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穹顶之下》看当前幼儿园的环保教育

2015-12-02丁名夫孙一耕

文教资料 2015年7期
关键词:意识幼儿园儿童

丁名夫 孙一耕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从《穹顶之下》看当前幼儿园的环保教育

丁名夫 孙一耕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2015年新年刚过不久,前央视记者柴静自费百万拍摄的《穹顶之下》刷爆了各大网站和朋友圈,柴静以一位母亲、记者,更是一位中国公民的身份,彻底让环保这湾温水沸腾了。看到这部记录时,作者刚刚成为一名父亲,在看的时候感触颇多。同时,作者是一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认为有必要也有义务让更多的孩子看到我们小时候看到的天空。

环保教育 幼儿教育 《穹顶之下》

我刚看完这部纪录片的时候,就想写点什么,但是一直不敢动笔,原因是我脑子里一直在思考一些非常极端和敏感的问题。经过了一个月的沉淀,我理清了思路,决定了从学前教育的角度谈谈感受。

一、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刻不容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1]。然而,我通过中国环保部网站抽取了6个城市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令人担忧。截至2015年3月30日,北京优良空气的天数为40天,优的天数仅为12天;石家庄、济南、潍坊等城市空气质量则更差,特别是济南,进入2015年前三个月中,空气质量居然没有一天是优秀的,即便是在青岛这种沿海城市和潍坊这样的中小城市中,优良的天数也少得可怜,特别是优等的天数甚至比北上广等大城市更少。其中良好的空气中依然漂浮着PM10、NO2等污染物[2]。这样的天气,如何放心让孩子们在户外活动?

2015年1-3月空气质量调查表(单位:天)

目前,幼儿园里环保观念对幼儿渗透得如何?针对环保幼儿园应该做些什么?带着这两个问题,笔者走访了山东省潍坊市几家幼儿园,情况如同空气质量一样令人无可奈何。

二、当前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做”还是“坐”?

如今,随着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园中相继增加了关于环保的主题活动。但是,幼儿的环保意识真的增强了吗?多数幼儿园还局限在传统课堂中,让孩子们“坐”在教室里听应该如何环保,而不是让孩子们真的“做”些事情。“去小学化”已经喊了多年,幼儿园一直在向这一方向努力,但是依然有很多幼儿园在环保主题时是让孩子们坐在教室里进行的。试想,这样的环保主题教育真的有效吗?

(二)“郊游”还是“环保小卫士”?

相信很多幼儿园在天气好的时候会组织幼儿走出幼儿园捡垃圾,并且会奖励表现好的小朋友为“环保小卫士”。我在出游时有幸目睹潍坊市某幼儿园组织的活动,但是我发现最后的效果跟目的有点貌合神离。

幼儿园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具有爱护环境,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能督促他人保护环境的意识。但是当到达目的地后,很好的活动最后居然变成老师领着孩子们到野外郊游。孩子们在草坪中嬉戏打闹,老师们看到孩子这般情景,也忘记目的,慵懒地坐在草地上聊着家常,到最后召集孩子,两位老师拉着“爱护环境从你我做起”的横幅合照,活动居然就此结束。如此这般,孩子非但没学好环境保护,反而学会践踏草坪,学会流于形式,学会应付,这真的是在环保吗?

(三)家长“好的榜样”还是“坏的示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私家车已经不再是一件令人望而却步的奢侈品,家长们接送孩子时自然方便了很多。但是,接送孩子时必须开车接送吗?孩子们在车里真的就开心了吗?我走访了几家幼儿园发现,70%左右的家长在接送孩子时选择开车,特别是一些高档幼儿园,更是到95%以上。开车接送必然会为家长和孩子带来方便,但是其具有两面性,方便的同时,也有很大弊端。

1.不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不再像十几年前一样,同伴结队,家长伴随,打闹着回到家,而是演变成了孩子在车里与手机、与家长的对话。这样的孩子社会性能发展好吗?

2.不利于儿童安全意识的培养。

家长接送孩子时往往不注意一些安全因素,比如喜欢让儿童坐到前排,比如不给儿童放置安全座椅,比如和孩子在车里打闹,比如让孩子把身体伸出窗外,等等。这些能保证儿童的安全吗?

3.不利于儿童环保意识的培养。

成人希望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但是不注意言行。我在走访期间发现,大多数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就要给他最高的待遇,所以对于环保这个问题,以后再说,先接孩子。另外,家长等孩子期间不熄火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在夏天和冬天,一直开着空调,这本身就是破坏环境的一种行为。这让孩子如何把您当成榜样?

总体来讲,我认为当前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还是局限于形式,浮在表面,要真正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还需社会、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密切配合才有效果。针对如上现象,该如何做?

三、环保教育如何渗透到幼儿园

(一)明确政府职责,强化公民环保意识。

公民是环境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也是环境保护的受益者,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离不开公众参与[3]。但是明确政府职责,落实环保制度更重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改变将GDP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好与坏的唯一标准,环保情况也应纳入GDP的考量中,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绿色GDP的经济发展衡量标准,与此同时,增加环境保护在政府绩效考核中的比重[4]。

此外,政府还需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增加环保公益广告的播放量和宣传栏;增加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方便公民绿色出行;将宣传带到幼儿园,帮助儿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二)勿将儿童“堵”在幼儿园里,萌发儿童的环保意识。

陶行知先生曾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如果只把孩子堵在幼儿园里,那么如何解放他们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孩子依然不懂到底什么是环保,环保到底有什么作用,我们为什么要环保,我们到底要做什么。

幼儿园在设置环保主题教育时,应组织孩子走出幼儿园,看看现在生活的环境质量,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孩子们的观察,让孩子了解现如今环境的恶化。例如老师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可组织孩子们去污水排放比较严重的地方。在观察过程中,老师可回忆自己童年时这里的样子;可通过污水中的死鱼激起孩子们的同情心,以此告诉孩子们污染的严重性,通过真实的场景让孩子了解,原来环境污染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危害。

此外,老师可以带孩子环境优美的地方观察,激起孩子对美丽大自然的向往,希望生活在环境优美的地方。组织孩子进行各种环保活动,但勿将这些活动变成作秀,某些幼儿园组织孩子捡拾垃圾、种树等活动时,大张旗鼓,甚至会拉上横幅,请上记者,大做宣传。这种环保活动就变了味,成了春游(当然可以在春游时,给儿童灌输环保的意识),成了幼儿园招生宣传的噱头。

(三)发挥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作用,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孩子的意识中。

在如今地价、房价如此昂贵的社会中,幼儿园要开辟一片小花园实属不易,但是我们要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们一片绿地、一洼水池、一片花园,一个属于他们的小天地。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好幼儿园的每个区域,植物角、动物角、自然角都是培养孩子环保意识的好地方。在种植植物时了解到大自然的神奇,在喂养动物时了解生命的伟大。在幼儿园墙面、宣传栏等地方放置相关图片、手工作品等,设置回收站、生态教室等,这些都是幼儿园对幼儿最好的环保教育[5]。

(四)设计环保教育主题活动,结合游戏,培养孩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让孩子走出幼儿园,并不代表完全否定幼儿园主题活动的重要性。幼儿园应利用各种节日,例如植树节、节水日等设计环保主题活动,将环保渗透到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中。

1.设计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师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环保活动。例如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视频、图片、PPT等方式结合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见闻,让他们了解我国环境的现状。通过 “亲吻大自然”、“祖国多美丽”、“我爱我家”等活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

2.抓住机会,合理利用幼儿园一日活动。

利用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儿童进行环保教育是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例如在孩子吃饭时,培养节约粮食的习惯;在如厕时,培养其节约用水的习惯;在进行植物角游戏时,培养其爱护植物的习惯等。利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将环保渗透到他们的意识中。

3.教师为人师表。

幼儿教师肩负的责任重大,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往往会模仿幼儿园老师的一些做法,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对儿童进行环保教育,更要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这样孩子们才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形成环保意识。

(五)家园合作,让家长真的成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恶习一旦养成,学校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对他进行‘再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可是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如何做好这“第一任教师”。就环保而言,家长应该做好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把垃圾丢到垃圾桶、节约用水、尽量不开车等落到实处。幼儿园应该和家长多沟通,教育家长为了孩子们能在优良的环境中成长,慎言慎行,从一举一动中影响孩子。

总之,在我国目前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背景下,每一位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都应该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留一片蓝天给孩子们。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数据中心.http://datacent er.mep.gov.cn/.

[3]许庆明,朱海就.地方政府环保职能弱化的原因和对策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01(2).

[4]于钧泓.PM2.5治理中的政府环保责任问题研究[J].北方经贸,2012(12).

[5]刘岩.渗透意识,养成习惯,强化幼儿环境素质教育[J].读与写杂志,2013(12).

猜你喜欢

意识幼儿园儿童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上”幼儿园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