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舒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246例

2015-11-11时建华李艳张磊

中国药业 2015年20期
关键词:肝胆胆囊炎胶囊

时建华,李艳,张磊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胆舒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246例

时建华,李艳,张磊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目的观察胆舒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328例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患者按3∶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46例和对照组82例。试验组患者口服胆舒胶囊和胆舒胶囊模拟剂,每次各2粒,每日3次,对照组患者口服胆乐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分和疼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试验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69%和91.4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12%和82.93%(P<0.05);两组疼痛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1例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可能与药物有关,其他相关安全性指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胆舒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胆囊炎;胆舒胶囊;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中药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慢性炎性病变,可由结石、慢性感染、化学刺激及急性胆囊炎反复迁延发作所致,临床可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性上腹部隐痛、消化不良等[1]。笔者观察了胆舒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等8所医院门诊的胆囊炎患者328例,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中相关标准拟订[2]。对脂肪饮食不能耐受、腹胀及反复发作的餐后上腹部胀痛不适的患者,经超声检查显示胆囊结石、囊壁增厚、胆囊萎缩者可确诊为慢性胆囊炎。中医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和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拟订。主症:右上腹疼痛;口苦;恶心呕吐。次症:嗳气;反酸;胸闷不舒;脘腹胀闷;食少纳呆;肢体困重。舌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凡具备以上主症中的2项和次症中任2项,参考舌象、脉象,即可诊断。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胆囊炎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辨证标准;年龄为18~65岁。排除标准:经检查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等;体温不低于37.5℃,白细胞(WBC)≥12× 109/L;合并有心、脑血管及血液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其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于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血尿素氮(BUN)、肌酐(Cr)超过正常值上限;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过敏体质或对本试验用药过敏;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按3∶1比例将32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46例和对照组82例。试验组中,男90例,女156例;年龄22~65岁,平均(47.19±11.08)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56例;年龄20~62岁,平均(49.90±11.8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患者口服胆舒胶囊(四川济生堂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2013012,规格为每粒0.45 g)2粒,每日3次;同时口服胆舒胶囊模拟剂(四川济生堂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2013012,规格为每粒0.45 g)2粒,每日3次。对照组患者给予胆乐胶囊(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2013012,规格为每粒0.38 g)4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患者治疗前3个月内及治疗后疼痛发作程度进行评分;统计患者治疗前3个月内及治疗后疼痛发作次数;观察患者起效时间和治疗前3个月内及治疗后平均疼痛持续时间。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新药(西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1993年7月)制订。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不低于95%;显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不少于70%但低于95%;有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不低于30%但低于70%;无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不足30%。以前2项计为愈显;以前3项计为总有效。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本试验共发生9例不良事件,其中试验组7例,有1例判定为与药物可能有关;对照组有2例,与药物无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相关安全性指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VAS评分(分)疼痛发作次数(次)疼痛持续时间(h)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5.12±1.55 5.05±1.39治疗后2.66±1.8*△3.00±1.22*治疗前7.80±3.59 6.71±4.66治疗后1.31±1.43*△1.88±1.44*治疗前0.92±0.56 1.01±0.48治疗后0.61±0.45*0.62±0.41*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中医无慢性胆囊炎的病名,根据症状属“腹痛”“胁痛”“胆胀”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胆为“中精之腑”,其与肝相表里,以通降下行而恶于壅塞。肝失条达而抑郁,则气血瘀滞而生瘀,瘀即生,“中精之腑”反顺为逆,瘀浊沉积,结石形成。胆汁通过肝的疏泄功能下注于肠,以助脾胃的消化,如肝郁气滞,情志过激,饮食不节,中焦湿热,而致肝胆疏泄失常,肝胆气滞,胆汁郁结,久郁化火,熏蒸煎熬,形成结石,不通则痛,气血郁滞,热解不散而成胆囊炎[1]。胆舒胶囊由薄荷素油及辅料淀粉组方,其中天然植物分离的薄荷素油具有强烈挥发性和刺激性,可排除胃肠气体,解除痉挛及止吐[5]。龚文火[6]的研究表明,薄荷油能使胆汁流量明显增加,胆固醇含量减少,并能增加胆汁中胆汁酸的排出量,改变胆汁的酸碱度,从而起到疏肝利胆的作用。

本试验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和疼痛发作次数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试验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期间试验组有1例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判定为与药物可能有关,其他相关安全性指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提示胆舒胶囊的临床使用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胆舒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1]杨维建,李娟,汪佳明,等.慢性胆囊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西部中医药,2011,24(2):95-97.

[2]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6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J].中医药管理杂志,1994,4(6):2.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8-159.

[5]季新明.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40例[J].中国药业,2009,18(12):77.

[6]龚文火.胆舒胶囊中薄荷主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分析[J].海峡医学,2012,24(10):54-55.

R285.6;R286

A

1006-4931(2015)20-0126-02

时建华(1978-),女,大学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药研发及临床应用研究工作,(电子信箱)tszyyw@vip.tom.com。

2014-10-27)

猜你喜欢

肝胆胆囊炎胶囊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时光胶囊
时光胶囊
得胆囊炎之后,还能吃鸡蛋牛奶吗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敬民深处见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