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度桑蚕干茧质量分析报告

2015-11-16

中国纤检 2015年13期
关键词:干茧茧丝桑蚕

2014年,我国桑蚕茧生产总体稳定,除江苏、浙江桑园面积继续减少,广西、四川、云南继续增加外,其他大部分蚕区桑园面积基本稳定。全国桑园面积1242万亩,比上年(下同)减少1.3%;桑蚕茧发种量1626万张,减少1.4%;鲜茧产量64万吨(折合干茧25.6万吨),减少0.3%;全国鲜茧收购均价1806元/担,下降9.7%;桑蚕丝产量17万吨,增长6.9%;真丝绸商品出口额31亿美元,下降12.2%;蚕农实现收入213亿元人民币,减少10%。茧丝价格总体呈下行趋势,干茧年平均价格为10.59万元/吨,同比降低300元/吨,最高为11.50万元;生丝年平均价格为33.77万元/吨,同比降低3.56万元/吨,最高为36.93万元/吨。全年桑蚕干茧公证检验总量63963.86吨,同比增加6079.13吨,增幅达10.5%;公证检验总量接近全国总产量的25%,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受检桑蚕干茧经济价值逾66.4亿元。

一、桑蚕干茧质量状况

(一)全国综合质量稍有提升。桑蚕干茧年平均质量为4.2A3256Ⅱ,即清洁/洁净等级(以下简称丝等级)为4.2A、毛茧出丝率32.30%、解舒丝长569.3米、万米吊糙4.3次。主要质量指标除万米吊糙同比持平外,丝等级、毛茧出丝率、解舒丝长、解舒率和上车茧率等指标均小幅提升,上述指标同比分别提升0.10A、0.28个百分点、13.6米、1.20个百分点和0.6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下降后,首次小幅反弹。

从2011年至2014年统计数据来看,桑蚕干茧年总产量基本稳定在25万~26万吨之间,桑蚕干茧公证检验量每年以平均0.5万吨的水平递增,桑蚕干茧综合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但下行趋势已逐渐显现,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趋势状况见下图)。

2011年至2014年蚕茧产量、公证检验量和综合质量变化趋势图

(二)产地区域质量升多降少。主要蚕茧产地省份中,云南(4.9A3569Ⅱ)、山东(4.3A3772Ⅱ)、陕西(5.3A3349Ⅱ)、四川(4.4A3460Ⅱ)综合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重为39.1%,同比提升了18.4个百分点;江苏(4.2A3158Ⅱ)、浙江(4.4A3157Ⅱ)、重庆(4.4A2747Ⅱ)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比重为32.7%;广西(3.9A3245Ⅱ)、江西(3.5A2740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重为28.1%,同比增加19.2个百分点。四川省综合质量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市质量提升至全国平均水平,广西质量同比下降,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 茧期质量惯性波动。在不同的茧期中,早秋(5.0A3462Ⅱ)、晚秋(4.4A3262Ⅱ)、中秋(4.3A3259Ⅱ)、夏茧(4.3A3457Ⅱ)的质量优于年平均值,比重为32.5%,同比提升25.7个百分点;春茧(4.1A3257Ⅱ)的质量与年平均值基本持平,比重为42.2%;秋茧(4.2A3152Ⅱ)的质量低于年平均值,比重为25.3%,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各茧期综合质量变化情况,夏茧同比提高,毛茧出丝率和解舒丝长提升两个百分点、7.0米;春茧和中秋茧持平;早秋、晚秋和秋茧同比略有降低,毛茧出丝率和解舒丝长下降1个百分点、6.7米。

(四) 主要蚕品种质量总体稳定。在主要蚕品种中,7532(4.8A3969Ⅰ)、箐松×皓月(4.4A3362Ⅱ)、雄蚕(5.1A4172Ⅲ)、川山×蜀水(4.0A3461Ⅱ)、9405×9406(3.8A3882Ⅱ)、苏菊×明虎(4.2A3159Ⅱ)等7个品种的质量优于全国平均质量,比重为45.3%,同比降低5.6个百分点;873×874(4.1A3250Ⅱ)、秋风×白玉(4.3A2955Ⅱ)、871×872(4.4A3052Ⅱ)、夏芳×秋白(4.2A3155Ⅱ)、云7×云8(4.1A3152Ⅱ)等5个品种的质量与全国平均质量基本持平,比重为20.4%,同比降低14.3个百分点;桂蚕1号(3.8A3145Ⅱ)、芙蓉×湘晖(4.1A3045Ⅱ)、洞庭×碧波(3.5A2644Ⅲ)、781×782(4.7A2951Ⅲ)、薪杭×白云(3.8A2843Ⅲ)等5个品种的质量低于全国平均质量,比重为25.2%,同比增加10.8个百分点。871×872、芙蓉×湘晖、薪杭×白云、苏菊×明虎等4个品种质量同比下降,下降的主要指标为毛茧出丝率和解舒丝长,下降平均幅度为1.0个百分点、32.5米;其他蚕品种质量同比提升,提升幅度较大的为9405×9406、781×782、云7×云8、夏芳×秋白、川山×蜀水,提升的主要指标为毛茧出丝率和解舒丝长,提升平均幅度为1.4个百分点、7.8米。

(五) 质量技术指标分布状况。丝等级以4A级及以上为主,所占比重达86.0%,其中:4A级所占比重最高,为49.8%,同比降低10.7个百分点,5A级比重为33.3%,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6A级比重为2.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毛茧出丝率主要集中在31.0%至34.0%间,比重为35.3%,其次集中在35.0%至41.0%间,比重为33.0%;解舒丝长主要集中在400.0米至500.0米、500.0米至550米、600.0米至650.0米三个区段、比重分别为24.3%、19.1%、22.2%;万米吊糙集中在3次至5次间,比重为71.1%;解舒率主要集中在50.0%至60.0%之间,比重为46.8%,其次为60.0%至70.0%区间,比重为29.4%。符合茧丝绸交易市场干茧交收质量基本要求(丝等级≥3.0、毛茧出丝率≥25.0%、解舒率≥47.0%、解舒丝长≥360.0米)的比重为94.4%,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

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一)质量提升综合因素。2014年桑蚕干茧的综合质量在连续两年下降之后转向提升,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行业自律措施加强,蚕茧收购加工行为趋于规范。由于蚕茧收烘主体(茧站和缫丝企业)追求短期利润,降低了对蚕茧质量的重视程度,收购毛脚茧和过潮茧等蚕茧的现象屡禁不断,导致优质茧丝绸原料稀缺。针对上述问题,浙江、江苏等地丝绸协会本着维护蚕农和丝绸生产企业合法利益,规范蚕茧收购秩序,向当地蚕茧收购单位和缫丝企业发出倡议,要求严格执行《茧丝流通管理办法》和《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不收毛脚茧和过潮茧,鼓励蚕农交售化蛹茧,引导和督促蚕茧收购加工单位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把好蚕茧质量评判第一关。同时,通过宣贯政策、法规、标准,宣传忽视质量管理的危害等,提高了交易各方质量意识,引导按质论价的市场环境。

2. 监督执法有力实施,质量违法行为得以遏制。各地质监部门和专业纤检机构加强了蚕茧收购期间的监督执法检查,明确检查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的方式,采取针对性的调查摸底、部门联合发文、加强现场抽样检验和督查指导等方法,全年共检查蚕茧7.27万吨,对收购毛脚茧、过潮茧等的59家企业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对存在严重质量违法行为的6家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并将有关情况通报相关部门。监督执法工作有力地打击了质量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区域性、成规模的恶性质量违法案件发生。

3. 龙头企业改进生产经营方式,源头控制蚕茧生产质量。四川省凉山州、南充市、重庆市黔江区等蚕茧主产地的龙头企业通过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采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方针,通过育苗补助、桑树专用肥补助、桑树病虫防治农药补助、蚕种补助、小蚕共育费补助、蚕药补助、蚕业机具补助等措施,激发蚕农养蚕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公证检验技术平台作用,采取蚕茧质量奖、蚕茧产量台阶奖等奖励措施,严格执行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市场经济基本要求,促使蚕农提高蚕茧生产质量。2014年四川省桑蚕干茧平均质量4年来首次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4. 公证检验稳步推进,蚕茧质量稳中有升。通过对公证检验覆盖区域的农业局、统计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蚕业管理总站、蚕桑生产(发展)办公室、茧丝交易市场和相关企业的信息统计显示,全年依据公证检验证书结算的干茧占总检验量的80.4%,公证检验在促进市场价格形成,保证以质论价、公平交易中的作用明显;桑蚕茧主产省份专业纤检机构根据公证检验结果和监督检查情况,共形成区域范围质量分析报告17份,向当地政府、产业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及时通报茧丝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公证检验服务宏观调控作用逐步提升。江苏、浙江、重庆、四川、云南等地承检机构依靠公证检验结果,针对蚕茧生产期气候条件变化、病虫害危险、生产设施老化、原料采购和生产成本加大、货批贮存条件不良、下游产品市场价格下滑等问题风险,及时向企业提出预警和改进建议,有效地保护了蚕茧质量、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和损失,实现上游生产和下游需求的对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二)区域质量下降因素。

1. 欠缺行之有效的扶持措施,生产水平整体提升缓慢。2013年,商务部等8部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但从目前各地反馈情况看,大多数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桑蚕产业关注度不高,尚未制定配套的具体规划、政策和措施。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粮棉等产业的投入以及各种补贴逐年增加,但是对蚕桑产业,尤其是对桑树苗木繁育、桑园建设、小蚕催青育苗、蚕室建设、病虫害防治、质量检测标准及技术研制等方面的扶持补贴政策措施明显偏弱,导致产业生产水平提高比较缓慢,并影响了蚕农生产的积极性。

2. 延续传统生产方式,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蚕桑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尤其是劳务经济等新型产业的兴起,大量劳动力外出,留守的劳力群体主要是老弱或老少群体,制约了蚕桑生产的规模化,导致生产管理的粗放化。同时,受土地流转、劳动力成本上涨、外销下降等因素的影响,蚕桑规模发展的难度加大,养蚕收入在蚕农家庭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传统型生产方式已明显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但是新型生产方式的创新形成和推进速度缓慢,致使产业发展后劲已显不足,严重影响了蚕茧质量的提高。

3. 鲜茧缫丝导致诚信危机,广西蚕茧质量普遍下降。2014年丝绸行业行情总体低迷,广西等主产区缫丝企业均大规模进行鲜茧缫丝。据调查,去年广西全区开工的88家缫丝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开展鲜茧丝生产,而且在销售时又不予以明示。鲜茧丝在外观品质方面与干茧丝难以准确区分,用于丝绸面料生产极易产生变形和单位重量不足等严重质量问题。鲜茧丝追求中低端品质和鲜蚕蛹等副产品价值,对蚕茧原料质量要求不高,鲜茧丝“鱼目混珠”干茧丝,诚信危机频发,埋下质量下降的“地雷”,导致占全国总产量四成左右的广西干茧的平均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建议措施

(一)突出因地制宜,狠抓政策落实。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蚕茧主产区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的配套落实方案。主要基地县区要把蚕桑产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农民增收的亮点来培育,把蚕桑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强农的重点产业来抓。建议加大财政资金对桑蚕产业特别是桑蚕生产环节的扶持力度,调动蚕农栽好桑养好蚕的积极性,推动产业的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

(二)完善标准化体系,加快技术装备研发进程。根据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精神,结合茧丝绸产业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基础通用和与相关强制性标准配套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体系结构;依据市场发展客观需求,培育发展团体标准;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进和创建茧丝绸标准国际化,强化中国茧丝绸贸易“通行证”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加强繁育、饲养、检验检测、生产控制等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装备自主研发,解决制约我国茧丝绸产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创新生产方式,培育规模化饲养。根据“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是关键。要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方针,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统筹协调,创新生产经营模式,鼓励桑蚕生产主体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发展,优化生产布局,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推动桑蚕产业向省力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干茧茧丝桑蚕
家蚕高品位茧丝新品种“夏81×春12·春22”的选育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夏秋用双限性桑蚕品种“蜀芳×川白”的育成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2014-2018年四川省桑蚕干茧质量状况通报
桑蚕 广西“天虫”占全国半壁江山
四川省桑蚕干茧和生丝质量位居全国前茅
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理化性状的比较研究
两广二号茧丝力学性能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