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

2015-11-15

江苏年鉴 2015年00期
关键词:死难者南京大屠杀和平

特 载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2014年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公祭仪式。

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纪念馆集会广场布置得庄严肃穆。现场国旗下半旗。广场西侧巨大的“灾难墙”,灰黑的底色映衬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14个白色大字。一万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静静肃立。

9时56分,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现场,站立在群众方阵前。18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兵齐步行进至公祭台两侧,持枪伫立。

10时整,公祭仪式开始。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唱毕,全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公祭现场拉响了防空警报。同一时间,南京全城警报响起,汽车、火车、轮船汽笛齐鸣。

默哀持续一分钟。军乐团奏响低回空灵的《安魂曲》,16名礼兵抬起8个巨大的花圈,缓步走上公祭台,将花圈安放在“灾难墙”前。77名南京市青少年饱含深情地宣读《和平宣言》。

随后,习近平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85岁的夏淑琴老人和一名少先队员一起,缓步走上公祭台,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6名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共同撞响“和平大钟”。随着三响深沉悠远的钟声,3000羽和平鸽振翅飞翔,寓意着对30万死难者的深深追思和圆梦中华的雄心壮志。

公祭仪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各界代表走进纪念馆展厅,参观《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参观结束时,习近平、张德江在签字簿上签名。随后,习近平等亲切会见了参加仪式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遇难者遗属代表。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新华社记者 张 铎 摄

马凯、刘奇葆、许其亮、韩启德一同参加上述活动。

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和老同志代表,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和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军区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港澳台同胞代表,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二战中国战区和遭受过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亚洲国家驻华使节代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遇难同胞亲属代表,江苏省各界群众代表等参加公祭仪式。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中外记者在现场进行采访报道。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习近平

(2014年12月13日)

同胞们,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中国城乡战火连绵、硝烟四起,中国人民生灵涂炭、苦难深重,中国大地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令人感动的是,在南京大屠杀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我们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众多国际友人也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他们中有德国的约翰·拉贝、丹麦的贝恩哈尔·辛德贝格、美国的约翰·马吉等人。对他们的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一切有良知的人们。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都对南京大屠杀惨案进行调查并从法律上作出定性和定论,一批手上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日本战犯受到了法律和正义的审判与严惩,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同胞们、同志们、朋友们!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具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坚定了抗日救国的必胜信念。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在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

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彻底洗刷了近代以后中国屡遭外来侵略的民族耻辱,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创造了重要条件。

同胞们、同志们、朋友们!

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对这些错误言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

同胞们、同志们、朋友们!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近代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人民无数次经历了战争磨难,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刚才,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庄严揭幕。我们设置这尊鼎,就是要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

此时此刻,我们要告慰所有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不幸死难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中英勇牺牲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斗争中英勇献身的同胞们: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此时此刻,中国人民也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

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

延伸阅读:盘点各国公祭日

【联合国——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背景:1945年1月27日,苏联军队解放了最大的纳粹死亡集中营波兰奥斯维辛,二战期间,110万人在这里遭纳粹屠杀。

目的:2005年,第60届联大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月27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以此反对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做法,并要求所有国家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有关种族屠杀的罪行。

官方活动:

波兰:每年1月27日举行活动纪念奥斯维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波兰境内设立的最大集中营,约110万人在该集中营被杀害。2005年1月27日,时任德国总统克勒等44个国家领导人以及集中营幸存者等数千人参加了纪念活动。

德国:1995年通过法律设定1月27日为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2014年1月27日,总统府、总理府、各部委及下属各机构均降半旗,德国联邦议院为悼念遭纳粹屠杀的死难者,举行追悼会,德国总统高克和总理默克尔均出席纪念仪式。

英国、意大利等通过立法将1月27日设立为法定纪念日。

【新加坡——全面防卫日】

背景:1942年2月15日,日军攻陷狮城。日军进城后展开针对华人的大屠杀。

目的:新加坡于1967年2月15日竖立“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并将每年的2月15日设立为“全面防卫日”,以纪念日占期间死难的同胞。并提醒新加坡年轻一代牢记日本统治时期的悲惨日子,让他们了解自由与和平的可贵及全面防卫的重要性。

官方活动:每年2月15日,官方纪念活动在“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前举行。新加坡政府、警察部队、宗教团体、中华总商会、死难者家属代表等参加悼念仪式。

【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

背景:1945年5月8日,德苏签订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书,二战欧洲战场结束。

目的:苏联将德国投降翌日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战胜德国法西斯的纪念节日,并庆祝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

官方活动:1995年4月19日,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立法规定每年5月9日为全国公众假日。每年这一天,莫斯科都要举行盛大集会和阅兵式。国家领导人前往红场的无名烈士墓前敬献花圈,进行哀悼。

多国纪念同一日:同时在这一天庆祝的国家还有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波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英国、乌兹别克斯坦等。

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记者 王 晔 摄

【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日】

背景:1941年12月7日,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遭日本袭击,致2400多名美军官兵丧生。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讲话,称12月7日为“国耻日”,对日宣战。

目的:2011年,珍珠港事件70周年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以勿忘国耻,纪念死伤将士。

官方活动:每年这一天举行悼念仪式。2014年12月7日是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73周年纪念日,美国低调纪念这一日子。美国总统奥巴马称,那是最伟大的一代,千百万美国人为了让世界更安全、自由和公正而参战,但是奥巴马没有计划参加任何纪念仪式。

【以色列——大屠杀纪念日】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有约600万犹太人遭到了纳粹分子的屠杀。战争结束后,幸存的犹太人一直以其自己的方式纪念在二战中死难的同胞。

目的:1951年以色列首次举行大屠杀纪念日活动,该纪念日在1959年正式通过立法。日期在每年犹太历尼桑月27日(4月7日至5月7日之间),悼念被屠杀的犹太人,纪念勇敢抵抗纳粹屠杀的犹太英雄。

官方活动:在这一天,以色列的总统、总理会和数千名民众在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悼念遇难的犹太同胞。纪念仪式上会邀请6名大屠杀的幸存者点燃火炬,纪念在大屠杀中罹难的600万犹太人。以色列的首席拉比也会诵祷经文为死难者祈祷。

仪仗队持枪伫立 于先云/视觉江苏网

和平宣言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12月13日上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77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举世震惊,九州同悼,雪松纪年,寒梅怒放。

亘古浩劫,文明罹难,百年悲叹,警钟鸣响。积贫积弱,山河蒙羞,内忧外患,国破家亡。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日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七十七载,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长。

二零一四,国家公祭,中外人士,齐聚广场。白花致哀,庄严肃穆,丹忱抒写,和平诗章。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

国家公祭鼎记事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二○一四年二月二十七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十二月十三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十二月十三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二○一四年十二月十三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南京市首次举行公祭仪式。

国家公祭鼎铭文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

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

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

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延伸阅读:揭秘国家公祭鼎

国家公祭鼎鼎上外口径1.266m,内口径1.156m,鼎耳高0.498m,鼎足高0.915m,底座为高0.45m,长宽各2m的黑金沙石,铭刻有“国家公祭鼎”5个篆体鎏金大字。铜质的鼎身和铜质的底座重2014kg,石质的底座重1213kg,象征2014年12月13日,举行首次国家公祭。鼎深古铜色,以显庄重与肃穆。鼎上颈部和两耳侧面纹饰以所在地南京市常见绿色植物的枝叶为图案元素,象征着绿色和平、生命重生。铜质底座部分铸有南京标志建筑城墙图案,象征首次国家公祭在古城南京举办。鼎颈部纹饰为传统雷纹,鼎足上端采用犀角纹,足下端为象腿足形,两足在前,一足在后,圆睛张目,粗犷有力,象征中华民族在历史记忆中觉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国家公祭鼎正面铸有160字的铭文,魏碑简体字,铭文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强烈谴责之情,对遇难同胞表示痛悼、祭奠之意;记述了南京大屠杀激发全民抗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胜利的历程,表达了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维护和平、圆梦中华的坚强意志和决心。考虑到祭器是古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铭文采用“骈文”体,讲究对仗押韵,立意内涵深刻、行文气势磅礴,与国家公祭鼎浑为一体,体现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增强了公祭的感染力、震撼力、历史传导力。

鼎的后侧左右两边铸有记事,共287个汉字,楷体简体字,详细记载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举办首次国家公祭的事实。

国家公祭鼎由南京艺术学院设计,金陵古艺术青铜研究所铸造。

构筑捍卫正义的国家记忆

(《人民日报》社论)

今天是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难以忘却的日子里,让我们深切哀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让这段不屈抗争的历史,成为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成为捍卫和平的强大意志,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

1937年12月13日,在中国犯下了无数滔天罪行的侵华日军,开始在南京制造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30多万同胞在长达六周的时间里惨遭杀戮。无论死亡人数,还是行凶手段,南京大屠杀都堪称灭绝人性的反人类暴行,与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大屠杀一样,成为法西斯带给人类巨大灾难的见证。

面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民族空前团结、浴血奋战,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共抗外辱,最终用血肉铸就新的长城,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成为近代以后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事实就是事实,公理就是公理;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所有审判早已对这一罪行下了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对战争性质和暴行罪恶的认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也是战后国际秩序重建的重要基础。历史事实不容篡改,国际正义不容藐视,人类良知不容挑战。

和平和光明前进一分,战争和黑暗就后退一分。我们设立国家公祭日,就是为了强化国家记忆,凝聚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共同精神信仰,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踏步前进;就是为了昭告国际社会,诚实面对历史才能真正走向未来,中国将毫不动摇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呼吁国际社会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懈奋斗。

饱经沧桑、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更加热爱和平,更懂得珍惜和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一心,捍卫人类尊严和历史正义,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我们就一定能够开创崭新的未来,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3日第1版)

铭记历史伤痛 凝聚圆梦合力

(《新华日报》评论员文章)

白花志哀,国旗低垂,警报长鸣,江河呜咽。昨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揭露了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残暴罪行,谴责了少数人罔顾历史事实、否定侵略历史的丑陋行径,宣示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必将凝聚起全国人民化历史悲痛为振兴中华的强大力量。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南京大屠杀是南京文明史上最惨痛的记忆,也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事实就是事实,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1994年以来,为了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同胞,南京每年都要在“12·13”鸣响防空警报,举行祭奠活动。今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决定,把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立法的形式将国家公祭制度化、法制化,这是对死者的祭奠,也是对生者的慰藉。设立国家公祭日,有利于强化国民对历史的集体记忆,有利于汲取教训,坚定信念,凝聚起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诚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生前所言:“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和平和光明前进一分,战争和黑暗就后退一分。只有牢记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只有高度警惕并坚决反对一切罔顾历史事实、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言行,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才能驱散罪恶的黑暗阴霾。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 王 晔 摄

国不强则民不幸。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人民就会失去基本的保护。在国家公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少先队员代表共同为国家公祭宝鼎庄严揭幕。设置国家公祭宝鼎,就是要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只要我们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就一定会越来越广阔。

江苏是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发生地。对于南京大屠杀,江苏人民更是痛彻心扉。铭记历史伤痛,我们更须凝聚筑梦圆梦的力量,戮力同心、共襄发展。当前,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个锐利思想武器,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绩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

(《新华日报》2014年12月14日第2版)

国家公祭日江苏纪念活动

在国家公祭日前后,江苏省和南京市陆续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系列活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料系列发布活动、“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社会教育活动、“悼念同胞、珍视和平”公祭系列活动和“学习讲话,提高认识”座谈讨论活动共五大类21项宣传教育活动。

第一大类:“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系列活动,包括演讲朗诵比赛、诗词楹联征集展示、解放军官兵主题宣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动等4项具体活动。

——9月18日至12月20日,演讲朗诵比赛。

——12月8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诗词楹联优秀作品书法展在南京美术馆展出。

——12月10日,南京警备区组织中国人民解放军1213名官兵,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和平公园举行主题宣誓活动。

——12月13日,中山陵园、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纪念馆等40家南京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共同开展群众性纪念活动。

第二大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料系列发布活动,包括公布幸存者口述史、公布“市民呈文”、发布史料新证、开展学术研讨等4项具体活动。

——从9月17日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每天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布1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资料,连续公布100天。

——南京市档案局、南京市档案馆从南京大屠杀档案中选取100份“市民呈文”,通过官方网站、政务微博等渠道同步公布。12月5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12月13日举行《馆藏南京大屠杀“市民呈文”档案史料展》。

——12月8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纪念馆会议室举行“史料新证——2014年度新征文物新闻发布会”。

——12月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在纪念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国家公祭视阈下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公布一批最新的研究成果。

第三大类:“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社会教育活动,包括编写公祭读本、出品文集专题、公祭海报征集展示、发行纪念邮品等4项具体活动。

——从5月开始,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出版社等单位组织专家学者,陆续编写完成小学版《血火记忆》、初中版《历史真相》、高中版《警示思考》三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8月31日、11月13日、12月1日分别举行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首发式,《读本》全面进入江苏中小学课堂。

——编纂出版南京大屠杀相关史料文集。出版发行《国家公祭》丛书(第一辑)、《南京大屠杀辞典》、德文版《拉贝传》、长篇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全纪实》等。

——国家公祭海报征集展示。从10月开始,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国家公祭海报,共收到海内外平面设计师创作的参赛作品近千件。12月11日,“铭记1213国家公祭日”国际海报邀请展在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举行,60多幅作品对外展出。20多幅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悬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外部道路上长280m的海报墙在12月13日正式亮相。

——12月13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家公祭日邮资纪念明信片及纪念封首发式。《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邮资明信片,运用“战争与和平”的对比概念,激励国人以自强不息的姿态走向未来,永远不让历史悲剧重演。邮资图部分前景为国家公祭鼎,用“国之重器”来缅怀逝者,体现了中国对人权的维护和捍卫;背景为“灾难之墙”与“遇难同胞名单墙”;附图部分为“和平女神”形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封上贴长城主图“和平女神”附图的个性化邮票一枚。纪念封的左下角画面为“和平大钟”,钟架用三根黑色的三棱柱和五个褐红色的圆圈,组成了300000的数字,中间三根黑色横梁为一个倒下的“人”字。钟架上挂的和平大钟,由旅日华侨捐资铸造,并有启功先生的题名。纪念封上还有和平鸽形象的公祭日主题邮戳。

第四大类:“悼念同胞、珍视和平”公祭系列活动,包括在线公祭、遗属“家祭”、发公开信、社会悼念、和平法会、烛光祭等6项具体活动。

——7月6日,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新华网共同主办的国家公祭网正式上线。

——12月1日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遇难者名单墙前,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庭祭告活动。

——12月10日上午,南京大屠杀遗属致联合国人权机构公开信专题新闻发布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学术报告厅举行。

——12月13日上午,国家公祭仪式举办同时,在北极阁、正觉寺、上新河、中山码头、燕子矶、普德寺等17处南京大屠杀丛葬地,举行各界群众悼念活动,南苑街道吉庆社区等部分社区也举行悼念活动。

——12月13日下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市民族宗教局邀请中日韩三国宗教团体,在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前,举行世界和平法会。

——12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青团南京市委等部门邀请国内外同类型场馆负责人代表、南京市青少年学生代表等,在纪念馆举行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守灵暨烛光祭活动。

第五大类:“学习讲话,提高认识”座谈讨论活动。

——12月14日,江苏省暨南京市举行社会各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12月15日,江苏省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邀请部分人大代表进行座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仪式上重要讲话精神。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遇难人数和遇难事件标志碑 新华社记者 王胜涛 摄

——12月15日,省教育厅召开高校师生座谈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仪式上重要讲话精神。

与“12·13”国家公祭活动相关的11项文化活动为:

——12月4日,由中央电视台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5集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首映仪式。

——12月5日,“拒绝遗忘——首次国家公祭文学行动”新闻发布会在南京钟山宾馆励志社旧址举行。《扬子江诗刊》出版中韩诗人作品特刊,分别邀请舒婷、吉狄马加等14名中国著名诗人和黄东奎等15名韩国著名诗人共同抒写,并邀请韩学家、汉学家互相翻译为两国文字。《不可磨灭的记忆》——《雨花》杂志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专刊,采用多种艺术形式,多维度、全方位控诉日本法西斯暴行。何建明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全纪实》,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

——12月5日和12月12日,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和江苏省演艺集团的130名乐手与100名合唱队员共同演绎的大型交响音乐会《永不忘却》分别在南京人民大会堂和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

——12月6日,舞剧《金陵十三钗》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演出。该剧根据美籍华人作家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由著名导演门文元执导。

——12月8~10日,话剧《中山码头》在省文联艺术剧场演出。该剧反映了南京市民在国难当头之际,迸发出来的抗日精神与浩然正气,讴歌了底层民众在日军兵临城下的日子里,逐步觉醒,认清敌寇,不畏强暴,冒死抗争的悲壮情怀。

——12月9~10日,话剧《二月兰》在南京紫金大戏院演出。该剧是我国第一部反映慰安妇题材的话剧。通过慰安妇幸存者兰馨以及日本老兵岩太郎的回忆展开剧情。

——12月10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摄影书法展在省文联现代美术馆开幕。

——12月11~12日,歌剧《秋子》在南京市文化艺术中心演出。1939年,剧作家陈定写成同名剧本,后经臧云远、李嘉作词,黄源洛作曲,最终于1941年完成剧本,1942年首演引起轰动,被称为中国歌剧“肇始之作”。该剧由南京艺术学院重新复排。

——12月12日,话剧《沦陷》在南京理工大学剧场演出。该剧以1937年日本侵占南京为背景,刻画不同国籍、不同阶级地位的人在残酷战争面前截然不同的人性体现。

——12月12日,《和平颂》——民族交响音乐会在南京保利大剧院音乐厅演出。《和平颂》2001年春由南京民族乐团创意,特邀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创作,是我国第一部表现南京大屠杀历史题材,演绎反对侵略战争、呼唤世界和平主题的大型民族交响乐。

——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播放电影《南京!南京!》《拉贝日记》《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专题片《1937·南京真相》《城殇》《证言》,歌曲MTV《永不忘却》等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

猜你喜欢

死难者南京大屠杀和平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博弈·和平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期盼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