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瘟、猪蓝耳病弱毒疫苗抗体的消长关系

2015-11-29田海芹朴聪雁杨德远王立兰江苏省灌南县畜牧兽医站2225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野毒蓝耳耳病

田海芹 朴聪雁 杨德远 王立兰(江苏省灌南县畜牧兽医站 222500)

封其善 朱红霞(江苏省灌南县百禄动物防疫检疫所 222500)

猪瘟、猪蓝耳病弱毒疫苗抗体的消长关系

田海芹 朴聪雁 杨德远 王立兰(江苏省灌南县畜牧兽医站 222500)

封其善 朱红霞(江苏省灌南县百禄动物防疫检疫所 222500)

为探索猪群免疫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俗称蓝耳病)弱毒疫苗之间不同组合抗体效长关系,通过对灌南县某规模猪场进行为期半年的猪瘟、蓝耳病抗体水平监测,表明两种组合猪蓝耳病弱毒苗不能对该场的蓝耳病起到保护作用,不能有效的控制蓝耳野毒感染,同时由于猪蓝耳病弱毒苗的使用反而造成了猪瘟抗体水平的偏低。

猪蓝耳病弱毒疫苗;猪瘟;抗体;影响;试验

猪蓝耳病与猪瘟仍是我们养猪业最常见的2种病毒性疾病,在生产实践中,猪蓝耳病、猪瘟混合感染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同时两种疾病都有可能引起“猪高热病综合症”,现已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的最重要疾病,是疫病防控的重点。当前,针对这2种疾病的防治主要是以疫苗免疫为主,但这两种疾病免疫时间较接近,且蓝耳病病毒的感染可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为探索猪蓝耳病弱毒苗对猪瘟抗体水平的影响,对灌南县某1000头商品猪规模猪场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抗体水平监测。了解其在免疫了猪蓝耳病弱毒株JXA1-R后对猪瘟抗体水平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动物

灌南县某500头商品猪群规模猪场,每次抽取10份血清样品检测,共对60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

1.1.2 检测试剂

诊断试剂:猪瘟抗体ELISA试验盒(BIONOTE,批号4413P0003);蓝耳抗体检测试剂盒(BIONOTE,批号4404081)。

1.1.3 主要试验仪器

微量加样器;BIO-RAD Model680型酶标仪。

1.1.4 试验用疫苗

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细胞源),北京诗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3554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JXA1-R株),吉林和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40605。

1.2 试验方法

(1)猪瘟疫苗、蓝耳病疫苗28日龄1.2头份免疫一次注射。

(2)蓝耳病疫苗28日龄1.2头份免疫一次注射;猪瘟疫苗35日龄1.2头份免疫一次注射。

1.3 ELISA试验方法及判断标准

(1)猪瘟免疫抗体采用阻断ELISA试验检测(BIONOTE),判断标准:阻断率<40%为阴性;阻断率≥40%判定为阳性。

(2)蓝耳病抗体采用ELISA试验检测(BIONOTE),判断标准:S/P<0.4阴性;S/P≥0.4判定为阳性,0.4≤S/P≤3.0弱毒疫苗感染,产生抗体;S/P>3.0野毒感染,产生抗体。

1.4 数据与分析

按接种疫苗种类、接种疫苗天数分类统计各组的抗体检测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1)从表1可知,0.4≤S/P≤3.0为蓝耳弱毒疫苗感染所产生的抗体;S/P>3.0为蓝耳野毒感染所产生的抗体。疫苗注射27天后蓝耳抗体阳性率达到100%,野毒感染比例达到100%;疫苗注射41天蓝耳抗体阳性率达到100%,野毒感染比例达到80%;疫苗注射55天蓝耳抗体阳性率达到100%,野毒感染比例达到80%。疫苗注射27天后蓝耳抗体离散度为8%,抗体平均值为3.74;疫苗注射41天猪蓝耳抗体离散度为16.62%,抗体平均值为3.43;疫苗注射55天猪蓝耳抗体离散度为10.65%,抗体平均值为3.38。结果表明,A组试验所有猪均蓝耳野毒感染明显,蓝耳弱毒苗对该猪场的蓝耳病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2)由表2可知,猪瘟抗体阻断率≥40%为阳性值。疫苗注射27天猪瘟抗体阳性率达到100%;疫苗注射41天猪瘟抗体阳性率达到40%;疫苗注射55天猪瘟抗体阳性率仅达到10%。疫苗注射27天猪瘟抗体离散度为10.33%,抗体平均值为77.91%;疫苗注射41天猪瘟抗体离散度为32.55%,抗体平均值为47.03%;疫苗注射55天猪瘟抗体离散度为68.51%,抗体平均值为40.01%。结果表明,A组试验整个猪场的猪瘟抗体水平偏低,离散度不够理想,对整个猪群的猪瘟保护率不高。

(3)从表3可知,0.4≤S/P≤3.0为蓝耳弱毒疫苗感染所产生的抗体;S/P>3.0为蓝耳野毒感染所产生的抗体。疫苗注射27天后蓝耳抗体阳性率达到100%,野毒感染比例达到80%;疫苗注射41天蓝耳抗体阳性率达到100%,野毒感染比例达到90%;疫苗注射55天蓝耳抗体阳性率达到100%,野毒感染比例达到80%。疫苗注射27天后蓝耳抗体离散度为13.95%,抗体平均值为3.37;疫苗注射41天猪蓝耳抗体离散度为9.94%,抗体平均值为3.42;疫苗注射55天猪蓝耳抗体离散度为13.71%,抗体平均值为3.21。结果表明,B组试验所有猪均蓝耳野毒感染明显,蓝耳弱毒苗对该猪场的蓝耳病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4)由表4可知,猪瘟抗体阻断率≥40%为阳性值。疫苗注射27天猪瘟抗体阳性率达到100%;疫苗注射41天猪瘟抗体阳性率达到80%;疫苗注射55天猪瘟抗体阳性率仅达到20%。疫苗注射27天猪瘟抗体离散度为8.76%,抗体平均值为79.25%;疫苗注射41天猪瘟抗体离散度为34.95%,抗体平均值为53.1%;疫苗注射55天猪瘟抗体离散度为23.11%,抗体平均值为31.85%。结果表明,B组试验整个猪场的猪瘟抗体水平偏低,离散度不够理想,对整个猪群的猪瘟保护率不高。

A组表1 不同样品蓝耳病S/P比例的变化情况

A组表2 不同样品猪瘟阻断率的变化情况

B组表3 不同样品蓝耳病S/P比例的变化情况

B组表4 不同样品猪瘟阻断率的变化情况

3 讨论

(1)猪瘟只有加强二次免疫才能获得好的保护。本次试验检测结果表明,仔猪接种一次猪瘟疫苗免疫保护率不高也不持久。从免疫学来讲,动物机体首次接触外来抗原后,产生以IgM为主,IgM在体内维持的时间不长,且不稳定,二次加强免疫后,抗原诱导机体记忆细胞产生高效的IgM抗体,抗体上升幅度大且持久稳固。所以猪瘟一定要经过两次免疫才能获得好的持久的保护。

(2)猪瘟抗体的产生受母源抗体影响。从28天注射猪瘟疫苗,疫苗注射后27天采血测得抗体平均值持续下降,猪瘟只有在母源抗体相对低(阻断率<10%)的情况免疫效果才好。

(3)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对猪瘟免疫抗体的影响通过对本试验的结果分析发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JXA1-R株)免疫后蓝耳野毒感染率高达80%以上,蓝耳抗体S/P平均值均已超过3.0,表明该猪场蓝耳病病毒较活跃,已经感染了蓝耳野毒,说明该疫苗不能有效的控制蓝耳病。猪瘟抗体阳性率平均值为56.67%以上,且抗体离散度平均值达到40.64%以上,2项指标均较差,说明猪瘟抗体不合格。因此,我们可以得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JXA1-R株)免疫对猪瘟细胞苗免疫产生明显的干扰或抑制作用,2种疫苗免疫间隔时间7d,仍然有明显干扰作用。这与张海燕等[1]报道免疫猪蓝耳病弱毒苗对猪瘟免疫效果产生明显的干扰作用基本一致。这很有可能与蓝耳病病毒的发病机理有较大关系,蓝耳病病毒在复制时与肺泡巨噬细胞的受体结合,直接导致肺泡巨噬细胞的碎裂溶解,延缓了肺泡巨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和递呈作用,从而导致宿主发生免疫调节紊乱[2]。同时蓝耳病病毒作用于免疫系统的T淋巴细胞,造成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比例下降[3],从而抑制了机体对其他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同时蓝耳病病毒还具有“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又对猪瘟弱毒疫苗的免疫抗体产生有抑制作用,由此可见蓝耳病弱毒疫苗免疫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因此,猪场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免疫蓝耳弱毒苗。工程院院士杨汉春教授就明确指出我们应少用蓝耳弱毒苗,更加不能使用不同毒株的蓝耳弱毒苗(蓝耳病病毒易发生变异重组),而应采用净化的方式来控制蓝耳病。现在这一观点已得到绝大多数专家、学者以及规模养猪场管理者的认可。

[1]张海燕.猪瘟与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免疫程序优化试验[J].中国畜牧业,2014(5):64-65.

[2]杨汉春.动物免疫学[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3]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田海芹(1981-),女,本科,2001年参加工作,主要从事动物疫病血清学检测工作。

猜你喜欢

野毒蓝耳耳病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猪瘟、猪蓝耳、猪伪狂犬抗体监测结果分析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
2012~2017 年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PRV 野毒 流行病学调查
阻断式PRRSV免疫抑制试验
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调查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龙岩市2011-2015年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
一例规模猪场蓝耳病抗体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