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种期和栽插密度对甬优15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2015-11-25李诚永程渭树王宏航吴汉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衢州市穗长播种期

李诚永,程渭树,王宏航,李 韵,骆 英,吴汉平*

(1.衢州市种子管理站,浙江衢州 324002;2.江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江山 324100)

不同播种期和栽插密度对甬优15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诚永1,程渭树1,王宏航1,李 韵2,骆 英1,吴汉平1*

(1.衢州市种子管理站,浙江衢州 324002;2.江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江山 324100)

研究6个播种期和7个栽插密度对单季稻甬优15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甬优15随着播期的延迟,全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穗长逐渐降低,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终造成产量随播种期延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播种期为5月10-25日的产量最高;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甬优15有效穗不断增加,株高、穗长、千粒重不断降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最终造成产量随栽插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栽插密度以14.31万~16.67万丛·hm-2为宜。

甬优15;播种期;栽插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文献著录格式:李诚永,程渭树,王宏航,等.不同播种期和栽插密度对甬优15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 (5):702-704.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546

甬优15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用甬粳4号A(原名京双A)与F8002(原名F5032)配组育成的三系籼粳杂交稻新品种,于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2017),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2013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1]。衢州市从2009年引入甬优15种植,表现植株较高,剑叶挺直,叶色深绿,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穗大粒多,青秆黄熟,丰产性好,米质较优。2012年起,甬优15在衢州市大面积示范推广,当年示范推广面积达0.1万hm2,2013年0.416万hm2, 2014年0.598万hm2,现已成为衢州单季稻主导品种。2013年开化县中村乡门前畈6.8 hm2示范方,经衢州市农业局专家组验收,平均产量为12.094 t· hm-2,其中戴顺龙农户种植的高产攻关田面积667 m2,产量达12.888 t·hm-2[2]。

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形成主要受品种遗传特性控制,同时还受播种期、栽插密度、气候因子和生态环境等多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3-5]。为研究不同播种期和栽插密度对甬优15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明确衢州市甬优15的最佳播种期和栽插密度,探索甬优15稳产、高产栽培技术,指导农户科学种田,实现增产增收,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3年在衢州市龙游县詹家镇衢州优新良种示范场内进行,试验田为冲积性壤土,肥力水平中等偏上。供试品种为甬优15,种子由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提供。

1.2 处理设计

播期试验。设6个播期处理,分别为4月10日,4月25日,5月10日,5月25日,6月9日, 6月24日,采用水育秧方式。种植密度16.67万丛·hm-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3.33 m2(2.7 m×4.94 m),重复3次,四周设置保护行。栽插密度试验。共设7个密度处理,分别为单本插11.11万丛·hm-2(30 cm×30 cm),14.31万丛· hm-2(30 cm×23.3 cm),16.67万丛·hm-2(30 cm×20 cm),18.42万丛·hm-2(30 cm× 18.1 cm),28.99万丛·hm-2(30 cm×11.5 cm),18.38万丛·hm-2(宽窄行)[(30+16.7)cm× 23.3 cm]及14.31万丛·hm-2(双本)(30 cm× 23.3 cm)。小区面积13.33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各处理间距40 cm,重复间距50 cm。5月10日播种,6月6日移栽所有试验小区实行统一肥水管理。基肥用750 kg·hm-2菜籽饼于移栽前10 d施入,碳酸氢铵750 kg·hm-2加过磷酸钙750 kg·hm-2于移栽前1 d作耙面肥施用;追肥于移栽后7 d施尿素150 kg·hm-2加氯化钾225 kg· hm-2;穗肥在倒2叶时施75 kg·hm-2尿素。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及病虫害防治等按当地大田生产习惯进行。

1.3 测定项目

记录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包括播种期、移栽期、始穗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等。成熟期取代表性5丛测定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等;取样后每个小区单收单晒,测定实割产量。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0软件处理试验数据,运用DPS软件的LSD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期对甬优15全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播种期对水稻甬优15的全生育期有明显的影响。随播种期的推迟,始穗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均有所延迟,全生育期逐渐缩短,4月10日播种处理的生育期最长,达174 d, 6月24日的处理生育期最短,仅为139 d,相差35 d。说明甬优15感光性较弱。

表1 播种期对甬优15全生育期的影响

2.2 播种期对甬优15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表2显示,甬优15株高和穗长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不断缩短,以4月10日处理的株高最高、穗长最长,6月24日处理的株高最低、穗长最短;有效穗、结实率、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均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5月10日处理的最高;千粒重随播种期的延迟,有升高的趋势,差异不显著;产量随着播种期的延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处理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其中5月10日播种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2.516 t·hm-2,其次是5月25日播种的,产量为12.228 t·hm-2,4月10日播种的最低,仅为8.877 t·hm-2。由此可见,随着播种期的延迟,对甬优15有效穗、每穗实粒数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最终对产量造成了显著影响,为获得稳产高产,以5月10-25日播种为宜。

表2 播种期对甬优15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2.3 栽插密度对甬优15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由表3可知,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甬优15的产量呈显著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16.67万丛·hm-2处理的最高,为12.512 t·hm-2,14.31万丛·hm-2(双本)和14.31万丛·hm-2处理次之,分别为12.250 t·hm-2和12.025 t·hm-2,显著高于11.11万、28.99万和18.38万丛·hm-2(宽窄行)的处理,以28.99万丛·hm-2处理产量较低,仅为10.625 t·hm-2。

表3还表明,株高和穗长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以14.31万丛·hm-2处理株高最高、穗长最长,28.99万丛·hm-2处理株高最低,14.31万丛·hm-2(双本)处理穗长最短。成熟期有效穗随着密度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11.11万丛·hm-2处理最少,仅为123.3万·hm-2, 28.99万丛·hm-2处理最多,达191.3万·hm-2。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均随着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的趋势,以14.31万丛·hm-2处理每穗总粒数、实粒数最多,分别达到321.5和281.3粒, 28.99万丛·hm-2处理最少,仅为238.4和193.7粒。结实率和千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以11.11万丛·hm-2处理最高,分别为88.9%,28.5 g, 28.99万丛·hm-2处理最低,分别为81.3%,27.2 g。综上所述,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除有效穗不断增加外,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终造成了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最佳栽插密度为单本16.67万和单双本14.31万丛·hm-2。

表3 栽插密度对甬优15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随着播种期的延迟,甬优15生育期、株高、穗长不断缩短,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终造成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5月10日和5月25日播种产量最高,分别为12.516 t·hm-2和12.228 t· hm-2,显著高于其他播种期处理,4月10日播种产量最低,仅为8.877 t·hm-2。表明为获得稳产高产,甬优15在衢州地区最佳播种期为5月10-25日。

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甬优15有效穗不断增加,株高、穗长、千粒重不断降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最终造成产量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以单本16.67万丛·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2.512 t· hm-2,14.31万丛·hm-2(双本)和14.31万丛· hm-2(单本)次之,分别为12.250 t·hm-2和 12.025 t·hm-2,28.99万丛·hm-2处理产量最低,仅为10.625 t·hm-2。结果表明,为获得高产、高效,甬优15最佳栽插密度为单本16.67万丛·hm-2和单双本14.31万丛·hm-2。甬优15为大穗型品种,群体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在生产上,尤以单本16.67万丛·hm-2为佳,在种植密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以14.31万丛·hm-2(双本)为宜。

为获得甬优15稳产、高产、高效,在衢州地区播种期以5月10-25日为宜,栽插密度以14.31万~16.67万丛·hm-2为宜。此仅为一年的试验结果,不同播种期和栽插密度对甬优15产量的影响还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1] 陆水法,马荣荣,王晓燕,等.杂交稻甬优1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4(1):13-15.

[2] 郑校平,陈建明,江德权,等.籼粳杂交稻甬优15在衢州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 (8):104-105.

[3] 袁彩勇,王健,孔宪旺,等.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及氮肥运筹对淮稻13号农艺性状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5):369-373.

[4]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等.播期和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13,27 (3):297-304.

[5] 胡万星.移栽密度、施氮量和施钾量对烟后稻‘深两优5814’产量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4(5): 431-435.

(责任编辑:张才德)

S 511

B

0528-9017(2015)05-0702-03

2015-01-18

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1116)

李诚永(1982-),男,山东泰安人,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种子管理工作。E-mail:273920781@qq.com。

吴汉平(1964-),推广研究员。E-mail:qzwhp@sima.com。

猜你喜欢

衢州市穗长播种期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江西省双季早稻直播适宜播种期的区域划分*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玉米F2∶3群体雄穗长与分支数的相关分析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