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2015-11-25吴艳云张东民付泽民张而耕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3期
关键词:模具应用型教学内容

吴艳云 张东民 付泽民 张而耕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上海 201418

应用型本科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吴艳云 张东民 付泽民 张而耕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上海 201418

高新技术企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应用型本科要担当新型职业教育的重任。基于现代职业教育观,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从学术知识学习导向转向高层次技术技能型职业能力培养导向。本文探讨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现代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应用型本科;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技术的进步,职业教育的内涵不断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从以初、中等职业教育为主发展到以中、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特别是培养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突破产业进步瓶颈的关键[1-2]。教育部强调,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国家意志,这对2000年以来升本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向提出明确的方向和要求[3]。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明确现代职业教育职能,与普通高校错位发展,形成自身特色,担当新型职业教育的重任,更好地服务和支持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5]。

现以大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专业为例,探讨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培养现代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1 企业需要高技术高技能、创新型职业技术人才

中国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变时期,产业转型升级即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企业技术高新化、产品高端化成为发展趋势,实现产业结构向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转移升级,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的精英职业人才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这类人才具有以下突出的特征。

1.1 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制造业的转移升级都需要精英职业人才创新性的工作,通过高技术高技能人才自身的创造性劳动完成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现创造发明、研发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随着劳动成本的上升,倒逼着企业更多地投入自动化设备或生产线,设备和生产工艺越来越自动化、复杂化,也急需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1.2 既懂技术又懂工艺

即具有较扎实的较系统理论基础又具备较高应用型职业技能的人才。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将有大量的新型自动化生产设备在企业生产领域得到应用,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柔性制造系统等复杂的生产线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工艺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先进制造业大规模采用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工艺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高精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和集约化生产模式,需要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的职业人才。

1.3 实践能力强

目前本科人才培养偏重理论知识学习,但实践能力较弱,而高技术高技能人才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包括高新设备操作,也包括高新设备故障诊断和维修,还有CAD二维、三维设计绘图能力,以及编程能力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现场问题、创新性工作,将抽象设计转变为实际产品。

2 应用型本科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目前,应用型高校大多参照传统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一般倾向学术体系,进行较系统的学科知识学习,学生被动学习,知识有的陈旧,有的理论性太强,学生学习困难,也不是相应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践设备、内容陈旧,实验实践环节设置主要围绕课程知识的验证及应用为主,缺乏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与行业、企业对接不够,缺乏真实企业岗位实践训练,造成学生就业能力弱,不能满足企业对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观,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从学术知识学习导向转向高层次技术技能型职业能力培养导向。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必须首先满足产业需求,而非以学术发展为先。与研究性大学的教学内容相比,应用型高校的理论教学要有明确的实践导向,不强调系统性和抽象性的学科知识学习,不花过多的时间用来原理的推导和分析,而是强调知识和方法如何应用,如何与实际生产结合,注重与实践密切相关的理论及专业知识[6-7]。

2.1 改革教学内容 培养职业能力

联合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共同分析生产过程核心工作岗位和相关工作岗位群,确定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工作任务,围绕典型岗位所需能力,制定课程教学标准,开展教学内容改革,研究案例式、项目式、情景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8]。以大机械专业为例,先进制造技术各单元技术贯穿于产品需求、设计、制造、使用等全生命周期,教学内容上将这些单元技术与专业培养计划中的相关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以三维CAD/CAE/CAM为核心的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纳入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的课程体系。

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为例,传统要求是通过一般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编制典型加工工序的工序卡,并设计一套夹具,手工设计工程图。为满足现代职业岗位要求,从几方面进行改革。(1)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参与设计课程设计要求和考核标准的制定;(2)课题来自企业真题,项目式设计,让学生体会自身知识、能力如何在工程上得到应用与发挥,进行学以致用的过渡,激发学生对今后职业的热爱;(3)夹具设计采用三维数字化设计,在主流三维CAD上基于参数化、特征建模、装配建模、结构有限元分析、机构运动学分析,完成夹具的数字化定义,并可产生二维工程图;(4)培养职业素质,训练团队合作技能,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工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自学习能力等。

再以先进表面工程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为例。PVD物理气相沉积技术适合多种材质,生产率高,变形小,对生产环境无污染,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绿色先进制造方法。刀具、模具、工程机械高寿命零件采用PVD方法涂覆NiCN,TiCN,TiN,TiC等结合力较高的涂层,涂层具有极高的耐磨性能、良好的抗热性和抗腐蚀性,可以使刀具、模具、工程机械的寿命提高几倍至几十倍。 PVD等涂层技术法在制造领域中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国内PVD技术在模具产业的应用与推广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大型企业获得初步应用,但是PVD镀膜过程的成本其实并不高,预计PVD涂层技术应用发展会非常快,成为模具行业表面处理的发展方向。在085工程支持下,学校引进PVD涂层成套设备,用于教学科研。在模具制造工艺课程中增加表面工程技术内容,并开发相关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参与涂层生产整个过程,并测试涂层厚度、结合力及其他力学性能,鼓励学生开展涂层厚度与结合力关系的研究性实验。

另外课程内容强调不仅局限为行业范围内的相关知识,而且注重扩展广泛的知识、技能、价值判断、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

2.2 改革教学模式和实施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和实施过程也要创新,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也很关键,改变传统老师讲解、学生记录灌输知识的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备课,老师的关注点放在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即在把握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课后布置实验设计、主题研究等形式的大作业。实验教学方式改革首先要开放实验室,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时间,自己制定实验方案,成绩考核关注学习过程。如图1所示,教师由灌输式向师生互动式、分组讨论式、教师引导式转变,引导学生探究性、自主性、实践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图1 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示意图

另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课程俱乐部,补充课堂学习。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从“人随网走”变成“网随人动”,校园里计算机房排队现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随处可见的低头族,即走路上课都在不停关注互联网的学生。既然学生网上沟通容易,利用这个便利建立网上课程俱乐部,学生上传课程知识或提问或做答,可作为平时成绩,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教师可以更多地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2.3 拥有职业资格证 提升职业能力

大机械类应用型本科教育,加强职业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结合课程学习,参加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获得相关职业岗位的证书,比如数控中级证书、计算机技能证书、UG中高级证书、模具设计师高级证书等。

教学内容改革结合相关职业证书考试要求进行,如模具设计师学习内容是在基本条件成熟的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整合相关教学内容,安排由市级劳动局组织的“模具设计师职业技能培训”考证的内容,通过高级模具设计师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学生能够了解国标、部标、企标基础知识,掌握模具设计基础知识,能够运用UG软件进行模具的设计、装配、干涉检验,能够根据需要选用标准模架等。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使同学们能举一反三地学习模具设计师的知识和技能,毕业时同时拥有毕业证和模具设计师职业技能高级证两项证书,增强学生自身的真才实学和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

3 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要担当新型职业教育的重任,更好地服务和支持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现代职业教育观,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从学术知识学习导向转向高层次技术技能型职业能力培养导向。改革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培养现代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支持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转移升级。

[1] 孟凡华.鲁昕强调: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1(15):44-47.

[2] 焦玉步.加强顶层设计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荷兰、瑞士和意大利三国职业教育的考察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3):28-33.

[3] 聂伟.关于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93-98.

[4] 温景文.以举办技术本科教育为突破口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3(5):78-81.

[5] 陈跃泉.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以浙江科技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3(6):43-47.

[6] 刘德仿,王旭华,阳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85-87.

[7] 蔡敬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合肥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8(6):14-15.

[8] 张臻.项目课程教学情境的广义构建[J].职教论坛,2011(11):24-26.

Exploring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Wu Yanyun, Zhang Dongmin, Fu Zemin, Zhang Erge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1418, China

High-tech enterprises and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requires highly skilled talents, applied undergraduate should take a leading role in new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reform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would change from academic knowledge learning to high-level vocational skills developing. The paper explored education reform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which may develop knowledge and capacity of modern vacation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pplied undergraduate; modern vocation; education reform

2014-08-05

吴艳云,本科,高级工程师。

上海市“十二五”本科教学工程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上海高校内涵建设085工程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模具应用型教学内容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模具制造》月刊征稿启事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电加工与模具》征订启事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