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美学思想

2015-11-22■李

剑南文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王尔德格雷画像

■李 萍

作为十九世纪唯美主义运动的突出代表,王尔德积极倡导“为艺术而艺术”,并博采众长,融合百家,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美学思想,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唯一的一部小说, 也是19 世纪末期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在小说中,王尔德利用大量华丽的词藻和意象来描写笔下的人物和荒诞情节,将自己的美学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1、理想与现实交错的美学

王尔德认为,生活模仿艺术,生活是镜子, 而艺术是现实。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其实存在着两个道林·格雷,第一个是现实存在的道林·格雷,而另一个则是画家霍尔华德为道林·格雷所画的肖像。其中,画家为道林·格雷画的肖像象征着崇高美好的艺术,而道林·格雷本人则代表着与艺术相对的现实。 小说中, 在道林·格雷走上错误的道路后,画像便成为他真实生活和各种恶劣行径的直接写照,是道林·格雷的灵魂之镜,时刻反映着道林·格雷的所作所为,并一一予以记录。而现实生活中的道林·格雷却针对像自己曾经希望的那样, “永驻青春”,保持了自己的青春和美丽。而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了道林·格雷肆无忌惮的按照自己已经偏离正常轨道的方式生活着。

王尔德认为,是生活反映了艺术,而不是艺术反映了生活,他所说的“艺术”,其实是一种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美,这种美,克服和超越了真实世界中的各种缺陷和苦难。王尔德站在艺术的角度上,认为美并与道德无关,并应该超越善与恶。因此,他认为从事艺术的人们是根本没有任何道德意识的,根本不存在任何的 “道德取向”问题,如果艺术家们出现了道德取向方面的问题,那将只是一种 “风格的矫饰”, 而且是 “不可原谅的”。在小说中,道林·格雷的画像即象征了王尔德所提倡的美,尽管画像曾一度变得丑陋和狰狞,但却是为了显示出道林·格雷灵魂的丑恶和内心的堕落,并不是画像真正的模样。而且,但最终道林·格雷刺向画像却造成自己的毁灭时,画像终于恢复了自己原本美好的样子,画像由美变丑,到最终恢复美丽的过程,也充分暗示了王尔德美最终必将战胜丑的思想。画像使得艺术 “反映”出各种现实的生活内容,而到了小说的最后,画像与道林·格雷本人的状态完全 “颠倒” 了过来,美与丑各自归位,于是,美又回到了画像中,这里体现出的也是作者的唯美主义观点。

2、艺术至上的美学思想

王尔德主张艺术至上,提倡美高于一切,曾说过, “艺术家是美的作品的创造者。”艺术本身的完美在于它内部而不在外部。”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道林·格雷道林爱上了戏剧演员西比尔,但道林·格雷对西比尔的爱源自她的精湛的艺术表演而非她的外貌。小说中的西比尔对生活和爱情等问题一无所知,只懂得沉浸在表演中。而道林·格雷爱的是她饰演的角色,并不是真实的西比尔,他眼中的西比尔只是艺术中人物的化身而已,认为“她集世上所有的女主角于一身,她并不只是个体。”而西比尔除了戏剧,根本不了解生活和爱情, 所以能将各个人物表演的惟妙惟肖。王尔德笔下的西比尔是作者理想中的远离现实生活,只活在艺术的殿堂中的各种艺术形象的化身,而当西比尔与爱情不期而遇,继而从戏剧的不切实际的幻影中清醒过来时,她也切实感觉到了自己一直参与的是 “无聊演出”,并对自己曾经沉迷的艺术生活感到了厌恶,觉得自己所从事的表演是极其“空洞、虚假和愚蠢”的。因此,她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继续自己的表演,她的这些思想和行为上的变化,也就是作者所想表达的从虚构的艺术向现实的转变。

但道林·格雷爱的是各种艺术化的人物形象以及艺术化的西比尔, 所以, 西比尔的“觉醒”和改变,使得道林·格雷在他身上寄予的艺术理想彻底破灭,对她的虚幻的爱情也随之消失了。失去爱情的西比尔产生了绝望,于是,她最终选择永远的离开了这个现实的世界,尽管她才刚刚从艺术的迷雾中清醒过来,刚刚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现实的世界。在王尔德看来, 西比尔作为一个戏剧演员,本来就应该选择让自己沉浸在艺术中,永远地生活在艺术世界里,而绝对不要脱离艺术的世界,踏进现实的生活中来。但是,自从西比尔遇上爱情,开始重新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时,她就开始逐渐的远离原本生活的艺术世界,一步步走向现实世界。于是,现实出现在她的生活中,毫不留情的扼杀了艺术。王尔德认为生活与艺术之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 “生活模仿艺术”,而不是“艺术模仿生活”,所以,当西比尔脱离艺术走向现实的时候失去了爱情,而她最终也像她曾经饰演过的悲剧的女主角那样,以最悲惨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西比尔在脱离艺术的世界之后,抱着对爱情的各种浪漫的幻想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限憧憬,对现实生活的重视显然远远高于对艺术的关注。但是,虽然她在逐渐走向现实社会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慢慢的认识到了现实生活的各种真实面目,但却并没有真正摆脱自己沉浸已久的戏剧因素的影响,她还抱着各种浪漫的幻想,却忽略了道林·格雷隐藏于美丽外表下的自私和无情。西比尔的悲剧与毁灭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她脱离了艺术而走向现实世界,认为现实高于艺术。

王尔德认为艺术出现各种破坏和毁灭都是因为人们脱离了艺术的世界,而选择 “返归生活和自然造”,并且,在试图把“生活与自然”上升到 “理想的结果”的过程中对艺术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以最终只会造成现实爱情的毁灭,并最终毁灭了自己。小说中在对西比尔进行描写的时候写道,这位姑娘“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而她其实 “是一个梦”,是一个十分动人的艺术的幽灵, “游荡于莎士比亚戏剧”。 在王尔德的观念中,艺术和现实是绝对 “不能共存”的,所以,一旦西比尔脱离了艺术世界,接触到现实的生活,那么就会 “把现实生活给毁了”,同时,他也会遭到现实生活的毁灭。

3、对完美人格的孜孜追求

在王尔德的笔下,霍尔华德代表了艺术家的化身,他所创作的画像则象征着艺术和理想,在他身上也集中体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但是,小说中的他却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形象,小说中,霍尔华德说道,画家最终创作出的画像中画的其实是艺术家自己,而不是模特,画家通过具体的作画过程对自身进行描绘。于是,画像最终表现出的“不是模特儿,而是画家本人”。画家霍尔华德在给道连·格雷画肖像的过程中,注重的其实只有道连·格雷的外在存在形式,记录下的只是道连·格雷身上的美的瞬间表现而已。但是,画家却从中受到启发,深刻领悟到艺术的真正价值, 在于在将现实的世界中那些“飘忽不定、瞬息万变”的瞬间凝聚成永恒的静止的画面。所以说,画家所创作的各种作品实质上都是在反映自身对这个现实世界的感悟和体会,与所描绘的主体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同样,通过对画家的描写,作者王尔德也很好的表达了自我,并借霍尔华德之手,描绘出自己理想中的完美人格。

总结:

《道林·格雷的画像》无论是在叙事的各种故事的情节上,还是对人物的各种语言活动进行的描写上,都蕴涵着王尔德关于艺术与现实的各种理念和观点,并始终暗含在小说的字里行间,存在于小说的各部分情节描写中。所以说,王尔德在对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里各个人物以及故事情节进行描写的过程中,充分赋予了人物自我人格的一面,并融入自身的美学思想,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美学思想。

猜你喜欢

王尔德格雷画像
威猛的画像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画像
史蒂文森的唯美主义:从王尔德的三种美学谈起
为自己
为自己
为自己
画像
每日信条
潜行与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