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工程方案研究之“3W 2H 1E”分析法

2015-11-30黄又清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11期
关键词:高架分析法市政工程

孙 旭,黄又清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 430023)

市政工程方案研究之“3W 2H 1E”分析法

孙 旭,黄又清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 430023)

市政工程涉及的专业多、考虑的因素复杂,目前尚未归纳出科学的工程方案研究方法。以辩证的角度,结合多年的工程方案研究经验,提出“3W2H1E”分析法,并以“武汉市三环线北段改造工程”为案例,论述该分析法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旨在为市政工程方案研究提供“思路”。

市政工程;方案研究;分析法;3W2H1E

0 引言

方案研究分析法在哲学上,属于“方法论”范畴,目的是为了科学地解决问题[1]。针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政工程方案研究,按照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模式)去分析(剖析)它是方案成败的关键,如果逻辑上出了问题,无论方案如何天花乱坠,也不甚合理。

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不知道如何切入,如何剖析一个具体的工程,一方面是由于现在的工程问题,涉及的专业领域多、且互相交叉,而且往往不仅是简单的技术层面问题,往往涉及社会稳定、环境影响、工程投资等因素,需要我们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其次,因为我们未归纳出一套科学的工程方案研究方法。通俗的说,就是我们尚未形成工程方案研究的“套路”、“流程”、或者说“思维习惯”。正是这个原因,导致我们在工程方案研究中事倍功半。

何为“科学的工程方案分析法”?其必然“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结合笔者多年的工程方案研究经验,本文提出“3W2H1E”分析法,旨在为市政工程的方案研究提供一种“线索、方法”,当然,需辩证地看待,灵活掌握应用。

1 “3W 2H1E”分析法的内涵、主旨

通过这个环节,旨在揭示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功能定位。

1.1 Why to change ? ——建设必要性

作为市政工程项目,其必要性可以按照“宏观、中观、微观”分析方法,从下述方面来阐述:

(1)宏观层面,从国家的政策、城市总体规划角度论述;

(2)中观层面,从工程的经济、社会意义角度论述,由于市政项目不收费的,主要体现在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对沿线居民生产生活影响及沿线的土地增值等;

(3)微观层面,从工程具体解决的问题层面,例如市政道路项目,需分析具体的道路交通问题。

1.2 What to change ? ——建设条件

可分“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对应阐述:

(1)内部条件:例如,市政道路项目包括了它的自然地理环境、沿线建筑、现状道路、管线(杆线)、沿线的铁路、水利等设施、工程地质、水文条件等。

(2)外部条件:相关的规划,周边工程等。

1.3 W hat to change to ?——功能定位

包含基本功能(共性)和特色(个性)两方面。

这里主要讨论基本面的问题,作为市政道路,按照其服务的对象可以从“机动车”、“非机动车”、“人”“管线”、“景观环境”等几个角度去分析。

1.4 How to properly design ?——设计原则

针对项目的功能要求,结合其建设条件,本章节旨在讨论如何“实现它”。同时,如果仅为实现项目的功能定位,理论上存在很多方案;考虑到每个工程均有其“特殊性(特点)”,在方案分析研究前,有必要围绕其工程特点,弄明白“怎么做比较合适”——“给方案设计设置合理的边界条件”。

由于每个市政工程都有其特点,例如“城市核心区的项目”与“城市外围项目”、“改造类项目”与“新建类项目”、“一次性建设项目”与“分期建设项目”……,在方案分析前首先应把握好项目的特点,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因素,归纳方案设计的原则,在此梳理了下市政工程方案一般需遵循的一些原则:

(1)依据规范、尊重规划;

(2)注重安全;以人为本;

(3)因地制宜;

(4)注重环境、景观性;

(5)可持续发展;

(6)经济性等。

1.5 How to achieve it ?——方案设计

这个环节是整个工程方案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求解”的过程,可以运用“工程案例法”、“反证法”等多种手段。在此,推荐一种方法——“功能实现法”,并提出“从面到点、从点到面”的思路来分析工程的解决方案。

(1)从面到点:从影响工程方案的各因素中,准确把握控制性因素——重点、难点,并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关键性技术问题分析),从而为工程方案确定了基本方向。

(2)从点到面:进而对工程依次“解剖”,逐一论述、分析,以一个市政道路工程为例,可以先后从:建设方式的分析、选线、交通量预测及车道数论证、断面布置、节点等方面去分析,通过该环节,最终形成几套总体设计方案。

1.6 evaluation——方案比选

针对上述几套总体方案,需对其进行评价、方案比选,一般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去评估:

(1)功能层面:对项目功能的实现情况;

(2)规划符合性及与周边工程的衔接;

(3)实现代价:经济效益分析;技术手段是否成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远期的适应性;

(5)后期的维护、管理等。

取上述五句英文的第一个字母,构成“3W2H1E”市政工程方案设计法,下文将举例论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工程实践

“武汉市三环线北段改造工程”于2012年启动前期方案研究,下文以该工程作为依托,来论述“3W2H1E”分析法在该工程方案中的应用。

2.1 “3W”——提出问题

2.1.1 Why to change?

(1)宏观层面:建设国家中心城的需要;打造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需要;构建“1+6”城市空间格局的需要。

(2)中观层面:支撑重要功能区、重大项目建设的需要。

(3)微观层面: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的需要;改善路况,提高行车的舒适性的需要;完善道路功能、提高道路观瞻性的需要。

2.1.2 What to change ?

通过对内部条件分析,得到现状道路存在的问题:交通拥堵、路面破损严重、交通组织不便、景观环境不佳、配套设施不全。

该项目的外部条件包括两方面:

(1)沿线的相关工程较多,工程方案需与之有效衔接。

(2)规划明确的道路等级、相关标准、红线等是方案设计基本依据,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3.1.3 What to change to ?

针对现状问题,该工程需重点解决:

(1)额头湾立交~三金潭立交段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道路扩容;

(2)路面破损严重的问题——路面整治;

(3)交通组织不便的问题——节点完善;

(4)景观环境不佳的问题——景观提升;

(5)配套设施不全的问题——完善附属设施。

2.2 “2H1E”——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2.1 How to properly design

该项目具有下述特点:

(1)交通功能强,建设标准高,只服务机动车;

(2)工程线路长(27.64 km),各区段情况各异;

(3)作为老路改造工程,应充分考虑对沿线设施的利用;

(4)道路两侧为园博园、张公堤森林公园等,对道路的景观要求高。

(5)部接口多,应保证与沿线工程有效衔接。

为此,该工程的设计原则为:交通优先(对应(1))、因地制宜(对应(2)、(3))、需充分考虑道路改造的景观效果(对应(4))、统筹兼顾(对应(5))。

2.2.2 How to achieve it ?

该工程围绕拟解决的问题,其主旨包括下述四方面:

2.2.2.1 道路扩容

方案一(高架贯通):改造现状立交、直行高架,全线形成双向8车道、长距离连续高架,高架长约12.5 km

方案二(高架衔接):完全保留现状三金潭、常青路、额头湾立交,对立交之间的区间段实施高架改造。新建双向8车道高架,长约10.5 km,地面衔接段拓宽为双向8车道,长约2.0 km。

方案三(平面拓宽):将地面段由双向6车道拓宽为8车道,并对现有破损路面进行改造。

2.2.2.2 路况整治

通过对路面检测结果的分析,得到:

(1)整体路面强度不足,但考虑到路基稳定、地基良好的因素,推荐采用“路面补强”改造方案。

(2)考虑到不同区段的实际情况:中间区段较大,两端较小,需分区段研究其路面改造方案。

由于道路的破损层位为下基层,并经试算,仅通过加铺沥青面层不能满足补强要求,需采用“基层+面层”补强方案,进而以计算为手段,形成4套方案:

方案A:半刚性基层(从上至下依次,下同)

4 cm SMA13+5 cm AC-20C+7 cm AC-25C+30 cm水稳碎石。

方案B:柔性基层

4 cm SMA13+5 cm AC-20C+7 cm AC-25C+20 cm沥青稳定碎石。

方案C:普通混凝土基层复合式沥青路面

4 cmSM A13+5 cm AC-20C+7 cm AC-25C+24 cm C35水泥混凝土路面。

方案D: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

4 cm SMA13+6 cm AC-20C+24 cm连续配筋混凝土。

(3)立交节点。(4)景观提升。

2.2.3 evaluation

对路况整治方案的比较可参考文献[2],本文主要针对其扩容改造方案的比较在此分析见表1。

表1 方案比选

3 结语

为了提高市政工程方案设计的效率,为了提供更好的市政工程设计方案,本文提出该分析法。由于笔者主要长期从事市政道路工程方案研究,文中的叙述多以此展开,如应用于其它领域亦可以结合具体情况予以调整、完善。

3W2H1E分析法,其精髓在于思考问题的方式,故本文未将其“模板化”,旨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灵活把握、应用,不应照本宣科。

[1] 陆显禄,朱广学.哲学教科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 孙旭,等. 武汉市三环线北段路面整治方案研究[J].城市道路与防洪,2014,11: 52-54.

U442.5+4

A

1009-7716(2015)11-0132-03

2015-06-30

孙旭(1983-),男,江苏淮阴人,工程师,从事城市道路工程咨询及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高架分析法市政工程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规划中的声环境影响研究
高架渡槽不同支撑结构型式动力特性研究
桥梁限高架缓冲碰撞的结构改造研究
高架立体仓库地下室的吊装方案和实施
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不平衡报价在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