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运行机制研究与探索*

2015-11-21张璐冯绍红丁岚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0期
关键词:分中心教学资源学院

◆张璐 冯绍红 丁岚

作者:张璐,研究实习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秘书,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研究、微波电路与子系统;冯绍红,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丁岚,助理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210016)。

1 引言

在我国高校纷纷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的大背景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应以校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相关精神为引领,积极落实其传达的相关政策,开展实践建设研究,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特色专业办学经验,发挥“中心”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营造重视教学的氛围,建设具有学院特色的教学文化。因此,本文对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运行机制进行研究与探索,对于院校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组织结构设计及职责

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是校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延伸与拓展,本文结合校—院二级管理模式现状,搭建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组织结构。从组织职能上看,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将工作重心定位在为学院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针对性服务和支持。

组织结构设计

1)设置分中心主任和副主任:主任由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兼任;副主任若干名,拟在相关部门负责人(系主任或副主任)和学院各学科的教学名师中提出具体人选。

2)设置分中心专家委员会,主要由校内、外有较高教学和教学管理水平的专家组成,其下根据需要设置若干考核、认定专家组,在原有学院教学委员会基础上进行扩展。

3)设置分中心办公室: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设若干专、兼职工作岗位。

4)该机构涉及的相关部门,主要包括教务处、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办公室、学院党政办公室、学院教学办公室等。

分中心职责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教师培训、质量评估、研究交流、咨询服务等工作,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用四个“服务”可以概括其宗旨:服务教师、服务教研、服务教学、服务学术。其功能和定位可以表述为教师培训的专家库、教学改革的推动者、研究交流的组织者、质量评估的执行者、咨询服务的提供者,它面向全校教师、助教和各院系教学科研人员,旨在为实现优秀的教学和研究活动提供支持,营造教学学术文化氛围。具体来讲,其主要工作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与助教的咨询服务:在教与学问题探讨环节,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组织教师和助教讨论教学相关议题,商讨课程、讲义与教学法,让教师与助教学习如何进行教学合作;在教学回馈环节,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请专业咨询者到教师和助教的课堂作观察,提出改善课堂教学的意见,课后访问学生,并协助教师和助教分析来自学生回馈的资料。

2)教学评估咨询服务: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协助系所发展课程学习目标,提供教、学、设计与评估的特殊议题咨询,协助试验、执行和评估教学学术效果以及课程与规划成果的鉴定。

3)教学资源: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为教师提供各种在线教学相关议题的数据与材料,包括教学管理、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并帮助教师建立校内其他相关教学的连结。

4)教学活动: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教学活动包括研讨会、助理会议、教师培训,协助学校定期举办校内教学沙龙,并提供在线数据与问题,促进教师相互交流,分享经验;每年举办助理教师教学会议,并提供在线会议的网络资源;在教学技能方面,实现教学传承,让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对新进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让青年教师系统掌握教学理论与教学技能方面的知识。

此外,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是一个教师互动组织,应为教师提供跨门类、跨学科、跨专业的交流平台,应鼓励教学讨论、学术交流。为此,笔者认为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还应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通过邀请国内外具有丰富经验的学者、教学名师进院讲学,组织学院教师走出去,向其他院校的同行学习,以此来完成教学资源的共享,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实施全方位服务,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各学科知识奠定扎实基础。

3 教学资源整合

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设立与发展,可以实现学科与专业资源的整合,全局上合理利用已有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扩大学科优势,带动劣势学科发展,取长补短,统筹布局,合理规划。下面以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例,说明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教学资源整合方面采取的措施。

建立、健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加强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增强课程教学效果在顶层设计上,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特点,深入思索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贯通的需求与可能,思考如何解决有限课时与知识深度与广度的问题,探索课程内容是简单的接合还是有机的融合。在细节处理上,从专业主干课程、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入手,梳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更新教材,并辅助建设视频专业课程,整合基础专业课程,建立、健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深化与完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与教学资源;积极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推进研究性教学、双语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方式与考核方法改革。通过各种教学改革措施,使教师提高教学学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以电子信息类专业(方向)课程群为引导,集中教学资源,打造创新型教学团队以各学科方向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牵头,建设、发展各专业(方向)教学团队,在教学团队负责人带领下,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专业教师编写一批体现本校学科特色,反映学科和专业的最新发展,反映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的优秀教材;推动专业教师对重点课程进行建设,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水平提升。在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的有效管理下,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教学师资队伍。

4 教学氛围营造

鼓励教师教学研究创新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立,应在强调教学工作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着重研究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创新;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依托,推广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和成果,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高,使教学适应时代发展及学生特点,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展开,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及考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考核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此,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可以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引导教师加强课程教学设计,探索信息化时代下教师教学发展新思路。

开展教师教育教学培训面向学院全体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开展培训,提供基于课堂观摩的个别化辅导,提供教学技能的成功案例和有效方法,并借助教学服务支持团队提供教学基础课程的设计支持等,为学院教师成长尤其是青年教师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提供学习机会。同时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必要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部分学院承担融合了多学科、多专业的基础性教学课程任务,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可以成为此类课程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依托,打造一支素质过硬、思想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为全院教学质量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通过提供新进教员的圆桌研讨会、建立教学资源共享网站及开启QQ群、微博、微信平台等方式,为全院教师建构信息交流、专业研讨的空间,为新进教师、中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咨询服务的平台,满足学院特色化人才培养和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需要。在传承优良的教学方式的同时,融入新的教育思路,加强学院师资力量,提升学院教学质量。定期举办教学沙龙、名师讲坛、教学观摩及竞赛、午餐会等常态化的品牌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激情碰撞,使教师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互通有无。逐渐形成师资力量雄厚的课程组与教学团体,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多学科、多专业、多层面教师集体协作的教学研究活动,建设更多高水平的精品、示范课程,提升教学团队教研能力。

5 结论

综上所述,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是校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延伸与拓展,关系着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建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可以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个性化发展与合作的需要、教师教学学术水平提升的需要。高校应不断完善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的运行机制,搭架合理的组织结构,并明确其职责与任务,整合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院校发展、教学质量提升以及人才培养提供必要条件。

[1]夏素霞,李杰.浅谈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J].北京教育:高教,2015(3):71-72.

[2]李若冰.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4.

[3]谢如欢.教师发展视角下广西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探析[J].广西教育,2014(39):92-93,95.

[4]朱继洲.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89-93.

[5]王中向.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的新探索: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例[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5-9.

猜你喜欢

分中心教学资源学院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分中心
初等教育学院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分中心
高速公路监控分中心网络配置探析
学院掠影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各地分中心 海选现场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