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隋碑对初唐楷书风格形态形成的影响

2015-11-28刘琼瑶

雪莲 2015年8期
关键词:影响

刘琼瑶

【摘 要】中国的书法发展到隋唐,受南北书风融合的影响,逐渐走向成熟。由隋入唐,书法一脉相承,本文以欧、虞、褚为例,通过三家典型碑刻与隋代不同风格的碑刻进行简要的对比,分析他们楷书风格的成因以及在形成过程中受隋碑之影响,以此来更进一步认识隋碑对初唐楷书风格形态形成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隋碑;初唐楷书;影响

中图分类号:J292

艺术的传承绵延不以朝代的更迭而中断。隋代一统天下,书法上南北书风自然融合,渐趋中和,承上启下。隋立国短暂,存书以碑、志为主,且多为楷书。发展到唐代,继续延续隋时南北书风的整化融合之势,在隋南北书风整化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传承发展,其中尤以“贞观四家”中的欧、虞、褚为典型。隋唐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法”的确立对后世书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隋代书法状况

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杨坚歼灭陈国,统一南北,书法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一方面,统治者极其重视书法,在朝廷设置书学博士,使书法艺术登上政治舞台;另一方面,南北书风互相交流,相互融合,逐步趋向统一。隋朝三十七年的历史中,书法艺术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上承两晋南朝妍媚、北朝雄浑朴拙遗风,下启唐代楷书雄秀合体、法度森严的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隋代书法,遗存下来的以楷书为主,有肃严端庄的《董美人墓志》《苏孝慈墓志》,平正和美的《启法寺碑》,静穆细挺的《龙藏寺碑》,深沉圆劲的《曹植庙碑》等。这些不同风格的碑刻都不同程度地对初唐诸家书风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隋时碑刻多未具书者姓名,而且隋时书家,几乎都难以界定,有的是在周、陈之时已负盛名,有的是成名于初唐时期。卒于隋时的书家,只有智永、丁道护两人。其二人书风多承袭东晋二王平正和美一路。智永在隋时书法地位显著,工书者鲜不临学,主要代表作《真草千字文》,风格娟静,《书断》中将智永的楷、草、章列为妙品,行书列为能品,可见后世对其书法亦有很高的评价。丁道护,碑刻多为正书,师从二王一脉,又兼北朝遗法,溢妍淳美,平正朴茂,名噪一时,对初唐楷书的发展也有影响。

二、初唐楷书的典型代表

隋代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转折作用,却因政治上皇帝的荒淫无度而灭亡,被李唐所取代。唐代完全统一南北方,政治经济繁荣昌盛,使我国书法从此走上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时代,成熟的唐楷在唐初便已形成,并标志着书法发展的第二大高峰——“尚法”时代的到来。

初唐书法沿袭六朝及隋的气息,继隋代融合南北朝书风的时代背景下走向成熟,形成了以“初唐四大家”,即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为代表的初唐风格,受隋代书风南北书法融合的影响,又创立了新的典则,其中薛稷晚于其他三家,书法风格较多受他们的影响,张怀瓘云:“书学褚公,……甚为时所珍尚①”。此外,初唐楷书书家尚有王之敬、殷仲容、高正臣、赵模、诸葛贞等,他们也受到欧、虞、褚三家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成就不高。例如:《书断》列其(高正臣)“比见蓄者多谓为褚后②”;赵模书法方正俊逸,《石墨镌华》卷二有评“大类欧虞③”;卷三对诸葛贞的书法有“笔法虬健,波拂处大类褚河南④”。其可见,欧、虞、褚三家基本代表了初唐楷书的成就与风貌,各展所长,为后世留下了楷书“法”的典范,开唐代楷书的繁荣之势,在推动楷书在唐代走向鼎盛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书法地位在当时非常显赫,且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首先,欧、虞在当时以教师的身份在弘文馆授书,欧阳询常常被太宗召入内府研讨书艺,笔力劲挺,妙绝一时,时人及后人都以其书为范,并且高丽国也非常重视他的书法,尝遣使者去大唐求之。当时王公大臣众多重要的碑志都出于欧之手,如宰相陈叔达撰文的《宗圣观记》,魏征撰文的《九成宫》等。学欧者也不乏其人,诸如柳公权,细观其书,其间架结构疏密,亦得力于欧;当时的文人如杨道师、上官仪、刘伯庄等无不师法于他;到后世如宋四家都学过欧体。可见欧书自成一家,成为典范,得到无论是同时代还是后代的认可与摹习,足以证明欧书在当时以及书法发展史上具有的极高地位及艺术影响力。其次,虞世南受到李世民的崇仰厚爱,并以他为书法老师,并称“虞世南于我,犹一体也

”,在虞卒后,太宗甚是悲伤并赞叹地说,世南死后,就没有可以谈书的人了;唐太宗诏曰:“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张怀瓘《书断》云:“君子藏器,以虞为优”,从这些高度的赞赏中可见虞世南在当时地位之高;从盛唐至晚唐的墓志中,亦可见受虞书的影响之大。最后,褚遂良在虞世南死后,受同僚保举被太宗召入内府侍书,与太宗谈书并鉴定真伪,一直受太宗器重,由此可见,褚的书法不仅被同僚所赏识亦被皇帝所厚爱。褚遂良以独特的风格屹立于唐楷的发展中并被称之为“大唐广大教化主”;唐代习褚书者甚多,如薛稷、魏华、钟绍京等人,盛唐时的著名书家如颜真卿、柳公权早年都临习褚字,可见褚遂良的楷书笔法影响之广及在唐楷中的代表性作用。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上承隋碑的发展,标新立异,影响了同时代及后世书家,代表了初唐楷书发展的风格。

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书法

风格的形成

(一)欧阳询书法风格的形成

图1.1《苏孝慈墓志》(局部)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陈武帝永定元年出生于广州,一生经历三朝,由陈至隋后入唐。杨隋时期,欧阳询仅任太常博士一闲职,此时在书法上已颇负盛名,当时的王公大臣诸如左仆射元长寿、杨缙等人的碑志(年月及书体无考),皆由欧阳询书之。在隋代的三十七年的时间里是他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其书法奠定良好功底的主要时期,因此,欧阳询在这一时期主要受南北书风融合的影响,并在入唐之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著名的代表作品有《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等。下面就以《皇甫诞碑》与《苏孝慈墓志》以及《九成宫醴泉铭》与《董美人墓志》进行简单的比较与分析,来探析欧体书法风格的形成。

《苏孝慈墓志》是隋文帝时期的碑刻,《皇甫诞碑》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关于其立碑时间,一者认为立于隋(557—641),一者认为立于唐(627—650)。如图1.1,图1.2,纵观两者章法字形可谓异曲同工,楷

图1.2《皇甫诞碑》(局部)

图1.3

法皆已成熟而工整,方中带圆,字形偏长方形兼有正方形。从图1.3的表格清楚明了地显现出“公”、“节”、“明”等字的结构可谓一脉相承,如出一辙,十分相似。“之”、“史”的捺起笔时行笔较细,而后逐渐变粗,到捺角稍作顿笔,向右上方捺出,捺角较长。“使”、“大”、“史”的撇都是竖画起笔直下,到与捺角相交的地方向左下撇出。“节”字的横折钩横直向右,弯钩顿笔稍向左下弯,出钩含蓄向左。“洪”、 “治”的三点水,三点的势几乎相同。从我们对笔画和结构的分析对比中,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两者的传承关系。

《董美人墓志》杨秀撰文,开皇十七年十月立于万年县,《九成宫醴泉铭》立于贞观六年四月于陕西,欧阳询书写此碑时时年七十六岁,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如图2.1、图2.2两者皆章法严谨,布局整齐利落,结构多采用长方形,险中寓正,笔画锋芒毕现,瘦硬有力,用笔方圆兼施,以方笔为主。从图2.3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可”、“有”、“事”等字的竖钩意味含蓄,紧贴竖末稳出钩,短而小,外方内圆。“泉”、“之” 的捺画起笔时顿笔向右下,弧度很小,行笔至捺角重顿成方形,向右上捺出,意态饱满。通过简单的笔画对比可以看出后者对前者的继承,“铭”、“事”、“神”等字的结构更是十分相似。

我们在前人的评述中亦可窥见其关系之一斑。

《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卷八评《董美人墓志》:“字迹端妍含古意,与欧伯仲。”⑧

《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中有称:“(《苏孝慈墓志》)盖隋人楷法,集魏、齐之大成,开欧、虞之先路,其沉着痛快处,有唐人所不能到者。”⑨

“欧书学王而承隋之习为多,自作书,则结构之法犹有隋意。”⑩

朱关田先生认为欧书“综合六朝精华,融为杨隋书品?”。

图2.1《董美人墓志》(局部)

图2.2《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图2.3

通过以上对碑刻文字的对比以及前人的评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是在章法布局还是结构笔画等方面隋碑尤其是《苏孝慈墓志》和《董美人墓志》对其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二)虞世南书法风格的形成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人,良臣之后,兄世基为隋时名臣。虞在隋时仕途平坦,深受重用,官起居舍人。少欧阳询一岁,与欧一样,历经三朝,在隋时对他书法风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隋朝的书法兼以两晋南朝妍丽的书风和北碑劲健之风,虞书风格以淳正和美为主,在他入唐之后,书风几乎没有太多的改变,依然是秀朗圆润之气。著名的代表作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等。下面我们以《孔子庙堂碑》和隋碑丁道护的《启法寺碑》以及《龙藏寺碑》分别做一简单的对比,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虞书风格形成的原因。

《启法寺碑》立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孔子庙堂碑》为唐贞观十七年立。如图3.1、图3.2,前者工整典雅,平正雍容,是从拙朴到精美的一大转换,而后者在精美之间更显中和。结体都宽绰圆润,笔画多圆笔夹有方笔。如图3.3中的“无”、“不”、“言”的长横都呈现出两头粗中间细的态势,起笔收笔变化丰富,方圆结合。“动”、“满”、“示”、“陶”、 “育”的钩紧贴竖画向左缓提出钩,成三角态势,方正饱满。“诸”和“先”字的短竖,逆锋起笔向右下顿而后行笔,逐渐变细。

从两者的结构,笔画的对比中展现的是一种温婉秀雅,刚健端庄之态,外呈圆润,内则方刚,赵孟坚曾评曰:“启法最精,欧虞之所自出。”?“然欧、虞入唐,已属暮年,其书虽趋精善,仍不失隋代书品,所书碑版,格局几与隋碑相同”。?由此可见,虞书风格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受隋平正和美一系书风的影响之大。

《龙藏寺碑》是隋开皇六年(586年)立石于河北省正定县内,如图3.4,其与《孔子庙堂碑》两者在整体风貌上已见相似之端倪,宽松大方,结构稳健,笔画整体较细,粗细有致。如图3.5:“之”的结构几近相同,笔画的走势一样,捺的波折幅度较大,呈一波三折之势,捺角较长。“行”和“祖”的长横,都是起笔较细,直行向右逐渐加粗向右下顿笔收笔。“飞”和“苞”的钩都是至钩处稍作停顿,向上出锋挑出,而且钩角较长。“而”和“禹”的横折钩到折处向右下重顿而后又提笔行笔变细到钩处则又顿笔向左方平行出钩,呈三角态势。

图3.1《启法寺碑》(局部)

图3.2《孔子庙堂碑》(局部)

图3.3

通过两者的对比可以看出在结构及笔画等方面《龙藏寺碑》对虞书的影响,对此,前人也有评述:

图3.4《龙藏寺碑》(局部)

图3.5

宋欧阳修《集古录》称:“(《龙藏寺碑》)字画遒劲,有欧、虞之体。?

明赵涵《石墨镌华》记:“碑书遒劲,亦是欧虞发源”。?

清杨守敬《评碑记》:“细玩此碑,平正冲和处似永兴(虞)。?

由此,我们可见,虞书对于隋碑的继承与发展,在风格的形成当中受隋代碑版的影响之大。

(三)褚遂良书法风格的形成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隋文帝开皇十六年生于长安。其父褚亮与欧阳询、虞世南为世交,因此,早期学书受欧、虞影响较大,而欧、虞风格的形成多自隋碑而来,褚遂良的书法也多受碑派书法的影响。褚书的风格特点又区别于欧、虞,形成了独特的风貌,开唐楷书风格形成之先锋。著名代表作有《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房玄龄碑》等,遒媚婉转,空灵飞动,但又遒劲瘦铄,风骨依存。以下将《雁塔圣教序》与《龙藏寺碑》进行简要的对比,来更清楚地认识褚遂良书法风格形态的形成来源。

《雁塔圣教序》永徽四年立,此碑是褚遂良五十八岁时书,最能代表其独特风格。如图3.4、图4.1,前者整体端庄凝重而又秀灵不板滞,疏朗宽博且又紧约而不松散,后者在具有这些特点的同时更加风韵空灵,清新潇洒。结体皆呈现出内紧外松,成正方形态势,笔画粗细有致,方圆兼施。在图4.2的表格中,“宝”和 “帝”的宝盖,点皆为竖点,横钩的横粗细变化不大直行向右到钩处向右下重顿,缓缓提笔向左下出钩呈三角形。“建”和“唐”的横折,折处直接向右下而后渐细。“汤”和“载”、“二”的长横,逆锋入笔,行笔迅速,紧收,中断向上略略鼓起,形成弧状,富有弹性。“行”和“皇”的短撇,短小精致,由粗到细,缓缓收笔。“大”字的捺画从撇画中起笔,向右下逐渐变粗至捺角重顿向右上方笔出锋,且两者的结构几乎相同。关于褚书与隋碑关系,前人亦有评述:

清扬守敬《评碑记》中:“《龙藏寺碑》……,已开虞、褚之先声”。?

清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隋碑……,绝少虚和高穆之风,一线之延,惟有《龙藏》。……虞、褚、薛、陆传其遗法,唐世唯有此耳”。?

图4.1《雁塔圣教序》(局部)

图4.2

阮元《南北书派论》称:“直是欧、褚师法所由来”。?

日本书法家寒边渡鸥曾作诗盛赞曰:“南帖北碑抾两长,隋朝逸韵拓三唐。含行裹隶《龙藏寺》,寺里生长褚遂良”。?

通过对两者各方面特点的分析与比较已经后世的评论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者的传承关系,可以看到褚字中的一些结构与章法从《龙藏寺碑》中揣摩与发展而来。由此,我们可以更加肯定,褚书的书法风格形态的形成在很大一方面受《龙藏寺碑》的影响而形成。

四、隋唐楷书的传承与发展在

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随着朝代的更替,书体风格也在不断更迭、不断发展。隋唐时期,书法特别是楷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隋朝南北书风的互相交流融合,上承南北不同书风,使楷书逐渐走向整饬,下启初唐诸家楷书,并为中晚唐颜、柳等人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书法的发展从东汉魏晋的“尚韵”进入第二大高峰期——“尚法”阶段,讲求法度法规,这是书法艺术更加成熟的标志。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心是一个“法”字,大概也是由唐代书法艺术“尚法”开始的,唐代以无懈可击的法度,把中国的书法艺术推向了高峰。

隋唐的书法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法度,后代学书临习者无不垂青于他们的书法,无论是哪个时期,崇尚什么样的意趣,对于隋唐名家名碑的学习是必须的。例如,欧阳询的“欧体”就成为后世学者的典范;褚字的独特风格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家,被后世的学者所敬崇与仰慕。而且后世很多书风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是从这里分支出去,继而形成新的风格与流派,更加丰富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使得中国的书法更加辉煌与灿烂夺目。正是有这些优秀的碑刻与书家,才使得我们学习书法艺术有这么多丰富的宝藏,隋唐的楷书即使在当今也依然炫耀夺目,为后世学书者树立典则,奠定基础。

五、结论

整篇通过论述隋碑的特点,初唐楷书的典型代表,以及以欧、虞、褚三家为代表与隋碑进行简要的对比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初唐楷书风格形态的形成受隋碑的影响之大。来自北魏、东晋一路的《董美人墓志》、《苏孝慈墓志》、丁道护《启法寺碑》开欧阳询、虞世南书法之风格;出自北周、北齐的《龙藏寺碑》等已见褚遂良、虞世南的先声。从他们的对比分析中,无论是从章法布局、结体、笔画任何一方面来说,都可见他们的血缘与传承关系。因此,经过论证我们可以确切地说,隋碑对初唐楷书风格形态的形成影响是深远而又无疑的。

注释:

①唐-张怀瓘.书断[J].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203).

②唐-张怀瓘.书断[J].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201).

③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77).

④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77).

⑤唐-李世民.命魏王泰祭尚书虞世南手敕[Z].

⑥唐-张怀瓘..书断[J].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91~192).

⑦唐-张怀瓘..书断[J].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92).

⑧朱关田.董美人[J].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8).

⑨朱关田.苏孝慈[J].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8).

⑩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朱关田.唐代书法考评[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22).

?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1992.

?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1992.

?宋-欧阳修.集左录跋[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

?明-赵涵.《石墨全镌华》[Z].2001.

?~?清-杨守敬.评碑[J].书法迩言[J].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717).

?清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J].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648).

?清-阮元,南北书派论[J].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633).

?吴锡标.秉性刚直,精于书法的褚遂良[J].文史知识,2000(第三期).

参考文献:

[1]朱关田.唐代书法考评[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2]欧阳中石等,中国的书法[M].商务印书馆,2000.

[3]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

[5]历代书法论文选,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12.

[6]谢安辉.隋人变古显唐风-浅论-龙藏寺碑_及其对当今书法创作的意义[DB/OL].中国知网.

[7]梁玮.试析初唐楷书的发展及其时代背景[M].丝绸之路,2012,16.

[8]李志平.唐代书法艺术的成就及其贡献[N].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28(3).

[9]蔡显良.从<九成宫醴泉铭>看欧阳询楷书笔法的渊源与传承[DB/OL],中国知网.

[10]何微.欧阳询与虞世南之书学特质比较[N].咸阳师范学报,2010,25(第四期).

[11]何薇.论欧阳询的审美追求与唐书的风格流变[M].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2-15,7,4.

[12]林文彪.略论虞世南书法——绍兴书法史论之二[N].绍兴师专学报,1994(第四期).

[13]钱南.五绝之臣虞世南[J].文史天地,史林漫步,2006,07.

[14]李洁冰.论虞世南书法地位的确立[DB/OL]中国知网.

[15]吴云峰.褚遂良书法师承及其楷书碑刻风格来源考辨[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6]吴锡标.秉直刚直、精于书法的褚遂良[J].文史知识,2000(第三期).

猜你喜欢

影响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影响大师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Say 'No'Because It's Your Life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