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性,让灵魂鼓荡

2015-11-14刘希

文史春秋 2015年10期
关键词:阳刚血性热血

●刘希

蛮荒时代,生存环境严酷,人们必须鼓起勇气、血脉贲张地去迎战各种艰难险阻,如此久而久之,也锻造了后人称为血性的刚强好义品性:强敌当前无畏,危难来临敢上,责任面前敢当,得失面前能放……

血性,让个人尊严、襟怀、志向有支撑;让生命之花绚丽多彩,迸发出阳刚雄壮之美;让国家、民族精神有钙质。匹夫之勇,愚人之莽,或为狭隘私利而逞强斗狠,都算不上血性。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等上古神话,其中传颂的永不言败、死不泯志精神数千年来魅力不衰。战国荆轲,义无反顾刺秦王,“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的血性令人震撼。西楚项羽,破釜沉舟,以少击众,“力拨山兮气盖世”的气概千古流芳。西汉名将陈汤上书汉元帝,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何等雄壮、凛然。

宋朝之后,由于统治者崇文抑武等多重因素的作用,“汉魂失血”,崇力尚武的蒙古族、满族先后征服汉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清王朝。而元、清两朝的后期,日趋腐败的制度和骄奢淫逸的生活,却让曾经无比强悍的蒙古铁骑雄风不再,让曾经如狼似虎的八旗子弟堕落成纨绔子弟的代名词。

1840年代积弱难返的中国,遭遇了一段饱受列强凌辱蚕食的百年血泪史。在那个精神沉沦的时期,仁人志士用他们的灵魂,用他们的血性,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变法失败后,为警醒国人,谭嗣同放弃逃生机会,“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鲁迅,以笔为剑,“我以我血荐轩辕”……

19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机之际,坚决主张抗日的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二次国共合作。全面抗战爆发后,无数中华儿女奋不顾身奔赴战场,与优势武器装备的侵略者殊死搏斗,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战歌。本期编发的一组抗战文章,再现了一幅幅热血图景。

十四年抗战,贫弱中国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有人也因而将抗战胜利称为“惨胜”。

血性,应当以实力为后盾。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有本事,就是有实力的一种表现。

在本期文章中,读者感触阳刚忠义中国军人铁血灵魂的同时,还能领略到一种视高尚事业为生命、至死不渝追求的血性人生:臧克家,以生活为诗的土壤,人诗如一;龙泽厚龙九经父女,一生致力于社会改良变革,九死不悔……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血性激荡在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气概上,体现在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气节里,凝聚在不屈不挠、勇于战胜各种艰险的意志上,融合在天下为怀、赤诚坚忍的精神中。

猜你喜欢

阳刚血性热血
康熙:阳刚雄健
觉醒
以血性和心声为诗
热血的楠楠
血性中国兵
分布式电驱动商用车驱动防滑控制
中国蓝9周年 一起热血一起燃
热血少女
有哭有笑的《热血尖兵》
血性中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