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表覆盖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

2015-11-18彭邵锋陈明皋陈永忠吴际友黄明军廖德志王旭军

湖南林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覆盖面积树高油茶树

彭邵锋, 陈明皋, 陈永忠, 吴际友, 黄明军, 程 勇, 刘 球, 廖德志, 王旭军

(1.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2.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004)

地表覆盖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

彭邵锋1,2, 陈明皋1, 陈永忠1,2, 吴际友1, 黄明军1, 程 勇1, 刘 球1, 廖德志1, 王旭军1

(1.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2.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004)

为了给油茶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油茶幼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覆盖材料和覆盖厚度对油茶树高、冠幅的影响。结果表明: 地表覆盖稻草、锯木屑都能有效促进油茶幼林林分的营养生长,树高、冠幅的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覆盖稻草效果好于锯木屑,覆盖面积宜为60×60 cm2,覆盖厚度为6 cm。

油茶; 幼林; 地表覆盖; 树体生长

油茶 (Camelliaoleiferaspp. ) 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14个省(区),面积超过3.83×106hm2[1-2]。油茶的主要产品——茶油是一种高级保健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脂肪酸结构合理,富含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品质优于橄榄油,长期食用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3-4]。茶油可通过深加工,制作成高级保健食用油、护肤精油和医药用油等。榨取油后的油茶枯饼,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工业原料,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粗纤维等成分[5-7],还含有茶皂素、多糖、多酚等活性物质,可广泛用于化工、医药、食品、饲料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8-9]。

在现有油茶林中,绝大部分属于自然林和低产低效林,良种化率不足20%,加上长期荒芜和人为破坏等因素,产油仅5~10 kg/667m2,经济效益低,成为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因此,如何通过良种良法相配套的技术措施,从根本上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成为当前油茶产业升级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地表覆盖作为土壤管理的主要技术之一,具有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减少水土流失、调节微域生态系统环境等生态功能[10],现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的土壤管理调控技术之一。国内外地表覆盖研究多集中于蔬菜[11-12]、小麦[13-14]、水稻[15]和果园[16],关于油茶幼林地表覆盖尚未见报道。我们通过研究不同覆盖物、覆盖面积、覆盖厚度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以期提出合适覆盖模式,增强油茶树体抗旱能力,提高油茶成活保存率,促进油茶树体生长,为油茶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湖南省桃源县太平桥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4 ℃,绝对最高温度39.1 ℃,绝对最低温度-13.8 ℃,1月平均气温5.5 ℃,7月平均气温28.6 ℃,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降雨量1480mm,年日照1531h,无霜期286天。地貌为丘陵岗地,海拔约150m,土壤为第四纪红壤,土壤pH 5.0~6.5,质地较粘,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0.5%~2%,非常适合油茶生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2009年3月造林的油茶林分,品种为“湘林系列”油茶良种,种苗来源于湖南省林业厅种苗站。覆盖物:稻草、锯木屑、白色地膜(对照)。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设计

(1) 稻草不同覆盖面积和厚度试验

覆盖面积设计: ①50×50 cm2,② 60×60 cm2,③ 70×70 cm2,覆盖厚度为6 cm。

覆盖厚度设计: ① 3 cm,② 6 cm, ③ 9 cm,覆盖面积60×60 cm2。

(2) 锯木屑不同覆盖厚度试验

覆盖厚度设计: ① 3 cm,② 6 cm, ③ 9 cm,覆盖面积60×60 cm2。

2.2.2 试验方法 于2013年3月,每个处理选择生长势基本一致的油茶幼树,5株为1小区,3次重复,分别进行稻草、锯木屑和白色地膜覆盖,树干中心直径20cm范围之内不覆盖。其中,稻草和锯木屑覆盖,为防止风吹和雨水冲刷,覆盖一层土壤压实覆盖物;地膜覆盖,用树枝或剪刀等尖锐物在地膜上均匀戳5~10个孔径1cm的小洞,最后覆盖一层2cm以上的碎土。2013年12月,分别调查不同处理的树高和冠幅。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3.0软件[12]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稻草覆盖面积对油茶树体生长的影响

不同稻草覆盖面积对油茶树高和冠幅的影响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覆盖面积的增加,树高呈上升趋势。覆盖面积为70×70cm2时,油茶树高最高,为1.46m,比对照增加59%;覆盖面积为60×60cm2时,冠幅最大,为1.85m2,比对照增加3.4倍。经多重比较分析得出,针对树高和冠幅,覆盖面积为60×60cm2的处理与覆盖面积为70×70cm2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他两两之间差异显著。考虑到人工、成本等问题,宜选用覆盖面积为60×60cm2的覆盖方式。

表1 不同稻草覆盖面积的油茶树高和冠幅Tab.1 Theheightandcrownsizeofoil-teaCamelliawithdif-ferentcoverageareaofricestraw覆盖面积(cm2)树高(m)冠幅(m2)50×501.28b1.32b60×601.31a1.85a70×701.46a1.83aCK0.92c0.42c 注:同列数据凡标有不同字母者,则表示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3.2 不同稻草覆盖厚度对油茶树体生长的影响

不同稻草覆盖厚度对油茶树高和冠幅的影响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覆盖厚度的增加,树高和冠幅均呈上升趋势。覆盖厚度为9cm时,树高和冠幅均最大,分别为1.44m和1.60m2,比对照增加56%和281%。经多重比较分析得出,针对树高和冠幅,覆盖厚度为6cm的处理与覆盖厚度为9cm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他两两之间差异显著。考虑到人工、成本等问题,宜选用覆盖厚度为6cm的覆盖方式。

表2 不同稻草覆盖厚度的油茶树高和冠幅Tab.2 Theheightandcrownsizeofoil-teaCamelliawithdif-ferentthicknessofcoveringwithricestraw覆盖厚度(cm)树高(m)冠幅(m2)31.10b1.20b61.33a1.59a91.44a1.60aCK0.92c0.42c 注:同列数据凡标有不同字母者,则表示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3.3 不同锯木屑覆盖厚度对油茶树体生长的影响

不同锯木屑覆盖厚度对油茶树高和冠幅的影响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覆盖厚度的增加,树高呈上升趋势。覆盖厚度为9cm时,树高最高,为1.37m,比对照增加48%;覆盖厚度为6cm时,冠幅最大,为1.32m2,比对照增加214%。经多重比较分析得出,针对树高和冠幅,覆盖厚度为6cm的处理与覆盖厚度为9 cm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他两两之间差异显著。

表3 不同锯木屑覆盖厚度的油茶树高和冠幅Tab.3 Theheightandcrownsizeofoil-teaCamelliawithdif-ferentthicknessofcoveringwithwoodsawdust覆盖厚度(cm)树高(m)冠幅(m2)31.02b1.13b61.26a1.32a91.37a1.28aCK0.92c0.42c 注:同列数据凡标有不同字母者,则表示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4 结论与讨论

(1) 油茶造林后至林分郁闭前,油茶处于幼龄期,根系不发达,抗旱能力差,且南方油茶主产区夏秋季高温干旱,容易造成油茶树体失水干枯,甚至死亡,因此地表覆盖可作为一种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地表温度,以提高油茶幼树抗旱能力的技术措施。

(2) 覆盖稻草和锯木屑都能有效促进油茶幼林树体生长,树高和冠幅均显著高于对照。同样覆盖面积,同样覆盖厚度,稻草覆盖处理的树高和冠幅均高于锯木屑覆盖处理。

(3) 综合考虑覆盖效果、材料成本和生产实际等因素,油茶幼林地表覆盖的最合适模式为:稻草覆盖,覆盖面积为60×60cm2,覆盖厚度为6cm。

[1] 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杜,2008.

[2] 陈永忠.油茶栽培技术[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 马力,陈永忠. 茶油的功能特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8):82-84.

[4] 柏云爱,宋大海,张富强,等. 油茶籽油与橄榄油营养价值的比较[J]. 中国油脂,2008,33(3):39-41.

[5] 周杨,徐俐. 油茶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J]. 贵州林业科技,2011,39(1):40-45.

[6] 朱培,钟海雁,郑菲,等. 不同油茶饼粕的营养成分比较与饲用可行性分析[J]. 经济林研究,2011,29(1):90-93.

[7] 刘晓庚.油茶籽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J].实用技术, 1992 (1): 20-24.

[8] 赵光远,刘倩茹,王瑛瑶,等. 油茶籽加工的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10):169-172.

[9] 罗晓岚,朱文鑫. 油茶籽油加工和油茶资源综合利用[J]. 中国油脂,2010,35(9):13-17.

[10] 张义,谢永生,郝明德,等.不同地表覆盖方式对苹果园土壤性状及果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2): 279-286.

[11] 翟胜,梁银丽,王巨媛,等.地表覆盖对温室黄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0,17(6): 1039-1044.

[12] 尚瑞广,王朝云,易永健,等.麻地膜覆盖保温特性及对白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2, 28(16):255-260.

[13] 李岩华,霍成斌,孙美荣,等. 旱地冬小麦缩行覆盖对土壤温、湿度的调控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 2013,29(15):15-20.

[14] 李华,王朝辉,李生秀.旱地小麦地表覆盖对土壤水分硝态氮累积分布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7):1371-1377.

[15] 黄新宇,徐阳春,沈其荣,等.水作与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 27 (1): 32-35.

[16] 郭菊琴.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对富县果园土壤水分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1(2):24-25.

(文字编校:张 珉)

Effectsofsoilsurfacemulchingonthegrowthofyoungplantationofoil-teaCamellia

PENG Shaofeng1,2, CHEN Minggao1, CHEN Yongzhong1,2, WU Jiyou1, HUANG Mingjun1, CHENG Yong1,LIU Qiu1,LIAO Dezhi1,WANG Xujun1

(1.Hunan Academy of Forestry, Changsha 410004, China;2.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Oil-tea Camellia, Changsha 410004, China)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cultivation of oil-tea Camellia,young plantation was taken as materials,effects of soil surface mulching on the growth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surface mulching with rice straw and wood sawdust could promote growth of oil-tea Camellia, the average tree height and crown siz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and rice straw was better. The optimum coverage area was 60×60 cm2and thickness was 6 cm.

oil-tea Camellia; young plantation; soil surface mulching; growth

2014-11-06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湖南省桃源县油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2012]XTB13)。

彭邵锋(1980-),男,湖南省双峰县人,副研究员,博士生,主要从事油茶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S 794.4

A

1003 — 5710(2015)01 — 0012 — 03

10. 3969/j. issn. 1003 — 5710. 2015. 01. 003

猜你喜欢

覆盖面积树高油茶树
浅谈油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油茶树不结果?有一点原因要注意
金星上全是金子吗
茶耳
覆盖面积和网围结构对水面蒸发抑制率的影响
大力推广油茶树种植 发展健康优质食油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人工福建柏胸径与树高关系的研究
不同种源马尾松树高与胸径生长相关模型研建
不同坡位和造林密度对四种桉树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