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凡的行动 崇高的体验

2015-11-28杨兴海

学周刊·下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可持续环保意识

杨兴海

摘要:笔者通过结合思品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文开展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通过了解家乡的生态环境状况,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促进学生环保行动,通过植树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和战胜困难的吃苦精神,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可持续 环保 意识

2015年的春天到了,义务植树活动开始了。今年学校提前一周就分配好了植树劳动,我们九年级(3)班分配的植树任务是家乡公路旁1500米长的两排挖树坑、栽树苗的劳动。挖树坑地段是很硬的沙夹石,劳动强度大,对于缺乏劳动锻炼的现代初中生是一项艰辛的劳动。能否圆满完成这一劳动任务,取决于全班同学对植树造林意义的认识和战胜困难、完成植树劳动任务的决心。对此,我结合思想品德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节的教学制定和设计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教育目的

通过了解我们的家乡——张掖的生态环境状况,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学生的环境保护行动;在植树劳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和战胜困难的吃苦精神,为建设大美张掖做出贡献。

二、教育重点

调动学生参加植树劳动的主动性,懂得保栽保活每一棵树的意义,学会种植和管理树木的技能。

三、实践活动方法设计

讨论、调查、劳动实践、评比。

四、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设计及活动效果

(一)设计《生态环境家乡行》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的热情

以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为目的,组织学生讨论和体验我们西部地区连年来肆虐的沙尘暴和甘州神奇的“甘泉”已干涸的命运,探讨和研究改善环境的方法措施。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在讨论和体验中,同学们个个思维活跃,对沙尘暴肆虐、鸟类减少导致舂天树叶被虫吃光等现象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提出了植树造林、保护鸟类、改善环境等建议。

体验和感受只是对环境问题浅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为了加深学生的感悟,激发学生行动的冲动,我提供了“黑河治理的原因”“我区水利建设的实效”“沙尘暴产生的原因”“树叶被虫吃光的范围及原因”“我区林木面积”等问题,组织学生分八个小组选题开展考察活动。八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上网)、进行走访调查等探究活动,考察活动后小组对汇总资料分析讨论,写出调查报告参加全班交流评比。

交流中学生们用翔实的材料论证了有“塞上江南”美誉的“金张掖”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正确地分析其成因,理智地制定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全班评选出了六篇优秀小论文推荐给校园广播站。通过活动,同学们提高了环保意识,产生了行动的愿望和冲动,主动提出了参加植树劳动的要求。我适时地宣布和安排一天的植树劳动时,同学们高兴得欢呼起来。

(二)以爱国情感激励学生,发挥农村少年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

劳动前再次动员全班同学:“我们的家乡和祖国生态环境在恶化,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美丽的家乡和祖国需要我们用自已的双手和汗水去绿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就看同学们植树活动的成效。”宣布了挖树坑的标准,要求每个小组准备好测量树坑直径和深度的细木条。把全班分为五个小组,每组九名同学完成300米长的两排挖坑栽树的任务。

劳动中,班主任及时出现在有困难的劳动地段,与学生一起撬石头、刨沙石。由于学生对植树劳动认识明确、责任感强,同学们在劳动中不甘落后,不怕脏不喊累,相互帮助,在坚硬的沙夹石地面上挖出的树坑全部符合要求,两排小树栽得整齐笔直,高质量地完成了植树任务。

劳动总结评比中看着学生们愉悦的神情,我高度赞扬他们的植树劳动:“由于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具备了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和战胜困难的决心,高质量完成了植树任务,家乡美丽的明天将永远记住大家今天付出的劳动与汗水。”并且进一步引导大家认识保载保活每一颗树的意义,鼓励学生把载树与管理结合起来。

班团干部自觉地每周组织学生利用放学后给新载小树培土浇水,连续管理使树林成活率很高,看到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树木,学生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这种体验是难忘的,有学生写作文赞美了全班同学的这次活动,表达了他们热爱家乡和祖国的高尚情感。

(三)反思与感悟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爱国认知教育、爱国情感教育、爱国实践教育。其中爱国认知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条件,爱国情感是动力,爱国实践是归宿。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知识目标,只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终目标的知识载体。课堂教学只能完成知识目标,而学生爱国主义品德体验是通过爱国主义行动来实现的。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要突出青少年学生的主体地位。爱国主义认识是通过爱国主义体验来完成的,如果认识的主体不能进入状态,那么体验不是将大打折扣?推动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才是实现爱国主义精神内化的根本动力。

2.组织和开展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精心设计,有始有终。没有全面的认识和感悟,就没有自觉的行动。参加公益劳动、助残活动、进行社会参观、社会调查等,都能充分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只要对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精心设计,科学组织,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爱国情感,就能促进其行动的自觉性。

3.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统一起来。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赞扬学生的爱国行动,使学生心中升起崇高的情感,每次爱国体验都使学生热血涌上心头,让爱国主义精神成为青少年学生强烈的心理需要。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可持续环保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