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筝散板的演奏技法探微

2015-11-14吴琴

艺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散板古筝弹奏

吴琴

古筝散板的演奏技法探微

吴琴

散板是传统音乐中最有特色的一种板式,随着古筝技术与作品的发展,在近现代大、中型古筝作品中,散板常常作为乐曲的引子、中部过度衔接的华彩、扩展的尾声被广泛运用,并且已成为集中运用古筝技巧、丰富音乐表现力、深化情感表达的重要结构部分。对于学习演奏者而言,如何理解和演奏散板,便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古筝 散板 演奏技法

中国传统器乐曲典型的结构是由“散—慢—中—快—散”等常见几部分构成的,因此,掌握散板的演奏是学好传统音乐的一个基本前提。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古筝,对散板的学习更是重中之重。其乐曲从初、中级的乐曲开始就带有散板,如邱大成改编的《小小竹排》、王昌元、浦琦璋编曲的《洞庭新歌》、徐淑华、张燕改编的《浏阳河》、焦金海编曲的《山丹丹跨花红艳艳》、曲云编曲的《香山射鼓》、王昌元作曲的《战台风》等等直到高级别的乐曲如:《雪山春晓》、《东海渔歌》、《林冲夜奔》、《草原英雄小姐妹》、还有整首曲子散板占过半篇幅的《木卡姆散序与舞曲》。再看近20年来,由于古筝技巧的发展,专业作曲家的涉入,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大中型作品。在这些大中型古筝作品中,题材多样、风格各异、技法新颖,作曲家在创作时,始终使自己作品保持着中国传统音乐的血脉,他们大胆借鉴欧洲作曲技术,在中国的民歌、民族器乐、戏曲中吸取养料和采集素材,使自己的作品充满中国音乐的“精、气、神”,保留了中国传统器乐曲的“散—慢—中—快—散”结构,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作品都带有散板段落,例如:近现代创作的大型作品庄曜创作的《箜篌引》、徐晓林的《抒情幻想曲》、《情景三章》、王中山改变的《望秦川》、王建民创作的《枫桥夜泊》、《莲花谣》、叶小钢创作的《林泉》等等都必定带有散板。散板通常是出现在作品的开头,或中部,或尾声。其表现为:不划分小节线(或用虚小节线表示),没有强弱拍之分,也就是说音符不受强弱、长短的局限。在谱面上,散板常常用文字“节奏自由”或用符号“艹”表示。

散板作为极具独特表现力的演奏段落,古筝的各种特点和技巧在散板演奏中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同时,由于散板在节拍、节奏上的自由性,力度与速度上的丰富变化,音乐意境与情感表达深度,对演奏者的基本功与技巧,演奏经验与音乐表现能力等要求较高,特别是对于初、中级古筝学习者来说,散板的演奏一般比较难以掌握。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散板演奏不尽如人意,甚至成为难过的“门槛”的现象。本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和现象,分析了大量的古筝作品及相关文献,就古筝作品中散板的演奏技法,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在古筝的传统演奏技法中,右手司弹,左手司按,右手参加弹奏的手指各司其职,有着明显的分工。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一代又一代的筝人不断探究和实践创作,古筝弹奏技法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从以前右手古老的“勾搭”技巧拨弹琴弦,演奏旋律,左手在码外弦段“揉、吟、按、滑”装饰旋律为主要演奏形式,发展成为今天着重双手弹奏的快速指序技法,拥有几十种技巧的乐器。多种的演奏技法更大地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力。在古筝作品散板的演奏中,最常用的技法是摇指、刮奏、双手轮奏、分解和弦与琶音。

一、摇指

摇指,所谓“摇指”就是利用手臂或腕部摆动的惯性带动大指(或食指)连续向里、向外快速拨弦,把点连成线,使单音成为连绵不断的长音,起到延长乐音,展现音乐歌唱性的作用。摇指的重点在于向里向外弹奏时的力度、手运动的幅度、臂腕的松弛度、击弦的落点角度等高度统一。摇指在音乐中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它通过在力度、速度、音色、节奏等方面的变化,便显出各种不同的音乐情绪。

在不同散板演奏中,摇指对音乐的描写有所不同,随音乐情绪的需要手运动的幅度、松弛度,摇指的力度也不同,所表现的情绪也就截然不同。

古筝摇指在古筝作品散板演奏中能表现一种平静和柔和,如例1《春到湘江》,散板由舒缓细密的摇指带出,就像是春天来临,大地苏醒,湘江的秀丽风光的优美画面呈现出来。而例2《云裳诉》中,散板开始运用刮奏接以摇指,带音头,一音一顿,强而有力,饱满而刚劲,表现的却是一种悔恨和无奈的情绪。又如例3《林冲夜奔》中的散板段落中运用的扫摇和双音摇塑造出了紧张激烈的暴风雪气氛。

[例1]《春到湘江》

[例2]《云裳诉》

[例3]《林冲夜奔》

[例4]《临安遗恨》

[例5]《情景三章》

例1中的摇指要控制弱起,指甲触弦稍浅,动作幅度要小而密,逐渐随着音乐渐强舒展而动作幅度稍变大再随着音乐弱收而收小。而例2中的摇指则要求是有爆发力的摇指,指甲触弦要略深,动作的幅度要大而密,落指实而肯定,并且强收,才能做到刚劲有力。例3中的摇指由于音乐的需要加进了扫,并用了双音摇,表现激烈的暴风雪场面,随着指甲作用琴弦面积大,臂腕的带动动作幅度则更大。例4中的摇指突强即弱,再由弱至极强,表达了英雄对突来厄运欲辩不能的悲愤之情。例5《情景三章》中引子的音乐材料是一个D宫调域五声音调的叠加,呈和声形态,随着声部的加多,演奏技术由双摇发展为多指摇,音响由远趋近,气息由经趋动,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音响幅度也由小趋大,产生出音潮汇聚的效果,达到很强的高点后,声部数量逐层递减,从多指摇到双音摇再到单音摇,音响由浓密变得稀薄,逐渐归于平静,似乎是峡谷中百泉汇流、满谷轰鸣之后,又变成涓涓细流,延伸远去。

因此在散板段落中,摇指的弹奏是常见、变现力极为丰富的,可随音乐情景及表现的需要,通过力度、速度以及配合其它技法的变化和控制来达到各种音乐效果。

二、刮奏

刮奏又称历音,就是左右手食指、中指或大指快速连抹或连托数弦,是古筝演奏中具有特色的渲染性极强的表现手段,随音乐表现的不同意境而变化,较自由,刮奏的速度变化和力度变化根据音乐的需要,可强可弱,可急可缓,既能表现行云流水,又能表现狂风暴雨,可分为背景性刮奏、情绪性刮奏和效果性刮奏,在散板中常见。刮奏可分为上行和下行刮奏,上行刮奏通常以食指或中指由低到高连续弹奏,下行刮奏时大指由高音向低音连续性托奏。弹奏弦数不定的称为自由刮奏,规定具体弹奏的音域的称为定位刮奏,筝码左侧的刮奏则属于无音阶的效果性刮奏。弹奏刮奏的时候指关节要有控制力,落指要实,臂、腕配合推拉带动弹奏。不同情绪的作品刮奏音量、音色不同,因此在散板演奏中要注意感情的处理,不同作品刮奏的力度、音色、也要有所变化。

[例6]《洞庭新歌》

例6《洞庭新歌》引子散板中的刮奏描写了千里洞庭碧波荡漾的景色,先由大指下行的连托(短花)和上行的食指连抹围绕着高低八度的同度双音重复两遍的刮奏,指头控制浅触弦,弱进,臂腕先推后拉,仿佛洞庭湖水泛起阵阵涟漪。紧接着高音连续重复下行,由弱到强,触弦由浅到深,臂腕带动幅度由小到大,仿佛泛起的水花由少到多,最后左右手交替上下行刮奏连成一片,形象生动的洞庭湖水碧波荡漾的景色就展现在眼前。

[例7]《东海渔歌》

[例8]《战台风》

[例9]《草原英雄小姐妹》

例6《东海渔歌》引子散板中就是采用了一整段的刮奏,左、右手大量的上、下行刮奏展现了东海上波涛汹涌的场景。[例7]《战台风》、例8《草原英雄小姐妹》中描写台风以及暴风雪的散板段的刮奏就是属于效果性刮奏,都配合采用了左手柱外刮奏,加强对台风和暴风雪呼啸声音效果的模拟。

三、双手轮奏

双手轮奏就是左右手轮流交替弹弦。

双手轮奏还可细分为1、食指轮抹。双手食指轮抹也称为“点指“或”点奏“,即双手食指快速交替弹奏。2、轮撮。轮撮又分为大撮轮奏和小撮轮奏。双手大、中指八度交替弹奏称“大撮轮奏”;双手大、食指快速交替弹奏为“小撮轮奏”。不论是轮抹或是轮撮,因为左右手同是弹奏旋律,所以在演奏时要注意左右手力度需均衡,音色要统一。

[例10]《浏阳河》

[例11]《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例12]《庆丰年》

赵玉斋先生的古筝曲《庆丰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古筝双手弹奏的先河,例12就是该曲的开头部分(散板),采用了左右手和弦交替和转位的撮弦演奏,以强弱和速度的变化,模拟了一种锣鼓喧天的欢庆、热闹场景。

[例13]《情景三章》

例13筝曲《情景三章》中【二】《竹枝情》段尾的华彩尾缀就运用了点奏(轮抹)及大撮轮奏技法,弹奏时双手力度要均匀,之间力量要集中,动作幅度要小,并且要注意把握力度随着音符上行渐强下行渐弱。

四、分解和弦与琶音

分解和弦就是将和弦音按顺序地依次弹奏,而琶音也是将和音或和弦由低到高依次弹奏,不同的是,分解和弦要求将音符规定的时值有节奏的弹奏,而琶音通常在瞬间内快速弹完一整串音符,带有整体感的音乐效果。但琶音有时在散板中会比较自由一些,速度是以乐曲的情绪内容需要来决定渐快或渐慢。(摘自:古筝速成演奏法)

[例14]《雪山春晓》

琶音技巧在散板中经常出现,它常常以左手弹奏配合右手的长摇出现,如例14《雪山春晓》、例15《幻想曲》

[例15]《幻想曲》

[例16]《春到拉萨》

[例17]《莲花谣》

五、其他种类的演奏技巧。

除了上面所说的四类常用技巧外,在散板演奏中还有穿插着一些具有特色的演奏技巧,包括颤音、揉弦、按音、滑音、泛音等等。它们在散板音乐中的作用一样是不可轻视的,就像烹饪美味佳肴时的油、盐、酱、醋、糖等调料一样,不可缺失,少则无味。

颤音、揉弦、按音、滑音统称为左手吟按指法,是筝最富有特色的指法,即左手在码子左侧弦段上润饰、美化和改变右手拨弦音的各种指法。如筝曲《西域随想》A段后头的散板过渡段落第二乐句,左手按滑技术的运用,对旋律风格的润饰尤为重要,使音调充满了维吾尔族深沉、古老的文化性格。

例18《西域随想》

《云裳诉》华彩段右手摇指配合左手的按滑颤,则使这一近似人生的“哭腔”更为动情。《云岭音画》中滑音,马上就让人感受到风格浓郁的苗族“飞歌”音调,仿佛置身苗寨。《枫桥夜泊》AB乐段之间间插的散板段落,低音区的反复的滑音仿佛沉吟的叹息音调,渲染着诗人的孤寂之感。

泛音是由弦的部分弦段振动发出的音,即右手弹弦时,左手某一手指在有效弦段(前岳山与琴马之间)的1/2、1/3、1/4处轻触弦(常用的是1/2出的高八度泛音),弹完两手快速离弦,发出清脆明亮而优美的声音。在例《莲花谣》的散板中,很弱的泛音显得格外空灵,宛如莲花绿叶上晶莹剔透的水珠。

例19《莲花谣》

作品《溟山》遗传明亮通透的六连音的泛音旋律柔美、飘逸。而《枫桥夜泊》的泛音仿佛幽远的寒山寺钟声。

《春到湘江》引子的揉弦技法则把笛子的装饰音技巧细腻地融合在旋律中。

不同的演奏技法在古筝作品散板演奏中都能带来不同的音响效果,使乐曲更加的多姿多彩,使古筝的演奏更加具有表现力,更能吸引观众,更能完美地表达作品的意境。

[1]李利飒.古筝演奏传统技法初探[J/OL].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

[2]邱大成.全国古筝演奏考级作品集[M/OL].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赵曼琴.古筝快速指序技法概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4]焦金海.筝演奏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5]张珊.当代古筝名作教学与演奏详解[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

[6]王中山.全国古筝演奏考级作品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

[7]周望.古筝速成演奏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散板古筝弹奏
弹 奏
刍议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散板音乐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散板的演奏技法初探
古筝
我的古筝之旅
一种新型溅散板馈源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