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大千泼彩山水画的审美趣味

2015-11-22言莎莎

剑南文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泼墨张大千山水画

■言莎莎

泼彩是以泼墨法为基础,运用“撞水”、“撞色”这两种方法,并结合了西方绘画特色而创造出来的新的技法,是一种新型表达方式。张大千创造并推进了泼彩技法的发展和壮大,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绘画风格,特别是在泼彩山水画的创作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成就。基于张大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情感,作品画面不拘一格,色彩表现强而有力,趣味丰厚、盎然。目前关于对张大千泼彩山水画的研究比较多,很多书籍文献上都有其阐述和探讨。这一系列的文献,包括各种期刊,都为研究张大千泼彩山水画的审美趣味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将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张大千泼彩山水画的审美趣味进行分析,更深入挖掘泼彩的审美价值,促进泼彩理论的完善。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禹,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在艺术界深得敬仰和追捧,不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张大千国画功底深厚,在驾驭笔、墨、彩、水上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创造了大泼墨、大泼彩的新技法,为中国绘画开辟了新的表现道路。根据记载,在《酉阳杂俎》中有记载道,大历年中,有位文人“顾生”作画“先布绢于地,研调彩色……饮酒半醉,渲墨于绢上,次写诸色,以大笔开诀。为峰峦岛屿之态,曲尽其妙”。证明泼墨、泼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经过长久的发展和演变,泼彩技法终于在张大千的创新下得以确立和发扬。泼彩技法的开创,是张大千对中国传统绘画革新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而此种表现技法也成为张大千独特的艺术语言,为后人所难以逾越。泼彩根基于泼墨,在泼墨的基础上加以色彩,成为青绿山水画,获得了清新秀丽的效果,并且不断走向成熟,在短时间内成为了独具一格,并且极具欣赏价值的泼彩绘画。张大千把水墨画的简约,淡泊的风格和简单的黑白色调融入了青绿山水画之中,既有含蓄之感,又有色彩的庄重华美,浓艳却率真之感,充分展现出了国画的意象之美,抽象之美,极具艺术特色。在此之中,张大千还揉入了西欧绘画的光与色的关系,使画面更加如梦如幻。这种建立在对泼墨泼彩更深入的认识的基础上的创新,更加注重画面的张弛,与现代艺术的趋向是相吻合,十分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要求。

张大千的泼彩山水画构图灵活多样,用墨洒脱淋漓,墨彩层次丰富,总体上都呈现出一种雄浑的风格特征,笔势纵横,意境深厚而高远。现将张大千泼彩山水画的章法、笔墨、水色和意境作为三个方面对其审美趣味进行探究。

一、张大千泼彩山水画章法的审美趣味

章法又称构图、布局。作画时根据题材与主题的需要,把要表现的物象,以适当的方式协调安排在画面中。张大千的泼彩山水画具有现代特色,章法结构仍接近传统,类似于古典山水格局。张大千泼彩山水构图风格多样,常用以下几种构图形式:

一、近景模糊而虚的布局:张大千学习石涛,模仿石涛的作品,并从石涛那里学到一种将近景画的模糊而虚的特殊布局方式。张大千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创造,近景虚,墨色变化丰富,却没有实在具体的景物,然而远景是十分清楚,具体刻画,拉开了远近的差距。相比下来,近处的虚,与远处的实,虚实相生,仿佛海市蜃楼,耐人寻味,趣味横生。二、局部的补角构图:局部补角构图是张大千经常使用的构图方式,常常表现为,从俯视的角度选取某块山石,或者截取自然风景中的一小部分进行仔细刻画,独具特色。三、“一河两岸”构图:画面中的山明显分为两部分,中间以一河隔开,构成了“一河两岸”的构图,画面中使用大面积的渲染,河流的色彩渐虚渐远,营造出丰富的层次和深远开阔的意境。加以小桥、云雾、屋舍、树木等,画面统一,有着丰富的层次感和律感。这样独特的构图方式,是张大千在结合了传统的构图方式,再加以创新而成的布局形式。这必然离不开他对自然风光的深厚感受和领悟。四、群蜂式构图:张大千泼彩山水画的构图方式多样,其章法特点可以用两个字概括“灵活”,但灵活中又有规律可循。他常常用到的要素是,山,水,白云,天空,并使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布局,如,大小,高低,远近,虚实,动静等。这样的安排结合墨色的泼写,色彩的渲染,形成的画面能更好的体现意境之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美感。

二、张大千泼彩山水画笔墨、水色的审美趣味

泼彩是将调好的颜料泼洒在画面中自然流淌和渗透,当色彩在纸上流淌时,加以引导和控制,形成画面的大体结构。在色彩渗透成为的肌理和形状上,用笔进行调整和补充以达成想要的效果,其审美趣味也在于其随意而得的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

张大千的传统根底深厚而全面,其文笔文而不弱,墨色鲜而润泽,水色妙而清逸。在张大千的泼彩山水画中可发现,传统的线描,皴擦,勾勒,点染等笔法随处可见,常常会有茅屋,树木,人物,物等场景,各种元素交融,形成各得其所的效果。张大千的泼彩山水画常常运用大面积的泼墨泼彩来确定画面的基本结构和色调,使整个画面展开、流动,加以引导和调整,经过勾勒和设色进行修饰,来突出主题,深化意境。把抽象的物象与具体的细致描绘的物象相结合激活画面,产生轻重、虚实、起伏的韵律感。以大胆的泼墨、泼彩和细腻的工笔刻画来平衡画面的的收放关系,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让人不禁身临其境。泼彩的艺术效果离不开水作为媒介,张大千突出水迹的效果,他让水在画面上流动,并引导,让墨、水、彩自由渗透,形成绮丽梦幻的变化,见好就收。同时用笔调整,呈现出随意与严谨的统一的关系。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张大千大胆运用西方现代色彩观念,使画面不拘一格,酣畅淋漓,通过墨与色的交融,光与色的映衬,借助有限的物象来表达无限的思想情感,画面充满生机和趣味。

三、张大千泼彩山水画意境的审美趣味

山水画最能表现中国画意境特点的画种。意境的根源来自于自然山水和现实生活,是由自然中的景物和现实中的情感组成。张大千的泼彩山水作品以南方的山川河流为要表现对象,展现了南方俊秀温柔的山川以及烟岚叠嶂的气象,表现出江南水乡气候的温润,山川流水的清新秀丽和生活闲适,安逸的意境,流露出一种“出尘”的风韵,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体会着人间仙境的意蕴。纵观张大千的泼彩山水画作品,看似气势磅礴,意气风发,实则清新雅润、秀丽清逸,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墨色交融,水纸映衬,亦真亦幻,让人不得不相信艺术是有生命力的存在。

张大千完美的传承了中国画的精髓,同时融合了西方绘画的艺术手法,画作为人们呈现出磅礴、瑰丽、豪放却又细腻的审美感受,让随性和严谨完美结合,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达到艺术才情的完美流露,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赋予了中国画新的观念和意识,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影响深远。张大千的作品也向全世界展现了东方美学的博大精深,对推动中西方艺术文化交流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猜你喜欢

泼墨张大千山水画
传奇大师张大千
挥毫泼墨
张大千收藏古书画述略
小荷露笔尖 泼墨弄丹青
6月,鸟语蝉鸣绿树成荫
雒红强山水画作品
我的最牛老爸
万世之功郑国渠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