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

2015-11-10龙双备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科学态度人文精神生物

龙双备

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留下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教版的生物教材中融入了丰富的人文因子,这对于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本人的实践,谈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于人文精神教育的渗透。

一、丰富学生情感

1.丰富审美情感。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其中渗透着自然美、生命美,教学中应用具有文学色彩、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用诗句名句,可以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美激情、以美求真。

例如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采用这样的开场白(带情感地):“当一束阳光穿过寒冷而黑暗的天空,到达地球,照射在一片绿叶上的时候,一个伟大的奇迹便发生了!”(紧接着板书:光合作用)有情有景,妙趣横生。又如:在“群落的演替”中,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象地说明了次生演替的特点。生态系统的教学中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展示了一幅富有生命美和自然美的草原生态系统画卷。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引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丰富道德情感。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最能反映其教养程度。若要提高学生素养,丰富道德情感不能忽视。

学习“基因工程的应用”时可以先播放一些相关视频,使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从而对学生加强社会责任感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生物武器”时,以炭疽杆菌为例,评述科学技术在恐怖组织中的不当应用,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学习基因工程、动物细胞核移植、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时请学生讨论、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法律、法规中得到体现、升华。

3.丰富爱国情感。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介绍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珍稀种类、悠久的作物栽培历史、取得的生物科学成就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培养科学态度

1.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在生物科学史中,科学家客观地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研究生理特性,踏踏实实地做好生物学实验,实事求是地分析所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这种务实求真的态度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2.培养钻研的科学态度。科学家坚强的毅力,不畏艰险勇于钻研的态度,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要善于利用时机,强化钻研态度的教育,久而久之,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教学中,可介绍沃森和克里克在第一和第二个DNA模型失败的情况下,没有气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完成了DNA模型的构建;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教学中,介绍达尔文观察研究动物行为,达到废寝忘食、如痴如醉的程度,终于为进化论奠定了基础;在酶的教学中,可介绍萨姆纳不顾体弱病残,在简陋的地下室中历经9年,终于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了脲酶结晶……使学生懂得科学成果的取得是科学家长期锲而不舍钻研的结果。

3.培养合作的科学态度。卡耐基通过总结众多的成功人士的经验发现,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的合作程度。可见。学会合作是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氛围。

在学习《DNA分子的结构》一课中,要求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代表磷酸、脱氧核糖、还有含氮碱基的塑料片都是零散的,要把它们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在内,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在外的原则,用两根粗铁丝和钉书针把这些零件固定起來成为模型。单凭个人的力量来操作这样一个实验是很复杂的,但是如果几个同学同时来完成一个模型的固定就容易很多,并且不影响各自对DNA分子结构的学习,这样做的话还让学生深深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形成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的意识。

4.培养质疑的科学态度。科学知识不是完美无缺的“绝对真理”,它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在生物学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

对“细胞学说”的教学,介绍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施莱登和施旺最初提出“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但魏尔肖不迷信权威,大胆质疑,在耐格里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学说得以修正和发展。对细胞膜的教学,介绍桑格和尼克森在质疑罗伯特关于生物膜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验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等等。

三、领悟正确价值观

1.领悟正确生命观。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它蕴含着许多生命教育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萌芽、发育与成长的不易,让学生认识生命的神奇与宝贵,进而培养学生尊重、关爱生命的意识。

在教学“生物的进化”一节时,用多媒体展示生命产生的艰难,进化过程中任何一点差错都有可能将生命扼杀在摇篮之中,由此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敬畏。生命产生后,物种的延续需要个体的繁殖。在学习“受精作用”时,播放动画课件,并讲述:“在生殖过程中,每次参加受精作用的精子数有1亿左右,最后只有一个最健康、最具生命活力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在母体的子宫中孕育成熟,通过分娩,一个小生命才来到世界……”由此使学生体会到生命来到世界是不容易的,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与关爱。

2.领悟正确伦理观。生物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由生物技术的发展而引发的伦理困惑正冲击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和观念的碰撞。

学习“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时,教师可在课前确定辩题“是否能克隆人”,布置学生查阅克隆方面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赛使学生明确科技的进步与人类的伦理道德难免有冲突,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以人类幸福为最终目标,让科技符合伦理,就会将生物技术的负面影响缩小到最小程度,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类。

3.领悟正确生态观。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使他们明确自己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备知识。

学习“生态工程”时结合“世界清洁地球日”开展“住在地球、清洁地球、美化地球”活动,了解中国的污染现状,思考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结合“世界森林日”开展“一次性木筷的使用”及“贺年卡祝福”的思考,结合“世界动物日”调查当地生物资源,了解我国自然保护区及珍惜野生物种保护现状,探讨如何打击偷猎野生动植物等犯罪行为。

四、结语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人”。成功的教育应把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贯穿于教育的始终,高中生物教师应充分挖掘高中生物教材中蕴涵的人文底蕴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融合人文教育,寓教于言、寓教于理、寓教于行,从而使生物学教学展现出其特有的魅力。

猜你喜欢

科学态度人文精神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八省适应性物理考试中的体现
第12话 完美生物
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