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移动转型环境下的规划思路分析

2015-11-18晖,曹桓,陈

互联网天地 2015年4期
关键词:流量能力建设

王 晖,曹 桓,陈 伟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100080)

1 引言

网络发展规划工作面临环境变化、技术更新、市场发展以及战略转型思维调整等诸多挑战。规划编制力求跳出传统运营商思维,引入互联网思维,以移动公司三波转型发展节奏为指引,做好新形势下“网络架构及发展策略视图”的顶层设计,解决发展方向、思路及支撑决策,以此来指导各专业分层建设方案,解决落地和方案衔接。

2 需求分析

OTT的替代已经从短信延伸到了话音,话音收入在2013年出现拐点A(如图1 所示),流量爆发增长倒逼转型,是移动公司的第一个转型——向流量经营转型。宽带及信息化不仅在应对融合竞争、阻止用户下滑态势、满足客户“一站式”需求等方面作用明显,而且还是保持流量经营的必需基础,是移动公司面临的第二个发展转型——向全业务发展转型。尽管中国移动目前尚处于流量经营的第一阶段,但考虑流量经营的阶段性发展,主要目标在于释放结构性风险,整个过程大约持续2~3年,流量收入占比将超过话音成为新的收入支柱,拐点B将发生在2016~2017年。在流量经营转型成功后的后流量经营时代,流量收入增长减缓,拐点C 将发生在2020年后,届时中国移动需要新的增长点,而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催生丰富的大数据应用场景符合公司的发展节奏。目前还处于大数据时代的起步阶段,数据量的增长量还比较低,但互联网行业和电信行业对大数据应用的成熟度相对较高,向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MI&BD)发展转型是第三个转型。

2.1 实现向流量经营转型的需求

行业移动通信用户发展空间明显收窄,高速网络的覆盖、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加速了移动用户升级和结构持续优化。与竞争对手相比,目前移动公司3G/4G 用户占比还比较低。为了支撑从话音经营向流量经营转型,需要积极引导用户向3G/4G 迁移,奠定流量经营的基础。

流量经营最大的转变,莫过于从对话音业务收入的依赖,转向流量收入。据集团市场部预测,流量收入超过话音业务收入的拐点将发生在本次规划期内的2016年,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移动公司的拐点会晚1年左右出现。流量经营的首要策略和目标是释放结构性风险,提升流量收入规模,使流量收入替代话音收入成为新的收入支柱。

2013年移动公司3G 用户实现快速增长,市场份额接近50%,但3G 用户占总用户的比例与竞争对手差距明显。而且,3G 手机用户月均流量(DOU)与竞争对手差距明显,3G 客户中低DOU值客户(低于50 MB)的比例还较大,并且差距逐步拉大,流量经营差距明显。现阶段亟需改变客户对移动公司“慢速网络”的印象,提升用户DOU。

目前的流量营销模式还不能适应流量经营的需要,流量经营需要精细化的运营流量。一方面,流量800 等后向业务需要对流量进行管控;另一方面,精细化运营需要提供企业级的大数据服务,支撑公司营销模式的大转型。中国移动目前尚处于流量经营的初级阶段,必须考虑流量经营的阶段性发展思路,预测业务发展目标。

2.2 实现向全业务发展转型的需求

国内宽带用户保持快速拓展态势,宽带普及率还比较低,与发达、成熟市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宽带既是破解融合竞争的手段,又是提升客户粘性、保持流量经营的必需基础。

从竞争对手收入结构分析看,宽带是电信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发展宽带还能直接带来规模收入。互联网电视是家庭信息化的基础,是实现多媒体视频通信的关键业务基础,竞争对手积极布阵互联网电视,而且政企信息化面临质的飞跃,并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同时,各类家庭信息化应用和家庭智能化服务也面临新的市场突破。宽带接入则成为未来介入企业和家庭信息化服务的先决条件。因此,发展宽带业务仍然是直接带来收入增长的重要手段。

移动公司宽带市场份额还比较低,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宽带发展策略,在“破融合”应对竞争的同时,还需要抓住宽带用户高速发展的时间窗口,提升市场份额,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市场份额目标。

具体实施策略:一是融合发展,宽带发展要与4G 终端、互联网电视结合,实现个人、家庭、终端与流量经营全面融合的发展策略;二是与市场发展需求相结合,确定城市宽带、农村宽带的发展需求和计划,城市重点发展竞争对手还没来得及FTTH 改造的小区,农村要把固定宽带和无线宽带两种手段相结合;三是宽带发展初期需要与铁通、爱家合作,利用其基础资源,弥补目前覆盖、内容的不足;四是城市重点小区重点发展20~100 Mbit/s 用户,乡镇村宽带重点发展10 Mbit/s 用户,提高互联网电视业务发展比例。

目前,发展宽带与信息化主要面临三个主要问题:覆盖能力不足;支撑视频等业务发展的内容较弱;用户感知亟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用户的发展。因此,发展宽带和全业务要以互联网电视为抓手,加强宽带网络承载能力,丰富内容资源,提升客户感知。

2.3 实现向MI&BD 发展转型的需求

2.3.1 提早布局后流量经营时代,推动移动公司向MI&BD 发展转型

发展MI&BD 符合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在政府等组织的积极推动下,以互联网公司和运营商为领头羊的大量公司开始了大数据化的进程,寻找在大数据时代的新定位,并从中逐渐摸索相关经验和业务模式。Google、Facebook、阿里巴巴等都是大数据化的先行者,它们依托自己的数据优势,探索了数据的资源化趋势、各类大数据的应用场景。数据的资源化将促进数据资源向网络空间发展,大数据对企业重构核心的竞争力来说是难得的机遇。

当下是布局MI&BD的好时机。目前,中国企业还处于大数据时代的起步阶段,数据量的增长量还比较低,但互联网行业和电信行业是对大数据应用成熟度相对较高的先行者。目前是发展大数据提早布局的最好时间点。

内外的发展压力迫使移动公司寻找新的增长点。国家通信基础设施的设立必将逐渐削弱移动公司的传统优势,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考核导向也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短信和话音被替代加速,流量的爆发式增长,致使移动公司被迫向流量经营转型。随着智能终端普及率提升对流量增长拉动力的减弱、高速无线网络因竞争而逐步低价值化以及Wi-Fi 等静止场景免费流量模式的影响,未来流量经营同样会面临与话音经营相似的管道化和低价值化局面。因此,移动公司不得不提前布局后流量经营时代新的增长点。

大数据化初期精准营销类应用恰好契合了移动公司流量转型的需要。从Google、百度、阿里巴巴等公司探索的大数据应用场景来看,大数据对于电信运营商不仅有实时营销、网络监控、新业务挖掘和业务推送等直接或间接的应用价值,还能促进传统通信与信息化业务的转型创新升级。

2.3.2 大数据化初期的价值主要体现为满足移动公司内部的大数据需求

(1)精确运营和实时营销的需求

和终端、号卡销售时代不同的是,流量经营时代不能单单依靠资源的投入,而是需要精细化的运营。利用大数据关联分析,进行客户精确营销“标签库”的建设,提取用户标签,掌握用户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使用什么样的业务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网络忙闲状态等信息,提高数据提取的准确性、便捷性和分析深度。精准掌握用户信息,了解消费者的使用行为,挖掘新的商业模式,全面提升精确运营和实时营销的水平。

(2)网络建设维护应用需求

网络建设优化及维护方面的应用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更加深入的网络管理和优化。这些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网络信息,还包含了大量用户使用业务和终端的数据。这些数据打通了网络建设与业务发展之间的藩篱,可以依据业务使用的情况进行网络规划、部署、管理和优化,同时依据不同网络的特点进行业务的分流,以达到提升网络效率的目的。

(3)运营支撑辅助应用需求

运营支撑辅助方面应用包括财务、人力、战略以及决策支撑等,主要使用者包括各级决策人员、网络分析人员、业务分析人员、财务分析人员以及内部生产系统的使用人员。不仅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竞争力,还能提高运营的效率和满意度,优化劳动力投入,准确预测人员配置的要求,避免产能过剩,降低人员成本。在供应链方面,利用大数据进行库存优化、物流优化、供应商协同等工作,可以缓和供需之间的矛盾,控制预算开支,提升服务。

(4)面向移动互联网的音乐平台需求

无线音乐基地用户规模、收入规模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未来也将面临传统业务向移动互联网业务转型的需要。利用MI&BD 体系整合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和其他资源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无线音乐平台转型升级,满足全屏幕、多场景主流应用和长尾应用需求,为客户提供面向移动互联网的综合音乐服务。

2.3.3 移动公司的大数据外部应用价值主要通过能力(资源)开放形式体现

大数据不仅能带来内部应用的价值,在中后期还能带来非常多的外部应用,从全球运营商大数据应用情况来看,运营商的大数据应用无一例外都是由内部应用延展到外部价值的。

3 策略分析

3.1 向流量经营转型策略

为了支撑从话音经营向流量经营转型,积极引导用户向3G/4G 迁移,提升流量收入规模,释放结构性风险,需要改善流量承载能力,奠定流量经营基础。目前的流量营销模式还不能适应流量经营的需要,流量经营需要精细化的运营流量,不仅需要对流量的精细化进行管控,还需要支撑精细化营销,尤其是在后流量经营时代,更需要构建流量分析能力。总之,支撑话音向流量经营转型需要三种网络能力,分别是流量承载能力、流量管控能力和流量分析能力。

流量经营的目标是将市场和业务策略转化为网络可执行的运营能力,通过网络资源的合理调度,实现面向业务、用户等的差异化服务。通过运营闭环管理流程,实现PCC 需求延展、优化、冲突解决等快速迭代的市场需求。

3.1.1 流量承载建设策略

满足流量承载,需要重点加强4G 网络、传送网、IDC 及CMNET 省网的建设。

(1)加快4G 网络建设步伐,构建有效支撑流量经营的无线网络基础能力

4G 网络的流量业务承载能力和承载成本优势,决定了4G 网络是支撑未来流量经营的关键所在。规划期将加快4G 网络建设,围绕公司“流量经营转型战略”和市场竞争,快人一步,兼顾覆盖、速率和质量需求,围绕“做广、做深、做厚、做精”等方面开展网络建设,确保4G 网络领先优势。在广度上,推进4G 网络覆盖范围,实现城镇区域连续覆盖,并将网络覆盖范围向农村区域延伸;在深度上,加强异构网的建设,通过立体化网络实现深度覆盖;在厚度上,进行热点区域的网络扩容,提升网络容量,并通过载波聚合等新技术提升网络的承载速率;在质量上,通过网络优化手段不断优化网络,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网络体验。

为有效支撑未来流量经营不同的发展目标,在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情况下,按照积极、平衡、稳妥的建网策略,分别制定了4G 网络在规划期末应达到的建网目标。

(2)传送网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无线接入需求

无线接入网,特别是4G 网络的建设,是公司网络建设的重中之重,对安全、时延和带宽的要求高,需要传送网进行重点保障,所有无线网承载需求均通过PTN 统一接入。PTN 网络建设分为接入网络和干线两部分。

接入网全面满足无线网的接入承载需求,接入承载规模与无线各类策略相对应。根据无线网建设需要,新建光缆和设备接入无线新址建设基站,扩容板件和优化接入层结构满足共址新建无线基站的回传需求。

干线部分建设根据传送网自身的网络特点,采取积极、平衡、稳妥等3 种不同策略。

积极策略:网络超前建设,且保持容量充裕,最大限度地保证业务开通的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地提升网络安全性。

平衡策略:网络建设适度超前,且容量较充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业务开通的快速响应,适度提升网络安全性。

稳妥策略:采取跟进思路,在上层网络需求明确后再进行按需建设,保持现有网络的安全等级。

(3)IDC、CMNET 省网

作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和移动数据业务的承载平台,CMNET 提供各种业务的接入,并承载上网访问流量。CMNET 省网发展策略扩大网络的出口带宽,稳步提升网络容量,满足宽带及其他业务的发展需求(根据业务发展需求相应扩容,持续扩展100G 端口)。

3.1.2 流量管控建设策略

流量管控的核心是智能管道建设。智能管道主要根据市场流量经营的需求,依照智能管道的分层框架,如图2 所示,通过新增网元、新增接口、新增功能、增加策略运营机制等方式将流量经营能力落实到网元或功能模块,规划层间协同关系和层内技术选择,形成智能管道目标架构。

智能输导、智能感知、智能管控、智能分发、能力开放是打造智能管道的5个关键能力。目前接入网、核心网、承载网的基本功能已部署到位,基础管道能力具备,但仍需优化扩容。感知、疏导、分发和管控能力有缺失,能力间缺乏协同,能力建设存在重复、发展无序、效果欠佳等问题,且缺少策略调度手段、有效协调和联动机制、管理主体。

流量管控建设策略:逐步完善端到端的智能管道能力。加快PCC 建设,实现四网统一管控,提供差异化服务保障;协同建设IDC/CDN/Cache,持续扩容流量分析与控制系统能力,优化流量流向;集团统一部署CDN,实现高效内容分发;依托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统一DPI 部署。

3.1.3 流量分析建设策略

对用户流量使用细节的深度分析,可以为制定流量经营策略提供强力支撑,为实施流量管控提供有力依据。进一步提升用户感知和体验,是流量业务发展的基本保障,为全面助力数据业务发展提供源动力。规划期内总体策略:持续拓展流量分析能力的深度和广度;专注精确营销和实时营销能力;关注服务体系;实现服务和流量价值。支撑流量分析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建设。

(1)根据业务发展需求拓展数据采集源

当前流量数据的采集数据较为单一,相关的运营管理部门很难获取全面的、详细的相关数据,在缺乏详细的、系统的数据的情况下,管理部门很难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流量经营策略。因此,亟需完善数据采集源建设。

(2)强化个性化分析和精确运营体系,关注差异化和实时营销

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丰富的网络日志,智能识别消费场景和消费需求。通过海量数据分析,提供全方位360 度的用户画像,分析用户行为,进一步深度细分客户群,关注用户需求; 进一步细分用户群,开展差异化营销,为运营部分的精确和实时运营提供支撑,有针对性地灵活支持资源分配策略。

(3)关注服务体系,实现服务和流量价值

通过完善网络质量预警与投诉响应机制,实现快速、有效的服务能力,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根据用户的真实需求,新增或调整产品设计,提升产品价值,为向综合信息服务运营商的顺利转型奠定基础。关注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加用户粘性,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3.2 向全业务发展转型策略

向全业务发展转型的建设重点是:以互联网电视为抓手,加强宽带网络承载能力,丰富内容资源,提升客户感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覆盖能力不足、支撑视频等业务发展的内容较弱、客户感知亟待提升等问题。为此必须做好全业务承载建设、全业务内容建设、客户感知提升建设三方面的工作。

3.2.1 全业务承载建设策略

满足全业务承载,需要重点加强传送网(骨干/城域波分(OTN)、管道及汇聚机房、城域接入光缆网、家庭宽带接入网、集团专线接入网)及CMNET 建设。

弥补传输资源短板,夯实业务传送基础。持续推进省干/城域骨干汇聚OTN 建设,大力提升大容量、高速率业务承载能力;进一步拓展城域接入光缆网覆盖广度及深度,提升客户响应能力;全力保障集团专线接入,助力公司集团信息化业务发展;推进全域家庭宽带接入覆盖,夯实全业务发展网络的基础。家庭宽带业务接入建设分为提升覆盖率和渗透率两个阶段。提升覆盖率阶段主要是增加宽带网络覆盖住户的数量,提升渗透率阶段主要是根据用户发展进行端口扩容。

合理扩容CMNET,满足宽带业务需求。城域数据网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扩容网络容量,规范OLT上城域网汇聚设备BRAS 方式,节约设备端口,提高城域网汇聚层的转发能力;部分业务流量较大的城域数据网实现双挂骨干网和省网,持续推进网络结构扁平化。

3.2.2 全业务内容建设策略

加快IDC 配套建设,推动IDC 建设步伐。IDC的建设和发展是省公司实现移动互联网战略、全业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省公司面向未来,拓展新领域、探索新模式必须抓好的一项重点工作。在规划期内,根据业务发展和带宽流量增长情况,适时新建网络设备,扩容网络出口带宽,继续扩容网络设备,加强电源配套和制冷系统建设,控制好PUE值,同时加强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建设,对系统故障进行远期预警。进一步加强系统的优化升级及更新换代,优化系统结构,降低系统故障风险。关注安全新技术发展,适时引入新的安全技术,增强IDC网络的整体安全性,对现有安全系统进行扩容和优化升级。同时根据业务发展提前进行IDC 机房相关配套建设。

利用自身既有宽带网络,推动IPTV 发展。IPTV使电视成为具有通信、互联网、互动电视功能的综合信息化终端,使通信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沟通与娱乐紧密融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客户体验,增强客户感知;充分利用自身既有宽带网络优势切入,实现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目标。

3.2.3 客户感知提升建设策略

为大力开展宽带数据业务和4G 数据业务,在规划期内,Cache 满足Web 及P2P 用户新增缓存加速需求,在IPTV 业务发展良好的地市新建CDN,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对已建CDN 进行扩容,使互联网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通过合作方式由第三方出口提供商提供互联网出口,以解决宽带数据业务和4G 数据业务发展过程中出口带宽受限的问题。

3.3 向MI&BD 发展转型策略

向MI&BD 转型,首先需要整合数据源,集中数据资源,建立企业级大数据中心,实现“归一化”和“资源化”。其次,要对大数据资源和其他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并有效转化为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开放式”服务能力。建设步骤上采取“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以满足内部运营转型需求为主,构建大数据内部应用平台;第二步,视产业和需求的发展成熟度,通过能力(资源)开放等方式择机拓展外部应用价值,建设外部应用开放平台。

(1)数据源

通过对各类业务支撑、网络支撑、管理支撑网、业务平台、CMNET、核心网数据甚至外部数据源进行集中采集,构建MI&BD 体系的数据基础。

(2)企业级大数据中心

进行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完善数据的一致性、规范性。对海量多维数据实施深度分析挖掘,实现数据综合价值,全面打造省公司的大数据能力。这是整个MI&BD 体系的核心价值所在。

大数据中心采用三层架构,以现有云计算资源池作为承载基础,实现大数据能力建设。

● 基于现有业务支撑系统流量经营统一采集平台,搭建公司采集预处理平台,完成数据采集、转换和数据瘦身。

● 在现有业务支撑系统经分系统的基础上,建设大数据分析和大数据流处理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基于Hadoop 框架,完成有价值数据的集中存放和处理;基于流计算的大数据流处理平台建设,基于告警、信令等大规模实时性数据的快速分析和处理平台,建设中充分考虑利用业务支撑系统的云资源池平台资源。

● 建设大数据服务平台,通过统一管理数据,提供相关分析服务能力,实现对内开放。

(3)其他能力平台

对已有的各类能力平台进行接口开发和标准化,使其具备对外开放能力,打下能力整合基础。这部分工作牵涉的厂商很多,情况复杂,改造难度大。可以采取“具备条件一个平台,改造一个平台”的策略,逐步实施。

中国移动的互联网能力由集团公司在各个互联网基地统一建设,四川公司负责中国移动数字音乐产品及服务的专业化运营,建设无线音乐能力。无线音乐基地未来要实现自有产品迭代升级,实现产品规模突破;家庭、车载、公播三大领域产品创新,实现细分市场全面拓展;精细化运营支撑,实现专业能力提升,构建面向移动互联网更加开放、合作、共赢的IT 架构、支撑层出不穷的互联网音乐业务,打造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音乐生态平台。

(4)能力开放平台

实现资源和能力的全面整合,通过能力开放引擎,使所有能力都可以通过统一语法进行标准化调用,并构建统一的认证、计费、结算、管控和信息安全功能。对内实现能力共享,对外提供可控能力服务。

(5)内部应用

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能力可以全面用于公司内部运营和管理,如精确营销、运营支撑、网络建维、客服服务,甚至人力、财务、采购等工作,为此需进行相应的应用开发,但因为已实现了底层的能力整合,这些应用的开发会变得相对简单。

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转型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也不能操之过急。应采取分步走的策略,由急到缓,由内到外,由基础到扩展,由当下到未来。具体来说,MI&BD 体系的建设要首先立足于流量经营相关的应用,采集和处理与流量经营相关的数据,开发精确营销和实时营销需要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大数据体系架构的搭建。然后进一步拓展数据源和应用范围,实现内部运营的大数据化升级。再进行其他能力的建设和标准化接口开发,拓展能力整合平台,面向移动互联网提供开放式服务。

4 网络建设方案

4.1 无线网

为有效支撑未来流量经营的发展策略,四张无线网充分发展在网络覆盖、话音承载能力、数据承载能力、质量可靠性等方面的各自特点,扬长避短,合理定位,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有效协同实现网络整体效益最大化。

(1)2G/3G/4G/WLAN 网络定位

2G 网络定位:高品质的话音承载和回落网络。

3G 网络定位:中低速数据业务的过渡网络。

4G 网络定位:高速数据业务的主体承载网络。

WLAN 网络定位:蜂窝网有效补充,热点区域数据有效分流。

(2)2G/3G/4G/WLAN 网络发展策略

2G 网络发展策略:优化调整,谨慎扩容,确保4G 正常回落,做好GSM 向FDD-LTE的演进准备。

3G 网络发展策略:支撑市场平滑过渡,通过优化调整满足局部业务的发展需求,原则上不进行新建扩容。

4G 网络发展策略:全力建设,保质、保量、保速度,打造优质的网络,重塑网络的领先优势。

WLAN 发展策略:找准热点,精确建网,避免盲目建设,同4G 网络协同发展,重点保障网络质量。

(3)2G/3G/4G/WLAN 网络规划建设重点

2G 网络:通过载波优化调整,实现农村区域载波扩容,缓解农村网络的承载压力;在4G 覆盖区域内的2G 盲区进行基站建设,确保4G 网络有效回落;增加农村无4G 区域的EGDE 信道配置,提升农村区域数据业务的承载能力;满足村通工程建设任务要求,建设村通基站。

3G 网络:通过优化调整,缓解局部区域网络的承载压力。

4G 网络:加快网络建设步伐,实现城镇区域的连续覆盖,实现AB 集客、高(院)中(职)校、旅游景点等特殊场景及农村区域的热点覆盖,实现成绵乐、成达、成渝客运专线的全线覆盖;加强室分及微基站、Pico 基站、Relay 等新型基站建设,打造异构化网络,实现深度覆盖;对热点区域进行网络扩容,提升网络容量,并通过载波聚合等新技术提升网络的承载速率。

WLAN:完善高校、机场、医院等蜂窝网数据热点WLAN 建设,实现热点区域数据的有效分流,避免过度建设造成的投资浪费。

配套建设:四网协同,室分系统、站址、电源等配套进行统一规划建设。

4.2 核心网

采用网络融合、资源共享的方式,打造一个以高效、安全、智能及技术领先为长远目标的核心网络。规划期内核心网关注的重点为VoLTE 和智能管道。随着VoLTE的部署,核心网需要对CS/PS/IMS各域相关网元进行改造,同步完善Diameter 信令网。传统话音业务整体呈下降趋势,规划期内电路域不进行话务量扩容,稳步提升设备利用率,可在各厂商范围内灵活调配以缓解利用率告警的网元,主要建设内容是面向VoLTE的升级改造。分组域主要满足数据业务及流量经营对网络的需求,满足VoLTE 融合改造,进行智能管道PCC 相关部署,升级现网设备,实现2G/3G/4G 分组域融合,适当预留分组域容量。IMS 须全面升级支持VoLTE,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网络能力及网络质量。用户数据中心须全面实现HLR/EPC HSS 和IMS HSS的三融合目标架构,提高利用率。

4.3 传输网

(1)满足无线需求,建设高效安全的传送承载网

根据无线接入需求,每年无线站点有20%是新址新建站,其余为共址建设。接入层光缆按乡镇新增基站和村通新建基站考虑架空敷设方式,城区新建基站考虑管道的敷设方式。对纤芯紧张(利用率达到70%)的光缆段落,进行光缆的补建。

(2)建设大容量传送网平台

波分系统根据各专业网络的带宽需求,以及满足TD 和LTE、PTN 组网对波分的需求,对部分波分系统进行扩容建设,在重点地市全面建设100G 波分,其余地市分步建设。对大颗粒业务需求的区域,适当增加波分的汇聚节点;继续扩容建设延伸化OTN 网络。干线光缆增加安全路由,扩容纤芯紧张段落。继续扩容PTN L3 核心层容量。汇聚层根据需求裂环或叠加10GE 环路,部分地市在业务需求集中区域引入100GPTN。PTN 系统根据基站需求进行扩容建设。在LTE 建设区域,通过叠环或裂环的方式提升网络容量,每环站点数量在4~6个。

(3)优化建设管道基础资源

与市政建设同步实施新建、改造道路等通信管道建设。在新建小区、业务密集区、管道资源稀缺区域的市政道路开展管道建设。建设与二干路由连接的管道。在城区空白区域建设管道,同时重点解决管道断点。建设末端管网和驻地网管道。

(4)与传送网同步建设汇聚机房

结合综合业务接入区的规划建设以及城域骨干传送网网络结构的需求,同步实施汇聚机房的建设。新增以及迁移改的汇聚机房以购、建为主,租用为辅。汇聚机房建设两个及以上的出入局光缆物理路由,并具备独立的电力引入条件。优化完善与基站共机房的汇聚机房配套的设施,配置专用的开关电源、蓄电池。

(5)完善综合业务区城域接入光缆网络

按照“网格化”思路,补点完善综合业务接入区,进一步拓展城域接入光缆网覆盖的广度及深度,提升客户的响应能力。全力保障集团专线接入,助力公司集团信息化业务发展;推进全域家庭的宽带接入覆盖,夯实全业务发展的网络基础。

4.4 承载网

互联网流量快速增长,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对CMNET 网络带宽及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专线、4G 流量的迅速增长及VoLTE的建设,促使IP 专用承载网网络带宽、质量及设备性能有所提高。规划期内需优化承载网网络架构,并进一步扩大网络规模,在重点覆盖城市建设集客专用AR 设备,并实现集团客户跨省VPN 业务由IP 专网承载。

4.5 业务网

规划期内业务网将配合中国移动“和业务”进行融合通信平台建设,通过平台提升运营商作为信息渠道的价值,进一步深化平台化战略,实现数据业务从各个产品平台烟囱式独立发展模式向“1+N”平台模式转变。充分发挥移动领域优势,加快物联网、移动办公、流量统付等业务推广,推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IDC 兼顾内容引入目标,牢牢把握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强全网统一规划、统一营销、统一运营和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公司移动客户规模和4G 商用的优势,实现IDC 客户和收入的规模发展。

4.6 支撑网

规划期内推进各IT 支撑系统功能优化和架构演进,把控云计算建设力度,打造大数据对内服务能力,以4G、流量经营为重点,提升集中化IT 支撑能力。

4.7 MI&BD 系统

构建大数据中心,通过统一采集预处理平台,完成部分数据源的采集、转换和数据瘦身;大数据分析和流处理平台满足计算与处理需求;搭建大数据中心内部服务平台,建设与流量经营相关的应用系统。扩展大数据中心采集源范围,丰富内部应用系统,新建能力开放平台,整合大数据能力、认证能力、短信能力、位置能力等,通过拓展整合多维度信息,全面提升对内的服务和能力,更好地实现大数据价值。

4.8 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建设围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考核目标,结合中国移动的“绿色行动计划”,重点关注目前能耗的两极(基站及机房)。

(1)基站层面

加强基站远程电量采集、载频智能休眠、无机房基站等成熟节能措施应用力度,注重基站智能节电功能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加强基站围护结构优化、基站空调系统优化、基站自然冷源应用的建设,加强新能源站点建设,加大基站耐高温新型蓄电池的使用力度。

(2)机房层面

加强IT 设备能耗检测系统建设,注重机房自然冷源应用、机房空调系统优化,加大机房高效开关电源应用规模,确保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值达到1.5 以下,力争使改造后数据中心PUE值下降到2以下。

猜你喜欢

流量能力建设
直播助农冲流量 勿忘质量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张晓明:流量决定胜负!三大流量高地裂变无限可能!
寻找书业新流量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过去的一年开启了“流量”明星的凛冬时代?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