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2015-11-15杨季行

唐山文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哥特圣经英美

杨季行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杨季行

哥特传统广泛地存在于英美文学之中,本文介绍了哥特小说的一般特征,并对英美文学中哥特传统的产生及来源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哥特小说根植于英美的文化背景、宗教、社会之中,对英美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英美文学中包含有数量众多的恐怖故事,并形成了独特的哥特传统。哥特文学是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哥特文学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并对它的产生和来源进行了分析。

1.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及其特点

所谓的“哥特”本来指的是条顿民族中的哥特部落,它于公元三世纪左右开始向南欧迁移,并与罗马人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争,直接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其活动范围也扩展到了北非、法国南部、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尽管哥特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被同化,然而它在南欧人心目中仍然留下了深刻而惨痛的印象。在文艺复兴中,哥特成为一种建筑风格,代表着中世纪的、不为文艺复兴思想家所喜的建筑风格,代表建筑为英国的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文艺复兴思想家认为它代表着黑暗、野蛮和落后。因此,哥特一词又有着中世纪、黑暗时代、神秘、落后、恐怖、野蛮等含义,哥特小说也被称为“黑色浪漫主义”。

哥特成为一种小说题材的名称发生在十八世纪。哥特小说的背景往往是荒野、古堡、废墟等,通常以中世纪作为故事的时间背景。在故事中加入大量的超自然现象和精灵鬼怪,充斥着大量的强奸、复仇、阴谋、暴力、凶杀甚至乱伦情节,整个小说笼罩着恐怖、神秘、阴森的气氛。英美文学中的第一部哥特小说是贺拉斯?瓦尔普的小说《奥特龙多堡》。它无论是艺术手法、人物类型、故事情节、主题、时间、地点上都为后来的哥特小说提供了范式。《奥特龙多堡》的成功也催生了一大批哥特小说的诞生和成功,从而奠定了英美文学中哥特传统的基础。

哥特小说通过揭示道德、宗教、政治、社会中的阴暗面来深入地揭示和探讨人性的阴暗,通过恐怖、压抑的气氛和惊险刺激的情节来刺激读者。哥特小说的美学基础在于壮美,也就是通过古老的废墟、电闪雷鸣、茫茫林海、滚滚大河和亘古荒野、陡峭高山来表现一种神秘的超现实主义的力量,激起人们的恐惧和敬畏。

2.英美文学中哥特传统的来源

每一种文学传统的产生必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哥特传统也不例外。哥特小说的来源与英美二百多年来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

2.1 条顿民族(日耳曼民族)的影响

尽管条顿民族与哥特小说的产生并无直接关系,却催生了哥特传统的诞生。条顿民族的民族传说为哥特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源泉。条顿民族在迁徙和战斗中产生了丰富的传说,这些传说大多涉及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以及英雄与鬼怪之间的激烈战斗,奠定了恐怖、激烈的氛围。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文学都受到条顿民族传说的影响,甚至德国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还发生了哥特小说的大流行。

2.2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是哥特小说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文艺复兴时期,戏剧普遍的世俗化,受到古典喜剧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反映凶杀、复仇、暴力的剧作受到了普遍欢迎,尤其是古罗马作家塞内加的剧作。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出现了一大批复仇剧,这些剧作中充满了凶杀、暴力、阴谋、复仇,甚至还涉及到超现实主义的鬼魂。比较著名的剧作还有托玛斯·基德的《西班牙悲剧》。这个时期的戏剧发展了詹姆斯一世时期和莎士比亚等人的悲剧,对哥特小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3 基督教传说和《圣经》的影响

英美文学深受基督教传说和《圣经》的影响,特别是《圣经》中的地狱传说是哥特小说的一个重要源泉。《圣经》中涉及到很多恐怖的场景,例如饥荒、灾难、瘟疫、屠杀、天使和撒旦的斗争、城市的毁灭等等,并用大量的语言渲染了恐怖的末日审判的场景。《启示录》具有震撼人心的气势、鲜明的意象、象征和奇异的想象,在西方社会流传甚广,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学,直至今日很多恐怖电影都在《启示录》中寻找灵感,弥尔顿的《失乐园》就受到了《启示录》的影响。

《圣经》中的该隐和撒旦等人物成为了哥特小说中的一些典型人物的原型,例如流浪的犹太人、恶棍英雄、魔鬼等,与此同时《圣经》中的很多情节也成为了哥特小说中常见的主题,例如同性恋、乱伦、强奸、仇杀、夺人之妻、兄弟相残等等。《圣经》中天使与撒旦的战争成为了哥特小说中最持久和普遍的主题,那就是善与恶之间的冲突。

2.4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从反面催生了哥特小说

文艺复兴发展了人文主义,对教会势力进行了打击。特别是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更是气势高涨,极力强调理性的重要性。为了强化人的理性,启蒙运动压制了会对理性产生威胁的因素,例如超自然现象、神秘主义、直觉、想象和情感等。启蒙运动认为文学的首要功能是教化而非愉悦,推崇和谐、平衡、简单和明晰的文学美学原则。

正是由于理性主义对极端、奇异、隐晦、复杂等美学原则的极端排斥,反而从反面催生了哥特小说。哥特小说以其特有的壮美意境,给英国文学注入了一股宏大、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血液。

2.5 法国大革命对哥特小说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被视为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哥特小说大繁荣的历史根源。法国大革命如狂风暴雨,席卷了整个法国以及欧洲大陆。特别是在法国大革命的雅各宾专政时代,既有对现存封建秩序的摧毁,又伴随着血腥的屠杀和动荡。在整个欧洲,法国大革命带了自由、平等同时也带来了深刻的恐怖印象。法国大革命本身就像是一个哥特故事,给整个欧洲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震撼。而哥特小说正是产生于欧洲的历史变革时期。

3.结语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是产生于历史变革时期的文学艺术形式,它通过极端的场景和情节来表现对新古典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反叛,对神秘的体验进行探索,对人们隐秘的内心世界进行表现。哥特小说中充满了种种非理性因素,是欧美浪漫主义运动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

[1]明珠.哥特建筑和哥特文学的融通性研究[J].山花.2010(10).

[2]张春晓.从女性哥特视角解读《猫眼》[J].青年文学家.2012(08).

[3]高维婷.哥特文学在英美文学中的价值研究[J].作家.2013(10).

(作者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710300)

猜你喜欢

哥特圣经英美
锋利少女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软哥特主义
张英美:授人以渔共同致富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德国 莱比锡哥特节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走偏锋 暗黑哥特妆容AB面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