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15-11-25李艳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大秧歌海阳秧歌

李艳

摘要:我国历史渊源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五千年文明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是智慧的代表,也是精神孕育的成果。近些年,我国政府愈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加大了保护与应用力度。各地方也纷纷投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而拥有近乎六百年发展史的海阳大秧歌更是一种广为传颂、高度认可的民间艺术,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

前言:舞的尽情、唱的欢快、结构严密、礼仪浓厚;不仅是对生活的回报,还是往昔记忆的继承,将上述魅力独揽一体的,便是海阳大秧歌。它在2006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08年奥运会中面向全世界展现了海阳大秧歌的魅力。

海阳大秧歌简介

海洋大秧歌最初是一种田歌,随后融入了歌舞、高跷等不同的表演形式,慢慢演变成秧歌。截止到目前为止,尚未给出秧歌的具体起源时间,然而,分析其发展历程可知,从汉代百戏逐渐发展,直达明清时期才正式命名为秧歌。在古代,有一个将山南水北比作阳的说法,因海阳位于黄海的背面,坐落在牙山的南面,所以,得名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秧歌舞在保留传统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改进,补充了一些新内容与新颖的形式。县青救会的成员姜良忱对霸王编演进行改进,将其转换成打花棍,教师与戏剧家等其他文化艺术工作者纷纷进行创新,编排出鲜花蓝、送公粮等众多秧歌舞,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1]。

海阳大秧歌包含歌曲、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广泛传颂,遍布海阳的各个乡村。近些年,在专家、学者等众多工作者的协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并于2006年正式跻身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一直以来,海阳民风淳朴、粗野,性格豪迈、耿直,此种民俗风气也为海阳秧歌增添了豪爽之气,注重礼仪。海阳秧歌阵容壮观,组合变换多样,主要由乐队、舞队与执事共同组成,蕴藏众多人物角色,性格分明。下面,本文将从多个层面详细介绍海阳大秧歌。

(一)流派

对于海阳大秧歌而言,由于地理位置、民俗风情等因素的制约,主要包含大架与小架这两个流派。其中,大架流派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是东村、大辛家乡镇等。在该流派中,以乐大夫、花鼓为主,其动作建立在武术动作之上,其余角色的动作相对儒雅,主要利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而小架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是郭城、徐家店等乡镇,其动作以精巧、利索为主,风格豪迈、粗犷,主要利用打击乐器与管弦乐器进行伴奏,很少能看见拳术动作。

(二)特点

海阳大秧歌主要具有六个特点:其一,舞队壮观,群舞单逗;其二,结构严密,礼仪肃穆;其三,即兴表演,形式多样;其四,走阵变换多样,布阵精妙绝伦;其五,鼓乐纯粹,快慢有度;其六,舞蹈纯正,借唱传情。

(三)阵容

舞队、执事与乐队共同组成海阳大秧歌。

(四)程序

首先,进村。舞队行进到对方村头后,鸣响三眼枪,发出预告,该村村民会立即率领秧歌队前来迎接。乐大夫负责指挥乐队和演员,按照从慢至块的顺序热烈欢舞;然后,行进。三出三进;最后,行礼。在每一次小步前进时,双手共同拖住伞,弯腰行礼,再率领队伍进入村庄[2]。

(五)串街

仗义在前方指导,鼓乐交织,演员一边舞蹈一边前进,呈现两路纵队。队形随着节奏的变化适当变化,常常使用双龙摆尾这一样式。

(六)耍大场

舞队进入广场后,通过慢走阵来圆场。将鼓乐与出色的节目置于中心地带,犹如众星拱辰,各显神通,欢快、尽情扭舞。

(七)跑阵势

按照快走阵,快速扭舞,也可以单队或者双队的形式,连续跑出精美绝伦、丰富多样的阵势。

(八)演唱、收场

演员走大圆场,以乐大夫为代表,致答谢词,然后率领队伍按照二龙吐须、三出三进来告别。

二、 保护策略

非物质文化作为一笔宝贵的财富,若保存、利用不得当,将无法发挥自身独特的历史参考价值。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采取有效的保护策略,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加强思想指导

应牢固树立及时抢救、注重保护、有效利用、科学传承的工作理念,坚持政府机构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明确各自职责,形成合力。重新、系统梳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重视遗产保护。加强思想指导,在意识层面达成社会共识,创设积极的保护氛围,并将海阳大秧歌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入烟台文化重点建设工作的行列,从多种途径着手,让人们积极参与遗产保护工作中,积极传承,不断发展,也让更多的人尊重海阳大秧歌,进而突显烟台、海阳文化优势,强化文化竞争力[3]。

(二)完善相关政策

当前,海阳大秧歌的保护挖掘中,海阳市委、市政府及文化部门都高度重视,每年都组织大秧歌汇演。并根据大秧歌编制出一套全民健身秧歌舞,在全市广为推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的保护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们应及时编制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符的条例与政策。明确当前保护与应用现状,编制有效的解决方案,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成熟的保护政策,颁布科学的发展规划。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抢救、保护与利用等一系列工作,除依赖政策支撑和管理机制外,还需要资金保障。现阶段,烟台市和海阳市已经建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机构,并在相关统计预申报等多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因自身经济水平和思想认识的制约,烟台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投入尚不充足,与其余项目相比,投入相对较少。因此,各有关部门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置专项扶持资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严格把关各项资金去向,确保资金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结语: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宝贵的历史参考价值,也是一笔价值不菲的文化艺术瑰宝,其保护与应用任重道远、造福万代。因此,我们应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保护,有效应用,进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远发展,世代传承,不断弘扬。

参考文献:

[1]于力.略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秧歌的当代价值[J].华章,2013,(30):311-312.

[2]张曼姝.胶州秧歌的传统与现在——胶州秧歌的历史演变及艺术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姜雪芹.海阳秧歌剧的艺术特点与创作[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4,(3):5-9.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秧歌海阳秧歌
海阳核电2号机组完成调停检修顺利并网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海阳大秧歌为例
富平村里唱秧歌
昌黎地秧歌
夏夜蛙鼓
大秧歌扭起来
海阳核电机组循环水系统的调试
海阳核电1号机组非核蒸汽冲转试验成功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