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中国对外战略如何落实?

2015-11-28王鸿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执行所长副研究员

现代国际关系 2015年2期
关键词:布局大国战略

王鸿刚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执行所长、副研究员)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中国新时期的对外战略全面展开,迄今已基本形成以“中国梦”为统领,以坚持党的领导、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等原则为基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正确义利观”等理念为指导,以一系列新机制、新机构、新倡议为支撑,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命运共同体”为主线,以形成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为目标的系统全面的战略布局。这是中国政府在世界深刻转型、中国深刻转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深刻转型的背景下,为进一步维护、用好“战略机遇期”,巩固、拓展发展空间而采取的必要举措,是中国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尤其是第二个百年目标做出的长远部署,是中国立足当前历史方位和未来大国责任做出的重大决定。在这一布局下,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进一步参与,是中国追求自身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亦是助推全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应该说,这一布局是高瞻远瞩的。面对金融危机后的全球巨变,世界各国都有很强的紧迫感,都在加紧调整变革。与其他主要力量相比,中国的反应是敏锐的,行动是迅速的。两年来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对外战略,使中国的主动性大大增强,运筹空间更加广阔,各方对中国都高看一眼,对中国的期待也进一步强化。

如果2013年是开局,2014年是布局,2015年的任务就是对外战略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对布局的落实更考验中国的战略智慧。为真正搞好落实,应谨防四种可能的风险。一是精神松懈的风险。认为搞好了布局就是完成了任务,大功告成,进取的动力有所减退,这种思想要不得。应看到中国由世界大国迈向世界强国的路还很长,在全球治理中要有所担当的地方还很多,布局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二是急躁冒进的风险。希望立竿见影,急于晒成绩单,不注重别国的心理感受,对各种困难估计不足,这种做法行不通。应充分重视现阶段我国国际地位的微妙性,充分重视对外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力争大事办细,好事办好。三是教条主义的风险。一切按既定方针办,对外部世界的各种渐变和突变反应迟钝,难以搞好动态调整,这不是“战略定力”。应看到新时期中国的对外工作是一个与外部重新磨合、复杂互动的过程,需要中国不断校正创新、出奇制胜。四是能力不足的风险。对各种开拓性的对外工作构想,缺乏有力的智力支撑和行动保障,在落实过程中大打折扣甚至扭曲变形,落实难以到位。应尽快形成更高标准的战略认知、运筹与行动能力,适应世界大变局,适应中国从顺势而为到积极进取的战略转变。

为此,2015年在落实中国对外战略过程中,似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坚持进中求稳的总基调。既要继续锐意进取,又要更加谦虚谨慎;既坚定不移,又随机应变;既立志高远,又理性务实;既设定阶段性目标,又确保循序渐进,不求一时一事之功;既狠抓落实,更注重培育条件、营造氛围,夯实基础,防止打折、反弹和走样。总之,拿捏好调子、分寸和节奏,把看似矛盾的目标和品质集于一身,是成熟大国的重要标志。中国应在落实新时期对外战略的过程中,驾驭好自身不断增长的综合实力,处理好同外部世界的复杂关系,进一步提升运筹对外战略的娴熟度,牢固树立积极、稳重、可靠的强国形象。淡定自若,恰到好处,才是真正的“中国气派”。

二是搞好深层次的思想启蒙。对外战略布局中有一系列崭新的提法。这些提法并非权宜之计,而是孕育了很多宝贵的思想,反映了一个新型大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国际关系的深入思考;若善加发展,有可能为构建更加合理的世界秩序做出独特的理论贡献。但既然是新的思想,如果尚未做到滴水不漏,或者各界仍有观望怀疑,那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为了尽可能扩大体制内部的共识、争取全社会的支持以及国际社会的认可追随,让中国对外战略布局的理论基础和民意基础更加踏实,就必须对这些新的思想深入打磨论证,使之成为一种有强大说服力和感召力的话语体系、思维方式和共享价值。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有官、民、产、学、媒等多方力量深度互动和协同努力,并真心真意地同国际社会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这将远远超过媒体宣传的范畴,是中国成为现代国家和新型大国过程中的一次多层次、多领域人士都广泛参与的思想启蒙,也应成为一次由中国牵引的各国共同启蒙。

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布局的优化。中国当前经济优势非常突出,对外经济合作比较容易开展;中国的体制特征和外交传统也可以确保高层政治交往的顺畅开展。相较之下,在新的对外布局中,开展对外安全领域互动、人文领域互动和社会领域互动的难度相对较大,效果也不易衡量。新时期中国对外布局应既用足自身经济优势,又尽量补足安全、人文和社会方面的短板,使中国成为素质更加全面的大国。这方面布局还需进一步细化。同时,还要精心强化对事关全局成败的关键地区的布局,力保周边不乱,尤其是管控朝鲜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

四是搞好全方位的对接工作。首先是在推进各类双边和多边合作过程中,搞好同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确保相向而行、合作共赢,特别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因各国国情和需要不同,更应特别强调这一点。其次要搞好同美、俄、欧、印、日等几个主要力量关于地区发展的构想的对接,重视这些国家在其自身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和发展诉求,确保大国之间彼此协调,避免相互踩脚和相互消耗,尽可能减少地区合作的阻力。此外还要搞好同现有规则体系的对接,力争原有好的规则制度继续发挥作用,不合理的规则制度逐步得到校正,各国的不同规则诉求尽可能相互包容,确保全球规则体系有序演进。

五是搞好系统性的能力建设。其一是加强认知能力建设,大力加强智库体系建设,提升智库专业化水平,强化对内外形势的认知和预判能力,加强认知判断的精准程度和对实际行动的指导能力,特别是加强前瞻性、预警性判断的意识和能力。其二是加强决策能力建设,基于中国国情并吸收各国经验,不断优化决策模式,提升对外战略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其三是加强行动能力建设,除继续加强传统的外交和经济部门外,还要着眼长远,参照其他全球强国的能力要求,搞好战略预置和能力储备,大力强化其他涉外各部门的能力建设,并注重提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快反能力。

猜你喜欢

布局大国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以专利布局洞悉泰雷兹发展与创新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境外机构或加速布局中国债市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大国气象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医疗布局决定未来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