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类招生条件下农业电气化专业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11-13姜永成等

经济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导师制项目教学法应用型

姜永成等

摘 要:结合佳木斯大学开展的大类招生,以及农业电气化专业以往教学改革实践,分析了大类招生对新、小专业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可能实施的对策。对大类招生条件下农业电气化专业的发展建设提供进一步改革的思考和建议,并进行进一步探索与改革,以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新、小专业的健康发展。提出的问题和对策对其他国内高校的相关教学改革也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专业分流 应用型 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2.0,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6-227-02

一、前言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近几年的一个热门课题。如何建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佳木斯大学办学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关系的辨析活动随之升温,在新时期下采用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什么人才,又重新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近年来,大类招生成为诸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尝试中的一个主流方向,其在强化基础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初见成效。从国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过程来看,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均不实行按专业招生{1}{2}。

笔者所在的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共有9个专业,按照专业成立年限分类依次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包装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业设计、交通运输共9个本科专业。农业电气化专业于2008年成立,2010年获得硕士学科授权,目前已培养了3届本科毕业生、2届硕士研究生,专业实力提升速度非常快,但由于发展时日尚短,专业建设积淀较弱,尚未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属于典型的新、小专业。

我校在2011年开始实行大类招生试点,并在几个大的学院尝试开展大类招生,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归为机械类招生。2012年新生入学1年后,学院第一次开始专业分流,分流办法经过多轮讨论采用:学生一年来的成绩、高考成绩为主,学生志愿为辅进行专业分流。分流结果发现,由于我专业属于新、小专业,学生认可度较小,招收的35名学生成绩都位于整个学院的后面,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差。在培养中发现,在大类招生之前进行的多轮旨在加强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在本届学生中很难实施,对本专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本文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以期提高教学水平,促进类似农业电气化专业等新、小专业的健康发展{3}{4}。

二、大类招生带来的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

1.学生质量低,已开展的教学改革方案难以良好实施。问题分析:2012级学生是大类招生的第一批学员,采用的分流方式为:以学生一年来的学习成绩及入学成绩为主、志愿为辅的分流方法。产生的结果是好学生都分流到老牌、影响力大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据统计,农业电气化专业分流学生在9个专业中排名第5,即全部为中下等学生分流进入本专业学习。

学生全员质量偏差,极大影响了本专业教学的正常实施。在大类招生之前,本专业进行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已应用CDIO理论,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了多轮教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学生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学生就业情况很好,成为了我校教学改革的标兵。自2012级大类招生分流学生进入专业2年以来发现,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与以往专业学生相差甚远,更为严重的是学生整体质量差,缺乏优秀学生来带领后进同学一同进步。专业开展的项目教学法很难进行。项目教学法执行效果来看,学生参与度较少,实践能力没有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不好。这一情况严重影响本专业未来发展,亟需设计更好分流方案予以解决,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采用以申报志愿为主其他为辅的分流方法。以学生的兴趣和志愿为主,学习成绩等为辅的分流方法进行分流可能是个较好的方案。一方面,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发展需要、专业实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分流方向;另一方面,给正在处于成长期的新、小专业发展的机会,不断获得好生源,提高专业实力,逐步培养成老牌、强势专业。此外,也能给新、小专业压力,促进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实力,用影响力和就业能力来吸引学生主动分流进入专业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2)让小专业、新专业优先选学生。将新、小专业分流优先级提高,让分流学生先选这些专业。此办法一方面可以让真正对该专业感兴趣的学生能进入该专业学习;另一方面,给弱势小专业开小灶,提高分流入优秀学生的概率,避免小专业分流的学生都是被迫分流进入专业的情况。

(3)分流时给新、小专业加权系数以提高好学生流入概率。我院在专业分流时,为避免人为干扰情况,体现公平,设计了一款分流软件,在将学生各类考核信息录入后,几秒内即可完成分流工作,执行效果很好。如果在分流软件中将新、小专业分流的系数进行加权,提高弱势专业获得好学生的比例,也可能是一个好的办法,还有待于实验验证。

2.学生居住分散,缺乏沟通,不利于课后实践。问题分析:由于本专业前期开展的教学改革中,基本是以寝室为单位进行项目分组,学生在课后有充分时间在平时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项目研究和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大类招生后,新生入学时由于没有分专业,学生分寝室没有规律,当分完专业后,出现本专业学生分别在不同寝室的情况。在随后“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中,本专业采用按照学号分组的办法进行分组,但学生缺乏沟通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每组同学交流很困难,除了在课上进行研究外,其他时间很难进行更深入研究,这也是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可采用的对策:

(1)分流后重新分配寝室。可在专业分流后,重新按照专业分配寝室,让专业学生都集中在一起居住,方便学生学习、交流。但本方法虽然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交流环境,但另一方面,增加了学校寝室调整的成本,代价比较高,此种方法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利弊还需进一步分析和实践。

(2)为小专业配备专门学习教室。为新、小专业学生配备专门学习教室,应该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学生课上、课下都可在一个教室内学习,极大方便学生交流合作,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我院教室紧张,很难为小专业分配专有教室,同时该方法也与我校整合资源,资源共享的理念相悖。这一矛盾还需在顶层设计上予以考虑。

(3)定期安排项目汇报。以往教学改革中,学生定期项目汇报都安排在课上,由教师主持,项目组长组织成员进行技术和存在问题报告。为提高学生学习交流力度,可增加学生汇报的频次和力度。一方面将课上汇报扩展到实验室汇报,另一方面,增加交流频次,每周根据需要增加3~4次项目跟踪促进汇报,以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进度。

3.学生一年半之后才通过分流进入专业学习,不利于我专业“导师制”培养方式的进行。问题分析:农业电气化专业在教学改革中,除实施“项目教学法”之外,还积极开展“导师制”培养模式探索。由于我专业为新上小专业,专业额度限定为每届35人,专业教师均由学院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教师科研和教学能力强,科研经费和课题充足,这为开展“导师制”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专业“导师制”改革探索已进行了2年,虽然教师比较辛苦,但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的到了很大提高。但大类招生后,学生要一年半之后才能进行分流,之前这段时间,专业教师由于不知道哪些学生能进入专业,无法开展“导师制”培养,而刚入大学的这一年学生学习劲头最强,如果充分运用并加以合理引导,学生能很容易进入到良好的科研、实践学习环境中,并打下良好学习素养,非常有利于后续的学习与发展。

可采用的对策:

(1)调整“导师制”培养计划内容。合理规划学生进入专业后的为期2.5年的学习,调整原有“导师制”培养方法,在培养方案修订时,将基础学习部分,放到前一年半学习当中,进入专业后再对学生进行基础专项复习,以弥补基础培养短板;紧凑后续2.5年学习进程,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挤时间参加实践活动和科研训练,完善自我素养。

(2)因材施教,合理安排实践和科研任务。由于大类招生后学生素养降低,不能按照以往的任务标准考核学生,必须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制定相应培养计划。总体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项技能,至少在未来就业时能找到合适工作。

三、结论

1.总结了大类招生后对新、小专业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2.提出的问题有些对专业的发展有巨大影响,不但对本校新、小专业都有巨大不利影响,也同时对国内其他兄弟院校的相关专业发展有一定借鉴作用。

3.有些对策是双刃剑,还需要在后续不断的实践中摸索优化。

4.大类招生目前在很多高校积极开展,但在实施中应该对各个专业进行专业评估,出台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保证优势专业更好的同时新、小专业也能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策略—实施—评价’过程集成系统研究”(JG2014011044);黑龙江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基于CDIO模式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中机械设计类主干课程改革”(14G134);黑龙江省高教学会重点项目“大类招生模式下机械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4Z023)。]

参考文献:

[1] 冯开甫.高校按大类招生的冷静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5-87

[2] 禹奇才,蔡忠兵,苗琰.推进高校大类招生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高教探索,2014(1):136-139

[3] 潘洪波,唐建新.大类招生有利于重点高校招生吗[J].考试周刊,2014(76):138-141

[4] 苏春.基于案例的大类招生政策对新小专业办学负面影响研究[J].2014,16(2):201-205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第一作者简介:姜永成(1976-),男,黑龙江牡丹江人,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改革研究及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方面的工作。]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导师制项目教学法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中应用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