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手机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2015-11-20陈旭堂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5年11期
关键词:理论课智能手机课堂教学

陈旭堂

摘 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行为模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影响尤为突出。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应尝试将智能手机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在理论课教学的课前、课中与课后,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多功能,增强理论课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更加高效地利用智能手机和网络资源,从而纠正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

关键词:智能手机;课堂教学;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1-0017-03

智能手机在大众中的普及是我国步入信息化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智能手机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是我们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和途径,它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提出新的挑战。智能手机提供的信息量大,4G的应用及普及更方便了人们即时获得信息,人们很容易沉溺于信息的海洋中无法自拔,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手机也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学生们对新鲜事物好奇,自主时间相对较多,自我掌控时间的能力不足,上课通过手机看视频、打游戏、浏览网页、购物等已成为大学课堂的普遍现象,也成为教师们苦恼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课堂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一节课从头讲到尾,课堂缺乏互动,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玩手机可以打发课堂时光。二是考前教师习惯性地给出重点,学生只要在考前有针对性地复习,就能够顺利过关。既然上课没人过问,既然不听课也能过关,学生当然就不会看重课堂教学,上课玩手机也就成了家常便饭[1]。对此,一些大学推行“无手机课堂”:要求学生上课交手机,下课再归还手机,或者自觉把手机关机或静音,放进统一制式的手机套,移至课桌左上角,让手机保持安静[2]。还有一些学校尝试“自由课堂”:学生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地享受自由,可以随意离开教室,甚至可以泡咖啡、打电话,给教师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3]。不管是:“行为管控型的课堂”还是“自由课堂”,教师都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但是,大学期间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行为习惯塑造和形成的关键阶段,有时候过于自由是放纵任性。因此,我们针对智能手机对课堂教学的作用做了调查,探讨将学生智能手机在线变成辅助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试图为解决这类问题开辟一个新的途径。

一、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行为,笔者对480名大学生进行了《课堂上使用手机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浙江省某二本院校商学院学生。共收回问卷423份,其中女生285份,男生138份,包括财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区域经济、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等多个专业,学生的年级包括从大一到大四四个年级。调查结果如下。

(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拥有率和使用率较高

1.大学生的智能手机拥有率较高。本次调查问卷的对象是位于浙江省的二本院校,生源主要来源于浙江省内学生。据调查,拥有智能手机的学生比例高达86%,这里智能手机的界定是能够上网沟通、下载软件自行安装,类似个人电脑的功能,只有少部分学生手机的功能有限,但几乎每位学生都有手机。

2.智能手机的使用率较高。电脑出现时,学生们热衷于围在电脑旁打游戏、看电视剧等娱乐活动。智能手机出现并应用之后,这些娱乐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只要购买足够的流量即可。手机不离身,已成为学生的常态。有21%的学生上课只带一部手机,书、笔记本和其他用品都没有。在课堂上有过使用手机经历的学生高达90.5%(包含使用别人的手机),其中有26%的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已成为习惯,有34%的学生认为课程太枯燥、无聊,拿出手机消遣,有27.5%的学生会在课堂上经不住手机诱惑玩一会儿,有12.5%的学生是由于电话或短信需要回复。

(二)智能手机的课堂使用率随年级逐渐上升

通过对四个年级的学生的调查,大一的新生从高中毕业迈入大学校园,一些学生的行为习惯还会延续高中的惯性,所以相对而言,大一新生上课使用手机的比例稍低,达到38%。针对这些学生的个别访谈可知,一些学生认为是自己对新生事物好奇,突然学业压力渐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导致上课的时候玩手机。一些学生是无法适应大学期间生活学习节奏,对这些新鲜专业的接受程度慢,学着学着就不感兴趣,听不下去,无聊了,就通过手机打发时间。到了大二、大三、大四,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学生会被其他学生的负面行为所影响,导致形成风气,尤其到了大四,少数学生甚至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不管老师采用何种教学互动方法,他们已经成为“手机控”,形成强烈的手机依赖,让任课教师非常苦恼。

(三)智能手机的使用率中理论课程比实践课程高

在我国商科本科阶段的培养方案中,具有相对较严格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要求,理论课程在应用型大学中的比例具有缩减趋势,实践课程及学分不断增加,但是,理论课程依然很重要。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使用手机较多的是理论课程,有67%的学生表示他们使用手机的大部分时间在理论课上,实践课程由于上课有实践任务和要求,没有时间或者机会玩手机。

(四)学生课堂智能手机的使用多为娱乐、少为学习

除基本通信需求外,78%的学生利用手机获得互联网服务,如购物、下载、微信、搜索、QQ等等,或者利用手机进行休闲娱乐,主要表现为玩游戏、听音乐、看小说、看视频,只有22%的学生使用手机是利用手机的工具扩展功能,例如电子词典、计算器等。由此可见,智能手机的普及将一些只有课下能够进行的娱乐活动移到课堂上进行成为可能,进而使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当问及学生,智能手机怎样可以帮助我们的学习时,学生抱怨:不知道用手机学什么!

由此可见,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3G甚至4G覆盖率越来越高,智能手机的购买成本、上网成本越来越低,携带便捷等特点,大学生成为智能手机的重要消费人群。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好奇心强,自控能力较差,自我支配时间充裕,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未完全形成,智能手机给学生带来的便利及娱乐功能被放大,而信息搜索、知识利用功能被淡化及忽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手机的虚拟性、互动性、开放性、多元性和即时性的特点[4],让课堂教学更出彩,使学生转变使用手机的目的及习惯,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智能手机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

调查显示,课堂上玩手机与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授课状态有很大关系。能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课程,玩手机的概率就大大降低,访谈中学生们表示,更喜欢讲课方式多样化、授课内容视觉化、注重学生感受、内容新颖接地气、语言幽默生动逻辑清晰的教师。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学生,喜欢参与、关注体验,注重实用,习惯视觉化的学习方式,而教师受缚于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计划性安排与教学检查,更重视教学规范,把握授课进程,两者诉求存在差异[5]。学院和教师必须深刻了解学生上课玩手机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研究90后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寻找学生可接受的教学方式,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方法创新。

如今在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辅助教学工具是投影仪,投影仪的使用使得教学内容视觉效果更好,但是,这种辅助教学工具的互动性、虚拟性、即时性较弱,学生主要通过看投影中的PPT/视频等内容,感兴趣就多看一会儿,不感兴趣就少看一会儿,影响学生行为的能力较弱。智能手机的鲜明特点正好可以弥补投影仪的部分缺陷,教师有意识地开发智能手机的学习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增强课堂的活跃性,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吸引力。但是,必须强调将智能手机作为课堂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的前提是:教学楼已覆盖WiFi,很小一部分没有智能手机的学生应该引导他们通过PPT、课本或者课前预习准备,与拥有智能手机的同学共同学习。同时需要说明,这只是促进教学改革的一种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手机,提高教学互动性和参与性的一种尝试。

三、智能手机在线为辅助教学方式参与课堂教学的模式分析——以商学院理论课程为例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由于理论课程本身的抽象性、逻辑性的特点,参与性与实践课程比相对较弱,成为学生课堂玩手机的“重灾区”。我们认为,课堂不仅仅是每节课的45分钟,还需要将课堂知识及内容充分延展到课前、课中及课后,可以从课前信息资料收集、课中讨论参与、课下任务布置及教学反馈三个部分,让智能手机成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参与课堂教学。

首先对智能手机的功能明确分类:(1)通信功能:包括通过微信、短信、QQ等方式交流沟通;(2)互联网服务功能:包括信息查询、软件下载、资料存储及上传等功能;(3)工具扩展功能:包括电子词典、电子书、照相、录音等功能;(4)娱乐休闲功能:包括看视频等功能。将智能手机在线作为辅助教学方式的前提是:教学楼覆盖了Wifi,学生可以比较便捷地免费通过手机上网。在此强调,只是将智能手机在线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方式,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的知识和内容。

在课前,充分利用微信、QQ等软件以手机为平台,即时发布相关信息,布置课前预习作业,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发展社会学的课前教学中,进入新的章节学习《社会层面的城市化》,教师将最新的新闻及教学案例《关注2015两会热点》的简要内容放在自己的微信或微博上,请学生关注、“点赞”,参与“点赞”的学生会在教师的手机微信上有记录,作为平时测评的重要考核标准。关注教师所列新闻及案例的学生,就可以提前获得新章节学习的知识储备,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学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及内容。

在课中,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互联网服务功能和扩展功能,让学生查找知识点和相关案例,共同参与讨论学习。在发展社会学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查找相关概念的知识点,针对学生理解不恰当的地方,教师再深入分析及解释。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各种案例,这里案例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展开及解释,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运用学生在线搜索查找阅读相关案例,共同展开讨论。这部分时间比例可根据教学内容及方案来确定,引导学生课堂上运用手机有目的地查找相关有价值的信息。在《社会层面的城市化》新章节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查找“城市化的道路与过程”、“城市化与市民生活空间的构建”、“城市规划与社会发展”等知识点,在查找的过程中,了解这些最基本的要素,作为新课程教学中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再根据学生查找出的信息进行梳理解释,整理出本章内容教学的逻辑性。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多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罗列及解释案例的同时,也让学生发散思维去查找“国内外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的案例,更进一步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这就相当于每个学生都带着一部便携式的小手提电脑,哪个知识点不会,迅速查找,查找出来还不理解,教师进行引导,整个过程学生在不断地动手、思考和学习,增强了理论课程的参与性。

将智能手机在线引入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控制好所提出的、需要运用手机功能查找问题答案的难易程度。这些问题难易交错,不可过于难以查找,让学生占用太多课堂时间,教师可以将问题答案查找的途径及网站告诉学生,以便节省查找时间;或者将难的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二是控制好问题的数量,以及学生查找相关信息、表达想法的时间。课堂教学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又要受教学进度、教学计划和教学检查等的约束,又要让学生主动地吸收知识,需要控制好让学生查找问题的数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吸收和表达。三是适当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可视性,避免方法单一使学生感觉疲劳。比如通过播放视频,看图片,分组游戏或辩论等各种方式融合穿插。四是引导学生使用手机查找知识的同时,及时提醒因其他信息诱惑而走神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堂教学管理。五是充分利用手机的多种功能,例如照相、录音等,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所有知识。

在本次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或者教师自己建立的QQ群、班级论坛、微信、博客空间里,以其手机网络的开放性延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大学课堂相对而言人数较多,教学内容稍纵即逝,学生稍微精力不集中就可能错过教学内容,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将相关教学内容放在手机网上,便于学生在课后随时随地查阅和复习。同时,学生作业也可以通过网络上传至QQ群中,教师在此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共享彼此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共同对作业的优秀程度进行评比,充分实现资源的共享。学生对课程的感想和反馈,也可以通过手机的软件平台传递给教师,或在微信等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及看法,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为积极参与的学生加分来奖励。这样不仅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运用虚拟网络平台,也促进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知识学习和自我丰富提升上。

笔者认为,只有变堵为导,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巨大的信息量,使智能手机成为课堂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才能增强课堂的活跃性,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吸引力,才能从根本上清除手机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曙峦.管不好自己,还是管不好手机?[J].教育与职

业,2014,(7).

[2]吴志峰.课堂,让手机暂时安静[J].教育与职业,2014,(7).

[3]程宇.课堂应比手机更精彩[J].教育与职业,2014,(7).

[4]刘红霞.从福柯权利理论分析大学生英语课堂手机使用

[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

[5]张文静,郑红娟.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调查与对策

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猜你喜欢

理论课智能手机课堂教学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