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

2015-12-03李一辉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27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物流考核

文| 李一辉

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

文| 李一辉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行业已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现代物流行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仓储与配送活动是商品流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是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学校应该通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并努力付诸于实践。

物流管理作为新兴的专业之一,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获得了不断的成长。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够稳定,实践经验欠缺依旧是目前物流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仓库与配送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能够培养学生快速处理物流业务,规划配送路径等相关的实战经验,从而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因此,学校应该全面重视《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为物流行业培养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的定位

仓储与配送作为物流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是高校课程建设的核心。与其相对应的主要业务包括:仓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以及信息服务等;而与之相关的岗位有仓管员、理货员、送货员、单证操作员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购物已成为时尚,使得物流行业获得飞速发展,这就对物流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在适用,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此,首先还是要做好课程定位。结合实际需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应该定位于培养既能够从事仓储与配送相关业务操作能力,又具有基层管理才能的全能型人才。这就需要在向他们传授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还需加强对他们一线仓库与配送业务操作技能的培训。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

在新课改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理念的主流。现如今,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已经难以适应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此必须进行重新的设计和改革,具体而言,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前的课程定位不够明确。物流行业,所涉及的运送商品种类繁多,差异较大,因而在进行仓储与配送时也有所不同,难以实现标准化的运作。然而,从目前学校教学实际来看,不少学校在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时,以通用的理论标准进行指导教学,没有很好的结合不同地区以及不同产业进行细分,对课程的明确定位拿捏不准。

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比较单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教学的手段日益丰富,出现了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等多种形式,但这与物流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标有些脱节,不能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学校在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同时,还要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更加科学的组织教学。

课程考核机制缺乏全面性。受传统教学考核机制的影响,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仓库与配送管理》课程的考核方式都是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方面进行考察。平时成绩则包括课堂表现、出勤率等,而期末成绩则以卷面考试分数为依据。基于这样的考核机制,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检查,不够全面和科学,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创新设计的思路

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善于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进行实现:第一,情景再现项目式教学。将具体的“工作过程导入”学习情境。即通过仿真模拟、案例分析、安排实习等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掌握仓储与配送业务的操作技能,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无缝对接,让学生提前适应岗位工作的状态和环境。第二,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项目式教学。网络的出现,确实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平台。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建立起兼具声音、图片、影像等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平台,鼓励学生通过在线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系统化的课程考核机制。传统的课程考核机制以考试论成绩,这种做法缺乏全面性,因此需要将成绩与系统化的考核机制联系起来,将平时作业、笔试成绩、随堂演练、案例分析、实战训练等综合起来,以更加系统、完善的考核方法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

校企合作共同促进人才培养。根据市场分析和调研可知,目前物流行业需要三个类型的人才。第一类:基层操作人员。这类人才需要掌握丰富的商品知识,熟悉仓储设备,责任心要强,工作认真负责。第二类:基层管理人员。这类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决策和信息分析能力,能够胜任仓库日常的管理和运营。第三类:物流总监。这类人才则要拥有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战略部署和整体规划。既然市场有所需,那么学校就应该满足市场要求。这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校企合作,互利共赢。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培养人才的基地;与此同时,企业则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双方合作,共同努力促进人才的培。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物流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时代要求,在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更新观念,明确教学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其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达到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的要求和目的。

长江职业学院2012年度校级教学科研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X024)。

长江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物流考核
内部考核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