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学生科技组织的新发展

2015-12-02张立志逄锐

科技与创新 2015年22期
关键词:教育体系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

张立志++逄锐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应将学生科技组织的定位提高至高校创新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高度,以获得全方位、多角度、专业化的发展。因此,从明确学生科技组织的定位、构建更具影响力的发展平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专业化发展方面阐述了新常态下学生科技组织的全新发展路线,并对高校学生科技组织的新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当代大学创新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学生科技组织;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22.124

科技创新能力是影响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指标。发展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培育青年创新精神、青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在高校创新教育工作的发展中,学生科技组织发挥的“桥梁”作用举足轻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下,学生科技组织应全方位、多角度审视自己,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线,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满足当代创新教育工作的需要。

1 明确学生科技组织在新时期的自我定位

学生科技组织即由高等院校领导组建的有较完整组织形式的开展多种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社团组织,比如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或是根据一定的科技专业背景,由学生自发成立的科技类协会、社团。在创新教育日益重要的新时期,学生科技组织的自我定位应明确为“高校创新教育工作的先驱”。从组织制度上看,大型、优秀的学生科技组织肩负着落实学校创新教育工作的使命,是学校创新工作决策者与科技创新活动参与者沟通的桥梁;从组织职能上看,学生科技组织负责举办校园科普创意活动、组织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和承担完整的创业孵化体系构建的辅助工作。

2 构建更具影响力的发展平台

2.1 更新宣传平台和宣传方式

校内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往往借助实体平台线下宣传,比如条幅、海报和喷绘等。随着科技创新活动内容的多样化和普适度的提升,传统的宣传方式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网络化社交风靡的今天,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应广泛采用线上宣传方式,比如微信公众平台、人人网主页、官方微博和学生科技组织自行开发的App。全新的宣传方式将依靠其传播属性和传播特色使宣传活动更具表现力。

2.2 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普适度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应具有针对性,比如,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比赛应面向其对口专业的学生宣传。这样在提高创新工作整体效率的同时,也会使参赛学生对各项比赛有所取舍,有利于学生获得更优秀的成绩。此外,科技创新活动想要真正做到“万众创新”,就要从根本入手,在组织活动时提高普适度,使更多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参与大型项目却又充满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学生获得施展其创意的空间。具体而言,可举办校级或院级的小规模、趣味性、学生参与度高的科技创新、科学创意比赛等。

2.3 探索、实施科技活动的激励方法

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力不仅仅取决于活动本身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与相关的激励机制有着必然联系。而活动激励的方法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与高校课改、学分设置和学生综合评价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新条件、开辟新渠道。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大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力度,广泛发动全校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吸纳社会资源,汇聚多方力量,形成开放式的工作格局。

3 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专业化发展

在新常态下,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除了要在内容上寻求突破,也应在形式上寻找创新点。要想实现最佳效果,就不应拘于形式。“万人互动科普节”“头脑风暴科技节”“学术报告文化节”“创吧沙龙创业节”等都可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新形式。在开展的学生活动中,一方面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型技能和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并将学生活动上升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帮助大学生顺利地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从而为构建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具体而言,学生科技组织务必着眼于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从青年人的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出发,弃用千篇一律的老套路,实现“多元并存、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涧楠,王艳.大学生科技组织应如何定位?[J].中国高校科技,2011(5).

[2]李亚林,白金,张慧.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教师参与积极性的奖励激励机制探究[J].青年文学家,2013(04).

[3]李燮,张钊.高校学生活动体系的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1).

[4]张洁,赵慧奇.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多元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

[5]马凤芹.关于高校科协发展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2(2).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教育体系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乌克兰高等音乐院校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探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