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失的池塘(外一篇)

2015-11-18盛可以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半坡野趣进村

文/盛可以



消失的池塘(外一篇)

文/盛可以

乡下有很多湖泊池塘,夏天铺满荷叶,村子泡在荷花香里,风抖动蝉声,一切都懒洋洋的。那时候,池塘的水清澈见底,看得见鱼虾游动。渴了,随便捧口水喝,太阳太晒,摘片荷叶顶着,采莲蓬,摘菱角,塞满书包,一路吃回家。

不知道湖泊池塘什么时候消失的。到侄辈们出生,村里已无一片荷叶、一根菱藤,池塘都变成了宅基地或农田。

失水的村庄没有了灵魂与水性,令人窒息。回乡闭门不出,每每伤感童年的足迹无处可寻,到处都是垃圾和污水。小时候的我们被扔进池塘里就会游泳,在池塘里打水仗。如今的侄辈们不会游泳,因为村里没塘,河里有血吸虫。他们这一代在乡村成长,没有城里的玩具、电子游戏、麦当劳、肯德基,也没有乡下摘荷采菱、摸鱼抓虾、玩泥巴的野趣,乏善可陈的童年,只剩下大人“好好读书”的教诲。

人们喜欢到人造的乡下休闲度假,追寻野趣,同时又无节制地毁灭自然,制造污染,在各地大兴土木,拆古仿古……人类像无头苍蝇,根本不知道自己要飞向哪里。

喊 山

以前的村子小,不用打电话,有什么事,只需放开嗓子一喊。距离稍远的,小跑几步,在半坡上喊。有喊开会的,有喊吃饭的,有喊听戏的,有喊牛吃禾苗的,有喊猪进了菜园的,也有专门在高处指名道姓骂娘的。村里没什么秘密,彼此间了如指掌,脾气、爱好、性格、经济来源……各家收入几乎都是入不敷出,没有人知道存折是什么样,有几个余钱,用布帕层层包裹,压在箱子底下,急用时,避开闲杂人等,偷偷摸出来,恨不能一张当作两张数。

炸爆米花的进村,在某家门口扎下点,轰地放响第一炮,全村就都知道了。小孩子缠着母亲要吃爆米花,那时主食勉强饱肚,炸了大米当零食,当母亲的除了自己要做一番思想斗争,还要与孩子磨嘴皮,最后从米桶里量出一升半升的,小孩子欢天喜地,拎着布袋子,飞奔至目的地。那时糯米不普遍,糯米的爆米花更好吃,拥有糯米的小孩双手捂着耳朵,只等一声炮响,飞快地冲过去,保护爆米花,不许小伙伴们哄抢。

现在的村庄很不安静,半坡空地都建起了房子,水泥路进村,摩托车、汽车声日夜喧嚣,炸爆米花的再也不来了。村里有了电话和手机,没有人再去喊山,事实上,多大的嗓门也喊不应了。

(六小二摘自译林出版社《春天怎么还不来》一书)

猜你喜欢

半坡野趣进村
“样板县”邮路:连接“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山西快递企业“抱团”进村
共营与共赢:凤县企业为何乐于“进村”
夜游濠河
夏日荷景
咏钓
浅谈仰韶文化彩陶纹样
白鹿原民俗村
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