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养老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2015-11-16钱晶

剧影月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养老老年人

■钱晶

文化养老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钱晶

“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它是以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到保障为前提,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拥有健康身心为基本内容,以张扬个性、崇尚独立、享受快乐、愉悦精神为目的的养老方式。实施“文化养老”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保障老年人文化权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老有颐养”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尊老、爱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年人曾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抚养儿女忙碌操劳,他们理应享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成果,得到社会尊敬和关爱。在全社会关注老龄问题,注重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背景下,一种新的养老方式——文化养老,悄然兴起。

文化养老是当今社会养老模式的一大趋势,必须将其放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中去认识,置于迎接老龄化挑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要切实开展好文化养老,必须要研究文化养老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分析文化养老的基本属性,探索文化养老新思路。

一、充分认识文化养老的基本属性

文化养老有其自身的特点,抓住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文化养老活动,才能让老年人各执其好、各展其能、各享其乐、各受其益。

1、自觉性。在物质生活大幅提高的当今社会,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更多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慰藉,渴望走出家门参加活动充实自己,因此文化养老是老年群体自身的需求。社会团队组织一方面通过文化部门引导建立,但更多的是自发的、自觉地建立起来的。他们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乐此不疲。

2、多样性。由于人们兴趣爱好的不同,以及文化层次差异的不同,因此各自对求知、求美、求富、求乐、求健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兴趣的多样性,带来了团队的多样性。同样老年大学上什么课也是多样性的,音乐中有分类,收藏中也有分类。自主选择,爱好不同,参与的类别则也不尽相同。

3、广泛性。文化养老的参与面和覆盖面很广。从地域上讲,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社区还是村落,都能普及适应。以身份讲,包括退休领导、教师、企业职工到普通的农民阶层,大家都打成一片,按照爱好的文体样式合成群体,充分体现了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4、互动性。许多老年人原来只局限于观赏,通过加入团队,参与活动,萌生了自我表演的欲望,跃跃欲试参与进来进行互动,成了自娱型、展示型,你方唱罢我登场,通过互动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活跃了身心,年轻时的爱好得到了补偿。

5、共享性。开展文化养老让老年人走出家门,回归社会,融入社会,不闭关自守,加强了人际交流。往往台上表演的眉飞色舞,台下也跟着喜笑颜开,不论是参与者还是观看者都是受益者,通过资源配置,城乡联动,全社会都得到了全面的共享。

二、为文化养老创造良好环境

文化养老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养老模式,是在人们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准之后追求精神需求的一种社会必然。常州作为处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2014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近20000元,可谓丰衣足食。另一方面,常州市推行城乡一体化,全市约60%的农村实行了拆迁集中居住,小区的建设比较规范,设施也比较齐全。特别是随着农村拆迁大量土地的流转,广大农民告别了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以土地换成了社保,过上了和居民一样的生活,日常清闲了,生活舒坦了,更注重养生了,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三、为文化养老丰富文化资源

这里所说的文化资源是指一个地区所具有的人文环境和配套设施情况。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愚昧到文明,文化养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文化养老就是文明养老、快乐养老。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优势,为我们文化养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常州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福寿文化历史悠久。多年来,群众文化活动异常活跃,文化的积淀和文化的特色,为文化养老队伍的壮大和老年人文化生活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空间,为文化养老的开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常州的文化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基本实现了城乡公共文化建设均等化发展。建立了网上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村(社区)标准化电子阅览室全面覆盖,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数字化、便民化,为文化养老提供重要依托。

四、为文化养老提供有效保障

文化养老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一项有益于社会的事业要让它发酵、做实,除了老百姓的拥护外,必须得到政府层面的重视和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提高认识,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地开展工作。一是要把文化养老摆上民生工程的高度来抓,切切实实地负起政府的责任;二是要把文化养老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满足群众的需求,实现党的宗旨;三是要把文化养老看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对文化养老体系建设一体化规划,一起步骤,一起推进。要形成合力,将“文化养老”同“待遇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结合起来,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通过载体的搭建,在政策和制度建立一整套长效化的协调、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公共文化设施应由政府投资主导建设,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由政府保障,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养老在投入、运行的机制上得以保障。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引导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通过财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吸纳民资共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养老活动,让企业与公共文化资源互惠互利、共建共享。

文化养老是科学的系统工程,不存在固定模式,应该将物质养老、精神养老有机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拓宽工作渠道,从而不断满足老年群体的文化需求,提高晚年幸福指数。

五、文化养老与公共文化服务密切相关

老年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提高为老年服务的功能,如何进一步增加有针对性的老年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特殊文化需求,如何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如何积极鼓励引导老年人参与文化建设,如何把 “文化养老”与“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公益性的文化服务等等,这些,既是文化养老要面对的课题,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目前,各地的“文化养老”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各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还在深入推进之中。做好文化养老工作和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好政府、公益性文化机构、市场、社会、家庭和个人六个方面的作用,使文化养老和公共文化服务更为有机地结合,能够适应老年人文化需求个性化、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把传统单一的服务拓展为综合性强、覆盖面广、针对性实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为每位老人创造更加舒适温馨的环境,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文化服务,把文化养老推向新的阶段和新的高度,让老人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文化养老”体系建设,注重“文化养老”辐射功能,通过搭建载体,组织开展各类适合老年群体的系列文体活动,打造活动品牌,扩大老年文化的活动平台,以推动“文化养老”的全民参与。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养老老年人
凝聚幸福感 共绘“夕阳红” 临平街道打造全周期养老服务体系
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养护网点服务体系
养老生活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养老更无忧了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罗城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取得可喜成效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