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模式的安全规程教学探讨

2015-12-02王仕韬吴德军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规程案例培训

王仕韬 张 彦 吴德军

国网技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2

0 引言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保障电力企业员工人身安全的最重要的规章制度。《规程》制定的过程中,详尽地考虑了现场各种工作程序,安全注意事项和责任权限,提出了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是电力生产员工工作的指导规则和方针[1]。规程对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各类工作人员作业行为起到了指导作用,是指导电网企业安全工作的基础。面对电力生产中的新形势,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一强三优”的发展目标,作为电力系统的统一目标和根本任务[2]。在这种形势下,电力安全教育更加凸现出其必要性。

为促使生产一线员工真正理解《规程》的相关条款,在实际工作中按规程办事,能按规程处理问题,防止由于对规程不理解、不掌握而导致违章,有必要改进对员工进行《安规》理论培训与考试的单一考核模式[2],开展《规程》教学。本文就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1 情景模式教学的必要性

现阶段的《规程》教学主要以背诵为主。在教学中发现,新员工中对规程的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并不理想。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于条文的具体应用环境不熟悉,不了解。例如《规程》中,对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要求挂个人保安线,以及如何挂、拆个人保安线有明确的要求。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死记硬背条款,某些员工会将应用条件混淆,能够顺序回答在操作中怎样做,在条件发生变化时却不能根据工作条件做切合实际的调整。因此,在培训教学中充分利用现场作业的机会,利用仿真系统和实际操练,还原工作场景[3],将抽象的条款还原为具体的工作现场,以此为切入点,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和操作水平。在安全教学管理培训中,以规程的条文为指导,要求在现场作业时切实重视安全工作的细节,防止出现思想和行动上的“盲区”,杜绝野蛮施工和盲目操作,培养安全责任意识。

2 《规程》的教学任务和内容

《规程》培训重点为规程的与电力设备操作相关的核心内容:配电作业的基本条件,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设备运行与维护,架空配电线路工作,配电设备工作,带电作业,高压试验与测量工作,电力电缆工作,以及分布式电源相关工作。对于机具的使用、动火工作、起重与运输以及高处作业等相关内容做简单的讲解。

3 情景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规程》的培训被融入到所有的实训教学过程中。这些实训教学包括配电设备巡视、拉线制作与导线续接、登杆工作与绝缘子安装等。在这些实训操作步骤过程中融入《规程》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专门设计的安全仿真实训课程,在计算机的仿真操作中将《规程》规定融会贯通。

3.1 违章案例教学

公司安监部对各专业近年来的事故案例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编辑,编写了有针对性和启示性的案例,完全能够依照案例,对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回溯。利用这套系统,从枯燥的理论背诵变为逐条逐章节的生动案例分析[4]。此外,学院专业组组织教师人员对《规程》的相关章节进行案例化诠释,选择有广泛代表性的事故注释前因后果,对造成的后果进行讲解,说明遵守《规程》的必要性。

例如,通过归纳总结[4-5],对于横担安装和杆上作业项目,违章的主要类型和表现为:

1)没能正确佩戴合格的防护用具,例如安全帽系绳不规范,工作服纽扣不严,登杆不穿绝缘鞋;

2)教师和监护人监护不到位,或在工作过程中离开现场;

3)上下传递物件不用绳索,而是直接抛掷;

4)现场人员管理混乱,分工不明,工作界面模糊不清;

5)值班人员不遵守安全技术措施,如接地线数量不够,接地点位置不合要求,未在教学工作地点附近装设防护遮栏及加挂安全标示牌等;

6)登杆前不认真核对双重名称和杆号,导致在实际工作中误登平行或同杆架设的带电线路造成人身伤害等。

针对配电设备巡视和操作的教学,归纳为下面几个具体案例:

1)对待操作票态度不够认真。在工作前不填写工作票,或先操作后补填操作票。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说明代签名、代操作造成的事故的后果;

2)在工作中使用不合格的操作票。操作票的填写有缺陷,一些主要项目遗漏或颠倒,在关键的操作中,要操作的开关设备未使用双重编号;

3)操作中不核对、不模拟操作。在工作前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在操作中不唱票、不复诵;在操作后,安全人员不检查操作是否到位;

4)操作中不按照操作顺序逐项操作,认为操作过程简单,进行越项或并项操作;

5)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工器具。如操作人不检验工器具,使用操作杆时不戴绝缘手套,直接用手装、拆接地线等。

通过具体的案例的教学,并提供相应的实际事故时间地点,发生过程,造成的影响,以及最后的处理结果等,在教学中使得学员深入认识到《规程》的严肃性,并对违反它造成的后果留下深刻印象。

3.2 现场培训教学

参加的操作的配电检修人员按正常程序流程进行作业,完全仿照现场要求,符合《规程》工作流程。每一个课程开始,从接受任务,编写操作票,传达危险点分析,设置工作安全措施,三交一会,唱票操作,直至办理终结手续[6]。在学院指导编制的作业指导书作为学员的指导材料。例如在配电设备巡视科目中,设计独立场景[6-7],融入《规程》要求进行教学。

设定场景1:配电设备巡视

假定当天是大风天气,风速在3级,且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室外10kV引线接地。

在教学中例举安全要点,如:

(1)巡线的方向要求;(2)工作准备的要求;(3)巡线人员的的要求;(4)如何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5)事故的处理和上报要求。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实训场模拟实际的工作故障,学员扮演不同工作角色,对《规程》内容提供了深刻的印象[8]。在培训结束时点评可能存在的违章行为或有关注意事项,如对违规处理事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等。

设定场景2:10kV线路由运行转检修操作场景。

在教学过程中例举安全要点主要有:

(1)首先由值班调度员正式发布的调度指令,受令人接受指令后进行复诵,复诵无误后,按照审核合格的操作票操作;

(2)操作过程中规范唱票、复诵及“三核对”制,安全监护人配备色工作红马甲,在现场监督操作人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操作。

在教学结束后对存在的违章行为或有关注意事项进行点评。

3.3 计算机仿真教学

采用专用的计算机软件仿真系统对 《规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虚拟现实技术是计算机高新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各种仿真系统的开发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9]。

电力安监仿真培训是提高操作人员素质,确保其人身安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电力安监仿真培训系统中,能给培训系统增添真实感和沉浸感[10-11]。在这个虚拟环境中,电力操作人员可以身临其境地去接触、认知、决策和处理各种突变情况,并同步得到操作处理结果反馈,由此提高电力操作人员的培训质量。

电力安监仿真培训与考试系统的应用,既能增强受训员工的电力安全操作意识,又能提高其操作技能,同时还能降低传统培训带电操作的危险,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以《10kV架空线路停电演示》模块为例,在整个过程中接受任务,召开班前会,工器具检查,登杆前检查,杆上作业,工器具整理的整个过程在培训中完整的呈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培训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10kV架空线路停电整个任务包括以下部分的工作:工具选取,验电接地,挂个人保安线,恢复送电4个部分。在工具选取的部分分别对绝缘手套、安全帽,安全带,验电器,接地线和脚扣进行外观和功能检查,如图1所示。在登杆前,核对杆号和双重名称,进行电杆的外观和埋深检查,如图2所示。登杆前进行冲击试验。操作人在计算机中爬到相应位置时,注意距离带电设备需大于等于0.7米,否则会发生触电事故。在操作跌落式熔断器和刀闸时,按照安规的要求提出具体操作顺序的注意事项,如图3所示。

图1 高压验电器的模拟检查

图2 登杆前的模拟检查

图3 高空作业的登杆模拟操作

4 培训效果评估

较以往单纯以背诵为主的教学培训方式,新的教学方案结合实际,提供了可操作的情景模式化教学。培训组织过程合理,学员有新鲜感,培训工作中有热情,整个培训过程对安全规程条文的作用和应用场合印象深刻。在实际的教学安排上和以往的教学有大的不同:班级分成作业小组,分别对几个场景轮流进行现场操作,做到所有学员均全面、全过程地参与到现场实际操作工作过程中。工作任务布置完成后,培训师对操作过程进行自我点评,学生能够亲自参与,从中暴露和发现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或点评讲解中对照安规条文进行讲解和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安全意识,培训效果非常明显,为有效开展《规程》现场培训提供了一种非常具体实用的培训方式。

[1]简荣军.如何有效开展《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现场培训[J].电气技术,2008,(3):170-171.

[2]叶华.如何有效开展—电力安全工作规程[J].电气技术,2009,(9):98-100..

[3] 李娟.《安规》现场培训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6):33-35.

[4] 蒋绍宏.谈《安规》的现场培训[J].电力安全技术,2009,(2):43-45.

[5]王华山.浅析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培训的作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1,(4):28-30.

[6]吕林.案例教学法在公共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69-76.

[7]李智,徐新民,多强等.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现场安全探讨[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4,(6):29-35.

[8]柳溪,郭小燕.提高电力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230-231.

[9]汪会财.电力安规虚拟交互培训系统研究与设计[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

[10]陈奇朋,罗滇生,胡强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电力作业仿真培训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11):232-236.

[11]姚凡,罗滇生,赵静等.基于Torque引擎的电力安规虚拟交互培训系统[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8):77-81.

猜你喜欢

规程案例培训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四川省工伤认定工作规程(试行)》出台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