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阶怨》译本比较研究中的读者角色浅析

2015-12-02常呈霞

山花 2015年16期
关键词:源语言庞德巴赫金

常呈霞

《玉阶怨》是李白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宫怨诗之一,因其别具一格的含蓄之美而成为传世名篇,也因此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翻译家的浓厚兴趣。唐诗英译是一个复杂的语际交流过程。笔者对唐诗翻译批评的历史和现状做了简要的理论评述,并以《玉阶怨》的译本比较研究着手探讨唐诗翻译及其翻译批评过程中读者角色的多重性及其参与诗歌翻译的过程和功能。

唐诗翻译批评的历史和现状

由于唐诗在中国文学及世界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中西方文学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唐诗英译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唐诗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接受,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20世纪初,唐诗通过英译呈献给英美读者,这是唐诗在英美世界传播并被接受的基本途径。

在国外,唐诗在英美世界的翻译与接受,在范围、形式、影响和理论探索等方面不断发展,成就颇大。目前,在国内,大多数唐诗英译翻译批评文章集中于对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诗人创作的某一经典诗作的多种译本进行比较、鉴赏性评析和理论探索;再如一些文章试图将接受美学、功能法、等值论、交际理论和语境等理论应用于唐诗翻译批评来探讨理论的适用性。近几年来,也有学者将巴赫金对话理论带入诗歌翻译研究,从对话性角度审视唐诗翻译现象。

本文基于巴赫金对话理论对唐诗翻译批评做理论探讨,试图从对话性对唐诗翻译进行较为新颖、较为全面的翻译批评。巴赫金在对话理论中提倡参与者之间对话,具体到翻译过程,存在多重对话,如下图所示:

(图1)

如图1所示,在翻译过程中,首先源文本与读者(包括译者)之间存在对话,甚至原作者与源文本和读者之间也会存在对话;其次,当译者将源文本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即译本出现后,译者、译本和译本读者之间同样也会存在对话;另外,同时掌握源语言和目的语的翻译批评者与源语言作者之间也有可能存在对话。以唐诗英译为例,由于唐诗属于韵律诗,与现代汉语形义相差甚远,因此译者首先需要解读原诗,译为白话诗,然后参照源作者所处的文化历史语境将其译为目的语文本,呈献给目的语读者以及翻译批评者;在整个过程中,译者与原诗、译诗,译文读者和翻译批评者之间都存在多重对话。

以《玉阶怨》为例分析对话理论视域下的读者角色

唐诗英译是一个复杂的语际交流过程,本文借用巴赫金对话理论还原唐诗翻译过程中译者——译作——译本读者(翻译批评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力争清晰地表明隐形读者、事实读者和目标语读者参与诗歌翻译的过程和功能。

(图2)

原作者把自己的想法或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写成一首诗。译者首先作为读者,读诗后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一种体验,由于通晓英语,想把原诗用英语表达出来, 经过一番努力,英语译诗再创造出来。之后,懂英语的读者读了译诗,明白了源语言诗意,从而完成了一起语际交流。在整个过程中,作为译者,他既是原诗的读者,又是译诗的创造者。

不同的读者鉴赏诗歌的角度各有不同。诗人是按自身的情感体验来欣赏并创作诗歌;而译者将原诗作为研究对象,是在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进行创造性的翻译。

本文拟从分析《玉阶怨》译本入手,展现唐诗翻译过程中原诗、诗人、译者(源语言读者)、译诗和目标语读者(翻译批评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对整个过程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解读。

1.隐形读者

诗人作为诗歌的隐形读者,在其创作诗歌的过程中展示了自己的价值经验和知识水平。从广泛意义来看,把诗人作为读者看待在翻译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以通过诗作追溯诗人的语言策略和美学导向;其次,诗人将其他读者放在平等地位,将其作品分享给他人;最后,将诗人作为读者来看待,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诗创作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

以诗人李白创作的这首《玉阶怨》为例,“诗仙”李白的诗作一向以豪放飘逸著称,这首《玉阶怨》却风格迥异,尽显含蓄委婉之态。当时诗人在都城长安任翰林,为皇帝的文学侍臣,在这一阶段他创作了数篇宫怨题材诗篇,其中以《玉阶怨》最为后人称道,无一字言怨,幽怨之意见于言外。后人常将李白的《玉阶怨》与六朝著名诗人谢脁所作《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莹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做对比,认为谢诗诗风过于直露,不及李诗含蓄之美。

2.事实读者

在译者动笔翻译诗歌之前,他最初的角色是原诗的读者。阅读什么和如何阅读跟译者进行再创造时的主体性直接相关。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翻译趋向,在进行翻译批评时,最好将译者基本的翻译导向纳入考虑范围。哈提姆和梅森曾在1990年指出,有三种翻译行为:即以作者为中心,以文本为中心和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前两种翻译策略强调源文本的中心地位,而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观虽然也考虑原作者和源文本等要素,但中心已转移到目的语读者上面,尤其重视读者反应。

翻译与译者兴趣有关,在广泛意义上讲,也与译者所处的文化大背景相关。因此,译者对原作的解读与他的文字能力和处于文化语境下的翻译动机有很大关系。

1915年,庞德翻译出版了包括19首中国古典诗歌的译文集《神州集》,对英语读者了解中国古诗,对英美诗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翻译行为与他追求摆脱腐朽的维多利亚时期诗风的理想追求直接相关。对他而言,翻译就是一个从中汲取养分进行创作的过程。由于庞德的译作是根据菲诺罗萨的直译进行加工而成的地道的英诗,他的翻译策略是以读者为中心。《神州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翻译,庞德在翻译中对原作既有创造也有所背离,但译诗意象鲜明,大体能再现原始的意义和意境。以庞德译李白诗《玉阶怨》为例,庞德是美国意象派诗人的先驱,他非常注重唐诗的简约、含蓄美,并且尊重汉诗特点,去掉了表示逻辑、时间和空间的一些词语;这首译诗后面庞德附了长注,解释原诗中的一些意象,帮助译文读者重建文化意象。整体说来,庞德的创造性翻译比较成功,再现了原诗中女主人公的幽怨之情。

再如许渊冲先生把繁荣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其典籍翻译的根本目的,他致力于在译诗中实现“三似”,传达古典诗词的“三美”,从而实现“三之”,进而为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做出贡献。具体到这首《玉阶怨》而言,他的译文尽可能保留原诗的意象(“玉阶”、“罗袜”、“水晶帘”和“玲珑月”),句长、叠音词、音步(八音步)、尾韵以及丰富的诗意等,他的翻译策略因而更倾向于异化。

3.目标语读者

传统翻译理论强调在词汇和语法层面对原作和译文进行比较,而长期忽视了目标语读者的作用。但目前一些学者意识到了读者的重要性。英国翻译理论家西奥多·萨沃里1917年在其著作《翻译艺术》一书中,也将目的语读者分为四类:

1.不了解源语言,只对文本内容感兴趣的读者;

2.对源语言很感兴趣,愿意通过相关译作了解源语言文化的读者;

3.曾经接触过源语言却又遗忘的读者;

4.谙熟源语言的学者型的读者。

另外,萨沃里还指出不同的翻译方法对不同的目标与读者群适用。

随着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结合,目标语读者的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读者的反应及接受上,强调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翻译的宗旨就是通过翻译将原作清楚地呈献给目标语读者,使其通过阅读译本能获取与源语言读者阅读原作大致相同的美感。

克里斯蒂安·诺德也曾指出,处于不同年龄阶层、教育水平、职业、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读者群,他们对同一文本的需求迥然不同。因此,译者必须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

庞德所译的《玉阶怨》也遭到了一些谙熟源语言的学者和翻译批评者的反对和批评。原诗并没有明示“望秋月”的主体是诗人还是思妇,而庞德在译诗中增加了第一人称单数作为主语,译诗似乎变成了诗人描述自己的寂寞惆怅之情,这种译法值得商榷。

另外,除庞德外,还有小畑薰良和大卫·亨顿将《玉阶怨》译为自由体。小畑薰良将“夜久”单独译出——“The night is far gone.”——破坏了译诗的连贯性;他将“玲珑”译为“shining through”,重在表现月光的清辉,而没有表现出原诗中透过水晶帘遥望秋月的晶莹玲珑之感。

结 语

在典籍翻译进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译者需要从对话性视角关注读者角色并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本文从《玉阶怨》多种译本的对比研究入手,探讨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有必要认清不同读者类型之间存在的有机联系和多重对话关系,根据翻译动机采取有效翻译策略,以期提升典籍翻译对外传播、接受效果。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常呈霞.巴赫金对话理论对唐诗翻译批评的适用性研究[D] .天津理工大学,2009.

[3]陈媛媛,张映先.格式塔意象翻译模式下李白《玉阶怨》英译研究[J].北方文学,2012(8).

[4]党莉莉.翻译策略选择的目的性——许渊冲与庞德中国古诗翻译策略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5]李晶晶,李仕俊,廖志勤.从系统论的角度探唐诗《玉阶怨》及其英译[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6]彭利元,蒋坚松.语境.对话.翻译一巴赫金语境对话理论对翻译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9).

[7]王峰,马琰集注.唐诗英译 比录 鉴评与索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8]朱徽.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英美译家汉诗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源语言庞德巴赫金
Erasable/Inerasable L1 Transfer in Interlanguage Phonology: An Optimality Theory Analysis of /aʊn/and Sentence Stress in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走过同一块地毯”:庞德与詹姆斯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浅析日语口译译员素质
跨文化视角下对具有修辞手法谚语英译汉的研究
“我”与“你”的相遇——庞德、斯奈德所译汉诗的主体间性管窥
庞德子
浅析巴赫金的转折人生
以口译实例谈双语知识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