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思维在北航ihome设计中的体现——浅析艺术思维对互联网应用的影响

2015-12-02张建华杜昀徽

关键词:网页艺术设计用户

张建华, 杜昀徽, 许 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北京 100191)

0 引 言

通常,在一些人的印象里,网络技术与艺术是互不相干的两种概念.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人们认识层次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应用到实际生活领域的网络技术与艺术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生活中需要有经过设计的色彩,需要经过艺术化的工具甚至艺术思维的想象力来获得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从而使由图像化的直观艺术来解释抽象的科技代码和科技语言成为告知大众的普通工具,由艺术创作参与的网络产品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主流.

1 艺术思维

艺术思维是指在我们平时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我们能够利用对指向物体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凭借我们自己的灵感和直觉、理智与感情、潜意识和有意识的能力,在处理图像部分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加工,对指向物体和思维创造起到相互影响的作用.其中对物体感知的直观思维起到了主导作用.

2 艺术思维与互联网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网络信息进行接触,从我们打开电脑浏览网页到手机移动端信息获取.互联网从发展之日起就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据统计,我国网民已达到5.64亿,每人每周上网时长是20.5 h.在通过互联网浏览信息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文字信息占主要地位,图片、Flash信息都通过页面展示的方式给网民传递信息内涵.除了能够给人们带来信息传达方式上的不同途径外,互联网在构架和网页设计、视觉呈现上面也给观众带来一种美学享受和审美体验.没有进行艺术设计的网页是枯燥乏味的,没有艺术思维的网络是失去生命力的,艺术内涵同样借助互联网发挥其内在的表现力.

2.1 艺术思维与网页界面设计

在ihome的使用中,ihome的使用界面和色彩的搭配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网页界面设计是网页设计者以所处时代所能获取的技术和艺术经验为基础,依照设计目的和要求自觉地对网页的构成元素进行艺术规划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表面上看,它是关于网页版式编排的技巧与方法,而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用户为中心的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像ihome这样的社区网站为访问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而且访问量较大,因此需注意网页设计界面的分割、结构的合理、页面的优化、界面的亲和力等问题,ihome界面设计很好地做到了安排有序,从主要应用到次要应用依次排列,不仅符合浏览者的视觉习惯让人一目了然,又给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查找方式.

在艺术设计中涉及很多问题:色彩搭配、线条粗细、文字图片间距、透明度等.就界面设计中一些色彩的搭配来讲,其实是很有讲究的.例如橙色、黄色会让人感到快乐、兴奋,同时增加了紧张感和烦躁感,一般快餐店会利用的这种颜色来促进顾客食欲或者督促顾客节省吃饭时间.白色、黑色给人肃静神圣,一般会用在比较庄重的设计里面,突出高贵大气、神秘干练的感觉,但是由于这两种颜色的稳重性多利用在机关办公的地方,不适合大面积应用.ihome界面设计用白色为主色调配以北航蓝色,给人以明朗、安静的感觉.文字方面也用不同的颜色进行不同功能的区分,让人一目了然(如图1所示).

艺术思维使得我们可以将生活中的各种微小元素进行整合,产生了一种审美素养和无限的遐想空间.艺术思维的创造力给科学技术支持,使其打破原有的思维框架,让想象、直觉和灵感等感性因素为科学服务.技术的严谨性和艺术思维的感染力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参与人员的自我完善和认知能力的提高.

在使用代码、编程来制作常用的一些学校网站时,如学校门户社区ihome网站,以及其他系统建设项目的时候,编码不仅需要考虑网站模块的编制,还要关心如何做投放、排列图

图1 ihome社区界面

标、哪里做交互等.例如在ihome中发布状态栏下面的图标,编程人员有意将其进行设计.当鼠标经过其中一个图标时,图标的样式发生了改变,这个改变是调用javascript函数写代码生成的,如果没有这个设计,交互页面将会失去较多动态元素.还有浮动窗口名片介绍,这个交互设计也为原本单调的页面增添了很多细节动画.原本一个人物头像就已经能看出他是谁,但是编程设计师却能用艺术交互设计的思维理念将展现的样式进行改变.浮动窗口名片介绍的边框、文字、颜色都是经过多次思考和多次思量才实现的成果.这方方面面的交互设计是技术和艺术设计的合作应用达到的最佳效果,看似是细枝末节的小事情却都可以将原本枯燥无趣的页面打造的更加生动耐看(如图2所示).

图2 浮动窗口效果

2.2 不同艺术设计理念形式促进观众对信息理解

网络技术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通常会用专业术语和专业符号表现,无疑让大众读者增加了理解难度,阻碍了技术的普及.然而通过艺术的表现方式是最直接、最容易让人理解的.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充斥着各样广告、海报来宣传现今的科技应用和自然知识.艺术的生动性让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更为直观、更容易理解,不仅增加了图像表现力更增加了阅读乐趣,让人们从被动理解变为主动学习.

2.2.1 设计理念在网络架构中对用户的信息理解起到促进作用

通篇的网络信息繁琐并不直观,用户很难一眼就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这样不免使得用户在信息浏览上花费时间过长,造成信息的流失.在最初的解决方案中,我们的计算机后台运用了将网页设计进行切图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分流、分区域,用户比较能方面的找到想要阅读的信息.现在我们运用更为直观的方式来呈现信息,并提供给用户信息的热度和信息的直观价值(如图3所示).

图3 热点词分栏显示

这是对网络信息热点时间和热点词频的统计.艺术设计理念上运用文字大小进行设计排版,将文字颜色进行不同的区分,将序列号分割装饰并且通过不同颜色来告知用户信息热点的强度.红色是最热信息、橙色次之、黄色再次,蓝色较弱.这样的信息分栏给用户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更重要的是给用户易于辨识的信息内容,能够节约用户浏览信息时间,及时获取重要信息.

2.2.2 图像解读抽象数据

编程语言和专业术语通常是晦涩难懂的,对于大多数不懂计算机语言的人而言,看这些文字或听相关的知识,这无疑像天书一样让人头疼.艺术思维的作用是把多种不同元素进行重新整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元素进行重新打散和拼凑,形成一种新的图像或设计来解释无法用语言直述的抽象概念.这种形式不仅体现了艺术设计的魅力所在,也让不懂专业术语甚至不认识汉字的人都能轻松领会图画背后的文字意思.

民国时期的丰子恺先生就以其讽刺漫画而著名,当年他的漫画普及全国.“昨日豆花棚下过,忽然迎面好风吹,独自立多时”,这是宋朝张臣良的词句,丰子恺先生将诗句做成图像,描绘了农家种植收获的景象.

可见,由文字转化为图像漫画并不是从现代社会才开始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在为学校一张表工程做策划的时候,特意选用了用图像代替文字说话的功能,用一张张生动的漫画图像转述了平铺直述的文字.例如这幅画中,用在苍茫大海中行驶的小船表现人物的无助,多表复填体现事物的繁琐,由远及近大大小小的部门表示递交过程的冗长.一幅图涵盖了许多意思,耐人寻味(如图4所示).漫画富有趣味性,不仅通俗地解释了一张表工程的理念,也增加了闲时成为茶余饭后品读的乐趣.

图4 一张表工程卡通图

2.3 艺术内涵同样借助互联网发挥其内在的表现力

艺术内涵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互联网是大众文化下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匹配的,大众文化要求互联网的产品具有情感化、实用性、易用性、方便注重用户体验,将用户放在第一位,为用户提供良性设计.注重情感体验是指在物品和视觉上的舒适性,强调色彩、图像和布局上面的配合.情感体验的升华是设计性的良性运作,形成一种互联网用户高度的情感认可效应.这就需要艺术思维进行支撑,用艺术眼光和艺术创意进行包装.艺术思维制作的这些产品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展示,丰富了用户的生活,提高了人民的审美能力和更多艺术创新的开发.

3 艺术思维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的价值和贡献

当今网络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大众传媒,由于具有传播迅速、形象生动、覆盖面广等特点,愈来愈成为普及技术、艺术的重要渠道.

用艺术思维促进互联网产品的产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用艺术思维下的动画和视频解说的动态画面进行知识的普及,用艺术改变生活,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展现已经成为人们接受新知识、空余时间娱乐消遣的主要方式.在北航的ihome社区页面上,师生用户参与我们的互动,通过网页来与我们交流,ihome已然成为我们的第二个生活圈.网络技术的应用支撑着网站的基础,设计理念的应用给我们呈现不一样视觉审美.不仅吸引了同学的兴趣增加了点击率和网页浏览量,也为同学们打造了一个娱乐交换的平台,更快更好地为广大老师和同学们服务.

当然人们可以认为科学与艺术原本为一体,二者是在人类的长期探索历程当中产生了分化.两者的特点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融合,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以实现事物价值为终极目标.在实践中,科学的形式都是美的,而美的实质又都是科学的.艺术的创造与表现材料、工具和手段通过科学的发展来实现;科学又常常借助艺术美的陶冶产生发明的灵感与技术的飞跃.人们也在不断地探索更多的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点,来创造更多可利用的东西,为互联网技术产物增光添彩.

[1] 袁权,刘凯.“艺术与科技”专业发展探析[J].大众文艺,2013(18).

[2] 谢卉.空间几何体基本元素的解读、联想与发散[J].科技传播,2013(10).

[3] 燕晓山.试论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J].艺术教育,2010,5.

[4] 严晨,寇玲,付琳.多媒体数字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性创造[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4.

猜你喜欢

网页艺术设计用户
基于HTML5与CSS3的网页设计技术研究
《星.云.海》
《花月夜》
基于CSS的网页导航栏的设计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基于URL和网页类型的网页信息采集研究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