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综述

2015-11-17付国英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现代化体系国家

摘 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进程。本文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相关主题三方面进行了总结概述和分析。

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综述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前已经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梳理目前的研究现状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研究空间。

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线》2014.1)中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就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它包括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次级体系。许耀桐和刘祺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理论探索》2014.1)中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是由政治权力系统、社会组织系统、市场经济系统、宪法法律系统、思想文化系统等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一有机整体包括治理理念、治理制度、治理组织和治理方式四个层次。

戴长征《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初探》(《中国行政管理》2014.1)中指出国家治理体系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规划和决策体系,二是支持体系,三是评估体系,四是监督体系。桑玉成《建构国家治理体系的四个重要基石》中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完善的宪法、法律体系,二是健全的政府职能体系,三是良好的社会自组织体系,四是互补的政社合作体系。

关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各位专家学者也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探讨。

魏治勋《“善治”视野中的国家治理能力及其现代化》(《法学论坛》2014.2)中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的核心要旨在于以现代治理理念重构公共权力,实现国家治理的范式转换,中心内容则是行政体系的自我再造,直接目标则是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打造民主、法治、高效的现代行政体系,为国家的“善治”创造条件。唐皇凤《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中指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包括治理主体的多层化和多元化、治理结构的分权化和网络化、治理制度的理性化、治理方式的民主化与法治化、治理手段的文明化与治理技术的现代化。辛向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个基本问题》(《理论探讨》2014.2)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意味着: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国家治理权力的更替是平稳有序的;国家治理组织架构是以现代化治理理念为基础的;国家治理的成本相对较低,而效能比较高;国家治理的氛围是风清气正廉洁的。

在衡量标准方面,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线》,2014,1)中提出,衡量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准至少有以下五个:一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它要求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有完善的制度安排和规范的公共秩序;二是民主化,即公共治理和制度安排都必须保障主权在民或人民当家作主;三是法治,即宪法和法律成为公共治理的最高权威;四是效率,即国家治理体系应当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五是协调,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制度系统,各种制度安排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协调,密不可分。

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学者们既有宏观的路径设计,又有具体的制度建议。

许耀桐和刘祺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理论探索》2014.1)中提出的实现途径如下:第一,树牢目标理念,即要树立与当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价值理念和目标体系;第二,加强顶层设计,即构建国家治理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多元治理格局,确定国家治理的政治、法律与管理方略;第三,突出制度建设,即建立健全国家治理的法律体系,建设法治中国;第四,推进政治改革;第五,夯实社会基础,通过民主参与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高小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中国行政管理》2014.1)认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需要做到“四个统一”和“三个结合”:“四个统一”是指党和政府的领导与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统一、法治与德治的统一、管理和服务的统一、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的统一;“三个结合”是指坚持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彭中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理阐释》从理论动力角度寻找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解决对策:在目的论层面,就是要处理好国家与公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价值论层面,就是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在方法论层面,就是要处理好人治与法治、自治与管制的关系。

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相关主题探讨

作为中国唯一长期执政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一些学者从群众路线、服务型政党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互动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高新民《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党的群众路线》(《新视野》2014.3)中分析了群众路线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作者认为国家治理与党的群众路线在调节社会关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协商民主等多个方面具有高度关联性和耦合性。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把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与群众路线、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融为一体化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彭穗宁的《建设服务型政党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党政研究》2014.6)和孙会岩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党回应——基于服务型政党的探讨》(《理论月刊》2014.7)都是从服务型政党的角度,分析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执政党向服务型政党转变的必要性。张荣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视角》(《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4)也强调执政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

其他学者也分别从不同的主题积极寻求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突破口,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视角、政治发展向度、公共问题角度、政治协商等各个方面,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的多样性。

程竹汝《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2)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出发,指出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目标的关系应循着现实问题——对应性改革措施——系统性顶层设计的逻辑来解释。作者认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三个重点,即协商民主建设、司法改革和反腐败体制,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次级命题,它们的协同推进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基础意义。

胡伟《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政治发展的向度》(《行政论坛》2014.4)中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指出我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首先要弄清政治发展的渐进性和有序性,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现阶段中国主要解决的还是政治现代性的问题,其标志是代议民主制和理性官僚制。杨冠琼和刘雯雯的《公共问题与治理体系——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问题基础》(《中国行政管理》2014.2)认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必须重构与当代公共问题动态复杂性相适应的国家治理体系,为此应坚持网络化结构、利益相关者或公民为中心、协商与共识达成、公共价值增殖效应最大化、社会自组织与协同能力激发以及信任、互惠与合作能力促进等原则。

此外,张文显在《人大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作用》(《中国人大》2014.8)中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法治现代化的关系为理论基础,指出人大应该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主题,以推动国家治理法制化为主线来加快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当中发挥主导作用。

综上所述,近两年学术界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的相关解读,探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也从法治、执政党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等具体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总体而言,研究成果更侧重于政治学的宏观分析,在研究内容创新、实证分析及多学科视角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力度。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宏大的复杂系统,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众多的研究成果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只有更多元化、多层次的深入分析研究,才能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胡鞍钢等.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前线,2014,01

[3]唐皇凤.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2

[4]彭穗宁.建设服务型政党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J].党政研究,2014,06

[5]高小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4,01

作者简介:

付国英(1989~),女,汉,河南省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猜你喜欢

现代化体系国家
边疆治理现代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把国家“租”出去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