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杖头木偶之表演艺术

2015-11-17孔昊天

小品文选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木偶戏木偶扬州

孔昊天

(扬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0)



扬州杖头木偶之表演艺术

孔昊天

(扬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0)

木偶戏是中国最古老的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扬州木偶属于木偶戏中的杖头木偶,在中国木偶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扬州杖头木偶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巧、表演水平高,对其进行研究对于推动和促进地方特色艺术的健康发展,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和鲜明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拟从表演操作、木偶绝技等方面对扬州杖头木偶的表演方面进行研究。

扬州;杖头木偶;表演

扬州木偶源于清代,1963年正式组建成立了扬州木偶剧团。从成立至今五十年,其间,他们在扬州木偶在的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和发展,上做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题材不断拓宽,技艺不断创新,市场不断扩张,影响不断提升。2008年,扬州杖头木偶戏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扬州杖头木偶的制作工艺极为精巧,表演水平很高,在国内外的演出经验十分丰富,享有极高的声誉,特别是在欧洲、北美,多年来应邀出访不断。

1 表演操作 人偶合一

表演艺术是木偶剧的生命与灵魂,没有表演艺术,木偶剧就是死的木偶,而不是活的戏剧艺术。木偶剧是一种“真人弄假人”的艺术。那木偶舞台上一个个神气活现的木偶,都是隐于幕后的演员操纵着木偶而表演,这是木偶剧表演艺术的基础与前提。木偶剧是以木偶为主要角色的戏剧表演形式,演员是不能直接登台的,而要通过操纵木偶,让木偶代表演员进行表演。所以说,操纵表演是使死木偶变为活角色的关键与核心。木偶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全是通过演员的双手操纵控制的。演员的手如同木偶的神经,一个个无生命的“偶”,通过演员的“点化”后,才能变成有生命的“人”。所以木偶舞台上无生命的“偶”,同时又是有生命的“人”。木偶角色的“人性”与“偶身”的两重性,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戏谚云:“演员一身艺,千古一剧情;既是剧外人,又是剧中人;剧外和剧中,真假一个人。”这则戏谚意思是说,表演艺术的体现者是演员,这是表演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基本特点。演出中,他既是剧中人——角色,又是剧外人——演员。演员和角色,是真和假的矛盾统一,也是演员自我与角色自我的矛盾统一。有趣的是木偶戏中的角色不但是假的,就连扮演角色的木偶也是假人。这种“假中假”的演出形式,是木偶戏的一大特色。而戏台上一个个无生命的木偶角色的生命,都是台下演员所赋予的。

马克思说:“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动作是支配戏剧的法律①”。木偶戏的艺术,其形象不仅包括上面所谈到的木偶形象本身,而且还要靠幕后操纵演员的表演,将演员自身的形象思维、角色体验、动作设计,融入木偶形象、角色之中,离开这一点就不成木偶戏了。在当今的扬州木偶戏表演舞台上,艺术家们动作娴熟、操纵灵活,他们将木偶的头眼、嘴、身、手等动作的表演与戏曲演员的水袖、碎步、亮相、鹤子翻身等表演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杖头木偶的上半身是演员手中操纵木偶钎子的功夫,而木偶的下半身动作,则要靠演员的舞台功夫了。譬如木偶的台步就是依靠了演员的台步,也就是说真人怎么走,木偶就会怎么动。比如戏曲中的“起蹦子”和“跑圆场”,只有演员脚下走得好走得像,木偶才会惟妙惟肖。同样,木偶配音演员和伴奏人员也要有较好的艺术素养,才能在为木偶角色配音、伴奏的过程中,体现出木偶人物不同的心绪。这当中人物的性格,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都得和木偶的表演,节奏、动作协调一致,做到声、形统一,不露破绽。其情况和国外影视片译制时,配音演员必须看着影视片中角色口型而进行配音工作一样。此外,木偶人物因受面部表情的固定局限,往往要用夸张的动作和加强节奏感来表达感情。如低头表示沉思、愁烦;仰首表示傲气;抽泣表示悲伤;跳跃表示欢乐等等。总之人偶合一是组成木偶戏表演艺术的基本因素。

《嫦娥奔月》一剧中,当嫦娥吞丹与后羿永别时,其人物的内在感情被艺术家们刻画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该剧第一、五场,嫦娥与后男的对唱,第六场中对玉兔的独唱等抒情、叙事的段落,木偶表演的效果都十分理想,被人称为“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物”。木偶剧《葫芦娃》将在传统“只见木偶不见人”的遮挡式表演模式上,要求表演者不仅要控制木偶的表情和动作,还要将木偶的心境融入自己的肢体语言,让舞台“活”了起来。全新演绎的经典童话剧《新白雪公主》在以往的故事上重新打造了一个新版本,全剧的布景、服装、表演内容均为重新制作,比起老版本更加好看,该剧正风靡大江南北,演出逾千场。这些可以说明,扬州木偶操纵艺术水平己达到了新的境界。

木偶书法、木偶绘画这些涉及到特技的节目能成功,首先得益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国外观众,他们在欣赏这个节目时,往往被中国文化所陶醉、震撼。其次,观众在欣赏这个节目时往往是轻松愉悦的,但演员在舞台后所下的功夫,却称得上千辛万苦。真人练好书法本来就极不简单,而要举着几斤重的木偶,再加上用左手操纵木偶的右手写字,这其中的技术真是令人惊叹!这种情况下,别说创作书法了,连字要写得整齐了都困难,哪怕你举着不动都累的够呛,更何况还要一口气写下数十个字。为了练好这个节目,表演艺术家们几乎每天都要用四尺宣纸写上无数张,木偶用的毛笔都损耗了几十支。至今,这个节目虽然已经是成熟节目了,可是艺术家们仍然不敢放松,每天苦练,他们说,“艺术无止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高超的木偶操纵表演、达到人偶合一效果的技艺都离不开木偶表演艺术家们的辛苦。

2 木偶绝技 令人惊叹

扬州杖头木偶技艺全面且具有综合性,具有“刚柔相济,细腻传神”的艺术风格。而这一风格在扬州杖头木偶的绝活中得到了很大体现。比如《扇韵》,木偶表演扇子,木偶美女翩翩起舞,手中扇子灵活自如,时而优雅舒缓地展示,时而热情奔放地旋转,小小的扇子,转、甩、开、合,组成了不同的唯美图案,真切印证了扬州杖头木偶“不是真人、胜似真人”的美誉。再如《嫦娥舒袖》,有些演员所用长绸多达10多米,就是真人舞动起来都困难,更何况还要舞出美感,而我们的木偶演员凝集了扬州杖头木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细腻地演绎出了嫦娥飘逸的古典神韵。

在时代的发展中,木偶的绝活表演中运用到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很多时候,木偶制作老师设计的机关也为木偶绝活增色不少,但是这些机关也只有在优秀演员的灵活操纵下,才能从科技变成技艺,成为了艺术。扬州杖头木偶的绝活之所以魅力无穷,首先在于立足了扬州杖头木偶的本身,一方面扬州杖头木偶薪火相传,长久不衰,另一方面演员长期艰苦磨练,技艺十分牢固,这才炼就了扬州杖头木偶绝活的“神话”。

木偶戏“能人之能”,木偶也“能人之所不能”。前者比如现代木偶京剧《沙家浜》“智斗”一折中,阿庆嫂提壶续水(茶壶中可倒出真水)的动作,还有剧中反面角色刁德一、胡传魁用打火机点烟及抽烟、吐烟等木偶特技,令人叫绝;后者如现代木偶京剧《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一折中,杨子荣骑马、杀虎的情节:那驰聘于林海雪原之中,膘肥体壮的青鬃马和声震四野、凶相十足的大老虎,无不栩栩如生,令人称奇。这些特技绝活的巧妙运用,不但展示了木偶演员高超技艺,也为塑造人物增添了炫丽的色彩。

扬州木偶的历程是极其辉煌的历,但辉煌的背后却是扬州木偶操纵制作者艰辛的付出。现代木偶眼睛能动能眨,嘴巴能张能合,上能上天入地,能飞檐走壁等等,这些“不是真人,胜似真人”的舞台体现,无不倾注了木偶制作者的智慧和汗水;同样木偶在舞台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生动表演,无不体现了木偶操纵演员高超绝伦的的操作技艺,木偶能在舞台上活起来,离不开木偶操纵演员的“台下十年功”!木偶制作、操纵的艺人们,都是些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很强的人。他们不仅把木偶制作和操纵看作是一个饭碗、一种职业,更是当作一种事业去奋斗,一种艺术去追求。木偶长绸舞、舞扇、转佛珠是从兄弟剧种舞台表演借鉴来的,让木偶表演谈何容易。表演木偶作画、写字的演员一般都师从画院的画师们,从基本功练起,自己写得、画得象那么回事了才能操纵木偶去写、去画,这些木偶舞台上很多创新都是用演职员的勤劳和汗水换来的。相信通过木偶艺人的不断努力,木偶艺术这支奇葩将更加鲜艳。

木偶对于生活中的现实细节在表演上并非都能达到,但有时从效果出发,又非达到不可,这就要靠木偶的绝活了。如在现代戏的表演中,木偶能左手拿着火柴盒,右手持根火柴棒,“划”一声,点着了火,十分娴熟地将香烟点上。鼻中还冒出一小串白烟。这样真实而细致的表现,在过去的木偶戏中是少有的,而今天的木偶戏都能达到。再如《火焰山》一剧,孙悟空错借妖扇,火势越扇越大,舞台的上、下场门全是一团团的真实火焰,天幕上是幻灯火影,整个气氛非常强烈。这些场景无不具有现实主义的客观描写。但是,绝对摹仿又容易脱离所谓的“偶味”,还必须大胆想象夸张。在《嫦娥奔月》剧中,那妖龙吐水,河水猛涨,昆仑山奇景,西王母仙境,无不具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虚构。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使当今的扬州木偶戏增强了表现力,创造了美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再比如《武松打虎》一剧,表演中并没有简单地照搬真人演员武松的身段,因为这并非是扬州杖头木偶之所长。表演艺术家在这个节目里创造性地糅合了舞蹈动作,老虎喝了武松的烈酒甚至跳起了迪斯科,将本来残酷紧张的武打用轻松愉悦的舞蹈表现出来,却又合情合理,符合了现代观众特别是小观众的审美情趣。还有木偶书法节目《李白赋诗》,将扬州杖头木偶、中国传统书法、中国诗歌朗诵艺术,乃至中国古典音乐结合到了一起。本来不食人间烟火的土胎木偶,化身一位吟咏者与书法大师,他随着典雅优美的音乐旋律,轻声吟诵,奋笔挥毫,不一会儿,一首“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呈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同时欣赏到了木偶的奇、书法的美,唐诗的韵,回味无穷。

通过扬州木偶剧团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涌现一批新颖、别致的木偶特技节目。如《扇韵》,表现一位少女在“春江花月夜”乐曲声中,面对明月,手持双扇舞出开扇、收扇、按扇、转扇等高难动作和做出各种舞姿;《木偶作画》中郑板桥能当场画出一幅气韵生动的《竹石图》;《木偶书法》中李太白在一幅宣纸上书写草体《送孟浩然之广陵》书法作品;尤其是木偶绝活《木偶变脸 喷火》,表演者吸收川剧表演技法,又改进了木偶内部装置,瞬间就能使木偶变出8张不同图案、色彩的脸谱,随即口中喷出团团烈火……而这些绝技表演都是采取“人偶同台”、零距离地和观众接触的情况下进行的,使观者无不为之震撼!

3 演出丰富 多方借鉴

城市、农村、学校、工厂、军营处处都有扬州杖头木偶剧演出的身影。能在正式剧院演出,也能在学校操场演出;能为招待国宾演出,也能为普通老百姓的婚寿喜庆演出。精品佳作常演常新,《琼花仙子》二十多年来演出超过1万场次。而且扬州木偶已走出国门,足迹遍布亚洲、南美、西欧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曾在日本创下两个月连演52场的记录。1991年至1996年以一部《三国志》在日本公演六年之久。

近年来,扬州杖头木偶在国内外的很多重要演出场合中频频亮相,惊艳的表现每每令观众叫绝、叫好。《变脸喷火》、《李白赋诗》(木偶书法)、《板桥作画》(木偶绘画)、《扇韵》、《嫦娥舒袖》、《耍佛珠》、《草裙舞》等节目久演不衰,愈演愈新,成为扬州乃至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接待中外贵宾的常演节目,这充分展示了扬州木偶艺术的魅力和艺术家们超人智慧及风采。仅2012年一年中,扬州杖头木偶节目就先后赴美国、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与地区演出,每到一国一地都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扬州市木偶剧团排演的木偶剧,既有立足于中国文化的,也有取材于西方舞蹈、传说的。比如《草裙舞》,就是取自美洲地区最具特色的舞蹈动作,节奏明快热情,动作火辣奔放,为观众拓展出无限的审美思维空间,也为扬州杖头木偶绝活注入了新鲜的内容。而在剧目《三国志》中,剧团在很多木偶动作设计方面都曾向日本的歌舞伎、音乐学习、借鉴。

由于木偶表演艺术没有语言的障碍,而且老少咸宜,因此在中外文艺交流中往往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今天的木偶艺术也在不断地从西方文化中汲取养分。木偶剧团除了一些传统绝活表演之外,还排练了一些大型剧目,比如《白雪公主》、《胡桃夹子》。这些剧目克服了杖头木偶没有腿的特点,把西方的芭蕾舞搬上扬州杖头木偶舞台,对扬州杖头木偶表演也是一大突破。小小的扬州杖头木偶,可以演绎出万千气象、大千世界。

扬州木偶戏如今已经成为了具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性艺术,总体上以戏曲化为主,话剧、歌舞剧等成份兼而有之。同时还具有扬州木偶戏特有的人物形象戏曲化、操纵表演个性化,灯光舞美现代化,音乐唱腔优美化的艺术待色。无怪乎许多国际友人叹为观止。我相信,只要坚守扬州木偶艺术的本真,不断探索,就能不断发展,赢得观众的喜欢与追捧,为这一古老技艺续写不老的传说!

注解: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卷第23页。

[1] 《偶韵绵长》(内部资料),扬州市木偶剧团编印,2007年。

[2] 《扬州木偶艺术发展的三次飞跃》,封保义,载《艺术百家》1994年6月。

[3] 《绚丽多姿 独树一帜——扬州木偶艺术摭谈》,戴荣华,载《剧影月报》,2011年8月。

[4] 《扬州木偶戏的探索》,常骥良,载《艺术百家》,1994年6月。

[5] 《扬州木偶艺术的辉煌历程》,赵毅,载《剧影月报》,2012年6月。

[6] 《扬州木偶表演艺术二题》,王海燕,载《剧影月》,2009年2月。

[7] 《木偶艺术创新的思考——扬州木偶艺术发展的三步曲解析》,封保义,载《中国戏剧》,2003年5月。

江苏省普通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_1402

J827

A

1672-5832(2015)12-0053-02

猜你喜欢

木偶戏木偶扬州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湖南辰溪县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戏木偶头
扬州的夏日
木偶戏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小木偶找智慧
“扬州绒花”
木偶的眼泪(一)
木偶复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