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班本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11-08郭琛

新课程·中旬 2015年9期

郭琛

摘 要:按照国家美术新课标规定,高中美术课程应该更加清晰地描绘现有高考体制下的状况。根据所处学校实际,自创班本课程,对当前美术课有几点与众不同的思考,也便多了几分欣慰。这些思考的确有让人醍醐灌顶之感。

关键词:重视课改;重视实践;重视课堂

高中美术课程从教本到校本,从校本到班本,的确是一条新路,也是一条值得探寻的路。眼下,国家高考体制按照接地气、树正气的创新要求,让更多的青年学子有了新的追梦之旅和实践之路。这虽然是现象,但也是中国教育走向新起点的开端。旨在探寻新课标下的高中美术教学,我根据自己的一点思考,对美术教学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改革,也算是尽心尽力。

班本教材,就是现代教育的新课程,也是继校本课程之后,新出现的不可替代的班级文化建构方式,还是课改在班级中运用的具体表现。本着“开发、利用、拓展、想象”的课程理念,我在自己的课程基础上,创新出属于自己的课程资源,在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运用和效应。

一、重视课改,理论先行

课改是趋势,课程是形式。为了更好地推动高中美术课的实际使用效率,变更传统的简陋思维,甚至是错误判断。

以前都感觉高中生不需要学习美术,或者只有美术爱好者才有美术学习的必要性。事实上,在全球化、社会化、一体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美术才是信誉最深的世界共同语言。一个人,越过国界,没有相通的语言,不能更好地交流,却可以最好地利用简笔画、粗线条勾勒出“思想”,传达“语言”信息,让不同种族的人也可以得到信息,而且可以“明白”意思。比如,一个华人不会日语,可是,到了日本,需要如厕,急匆匆,没有找到厕所——实际是不懂日语,见了“厕所”也枉然。于是,利用美术功能,简笔画一下如厕标志。也许信息得到了传递,自己如愿上了厕所。

开发班本教材是美术老师的一个新课题,我喜欢做这样有点意趣的事情,甚至是有点兴趣。我主要考虑的是学生进入高中后,都像捡豆子一样,急切地奔赴豆苗多的地方——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资源地,而把美术课程主观地放弃。

我是个课改迷,有着追梦人生。一旦班本教材形成,就意味着自己的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起步。常常感觉别人在做“优秀”老师,自己却很卑微地坐着“等机会”。时间上,匆匆过了;空间上,瞬息万变,自己却还是“岿然不动”。

二、重视实践,指导在前

交代美术课程知识要点,端出教师的绘画或者绘制作品给学生欣赏、仿作——当然,开始完全不用担心学生仿作会伤害学生的前途,因为模仿是人类智慧的本源之一。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锻炼机会来了,一下子使初中阶段想释放不敢或者没有释放的心理,得到了些许满足。

美术老师的本领也是在与青春活力的高中生交往中产生出来的。我们要有一种理念,还要有实践机会、实践能力、实践过程,让学生得到重视学习的机会与创新实践的能力。

老师注意的实效性指导就是告诉学生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要做等软性指标,直接让学生得到硬性任务,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乐趣。起码早期锻炼学生的机会就显然易见。有的学生一开始可能会乱涂乱画,但是,那也不要怕,只要参与,涂鸦也美丽。

三、重视课堂,拓展资源

一节优秀的美术课,很容易实现;要实现节节课的优秀,就很难。然而,这就是班本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所在。

不要有过多的忧虑思维,不要为自己的过多失策而胆怯,也不要在时间上过失、空间中丢失而苦恼,而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意义一样,开展班本课程,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公平、公正、信任与真诚。尤其是那些美术细胞不多、感悟力相对处于弱势的学生,我们就更要多一次微笑、多一层护卫、多一种关怀。一言一语、一颦一笑,都要从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出发,因为开发班本美术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和尝试,不要去一味强调高考意义。只要学生爱上美术,懂得欢喜,就足矣!

前面讲到过,把写生当成大事,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能力,这样的与时俱进,就是美术课接地气的表现。

课堂上,要有常规的“动作”,也应该有学生的“自选”动作。不会因为学生的个性而戗杀学生的追梦之旅,我们只有在美术课信

念的感召下,才有可能培养学生向上、向善、向美的信仰,开发美术课程班本有益性才能得到显性表达。然而,美术课程资源隐性的展示,还是在学生心理版图上。只有老师躬下身去,学会与学生一起追梦、一起探索、一起快乐,美术课的真谛和意义才有可能出现新的活跃期,也才有可能积累到开发班本资源的必要意义和珍贵

价值。

结合语、数、外课程,让学生寻找其中的美术资源。因为语数外的视角不一样,影响力很大。开发美术班本课程,也有实际限制和未来趋向。如:数学的方程图表、语文的知识绘图、外语的对话形象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尝试性资源。

总之,高中美术课班本资源开发意义深远,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这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黄长贵.一线优秀成长教师72记[M].开明出版社,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