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WebService技术实现高校财务管理与科研管理的融合

2015-12-02徐明飞

关键词:科研经费财务信息

徐明飞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上海 200062)

0 引 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已成为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高校也由传统的教学性大学逐步转变为集教学科研、研究型一体的大学.高校中科研项目数量大幅增加,科研项目经费在高校经费中的比重也随之增高.与此同时,国家要求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确保经费使用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的有效行使.2012年,教育部发布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12〕7号)[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2]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3],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行为规范提出了具体明确要求.尽管不少高校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办法来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但是在实际经费执行上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经费管理上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确保高校科研工作的良好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科研系统从2002年开始建设,2003年科研系统一期上线,包含成果管理、奖励管理、合同管理、学术活动管理模块.2008年科研系统二期开始建设,2009年投入使用,新增项目管理模块.由于该系统建设时间较早,功能简单,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此外,按照教育部文件的精神,科研系统现有的项目管理模块存在经费管理不够细致、科研项目管理不够人性化等问题.随着新财务系统的建设以及专项项目管理的加入,2013年新科研管理信息平台开始建设,新系统运用WebService技术在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方面与同期上线的新财务系统(天翼财务系统)行进了业务与数据上的融合,既满足了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要求,也方便了归口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的使用.本文将以华东师范大学科研管理系统建设为例,介绍目前科研管理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系统的实现.

1 高校科研信息化建设中科研系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业务上存在不连续性[4].目前,大部分高校科研项目由科研归口管理部门(科技处、社科处)管理,科研经费由财务部门(财务处)管理.财务信息化与科研信息化分开建设,两系统相互独立.由于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人员对科研管理业务不熟,科研经费信息进入财务部门后,不能及时反馈给科研工作人员,导致课题组在进行经费开支的时候才能了解自己的经费情况.归口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信息不共享的问题导致了业务上的不连续性,从而可能出现经费不按照实际预算管理与执行,这种情况违背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中要求的科研人员必须依照预算合理使用经费.

(2)由于大多数高校科研系统与财务系统较为独立,两系统之间没有数据同步机制,在数据录入时还采用原始的EXCEL表格导入导出甚至手工录入的方式,极大的影响了科研组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容易出现错填、漏填的情况,影响经费的使用乃至最终的结题审计.

(3)由于科研、财务系统形成单独的“信息孤岛”[5],科研管理与财务管理的业务数据无法共享.科研人员无法及时获取经费到账、调整、执行情况,信息传递严重滞后,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这对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工作带来严重不便.同时“信息孤岛”的情况使得业务流程上没有闭合,部分老师容易找出其中的漏洞加以利用,出现不正当的科研行为[6].

2 财务管理与科研管理的融合的意义

(1)消除科研部门、财务部门的“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与业务闭环,方便科研人员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提高学校科研单位运作效率[7].

(2)加强科研、财务部门信息沟通,规避科研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等问题,督促科研人员严格按照预算指标执行项目,防止出现不正当科研行为.

(3)提高科研项目管理质量,保障科研教师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

(4)科研数据与财务数据双向同步至科研系统与财务系统,相关项目、经费信息只需录入与审核一次,提高科研归口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3 财务管理与科研管理的融合的规划与实现

3.1 规划

WebService服务是基于通过网络支持计算机间的集成来设计的软件应用程序,运用WebService技术,可以促进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系统的“相互操作”,有效减少一些数据在各部门重复建设情况的发生,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运用WebService技术可实现财务系统与科研系统明确职责划分,业务上实现上下级关系,由科研系统主导科研项目的管理,项目预算与经费的变动均由科研系统告知财务系统,财务系统返回经费支出情况供科研系统查询,在业务流程上实现闭合,财务系统与科研系统均实现实时的数据共享,满足了教育部对项目管理、经费管理的要求,同时严格的业务流程规范了科研人员的科研行为.

3.2 实现

3.2.1 系统架构

图1 系统架构

本模型包含财务系统、ETL中间库、Webservice服务器与科研系统如图3-1所示.具体系统环境如下如下:

(1)财务系统:系统采用Oracle10g作为核心数据库,内部系统分为财务管理系统(含财务处理系统、全面预算系统、凭证管理系统、无现金支付系统、科研预算管理系统等,均基于C/S架构供财务处内部使用)、酬金管理系统以及网上业务系统(含网上预约报销系统、财务查询系统、网上申报系统等,均基于B/S架构供校内外老师通过WEB使用).WEB服务器的中间件采用Tomcat.

(2)ETL中间库:为保证财务系统数据安全,与其他业务系统做数据接口时采用ETL中间库作为隔离层的形式,该中间库安装Oracle10g数据库,采用ODI同步的方式,每5分钟与天翼财务系统双向同步财务与科研数据.

(3)WebService服务器:WebService服务器程序基于.net编写,通过SOAP协议使用XML数据流的形式与客户端通讯.

(4)科研系统:系统同样采用Oracle10g作为核心数据库,系统由Java程序开发,基于B/S架构供科研人员、归口管理员、科研秘书、校领导等用户通过WEB访问,WEB服务器的中间件采用Weblogic.科研系统中包含WebService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讯.

3.2.2 设计思路

在ETL中间库中建立财务表与科研表,通过数据同步方式,由财务系统写入财务数据进财务表中然后通过Web Service接口将财务数据发布出去,科研系统访问WEB服务接口,取得财务数据的变化信息并更新本地数据.同样科研系统产生业务操作时,通过约定的业务流规范,发布科研数据,由WebService服务器解析并按照规范将数据写入到相应的科研表中,最后通过数据同步将ETL上的科研表数据同步到财务系统中.

3.2.3 实现

(1)创建ETL中间库财务与科研表

财务表中包含项目基本情况表、经费预算使用情况表、科研经费未认领数据表、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表.项目基本情况表中含项目的名称、项目编号、负责人姓名工号、所属部门、目前余额等项目基本信息;经费预算使用情况表含项目的各预算科目代码、本年的拨入与支出数、目前的预算科目余额;科研经费未认领数据表中包含目前尚未认领的经费往来号、摘要以及余额;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表包含项目的支出收入情况.

财务表中的项目基本情况表与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表提供给科研系统查询目前项目的支出情况以及余额,科研经费未认领数据表供科研项目追加经费时查询,经费预算使用情况表供查询并在结题生成决算表时调用.篇幅所限仅列出预算使用情况表(图3-2).

图2 预算使用情况表字段

科研表中包含项目基本信息表、项目预算信息表、项目收入信息表.项目基本信息表含项目立项时的基本信息,项目名称、项目编号、负责人姓名工号、所属部分、项目年份等;项目预算信息表含项目编号、预算科目代码、预算金额等;项目收入信息表包含项目编号、往来号、收入金额等.篇幅所限仅列出项目预算信息表(图3-3).

(2)设置财务系统与ETL中间库的ODI数据同步

财务系统与ETL中间库使用ODI工具(Oracle Data Integrator)进行双向同步(图3-4),科研表由ETL中间库同步至财务系统,财务表由财务系统同步至ETL中间库.为保障数据同步的及时性,同步时间间隔为5分钟,均采用全量同步的形式,同步前执行清空表操作(Delete All).

(3)创建Webservice服务器

WebService服务器程序基于.Net编写,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发布财务表中的财务数据,供科研系统调用;二是解析科研系统发布的业务流XML,将相应的数据插入科研表中..

图3 项目预算信息表字段

图4 ODI数据同步

(4)WebService服务器创建WEB服务提供双向的财务科研数据写入与调用

科研->财务的业务流中包含项目立项(非专项)、项目立项(专项)、经费追加、预算调整和错领经费退回五个业务,通过约定的规范WebService将XML解析并分别插入数据到科研表中.下面的代码是项目立项业务的XML信息.

在XML解析时,由syn_type字段判断是哪类业务,以项目立项为例(程序3-1):syn_type=1即为项目立项.在项目立项业务中,将在项目基本信息表、项目预算信息表、项目收入信息表中分别插入数据.将在项目基本信息表中插入一条该立项项目的基本信息,项目编号生成规则由财务处规定,项目编号由科研系统生成,可从项目编号中分辨项目来源;在项目预算信息表插入该项目的多条预算信息,item_code字段为财务科目代码,item_amt字段为该预算项金额该项目的每一条财务预算科目均会生成一条预算信息.按照教育部科研经费全预算控制的要求,每一种来源的财务科目代码均是唯一的,例如973项目和上海市科委的设备费item_code就不相同,这样财务处很容易在预算信息表中分辨出是具体什么来源的预算;在项目收入信息表中插入多条数据,一条为认领经费的往来号(cw_no字段)、金额数据(cur_in_amt)数据,其余为扣费数据,如这次收入含管理费和税,将生成一条管理费扣费数据、一条税扣费数据.

其余四个科研->财务业务同样按照约定在这三张表中插入数据.项目立项(专项)由于经费为国家985经费拨入无需写入收入信息;经费追加在收入信息表中增加收入数据与扣费数据;预算调整在预算表中插入需要调整的预算项,调增的预算项插入一条金额正的数据,调减的预算项插入一条金额为负的数据;错领经费退回在收入表中插入与之前收入金额相反的收入扣费数据.在所有五个业务中,均只对科研表执行insert操作,不执行任何update或delete操作,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财务->科研的业务流较为简单,财务表中的项目基本情况表、经费预算使用情况表、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表由科研系统通过主键(项目编号)向WebService服务器查询结果,科研经费未认领数据表由科研系统向WebService服务器定期全量抓取数据.

3.2.4 安全策略

由于WebService在Internet环境中运行,并且基于SOAP的xml信息传输是明文方式,很容易被窃取.因此,我们考虑到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在接口程序中采用了密码和IP白名单双重验证的方式.

具体方法为: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验证用户名和密码的约定(图3-5),并且在服务器端绑定客户端的IP地址.当客户端调用服务器端的WebService时,需要验证用户名、密码和IP的三个信息,其中用户名、密码是需要客户端将其发送到服务器端进行验证,客户端IP地址由服务器端程序主动获取,仅白名单内的用户才可访问.

图5 用户名密码验证

4 小 结

学校要统筹规划,建立校内科研、财务等部门和院系、项目负责人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科研项目从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到验收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与服务,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这是教育部对科研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本文运用WebService技术实现了财务管理与科研管理的融合,突破了传统业务系统建设理念中‘一个部门一套系统’导致的业务屏障,同时保障了数据安全,为建设数字化科研、财务服务大平台提供支撑与保障.

[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EB/OL].2012-12-17[2014-09-10].教财[2012]7号.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EB/OL].2013-04-10[2014-09-10].教技[2012]14号.

[3]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EB/OL].2012-12-29[2014-09-10].教监[2012]6号.

[4] 刘众.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初探[J].事业财会,2006,02:68-69.

[5] 程忆军.课题制管理条件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难题及对策[J].江苏经货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8-9.

[6] 孙玉霞.从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现状看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路[J].经济师,2006,08:125.

[7] 崔琳.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J].会计之友,2006,12:16-17.

猜你喜欢

科研经费财务信息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的信息化管理
订阅信息
水利财务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流程再造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