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UI设计中空符号的运用

2015-11-28韩嘉瑜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550075

大众文艺 2015年21期
关键词:页面界面逻辑

凌 柯 韩嘉瑜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550075)

手机UI设计中空符号的运用

凌 柯 韩嘉瑜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550075)

明晰不同维度符号系统及符号活动中空符号在跨维度表意中的映射关系及其作用。从符号学角度对手机UI设计中多个维度的符号系统及活动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UI设计的实例重点辨析每个维度符号系统中空符号的形式与功能。手机UI设计符号活动中各维度的空符号不仅决定了该符号系统的结构与符号活动的节奏,而且在跨维度符号表意过程中会相互映射,直接影响着用户对系统的理解。

UI设计;符号表意;空符号

一、 空符号的概念

“空符号(blank-sign)属于符号大类中的一个子类,是实际上存在着的一种特殊符号形式”。“空符号”之“空”有别于“无”,它不是“空无一物”、不是物质的“缺漏”,它有着完整的“能指”与“所指”,是一个完整实在的“符号”。赵毅衡在《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中指出:“符号是携带意义的感知,作为符号载体的感知,可以不是物质,而是物质的缺失:空白、黑暗、寂静、无语、无臭、无味、无表情、拒绝答复等等”。“空符号”是相对于“实符号”的存在,这里能够被感知到的“物质” 指的就是“实符号”,而“空符号”则是将“实符号”互相分隔、区分的“空位”“间隔”等。

二、 手机UI设计中主要的符号活动

手机UI设计是指对手机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和界面美化的整体设计,是多个设计活动相互协调的复合型设计活动。韦世林提出的符号“六维多层双分法”为手机UI设计中的符号活动之探索提供了前提。据“六维多层双分法”:一维符号系统和符号活动,表现为声音性的或有涉音响的活动;二维符号系统和符号活动,牵涉到“长x宽”的平面;三维符号系统和符号活动,牵涉到“长x宽x高”的立体状况;四维符号系统和符号活动,牵涉“长x宽x高x时间”的动作性组合;多维符号系统和符号活动,牵涉“长x宽x高x时间x(心理感受∪价值判定)”等多维状况;跨维符号系统和符号活动,跨越了物理时空的虚拟空间或抽象空间的“想象、思维活动”。

在手机UI设计活动中主要涉及多维符号活动、跨维符号活动及二维符号活动,是一个杂糅了多个维度符号、同时跨越多个维度的符号表意活动。“符号是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也就是说当一个意义被解释时,必然要用另一套符号来表达这个解释,因此符号的表意过程是无限的“符号代替符号”的过程。在手机UI设计的符号活动中,界面的二维符号系统是操作逻辑之跨维符号系统的符号,即对操作逻辑的“解释”,同时它又是用户进行人机交互之“多维符号活动”的符号文本。需要明确的是,不论是哪个维度的符号都收到的文化大语境的约束,若没有这个范围的限定整个符号系统的符号表意过程将无法顺利进行。在这个不同维度符号活动相互替代的符号活动中,每个维度的空符号都有其突出的功能特点。

三、 跨维空符号分析

UI中“操作逻辑”的设计属跨维符号活动,其特征在于超越了四维的物理空间和时间,属于思维的层次,以一种离散状态存在于设计师的脑海里,因此除了设计师本人谁也无法感知到它们的存在,加之人脑短时记忆有限,直接导致跨维符号在交流和储存上的局限性。在这个“虚无缥缈”的符号系统中,空符号与实符号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区分,但我们可以从几个侧面对空符号进行分析。

(一)跨维空符号的可变性

空符号决定了符号系统的“结构”。设计师在脑海中对各种信息进行编码的依据一部分来源于对用户惯性思维与操作习惯的研究(文化背景、生理条件等的限制),还有一部分来源于设计师的经验与灵感。空符号像一张交织的网,将实符号彼此分开又互相联系,因此“操作逻辑”并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不同的系统或应用在逻辑操作上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源于空符号的“可变性”。如:移动端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无论是那个系统用户都能进行操作与理解,但操作逻辑却不尽相同。

(二)对跨维实符号的“分隔、提示”作用

空符号对实符号具有提示功能,这种提示功能服从“操作逻辑”的规约,因此不会对符号接收者的解释造成障碍。我们若将一个手机应用背后的“操作逻辑”看做一套独立完整的跨维符号系统,那么在多个独立的跨维符号系统之间也有将它们相互隔离区分的跨维空符号存在,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可以在手机应用之间相互切换。跨维空符号虽然难以捕捉,但我们可以从其解释——界面的二维符号系统中找到其映射。

四、 二维空符号分析

手机操作界面实际上是操作逻辑的“二维符号表达”,二维符号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具有直观性,易于信息的储存与接收。界面展现给用户的是一个二维符号系统,其总是以一个手机的系统或应用为单位,每个页面以“拓扑循环”式展开,即每个页面中的二维符号自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系统,是一个“合一的表意单元”,各页面之间通过操作逻辑之分类规则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操作规则在各页面间进行跳转却不会影响我们对应用的理解。而常见的文字符号常常以文章或书本的形式出现,这类符号的展开是一维线性的,即使是书本,页面之间的“间断”也不会改变其阅读的一维指向性。而图画总是在一个页面中展开,其解释具有整体性。

(一)对实符号的“衬托”作用

在界面的二维符号系统中最容易被感知到的空符号表现为:在界面中将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实符号分隔开来的“留白”或“空白”。这些由设计师精心“生产”出来的空符号是用户对界面二维符号系统进行有效且高效解释的关键。

在系统或应用界面中,“空白”不仅是为了将每个文字、图形分隔开便于辨认,它还能够提示界面的“内容本身”,通过实符号自身的形式及其周围空符号的提示,用户能很快理解实符号的属性,如:文本类实符号(即仅供阅读的内容),控制页面跳转的实符号,提示页面所在位置的实符号等。

(二)对实符号的“提示”作用

还有另一种情况,现在手机应用种类繁多,功能及针对的用户群体等诸多方面不尽相同,但我们在每次使用时却不用花费太多精力去学习该如何操作,因为很多应用的界面虽然有着不同的实符号,却有着相似的空符号配置,尤其是在同一手机操作系统下的应用界面与手机的系统界面有着相似的空符号配置,大大地降低了用户在操作时的难度。如:同一手机系统或应用中,表示“返回上一页”的实符号无论以“返回”的文字符号出现还是以“<”的图形符号出现,其始终处于界面的同一位置,用户无需从界面众多实符号中逐一去识别出表示“返回上一页”的实符号,只要知道其位置就能达到“返回上一页”的目的。与其说用户是在选择表示“返回上一页”的实符号,不如说用户是在选择表示“返回上一页”的实符号的位置,这样大大节约了用户在使用手机应用时的认知成本。

(三)空符号的可变性

同一手机应用在不同手机操作系统中,应用界面有着相同的实符号,却使用了不同的空符号配置,虽然会致使用户在更换手机操作系统时会不习惯,但其应用的可用性是不受影响的。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应用在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中,界面的版式完全不同(虽然有着相同的实符号却有着不同的空符号配置),用户虽然可以重新培养新的操作习惯,但无形中还是增加了用户的认知成本,因此现在的手机应用开发商会统一应用的界面,实际上就是让不同操作系统下的应用界面拥有相似的空符号配置,这也是跨维符号系统配置不同空符号的结果。

(四)跨维空符号的二维映射

前文提到界面是操作逻辑的“二维符号表现”,因此在这个特殊的二维符号系统中空符号不是绝对的“空白”“留白”。在手机界面这个被用于代替跨维符号系统的二维符号系统中,还存在一种特殊的空符号,那就是在每次切换应用或页面时的“动效”,它常常以“滑动”“闪现”或“渐变”等形式出现,还有我们打开页面时常常看见的各式各样的“loading…”(“载入中……”)或进度条,无论是何种形式出现,其本质就是页面之间跳转的“空隙”。这样用实符号来替代空符号起间隔作用具有非常明显的人为性和意图性,往往携带着重要的意义。在IPhone的操作系统IOS 8中切换或退出后台应用程序时,所有开启的应用会以缩图的形式排列在界面上,此时用户能直观地切换或退出应用程序,每个应用的缩图都代表了该应用背后的一整套“看不见”的跨维符号系统,它们之间的切换实际上就是在不同独立的跨维符号系统之间跳转,是跨维空符号的“二维表现”。

五、 多维空符号分析

手机UI设计的人机交互主要体现在系统或应用的操作过程,是用户通过对手机界面的操作及系统或应用的反馈来理解(或解释)其背后一整套操作逻辑的过程,属于多维符号活动的范畴。在手机UI的人机交互中,涉及了用户通过手机界面与背后看不见的交互行为及对应用的理解与思考两方面。

(一)控制着交互行为的“节奏”

用户使用手机应用以达成某一目标,这一过程由许多有目的性的“行为”接连而成,其间的“节点”是上一个“行为”的结束也是下一个“行为”的开始,这样层层递进最终达成“目标”。每组“行为”还能够进一步分解成为一个个“动作点”,其中又由更小的“间隔”将众多“动作点”互相分隔衔接,进而完成一组“行为”。这些“大小不同”的“间隔”就是交互行为中的空符号,其在表现为用户动作的“停顿”或“终止”,直接控制着用户交互行为的节奏,同时也影响着用户对手机系统或应用的理解。如:等待系统或应用给予反馈时动作的“停顿”,在浏览页面时动作的“停顿”,页面加载超时时的“等待”以及应用程序加载出错时出现的“中断”等,是跨维空符号的映射。

(二)“认知的差距”

用户通过手机界面进行交互并在操作过程中重建应用的“逻辑结构”。如图所示:

意图意义一旦被文本意义代替,意图意义就会自行消失,同样,解释意义的出现也就宣示着文本意义的消亡,这就是符号表意过程。用户“解释意义”与设计师“意图意义”之间的“差距”就是“多维符号系统”中的另一种空符号形式。空符号掌握着符号系统的节奏与结构,动作的停顿是给用户留下思考的余地,进而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帮助用户建立应用的逻辑架构,是“积极的空符号”。但有部分空符号表现为用户在重建应用逻辑结构时“理解、认知上的差距”,一个符号系统中空符号与实符号就像硬币的两面,无论哪一面都不能排除对方单独存在,因此“认知上的差距”不可能被完全消除,这种对用户理解应用的“障碍”是一种“消极空符号”。“消极空符号”同样具备可变性,因此设计师可以通过对用户惯性思维等的研究来缩短这种差距。

六、结论

手机UI设计的符号活动是多个维度的符号系统在统一文化语境的限制下相互交织替代的过程,各维度符号系统中的空符号不仅决定了该符号系统的结构,还与实符号一同参与符号表意。其中界面的二维符号系统尤为重要,一方面它作为操作逻辑之“跨维符号的符号”,让“虚无”得以“具体化”,另一方面,它又是人机交互“多维符号系统”的文本,直接影响着人机交互进展的情况。操作逻辑的设计属于跨维符号系统,是思维的层次,没有具体的“形”,跨维空符号就像一张将跨维实符号相互区分相互联系的大网,这个网是由“文化”的限制、设计师对用户的研究以及设计师的经验与灵感等编制而成。作为操作逻辑的符号,界面的二维符号不仅有其独有的可视、直观的特性,它也同时能反映出一些跨维符号的特点。界面二维符号系统中的空符号类型较为丰富,值得注意的是在二维符号代替跨维符号中,出现了以实符号表示空符号的现象,并且这样人为的空符号在符号解释中携带了重要意义。在多维符号活动中,空符号也出现了性质上的分化,积极的多维空符号能帮助用户理解应用,消极的空符号阻碍用户学习、理解系统或应用。每个维度的空符号既保持着每个维度符号的特性,又能相互映射,只有将三个维度的符号活动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解读出较为准确的意义。

[1]韦世林.空符号论[M]. 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第一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美)Donald Arthur Norman 著,付秋芳 程进三 译.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美)Jesse James Garrett 著,范晓燕 译. 用户体验的要素[M].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杨锦芬.论空符号的在场形式[J]. 符号与传媒,2013(2).

猜你喜欢

页面界面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刷新生活的页面
不同截面类型钢管RPC界面粘结性能对比研究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微重力下两相控温型储液器内气液界面仿真分析
答案
让Word同时拥有横向页和纵向页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