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诗的殿堂

2015-11-10丁小琴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激情语言语文

丁小琴

教育先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 美学家朱光潜也说过:“一切文学都具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因此,我们要大声疾呼:我们的语文课,应是诗化了的、渗透美的激情的“启蒙”课、“召唤”课。给青少年以诗意化的教学,将语文教学导向充满诗性的光辉的坦途,是语文教师的职责,也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欣赏品位的有效途径之一。语文教师应该用澎湃荡漾的激情,用鲜活的、富于变化的诗一样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体会文章的妙处,老师们还应让学生走进诗歌,多读诗,读好诗。

一、激情如诗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和种子就播在这块土地上。”语文教学不同于数理化课程的教学,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学习时需“披文以入情”。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如果上课时没有如诗般的激情,缺少对所学内容的热爱,不能随其悲而悲,随其喜而喜,随其感而感,这样的课就会淡而无味,教学目的的完成也成问题。所以,有经验的教师,教学开始总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共振,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全班都活起来。教学中,教师则随教学内容的推进,不时地改变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感情不断激发出来,使他们能始终感情饱满、有滋有味地进行学习,让教师情、学生情、教材情始终充盈于课堂。如果教师面无表情,毫无激情,整个教学进程平平淡淡,就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淡薄、教学效果低微的结局。可见,感情投入多少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教师冷冷冰冰地进行知识发售,而没有情感的交流是上不好课的。”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通过情感交流,去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譬如,当课文的基调清新爽朗时,教师应以愉悦欢快的讲授心情去感染学生;当课文的基调哀怨悱恻时,教师应以沉郁凄凉的讲授心情去影响学生。又如,说明文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清晰的条理性,教师的心情则应平正、舒快;议论文的思维逻辑严密,或深沉,或激昂,教师的心情也必须随之或严肃,或振奋。教师的这些情感借助教材,通过充满激情的诗般的形象语言,传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二、语言如诗

语文的兴趣,导源于语言魅力的召唤。而最具美感效应的语言,即是诗的语言。在课堂上,语文教学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的语言魅力。作为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传递者,语言艺术的示范者,语文教师应学会用诗般的语言渲染情境,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从开头的导入到中间的讲解,直至课堂的结束语,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般全然无雕琢痕迹,全然是老师兴之所至,意之所及时的胸中肺腑,有散文般轻盈曼妙,有小说般的跌宕起伏,有诗歌般的激情飞扬……

一席话豁然打开一扇视窗,遥看“西岭千秋雪”,注目“万里送秋雁”,听得“十里蛙鸣”,闻到“十里荷香”。让学生领会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的情怀、“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的哀惋、“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洒脱; 感悟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淡远、“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雅趣、“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从容;学会胸藏“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豁达、“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的俊逸、“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豪情……

语言是舟。它可以让你领着学生和朱自清先生一道漫步荷塘,欣赏月色时,衣衫拉正,脚步放轻,静静地抬头望月,静静地低头赏荷,让缕缕清香在心头萦绕,让淡淡诗意在眼中流转。和诗人张继相对而坐,任满天的星子、夜半的钟声敲打一夜的无眠,解读他深沉的目光里蕴含的浓浓的失意,倾听他百结愁肠被残酷啮噬的声音。更把一生的敬意献给“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铸造自己坚强的灵魂,争做民族的脊梁……

生动语言的渲染才能把学生带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文学“桃花源”,鲜活语言的点拨才会让学生犹如拨云见日,体验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喜悦,只觉身处教室而心驰“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古山古水,古色古香;古風古韵,源远流长。眼前仿佛红日初照,微风和煦,水波不兴。霎时神清气爽,俗念顿扫,如接受一场圣洁的洗礼。它给人道德和艺术的滋养,终生受用无穷。即使是闻一多笔下的那一潭死水也会在清新精微的语言春风里吹起阵阵涟漪的。

教学中,往往有很多教师抱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呆滞,实际上,他和老师语言的“贫血”有很大的关系,试想,连自己都激动不起来的语言,又怎能使学生也群情振奋呢?试着去充实自己,让自己的语言鲜活起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头活水”吧。

三、想象如诗

语文课本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五湖四海、花草虫鱼,而这些内容又并非都是学生熟悉的、亲身经历过或亲身体验过的,不借助联想想象,根本就无法认识他们,至少不会认识得那么完整深刻准确。无论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还是一般文章的教学,莫不如此。但在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却忽视了学生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与开发,以教师的讲读取代学生的思维活动,使本应丰富多采的课堂教学变得生硬教条,索然寡味,给语文教学带来无穷灾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放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让他们跨越时空去与课本中的人、物相会,随屈原去两千年前的楚国会湘神,随莫泊桑去万里以外的法兰西见于勒与玛蒂尔德,随孙悟空去天庭吃仙桃,随凡尔纳去海底游玩,随贺敬之“回延安”、唱“桂林之歌”、会“白毛女”。在这样充满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课堂氛围中,学生就不会觉得语文学习枯燥乏味,而是意兴盎然、其乐无穷了。

四、引领学生走进诗的殿堂

诗歌是生活的浓缩,是生活的结晶,是生活中灵感的闪现、情感的迸发,当学生轻叩一个个不朽的诗魂,能不满含崇敬的、感激的、赞叹的热泪么?能不虔诚地接过先人留下的珍珠一样香花一样水晶一样纯真的馈赠么?引领学生时时诵读、细细咀嚼前人的佳句名篇,会极大程度的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让他们的表情达意更加简洁得体,言谈举止更为高雅宜人。学生日诵数篇,慢慢积累,诗心也会在胸中荡漾。有生活感受时,自然会想到诗人的感受,由引用名诗到灵感迸发,适时加以引导,勤写勤练,也会创造有个性的佳句华章。文学中的潜移默化比任何自认为高明的说教有说服力!

从本质上讲,每一个人都是诗人,——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语文的世界,亦是诗的世界。诗意化的教学将领引莘莘学子进入语文世界,在悠游文学的世界里去领受,去发现,去探寻。

猜你喜欢

激情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消磨不了他胸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