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度目标考核为“三市”建设添活力

2015-11-29王晓林

当代陕西 2015年2期
关键词:汉中市全市考核

文/王晓林

年度目标考核为“三市”建设添活力

文/王晓林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汉中市扎实开展“三位一体”考核,为全面推进“三市”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持和制度保障。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科技研发投入等多项省考指标位居全省前列,考核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彰显。

考核工作必须当好“指挥棒”

考核考什么,决定各级各部门干什么。汉中市考核工作坚持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到哪,考核就跟进到哪。

聚焦循环发展。着眼落实市委提出的实施“六大战略”、建设“五大产业集群”的战略决策,坚持在减量化、再利用上下功夫,加大对结构调整、发展效益、资源消耗的考核。2013年底,全市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9.3∶45.8∶34.9,第三产业占比继续提高。同时,对承担“双百”城市战略和“城乡统筹工程”任务较重的兴元新区、滨江新区、城投公司、航空产业园区实施专项考核,实现考核全覆盖。2014年,预计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3.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8亿元,增长17%。

突出民生改善。着眼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住房、医疗等问题,强化对保障房建设、陕南移民搬迁、汉江综合整治等民生重点工程的考核,引导各级各部门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上下功夫。去年,全市民生类资金支出累计达193.9亿元,陕南移民搬迁在全省考评中保持第一。

紧扣生态保护。坚持把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贯穿生态文明考核的全过程,重点加强对环境治理“四个战役”、汉江流域污染防治等工作的考核,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守护好汉中的青山绿水。去年全年新开工节能重点工程10个,完成减排项目42个,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紧盯党建责任落实。加大党建工作考核权重,突出用人导向、案件查办、基层党建等工作的考核,督促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一把手”扎实履行好抓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在教育实践活动测评中,汉中市群众满意率位居全省第二。

考核工作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合拍

只有适应形势发展,考核工作才有生命力。为此,汉中市把考核与“三市”建设的目标任务深度融合,努力使考核工作符合发展大势、顺应群众期盼。

优化指标设置。根据市委对县区、部门不同的功能定位和职能要求,分类设置考核指标和分值权重。一方面,增加重点项目、产业园区等指标,突出居民收入、节能减排、生态保护考核,将体现“优结构、转方式、提质增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等指标作为加分指标。全市先后调整考核项目6项,新增33项。另一方面,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关于作风建设规定被通报或曝光的列为减分项目。

改进评价方式。采取三轮研判、专项督办、逐月分解、倒逼加压等措施,强化跟踪问效。制定县区、部门平时考核办法,开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点评,完善平时考核。建立市委常委包联县区制度,重点加强对各县区目标任务完成过程的督促指导。全年先后下发督办单39份、整改反馈书109份。

坚持从严考核。实行考核责任追究,确保秉公“执考”。加强对考核过程的监管,公布监督电话,设立核查组,对考核组履职实施跟踪监督,保障考核结果公平公正。

考核工作必须形成合力

人人重视考核、人人支持考核,考核工作才能健康顺利开展。汉中市把营造良好的考核环境作为重要任务,着力打造考核工作新常态。

强化结果运用。建立考核工作与干部培养、选拔相对接的良性机制,把考核结果与评优树模、奖罚任用相结合,激励各单位和广大干部你追我赶、创先争优。

加强队伍建设。抽调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过硬的干部,建立考核工作人才库,定期培训、动态管理。加强对从事考核工作干部的培养使用,积极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凝聚工作合力。畅通与被考核单位沟通交流渠道,及时通报新要求、新部署,广泛征求考核对象的意见建议。组建了13万人的社会评价数据库,广泛听取民调意见,并及时反馈被考核单位。

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考核工作的认识,坚定不移地以考核促发展,以考核抓落实,以考核树导向,努力提升考核工作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系汉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猜你喜欢

汉中市全市考核
主题党日加上大数据——汉中市利用“党建云”更新党日形态
稻鳅共作 亩均收入万余元——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荣国村推广实施“稻+”产业助农增收
基层治理呼唤“镇级改革”——汉中市破解镇级“虚化”问题的调查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