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警务类微信现状及发展研究

2015-11-21焦晓洁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公号警务类别

焦晓洁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公安警务类微信现状及发展研究

焦晓洁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作为政务微信中发展较为成熟的类别,公安警务类微信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们的运营有很多可取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内容、O2O活动、双微联动等方面进行改善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民。警务微信的发展成熟经验值得向其他政务微信借鉴参考。

公安微信;现状;发展

据腾讯微信团队联合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显示,2014年全国政务微信总量已达40924个,涵盖公安、医疗、交通等多个政务民生热点领域。而通过新媒体指数平台(www.gsdata.cn)数据对比,公安警务类的微信相比于其他类别来说,其WCI(微信传播指数,综合考量了发布次数、阅读数和点赞数等指标,公式见附录)普遍较高。本文针对较为成熟和活跃的公安警务微信,探索其现状、特点、经验以及问题和补充建议,以期能由此透视政务微信的一般发展途径。

一、存在现状

根据新媒体指数平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6/20下午14时,收录在库可供抓取的公安类微信公众号数量为2027个,发文数量为2838篇,总阅读数为236万+。从当天的Top50榜单中可以发现,该类别微信的WCI为617.41——1080.80。对比其他政务微信,如党建类为51.37——1310.61(“共产党员”),公安警务类微信公众平台整体发展相对较为均衡。另外,对比当日微信平台总榜,鉴于节日(端午节)的特殊性,排名第一的微信公号为“传统节日祝福”,WCI为1462.65。在库内共316389个微信公号中,警务类的第一名“厦门交警”排名421。从数据的对比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政务微信类别中,还是在微信总榜中,公安警务的微信传播能力都不可小觑。

二、整体特点

(一)关乎民生,高频高需

不可否认,公安警务类微信能够得到较大关注和广泛传播,抛开平台内容不谈,其类别本身就是人们日常生活较为依赖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关出行或者安全信息,用户希望能从该类别微信中得到权威发布和可靠解读。

(二)不同地域类别,微信矩阵传播

不同行政级别的公安微信平台多地域覆盖,满足不同地区的用户对本地公安要闻、治安预警等信息的需要。另外,公安、交警、消防、车管等不同类别微信,满足用户细分的需求。

(三)内容发布和服务功能兼备

微信平台中不仅有日常信息的发布,同时兼有日常服务导航,便于查询当日路况、进行网上缴费等。微信便不仅仅是信息沟通平台,更可充当服务应用型的掌上APP。

三、运维经验

(一)持续更新,高频发布

通过6月周数据分析,发现每周Top10榜单中出现的公号,在本周都有不同程度的信息更新,有的甚至能达到一周7次发布共35篇文章。发布较为频繁的公号,它们的阅读量和点赞数一般呈现上升趋势。有的公号,如“武汉交警”,虽然连续两周发布次数为1,发文数量为5或6,但由于其优质内容和庞大用户群,厚积薄发,且每周都能保持更新,所以在周数据对比中,武汉交警的排名总在前十。在高频打低频的海量信息时代,唯有保持较高活跃度持续更新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并且培养用户对公号的依赖度。

(二)立足本地,特色鲜明

在6.13~6.20热文Top20榜单中,地区特色鲜明、讲述本地事件的文章有16篇,占比80%,其他则为知识科普类文章。这些公号及时发布本地区内的有关治安消息,使群众了解最新警情,提高警惕;报道案情破获最新进展,减少信息的不确定性,消除群众的恐慌和不安;同时这也符合新闻报道的接近性原则。

(三)形象亲民,平台互动

这些公安类微信大多使用Q版卡通头像,看起来十分亲民且活泼可爱。纵观Top热文标题,“无锡交警”的“小事故不撤离,罚200记3分,你怎么看?”,“常州车管所”的“看完这些之后,今后还敢把油箱加满?还是保命要紧!”以及“常州开启暴雨模式,很多车牌被冲走后,这下怎么办?”等等,用日常交谈的互动口吻,将必要的信息传达给用户。

另外,Top热文中有不少悬赏通告,表明公安系统已经开始利用微信平台和群众进行互动,为自己的办公赢得支持和帮助。

(四)定位明确,内容实用

图1 Top20文章标题关键词权重图

图2 Top20文章标题关键词词频图

纵观热文榜单,上榜文章全部“干货满满”,除了警情发布、交通路况、安全科普之外,其他休娱类的软文则几乎没有。通过热文标题关键词的词频和权重分析,可以看到这些文章的大致内容和总体倾向,“事故”、“交通”、“通告”、“业务”等占有较大比重。这说明该类微信对自己的定位较为明确,亲民活泼的同时不忘本职,形式灵活,但内容依旧实用。

基于政府的公信力,该类微信的内容须保证自己的权威性。“平安天津”于6.18发布的“天津妈妈网负责人被警方传唤!深度揭秘隐藏在谣言背后的利益链!”不仅及时辟谣,同时还对谣言现象背后的利益链进行了深度解析,将信息和深度结合起来,值得借鉴。

紧随热点,贴心服务。如“厦门交警”于6.19发布的“‘端午节’道路交通出行提示”,给用户提供节假日路况,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五)指尖办公,智慧民生

微信从社交和信息发布平台向社会化城市服务平台演进。除了信息发布,该类微信公号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它们的便民服务,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当今的“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民生”等概念。进入公号之后,页面底端的服务导航设置完善,基本上可以满足居民日常所需的办公服务。例如,“武汉交警”,立足本地,服务多元,缴费、查询、路况、快讯等功能齐全。据统计,该公号的微信支付缴费功能可以为市民节约225887分钟/天,人均40分钟/天,免去现实生活中的办公烦琐。

四、问题及补充建议

(一)诉诸恐惧,谨慎用语

警务微信贴近生活非常实用,但是在用语中难免有些不当之处。因为公安行业的特殊性,微信文章中往往需要告知用户一些相关安全事宜,有些可能重大且紧急。利用人们的恐惧诉求拟题,可以增加关注和点击,然而一旦利用不当,诸如“***,如果不注意,下一个可能就是你”之类的题目,本意是为了提醒人们关注,但很可能会引起用户的不适和反感。所以,公安警务类微信在发布有关治安信息时,可以诉诸恐惧,但一定要斟酌用语,避免引起用户反感,过犹不及。

(二)开展020活动,增强用户黏性

基于警务微信的地域性和贴近性,除了线上日常信息发布外,还可以进行线下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利用多种形式引导用户参与,同时微信平台进行活动跟踪报道,和用户线上互动交流,在提升活动本身影响力的同时打通O2O闭环,增强用户黏性,提升微信平台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三)双微联动,多平台传播

通过观察,有些公安警务微信号内容做得很好,但是并未与微博形成良好的互动,没有利用好微博的开放性为自身微信平台做好推荐工作。可利用置顶微博或者微博简介推荐公号,将微博用户向微信引流。微博的公开性、开放性,结合微信的私密化、专属性,通过订阅号与服务号为用户提供查询、缴费等服务,赢得用户信赖,稳步提升双微互动效应。

(四)大数据建设,精准化服务

微信平台可利用大数据,通过聚合UGC、PGC等内容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对之进行深度挖掘和多次利用,在此基础上拓展出全新的服务模式和内容,不断拓展个性化服务,增强与用户的双向互动、同步交流,向智慧民生的目标更近一步。

G206.2

A

1674-8883(2015)14-0224-01

猜你喜欢

公号警务类别
阅读数、点赞量齐跌,公号们如何自救?
——出版机构新媒体影响力指数排行榜(7月~8月)
拒绝“标题党”,时政类公号还能怎么拟标题?——北青报政知系列公号操作经验谈
公号界的“世纪难题”,如何破解?——以“政已阅”公号标题制作为例
壮字喃字同形字的三种类别及简要分析
环球警务专访
西夏刻本中小装饰的类别及流变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多类别复合资源的空间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