有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运行基本顺畅,达到了一定的规范、有序,但还不够科学和合理。

首先教学质量监控未能涵盖教学全过程。目前的教学质量监控偏重于日常课堂教学和管理,缺乏对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和教学改革及研究的监控和检查。总体属于日常教学秩序和课堂教学质量检查层次。

同时监控缺乏深度和广度。日常教学检查指向性单一,质量监控效果不突出。侧重于教师课堂授课监管,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监控机制匮乏。

其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结构不完善,未能体现教学两条主线。目前学院基本形成了学院领导-教务处-系部-教研室-教师这条针对教学主导检查线,但是学工处-辅导员-学生这条教学主体线非但未能发挥实效,而且还有偏离嫌疑。学工队伍和高校思政教育服务教学的宗旨未能很好落实和体现,与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相去较远。

对策与思考

探索研究,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努力涵盖教学全过程。在现有注重日常教学秩序监控管理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监控管理,构建和强化教学双向监控机制,结合独立学院特点,制定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目标责任制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加大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研究,制定符合学院教学实际的科学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改变单一日常教学检查,实施多方位检查监控机制,切实提高质量监控效果。侧重于教师讲授监管,应再强化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加强建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监控机制。

量化理论和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目标要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监控实效性。建立实践教学环节和质量监控体系及指标体系。明确实践教学质量要求,量化管理,针对实习、实验环节性质设定评价指标,加强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价。突出独立学院强化实践教学技能优势,落实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目标。

统筹协调好教学管理及相关部门,协同创新、同舟共济,共同提高教学及管理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从思想上打破人为割裂“教”“学”两条主线,摒除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管理都是教务处的职责。教务处是教学管理主体部门,各级教学单位和相关教辅部门包含学工部门同样负有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实施责任。而且学工部门承担“学”这条主线的主体实施责任。落实“教”“学”两条主线相辅相成齐头并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办学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