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扮男装背后隐藏的双性恋倾向

2015-11-30时云婷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梁祝

摘 要:“梁祝”的传说由来已久,文章将用双性恋话语,来解读分析梁山伯身上的双性恋倾向。

关键词:梁祝 双性恋 女扮男装 凌濛初小说

现存最早的有关梁祝传说的文字材料,见于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不过过于简略;晚唐张读的《宣室志》记载了传说的基本情节;宋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关于梁祝的故事描写得比较详细具体;至清(道光)邵金彪的《祝英台小传》,梁祝更是有了化蝶的结局,从而使整个故事完整了。

《祝英台小传》中讲英台女扮男装出外游学,路遇梁山伯,与其同居同宿三年而梁不知祝为女子。临别之际英台以妹期之,而梁自以家贫,羞涩畏行,遂至衍期。父母以英台字马氏子。后得知英台为女,梁悔念成疾,卒。英台归马氏途中造梁墓,坠,绣裙绮襦,化蝶飞去。丞相谢安闻其事于朝,请封为“义妇”。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宜兴善权山之碧鲜岩筑庵读书,同吃同住,朝夕相伴,正是这三年的朝夕相处,为梁与祝打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在祝英台看来,求学前父母本就欲为她择偶,而遇见梁山伯,实在是她的意外收获,两人志趣相投,山伯为人又朴实,对自己照顾得无微不至,不是丈夫的不二人选吗?于是情愫暗生,芳心暗许,临别之际托妹自媒,本以为学业爱情可以双丰收,谁料梁山伯竟误了期,不得已只好听从父母之命嫁给马氏子。

而梁山伯呢?梁山伯对祝英台肯定是有感情的,但这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感情呢?在梁山伯眼里,祝英台一直是男子的身份,如果梁对祝只是纯粹的兄弟之情,眼看着兄弟原为一女子而且即将嫁给别人,惋惜肯定会有的,但还不至于为此丧命,如明凌濛初的《同窗友认假成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一文中,魏撰之、杜子中与女扮男装的闻俊卿长期在同一学堂读书,三人感情很好,后闻俊卿嫁给了杜子中,知其真实身份后魏撰之虽有些眼热与遗憾,但得知还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景小姐时,对杜子中说“果得此女,小弟便可以不妒兄矣!”天涯何处无芳草,而梁山伯却因为错过了与英台的一段姻缘抑郁而终,只有一个解释可以说得通,那就是梁对祝早已动了真情!

朱大可在《梁祝故事:男同志的情感哀歌》一文中提出梁山伯是同性恋之说,他认为梁山伯爱上的是身为男子的祝英台,而当得知她的真实身份后,他是“又惊又怒,以为受了莫大的欺骗——这个女人,竟然伪装成男子欺骗他,把他置为感情的掌上玩物!这再度证实了世上女人的险恶。”甚至认为正是祝英台的女子身份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使之无法从往事的甜蜜追忆和残酷现实中摆脱出来”“最终竟把他推向了病魔、伤痛和死亡”。

笔者以为这样的解释有点牵强,原著中提到梁见完祝之后回去是“悔念成疾,卒”,主要是“悔”,而不是“怒”,悔什么呢?李明军说过:“中国古代小说中没有真正的同性恋,基本上都是双性恋。”如果用双性恋语法来解读梁祝的话,一切就说得通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同居三年而不知其为女子,一方面可能是祝英台真的隐藏得很好,另一个方面是梁山伯早已爱上眼前这个身为男子的祝英台,所以从未怀疑过她的性别,后来祝托妹自媒,他因为爱的人是朝夕相处的英台,而不是那个素未谋面的“妹妹”,于是以家贫为由而故意不去提亲,过了约定期限后再去,才发现原来祝英台实为女子,也就是她口中的“妹妹”。这时他又惊又喜,又悔又恨,惊的是其为女子,喜的是从前都是男子身份,感情一事不好说明,而今她为女、我为男,不用怕世俗非议,可以光明正大地示爱了,悔的是之前竟不知其以妹自托而错过了机会,恨的是而今她已许字马家,自己再无半点可能。是以回去后梁山伯悔念成疾,不久就抑郁而终。

徐克显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他在电影《梁祝》中对其进行了改编与阐释。在故事的开头,书院里的亭望春(同性恋)爱慕梁山伯,梁山伯却常常避之。祝英台过来后,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面对着既俏皮又可爱的祝英台,梁山伯渐渐对其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感情。当梁山伯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开始慌张与害怕,他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成为第二个“亭望春”,正是因为这时候的梁山伯为祝英台所吸引,并且已经爱上她了,所以他才害怕自己也像亭望春一样成为同性恋。然而电影在他进退维谷的时候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情节让他便发现了祝的女性身份,自此可以不用压抑自己的情感而任其发展。

由此可见,梁山伯爱上的是祝英台这个人,是祝英台身上的一切特性吸引着他,是他们在一起的生活经历加深了这份感情,而这份感情无关性别,只因为他是祝英台,英台为男,他便隐藏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秘而不宣;英台为女,他便为自己的错过而悔恨,为她而死。性学家认为:人的性取向可以是流动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点双性恋的倾向。从梁山伯对祝英台的态度及感情来看,他是有双性恋倾向的。

与此类似的是明朝凌濛初的小说《同窗友认假成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其中的闻俊卿,名曰蜚峨,武将家庭出身,善骑射。她因父亲是武将,弟尚年幼而受人指点,故装作男子到学堂读书,回家还施女妆。闻俊卿在学堂中与杜子中、魏撰之交好,三人意气相投,学业相长,年纪也差不多。杜子中见俊卿意思又好,丰姿又妙,常对她道:“我与兄两人可惜多做了男子。我若为女,必当嫁兄;兄若为女,必当娶兄。”经过长期的相处,此时的杜子中对闻俊卿已不再满足于兄弟之情,而是希望能够更进一步做一对夫妻。所以他只能感叹两人皆是男子身份。而这时魏撰之取笑道:“而今世界盛行男色,久已颠倒阴阳,那见得两男便嫁娶不得?”鉴于当时的风潮,魏撰之直接提出了男男也可以在一起的建议,虽然是以一种取笑的口吻,不过这未尝不是一个办法,文章这时候直接写闻俊卿的正色与反对而忽略了杜子中的心理描写,也许这正是杜子中心里所想,只是他不想说白了,万一被拒大家都尴尬,于是借魏撰之之口以一种玩笑的方式试探一下,见闻俊卿立刻严肃起来,只好当做一个笑话不了了之。杜子中对闻俊卿的感情显而易见,以致后来发现其为女子之后欣喜若狂,慨叹道:“一向只恨两雄不能相配,今却遂了人愿也。”

同样是女扮男装,虽然最后的结局不尽相同,但两个故事中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感情却是相似的,梁山伯较含蓄,杜子中直白一点,然而二人皆是在平日的生活中就对其产生了感情并爱上了男装的女主人公,是以得知其真实身份后一个是恨,一个是喜。用双性恋的话语来解释,这样梁对祝,杜对闻换成女装后的态度与表现就自然而合理了。综上所述,梁山伯、杜子中都是有双性恋倾向的,女扮男装的题材背后隐藏的正是这样一种双性恋倾向。

参考文献:

[1]张读.宣室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王英铭.汉语的同性之爱——浅析中国同性恋电影[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1).

[3]刘树山.《梁祝》的民俗学意义和原型意义[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4]朱大可.《梁祝》故事的误读和矫正[J].上海戏剧,1994,(02).

[5]祁秋娟.徐克新版《梁祝》中的传统爱情价值观与现代女权意识[J].电影文学,2008,(23).

[6]于桢桢.返璞归真——浅论徐克电影《梁祝》对梁祝传说的现代重述[J].电影文学,2012,(18).

[7]余浩.浅析《梁祝》从戏曲到电影的改编[J].视听,2015,(06).

[8]王宁邦.梁祝传说起源时间考[J].艺术百家, 2012,(06).

(时云婷 浙江温州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325000)

猜你喜欢

梁祝
周总理和《梁祝》
栖息在《梁祝》中的蝴蝶
河南汝南县梁祝故里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研究
万松书院:一个关乎“梁祝”的传说与传承
小提琴协奏曲
50年“话蝶”
拥抱《梁祝》
《梁祝》里的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