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径山茶汤会首求颂二首赏析

2015-11-20吴茂棋许华金吴步畅

中国茶叶加工 2015年6期
关键词:茶汤佛教

吴茂棋,许华金,吴步畅

(浙江老茶缘茶叶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07)

径山茶汤会首求颂二首赏析

吴茂棋,许华金,吴步畅

(浙江老茶缘茶叶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07)

宋·释咸杰的“径山茶汤会首求颂二首”是据以诠释径山茶汤会,即径山茶宴与佛教禅宗关系的重要史料。本文从研究诗作的历史背景和若干关键词入手,阐明了宋时的径山茶汤会实质上是一种相当规模的大堂茶会,是径山寺以茶宴形式为载体的,以修禅士大夫为主要对象的,以弘扬禅宗教义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特色道场,也即史称的径山茶宴。论文最后指出,茶禅文化对于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也不失是一种正能量,应进一步有取舍地加以研究和利用。

径山;径山茶汤会;径山茶宴;释咸杰;茶禅一味;大丈夫;大空王;发心贵真实;不思义力;一茶一汤

径山大施门开,长者悭贪俱破。

烹煎凤髓龙团,供养千个万个。

若作佛法商量,知我一床领过。

有智大丈夫,发心贵真实。

心真万法空,处处无踪迹。

所谓大空王,显不思议力。

况复念世间,来者正疲极。

一茶一汤功德香,普令信者从兹入。

以上是宋·释咸杰的“径山茶汤会首求颂二首”,载于全宋诗·第二十部·释咸杰,以及大藏经·咸杰和尚语录。在截今所知的史料中,释咸杰的“径山茶汤会首求颂二首”(简称首求颂)应该是研究宋代径山茶汤会,也即径山茶宴最直接的史料了,为此特撰此文赏析一二,希望有助于揭开宋代径山茶宴与佛教禅理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但是限于笔者在佛教知识方面的匮乏,谬误之处在所难免,甚至会令人贻笑大方,所以就权作抛砖引玉吧。

1 首求颂作者释咸杰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释咸杰(1118~1186),字密庵,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诏住径山兴圣万寿寺。释咸杰在佛教史上居有很高的地位,被尊为佛教第五十一祖、临济宗十四世宗师、径山寺第二十五代住持。释咸杰同时也是一个有名的诗僧,在《全宋诗》中就收编有131首之多,其中首求颂之二乃是密庵咸杰两大著名的禅宗法语之一,而其命题就是“发心真实”。

两宋时期的朝廷,对佛教都奉行既保护又限制的政策,并在确立以儒家程、朱理学为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前提下,力主儒释道三教合一,主张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1-3]。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即使禅林中地位独尊的临济宗也不例外,从圆悟克勤到大慧宗杲、密庵咸杰、别峰宝印、无准师范、虚堂智愚等,为了禅宗的继续兴旺都必须直面如何处理好儒、释、道三教间的关系问题,并大胆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其中又以大慧宗杲的贡献尤为突出。

大慧宗杲(1089~1161)身处两宋之际,经历坎坷,时因结交张九成等爱国士大夫,在议及朝政时,将主张抗金的岳飞、韩世忠、张九成等誉作神臂弓,把主张议和卖国的秦桧之流比作臭皮袜,结果遭秦桧所恶,于绍兴十一年(1141)被革除僧籍,开始了十六年的流放生活,直至秦桧死后次年(1156)才恢复僧籍,后又重新诏住径山,但这也因此促成了其禅学思想最终之大成[4]。宗杲禅师一生致力于倡导禅修与实践相结合的看话禅(又名参话头),并顺应时代潮流,将临济宗“即心是佛,无心是道”的教旨转换成“不坏世间相而求实相”,并提出“菩提心则忠义心”,“儒即是佛”等的世俗命题,从而为治国平天下的士大夫们提供了一套参禅习法的完整理论,所以就这个意义上而言,宗杲的禅学体系也可以称为士大夫禅学或世俗禅学[4]。无疑,经宗杲禅师改革后的看话禅是符合朝廷和封建士大夫所需要的,以致四方道俗闻风而集,座下恒数千人,开创了径山寺的全盛时期。宗杲禅师圆寂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隆兴元年(1163)孝宗皇帝即位,追赐宗杲禅师“大慧”之号,并作偈赞曰:“生灭不灭,常住不住,圆觉空明,随物现处”,又下诏改明月堂为“妙喜庵”,赐塔名“宝光”,谥号“普觉”,后又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下旨刊行《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凡三十卷,宋孝宗·淳熙初年(1174)刻其全录八十卷入藏流行,由此可见,宗杲禅师圆寂后所得到的礼遇之重,这在中国佛教史上也是很少见的。

密庵咸杰是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诏住径山的,也就是说是适逢径山大慧宗杲禅学思想的鼎盛时期。孝宗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其在位期间(1162~1189)也是南宋皇朝较为稳定的历史时期,期间平反了岳飞冤狱,重新起用了主战派人士,积极整顿吏治,史称“乾淳之治”。同时,宋孝宗也是两宋时期最为尊佛的一位皇帝,曾亲撰《三教论》,明确主张“以佛治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的基本文化国策,从此佛教也被列入为官方意识形态之一,以致士大夫们参禅成风,几乎所有知名禅师门下都围绕着一批热衷于参禅的士大夫居士群体[5]。

2 径山茶汤会首求颂二首赏析

2.1 径山茶汤会是一种大堂茶会,也即径山茶宴

径山寺是禅宗临济宗的祖庭。禅,梵语作Dhyana,音译为“禅那”,意译为“思维修”、“弃恶”等,通常译作“静虑”,简称“禅”。佛教修行有六大途径,分别是禅定(安静地沉思)、持戒、般若(智慧)、精进、忍辱、布施等,其中佛教中的禅宗就是以禅定为主要修行途径的,故名禅宗。所以,茶与禅的不解之缘,首先是因为茶具有提神、解乏、清醇等自然属性,正好有助于禅定。如果进而从文化层面上讲那就玄了,中国人是不轻于言道的,但自唐·陆羽著《茶经》以来,中国就茶道大行了,虽儒、释、道各有注脚,但都热衷不二,特别是佛教禅宗干脆认同茶禅一味之说,认为是殊途同归。

据《禅苑清规》所载[6],禅寺中的茶事活动通常都称作煎点或茶汤,如堂头煎点、僧堂内煎点、知事头首煎点、入寮腊次煎点、众中特为煎点、众中特为尊长煎点,法眷及入室弟子特为堂头煎点、通众煎点,以及特为茶汤等等,可见大多都属于禅寺内部的佛事活动。但是,为什么首求颂中会出现“大施门开”、“供养千个万个”等字眼呢?为此,笔者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认为,诗中的径山茶汤会应该是从特为茶汤中派生出来的,是一种大规模的大堂茶会,其参会者应该多为朝廷显贵和参禅的士大夫居士群体,其宗旨大概不外乎借茶会这种形式布道说法,同时也借以联谊,争取朝廷和社会各界对禅门的支持。同时笔者还认为,这种大堂茶会应该就是后来成为日本茶道之源的径山茶宴,是当时径山寺首创的、有别于其它禅寺的、传播士大夫禅学的一种道场仪式。

2.2 首求颂是茶禅一味的权威诠释

据对宋·宗赜《禅苑清规》的综合分析,像径山茶汤会这样的大堂茶会,作为传播士大夫禅学的一种道场仪式,大凡都会有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上香礼佛、煎点茶汤、行盏分茶、烧香敬茶、说偈吃茶、谢茶退堂等相应程序,但说偈吃茶肯定是其中的主题,而其余只不过是佛门仪规中一些规定要走完的程序而已[6]。说偈吃茶中的偈(音jì)是梵语gatha的译音,意译为颂,是佛经中一种以诗句形式的唱颂词,故而也常作偈颂。释咸杰的这两首偈颂词应该就是某次径山茶汤会上的即兴之作,或者是对某次茶汤会“参话头”成果的总结性偈颂词。显然,茶在这里已经不再是普通的茶了,而是与度悭(悭吝)贪(贪婪)、悟佛法、知自我、修发心(利他心,正等菩提),以及大乘佛教(大空王)的最高宗旨(普渡众生)等都联系在一起了。简而言之,茶在这里已羽化成道,而且其信仰已经与禅宗无二,即所谓茶禅一味是也。

在截今所知的佛教经典中,能直截体悟茶禅一味的禅门公案,当首推唐代名僧从谂禅师(778~897)的“吃茶去”,语出《五灯会元》卷四,原文是:“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一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似乎禅的无上境界尽在茶中,都可从茶中得以体悟。据说从谂禅师活了一百岁,平生何止千百偈,但最后唯余一句“吃茶去”,正如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吟茶诗所颂:“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接着就应该是宋僧圆悟克勤(1060~1135)的“茶禅一味”了[7]。据说这是出于圆悟克勤的书法墨迹,后流传至日本,其中关键人物是日本禅祖一休宗纯,是他把这一珍藏的墨迹传给了他的印可弟子村田珠光,墨迹中有茶禅一味字样,所以日本的禅宗佛教自珠光时代开始,便有了茶禅一味这一法语。但是,这一禅宗法语至少目前还无从查考,也未曾真有人在日本看到过,但不管真也好无也罢,这对于中、日佛教界而言是已经公认了的。

再接下来,就要算密庵咸杰的“径山茶汤会首求颂二首”了,而且这二首偈颂词对于茶禅一味的意涵既明确,而又不乏机锋灵现,就看你能参悟到什么境界了。后来,这二首偈颂词被他的弟子崇岳、了悟等编入了《大藏经》,其中首求颂之二首乃是密庵咸杰生平两大著名法语之一。佛教中的法语是专指正确彰显佛门真理的言词,所以也是正确彰显“茶禅一味”的权威诠释。

2.3 若干关键词述评

◆施:施即施舍,佛教中的施舍有财施,无畏施,法施三种,在此是既有财施又有法施,如词中的“烹煎凤髓龙团,供养千个万个”就是财施,但更重要的是法施,是向与会的参禅士大夫们传授禅宗教义,《智度论》有曰:“以诸佛语妙善之法,为人演说,是为法施”。

◆长者悭贪俱破:此句出自佛教“悭贪长者受毒蛇身”的故事,说的是古印度如来佛在世时,有一个极顶悭贪名叫贤面的长者(财主),因至死不悟,结果转世畜生道变成一条毒蛇,在受尽世人厌恶之苦后,终于在如来佛祖的点化下开悟解脱。所以这个故事还蛮有点意思的,亦或密庵咸杰在这次茶汤会上就讲过这个故事呢,故不妨将其译文抄录如下:

去去去,别停在我家门口!我这里什么都没有……

唉!好一个吝啬贪财之人!

王舍城的贤面长者大声地驱赶所有靠近他家门口的人和物,上至修行沙门,下至贫困乞讨之人,乃至飞鸟雀子等,皆不许其靠近。人人都知道贤面长者家中府库充盈,财宝粮食多到溢出门墙之外,却总是嚷嚷着:“怎么就只有这些?谁可以让我发财?”为了聚敛财宝,贤面长者攀附权贵、苛刻下人,无所不用其极地收拢财富;甚至临命终时,因不甘一生的努力将化为乌有,悭吝怨毒的心,招感了可怕的果报──长者的神识堕落到畜生道中,变成一条毒蛇,爬回原先的舍宅内看守财宝。毒蛇瞋恚炽盛,口喷毒气就能致人畜于死。

此事辗转传到频婆娑罗王的耳里,国王忧念毒蛇伤人,心想,唯有佛能化此恶物。当下便率领众人前往释迦牟尼佛所在的迦兰陀竹林精舍,禀白此事,具说原委,请佛慈悲降伏毒蛇,莫使害人。世尊听完,默然应允。

过后某日,世尊观察此蛇得度因缘已经成熟,独自搭衣持钵前往贤面长者的旧宅。守在门口的毒蛇看见世尊,瞋心大作,吐信前行欲伤如来。世尊入慈心三昧,伸出手掌,于五指端放出五色祥光,照在毒蛇的身上,毒蛇顿感遍体清凉,身中热毒消除,心不恼不恨并且喜悦舒畅,抬头仰望想着:“是什么人有此大福德,能放瑞光,让我得清凉?”

佛陀知道毒蛇的心已经调伏,堪受法益,于是对牠说:“贤面长者,你由于前身悭贪苛刻,所以受此丑陋的果报身,人见人怕;今日不仅不生忏悔,还咨意纵毒伤人,更造新恶,未来必当下堕更不如意之处,受苦更深”。毒蛇听完心生懊恼,深自悔责,业力消除,智慧增长,对佛陀信敬非常。世尊以他心通晓知蛇意,便说:“你若调顺,现在入我钵中,随我回寺听经闻法”。毒蛇即乖顺地入佛钵内,盘曲而住。

佛陀带着毒蛇回精舍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频婆娑罗王随即赶来一探究竟,竹林精舍被臣民们挤得水泄不通;钵里的毒蛇看到这么多人都是因也而来,更是惭愧得无地自容,厌恶自己丑恶的外形,便自取命终。因为临终前皈依三宝的善根,贤面长者脱离蛇身,投生到忉利天中,头戴天冠,身着璎珞,思衣衣至,思食食至。天人自忖:“我造何福,而能受诸快乐?”用宿命通忆起往昔的因缘,心生无比感恩,便赍持香花来到佛所,顶礼供养,并聆听佛陀说法,心开意解,证须陀洹果。随后,天人以偈赞佛:

巍巍大圣尊,功德悉满足,

能开诸盲冥,寻得于佛果。

除去烦恼垢,超越生死海,

今蒙佛恩德,得闭三恶道。

……

故事虽则是故事,但现实社会中也不乏贤面长者之类,据说前不久就有这样一个高官,贪了好多好多钱,原封未动装修进地板底下,后来东窗事发了,他哀叹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贪这么多钱啊。大概这也算是一种开悟吧,但毕竟迟了,唯物主义者是该知道没有来世的呀,只不过又给后来者又平添了一例警示而已啰。

◆烹煎凤髓龙团:烹煎即点茶,凤髓龙团即龙凤团茶。宋时的龙凤团茶是一种蒸青团饼茶,以极其细嫩的茶芽为原料,经拣芽→蒸芽→研茶→造茶→过黄等工序精制成的有龙凤图案的团饼状茶,故名龙凤团茶。龙凤团茶供享用前先要经过炙→椎→碾→罗等工序把团饼茶碾磨成极其细微的末茶,在日本则称作为抹茶。其中的“炙”,就是把龙凤团茶放进专用的茶焙中烘焙干燥,“椎”就是把炙好的龙凤团茶放进一种专用的砧椎中击碎,然后是放到茶碾中去碾磨,碾磨出来的末茶一定要足够细微,所以还要在罗(末茶筛子)中过筛。据宋·蔡襄《茶录》记载:“罗底用蜀东川鹅溪画绢之密者”,由此可见这种末茶是何等地超级细微。这么多的准备工作是必须赶在茶汤会正式开场前就准备好的,正如《禅苑清规》卷第五中所云:“若茶未办而先打鼓,则众人久坐生恼”[6]。所以,现今径山茶包装上的《径山宴茶图》所描绘的,其实就是径山寺僧人筹办径山茶宴时的生动写照,图中有负责炙茶的、有负责用砧椎把饼茶击碎的、有用茶碾碾茶的、有将茶末放进茶罗中去过筛的等等,然后密封保存以供来日茶宴点茶之用。

图1 径山宴茶图Fig.1 Painting of Tea Banquet in Jingshan Mountain

至于点茶,那可真是技术活,简单地说,就是把适量的末茶放进茶盏,然后注入沸水并用茶筅击拂茶汤,但妙处在于要击拂出洁白细腻的沫饽来,而且沫饽要凝结在盏面上经久不散,即所谓沫饽咬盏,沫饽咬盏要越久越到位,露水了就叫“云脚散”。据宋徽宗《大观茶论》载,点茶时要分七次注水和击拂,并各有要领,整个过程约为五分钟。点茶时必须具备的基本工具是茶台子、茶巾、茶炉、盛水器、水勺、汤瓶、茶瓯、茶筅、茶勺、茶盏、茶托、茶盘等,不难理解,就径山茶宴这样的大型茶会而言,各自点各自的茶是不可能的,故在主场以外,肯定还有侍者专司煎点茶汤,他们的职责是点茶和行盏分茶。所谓行盏分茶,就是用茶勺把点好的茶汤分勺到各位宾客的茶盏里,要求是分得匀,不能厚此薄彼,特别是要使沫饽依然,而且每一茶盏里的沫饽都要基本一样多才好[7]。

◆大丈夫:大丈夫一词,儒、释、道各有所解,下面且先看看儒家是怎样定义的。《孟子·滕文公下》载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句中之“广居”是仁的意思,仁是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所以不能直译为居住在天下最大的房子里,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注曰“广居仁也”。

再看看密庵咸杰是怎么定义的,《大藏经·咸杰和尚语录》中云:“有力量大丈夫,出游人间,自诗书由富贵致君泽民,不被利名关锁,二六时中,一动一静,一条脊梁过,如生铁铸就,一切世间,逆顺境界,摇撼不动”。意思是说大丈夫立世,从读诗书、达富贵、上致君、下泽民,都不应该被名利所困,即所谓“君子之学道非为己也”,而是要时时刻刻,一切言论和行动都要坚定大丈夫的志气和信仰,不管逆顺境界,都要像生铁铸就一般悍然不动。显然,密庵咸杰对于大丈夫的定义已基本与儒家趋同,表现出的都是一种浩然正气,而且也讲起致君泽民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密庵咸杰的大丈夫论,对后来的日本茶道也大有影响,日本京都大德寺塔头龙光院内至今还珍藏着他的墨宝《法语·示璋禅人》(见图2),强调佛教宗门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要具有“大丈夫志气”。《法语·示璋禅人》墨迹是日本的国宝级文物,绢本宽112厘米,高27.5厘米。此墨宝传到日本后,一直倍受重视,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1522~1591)曾嘱其弟子作专门装裱,并挂于“床”间顶礼膜拜,但因没有一间茶室的床能挂这么宽条幅,所以京都大德寺塔头龙光院为此特别设计了一间茶室的“床”,也即后来享有盛名的“密庵床”。这里的所谓“床”,在日语里叫“床の间”(见图3),意为壁龛,在日本茶室里是最神圣的空间,专门用来张挂书法和绘画的地方。壁龛在寺院中则是专门用来供佛用的,兴许首求颂“知我一床领过”中的“床”就是同一种意思,反正都是神圣之处。下面就将《法语·示璋禅人》抄录如下:

宗门直截省要,只贵当人具大丈夫志气。二六时中,卓卓地不依倚一物。遇善恶境界,不起异念,一等平怀。如生铁铸就,纵上刀山钳树、入锅汤炉炭,亦只如如,不动不变。如兹履践,日久岁深,到着手脚不及处,蓦然一觑觑透、一咬咬断。若狮子王翻身哮吼一声,壁立万仞,狐狸屏迹,异类潜踪。世出世间,得人憎无过者些子。从上老尊宿,得者柄楣入手,便向逆顺中做尽鬼怪,终不受别人处分。普化昔在街头便道:“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方八面来,连架打。”盘山于猪肉案头又道:“长史!精底割一片来。”欲知二尊宿用处,皆是如虫御木,偶尔成文。若望宗门直截省要处,更参三生六十劫,也未梦见在。璋禅人来此道聚,目其堂延广众,发心焉。众持钵出轴,欲语与一切人,结般若正因,书以赠之。时淳熙己亥仲秋月住径山密庵咸杰(白文印)书于不动轩。

图2 密庵咸杰墨宝法语示璋禅人Fig.2 Calligraphy

图3 日本茶室中的“床の间”示意图Fig.3Picture of Tea Room in Japan

◆发心贵真实:发心是佛教术语,又作初发意、新发意、新发心,也即初入佛道的人发求无上菩提的心愿,但一般都泛指在家修行的居士。所以,这也进一步说明径山茶汤会主要是向士大夫居士开放的,是以讲经布道为主旨的大堂茶会。就一般而言,发心首先是要发菩提心,菩提是梵语音译,旧意译为道,也译为觉,如果把它简单地理解成开悟得道、大彻大悟、大知大觉等大概也是可以的。佛教认为菩提心是发心的根本,因为如果你连开悟得道的主观愿望都没有,那还信什么佛呀。继而是要发大悲心,也即普渡众生的心,因为这是大乘佛教的终极信仰呀。再接着是发般若心,也即智慧心,因为只有有了大智慧才能去更好地普渡众生呀。

至于发心贵真实,那是当然之理了,讲得直白一点,就是发心的动机要纯,是真实地出于想开悟得道,真实地出于普渡众生的愿望,真实地出于修炼普渡众生的大智慧。

◆心真万法空:“心真”一词在佛教词典中是“吾人本具自性清净心之真性”,意即人之心性都原本清净,无有染污,故经典中多称为自性清净心,在大乘经典中则又称佛性,即所谓众生皆有佛性是也。径山大慧宗杲的所谓明心见性,也是这个道理,意即只要明心(清除污染),就能见性(见到自己原本清净的真性),于是就开悟成佛了。至于“心真万法空”中的“法”,乃是指一切的事物,不论大的小的,有形的或者是无形的,都叫做法,不过有形的是叫做色法,无形的是叫做心法。所以说,佛教毕竟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说教,他们否认一切存在(法)的客观真实性,而只把精神性的世界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的、真实的,认为只有心才是最真实、最可靠、最根本的实体,并把他们理想中所谓不生不灭的精神世界叫作心真、真如、佛性、涅槃等等。

◆大空王:正因为空是佛教的核心理念,所以空王一词实乃诸佛之别称,《圆觉经》载曰“佛为万法之王,又曰空王”。但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在法空的教义上是略有差别的,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说明小乘佛教对客观世界的否定还并不那么彻底,而大乘佛教则认为“人法两空”,是彻底否定一切客观存在的万法皆空。另外,在修行目标上,通常认为小乘佛教是偏于自渡,而大乘佛教的这艘大船(乘)是要用来普渡众生的,而且是要普渡完众生以后方可超度自己。故而有学者经研究认为,大空和大空王是相对于小乘而言的大乘佛教,以及大乘教派诸佛的雅号。但大空王一词在佛教经典中一般都很少用到,而密庵咸杰为什么要特地启用这样的用词呢?抑或其目的就是为了特别强调大乘佛教普渡众生这一终极信仰吧。而且,这一思想也肯定是得到了朝廷的特别推崇的,所以才有此后的宋孝宗御点《圆觉经》,并遣使赏赐径山寺一事,《佛祖历代通载》第二十卷中也有“帝注圆觉经,二月遣中使,赍赐径山住持宝印,刊行”的记载。

◆不思议力:该词出自大乘佛教的《无量义经》,全称为无量功德不思议力。所谓不思议力即不可思议的神力,说是具有十大不可思议的无量功德,所以能普渡众生,所以才又有了“况复念世间,来者正疲极”的感叹,每当念及各种为了一己私欲而疲极于茫茫苦海中的芸芸众生,于是乎就顿生大慈大悲之心,大起普渡众生之愿,而径山茶汤会就恰如一艘好大的慈航,所以也是一种无量功德,也是能够“普令信者从兹入”的,从而修成正果并到达无限美好的理想彼岸。

◆一茶一汤:径山茶汤会一词中的茶和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茶是指茶礼,汤是指汤礼[8]。至于茶礼,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了,那么汤礼又该是咋回事呢?对此,宋·朱彧《萍州可谈》卷一载曰:“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宋·佚名《南窗纪谈》载曰[6]:“客至则设茶,欲去则设汤,不知起于何时,然上自官府,下至闾里,莫之或废”。宋·宗赜《禅苑清规》卷五·堂头煎点中载曰:“诸官入院,茶汤饮食并当一等迎待。……礼须一茶一汤”。由以上史料记载可见三点:首先,宋时的所谓汤实质上是用一类药性温或凉的中药材烹煎而成的养生汤,故而又名汤药;其二,宋代社会是饮汤成风的,而且上至朝廷、官府,下至市井百姓都通行“客至则设茶,欲去则设汤”的待客礼节;其三,这种社会风俗在寺院生活和仪式中也相当讲究,虽无世俗茶来汤去之规定,但同样认为在迎来送往中须有“一茶一汤”才够礼数。

至于宋时的汤品,据宋《太平惠民和济局方》所载就有二十六种之多,如:豆蔻汤、木香汤、桂花汤、破气汤、玉真汤、薄荷汤、紫苏汤、枣汤、二宜汤、厚朴汤、五味汤、仙术汤、杏霜汤、生姜汤、益智汤、茴香汤等。这些汤药都有养生的作用,并深受朝廷士大夫们的喜爱。宋代朝廷还专门设有掌管“供果及茶茗汤药”的光禄寺翰林,故而民间也有“翰林院文章,太医院药房,光禄寺茶汤,武库司刀枪”之说。笔者认为,以上这类汤品在当时的寺院中,特别是像径山茶汤会这样的,以士大夫参禅居士为主要对象的大堂茶会,则更应该是被推崇的。

但是,在径山茶汤会中除了以上这类养生汤药外是应该还有主食的,如宋时的所谓汤饼,在当时就归属于汤类,而且在《卍续藏经·重雕补注禅苑清规》中也有“来日或斋后合为某人特为煎点。斋前提举行者准备汤饼……”的明确记载。至于唐宋时期“汤饼”的定义,宋·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汤饼》载曰:“余谓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之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由此可见宋时的所谓汤饼,实际上就是水煮面食类的总称,是两宋时期最大宗的主食之一,而且也是径山茶汤会中汤礼的选项之一。

3 小结与讨论

综上所述,“径山茶汤会首求颂二首”中所偈颂的茶汤会,实质上就是径山寺僧以茶为载体的,以修禅士大夫为主要对象的,以弘扬禅宗教义为主要目的的特色道场,也即史称的径山茶宴。在首求颂中,作者密庵咸杰机锋灵现,从佛法层面高度肯定了禅机和茶道的一致性,阐明了禅机和茶道都是为了发心宏扬大丈夫的浩然正气,都是为了发心拯救众生于茫茫苦海(各种私欲之苦),都是为了发心实现大乘佛教立志普渡众生的理想境界,而且还肯定了茶汤会的“一茶一汤”就是普令佛教信徒参禅悟道通往美好彼岸的极佳途径。所以,也正如径山寺大雄宝殿上的一副长联所颂:

苦海驾慈航,听暮鼓晨钟,西土东瀛同登彼岸。

紫灯悬宝座,颂心经慧典,禅机茶道共味真谛。

显然,这真谛从佛教层面而言,就是“地狱未空决不成佛,众生渡尽方证菩提”这样的一种精神境界,对于当下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而言,也不失为是一种正能量[9],故而有必要进一步和有取舍地开展径山茶宴文化研究,同时也要因势利导地抵制某些低俗化、迷信化趋向,抵制诸如“禅茶”一类牟利性的误导等,让它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更好地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服务。

[1]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三册[M].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唐大潮,周冶.南宋元明时期佛教“三教合一”思想略论[J].世界宗教研究,2009(2):47-54.

[3]伍先林.宗杲的三教合一思想[J].佛学研究,2002:165-171.

[4]李芹.大慧宗杲生平思想新探[D].厦门:厦门大学,2007.

[5]喻静.密庵咸杰及其禅法研究[J].中国文化,2013(2):117-127.

[6]宗赜.禅苑清规[M].苏军,点校.第一版.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7]王家斌,吴茂棋,赵大川,等.径山茶宴[J].中国茶叶加工,2010(增刊).

[8]吴茂棋,许华金,吴步畅.宋代的茶及汤茶药[J].茶博览,2015(7).

[9]沈桂萍.宗教支撑不起现代社会价值[N].环球时报,2014-01-23(14).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Two Gatha Odes for Tea Liquor Meeting Held in Jingshan Mountain

中国茶叶加工2015(6):70-76

WU Mao-qi,XU Hua-jin,WU Bu-chang

(Essence Tea Research Centre of Zhejiang,Hangzhou 310006,China)

The two Gatha Odes for Tea Liquor Meeting held in Jingshan Mountain were written by Shi Xianjie in Song Dynasty.It is important historical data to interpret the meeting itself,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ingshan Tea Banquet and Zen Buddhism(Dhyana).This article,starting from research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a certain number of keywords of the odes,elucidated that the Tea Liquor Meeting in Song Dynasty was substantially a kind of massive grand-hall tea party,which had been known as Jingshan Tea Banquet.It was a characteristic Buddhist rite,a form of expression of tea banquet in Jingshan Temple,mainly targeting at Zen meditation literati and officialdom,with the purpose of developing and expanding Zen Buddhism.At the end of the paper,a conclusion was drawn that although there were many components of idealism in Tea Zen culture,it might be a sort of positive energy for today's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should to be further studied and utilized selectively.

Jingshan Mountain;Jingshan Tea Banquet;Shi Xianjie;Taste Zen in Tea;Manhood;Mahayana;Be valued in true bodhicitta;Inconceivable strength;Tea and nourishing decoction

TS971.21

E

2095-0306(2015)06-0070-07

2015-06-29

吴茂棋(1944-),男,杭州临安人,高级农艺师,从事茶叶科技、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猜你喜欢

茶汤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徐日昇的中国佛教观
追求美追求品味的茶汤店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从一杯茶汤启程(组诗)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静置过程中茶汤感官品质及主要内含成分变化的研究
一字蚀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