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兼业化农户粮食生产效益和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5-11-07文继兵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20期
关键词:高产高效

文继兵

摘 要:随着国家工业的快速发展,仍以一家一户式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出现了产量差距大且停滞不前、生产成本增加、资源环境代价高等问题,怎样提高整体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户的生产效益成为当下亟需研究的课题。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河南疃镇为研究区域,从区域和非农化程度(兼业化)两个维度对农户粮食生产效益、效率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兼业化农户高达82.2%,有66.7%的农户其非农业收入大于农业收入,且表现出由南向北兼业化程度加大的趋势;农户粮食生产效益、效率均受到兼业化和区域化的影响,提出当前进一步提高不同经济类型农户粮食生产效益、效率的限制因素及改进建议。

关键词:兼业化;生产效益;高产高效;产量差异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0-08-06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China's family-bas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n the other hand, has emerged a great number of serious problems, such as, huge yield gap, stagnancy, increased production costs, and higher cost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ow to improv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crease production effect, therefore,has become the currently urgent issue.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a detailed analysis is made from the region and the degree of non-agricultural aspects, figuring out some factors which limited food production effect and efficiency, as well as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Some main conclusions are presented as follows:Non-agricultural degree in that region is not only performed as continual increase of part-time farmers,accounting for 82.2 percent, but also performs as the higher non-agricultural income, and those farmers account for 66.7 percent. Moreover, this kind of part-time farming turns out to gradually increase from south to north.Food production effect and efficiency are affected by part-time farming and regionalization.The limiting factors and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food production effect and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economic types of farmer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Part-time farming;Production effect;High yield and efficiency;Yield variance

当前中国仍是农业大国,随着中西部地区逐渐迈入工业化进程,不能再走工强农衰的道路,怎样在工业化进程中保证中西部地区粮食安全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1]。然而在现实社会,即使在人少地多的美国也广泛存在农户兼业化现象,因此农户兼业化仍然是工业化过程中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现象[2]。目前,我国中西部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户,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其生产方式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3]。农户兼业化是在我国较为尖锐的人地矛盾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的约束下形成的家庭内分工的均衡形态[4]。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河南疃镇为研究区域,从区域和非农化程度(兼业化)2个维度对农户粮食生产效益、效率差异进行分析,旨在为健全如何提高中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户生产效益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河南疃镇位于河北省曲周县北部,距县城18km,面积77.41km2,辖34个行政村,人口3.78万人(2009年),曲(周)魏(县)公路过境。本研究分别选取河南疃镇南部、中部、北部的张庄、连珠村、骆庄这3个有代表性的行政村进行调查。通过前期村情调研,了解到3个村的基本情况,见表1、表2。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2.1 农户兼业类型分类 农户分化是指由于农户兼业经营行为的存在并不断发展演化,从而使农户分解成不同种类和不同规模的特征群体[5]。在理论上,由于不同农户兼业程度的差异,可将农户分为不同的类型。国家统计局在第二次农业普查中规定[6]:根据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将农户划分为纯农户、农业兼业户、非农业兼业户和非经营户。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7]对农户兼业类型的具体的分类标准是:纯农业户是指家庭收入中95%以上来自于农业产业的农户;非农业户是指家庭收入中95%以上来自于非农产业的农户;兼业农户又分为一兼农户(农业兼业户)和二兼农户(非农兼业户)。其中,一兼农户以农业为主,非农产业为辅;二兼农户以非农产业为主,农业为辅。本研究按照广义兼业的概念和衡量标准对农户兼业类型进行划分,对比农户家庭的非农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依据比重高低划分为纯非农业户、二兼农户(非农业兼业户)、一兼农户(农业兼业户)、纯农业户4种类型。

1.2.2 数据收集 采用调研法、访谈法、文献法进行数据收集[8-11]。样本量:选取3个行政村,首先对全村进行农户类型调研,然后根据农户类型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每村共抽取30户。农户名单由河南疃镇镇政府办公室提供,将全村农户按姓氏首字母排序,然后用EXCEL进行随机抽取获得。调研问卷设计:调研问卷分为2部分,农户类型问卷和粮食生产现状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根据此次研究的目的增加了“农户科学施肥态度及习惯”、“家庭消费结构”、“家庭种植结构”等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A1家庭成员基本信息;A2.家庭主要收入来源;B去年家庭土地情况;C去年种植结构及产出情况(小麦指2012-2013季冬小麦,玉米指2013年夏玉米);D去年养殖情况;E生产经营方式;F家庭消费结构;G农民对农业生态环境以及生产技术的态度;H最大地块作物种植管理情况(包含小麦、玉米以及经济作物)。

1.2.3 数据处理 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着重分析农户间生产效益、效率的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户兼业分布 通过对调查农户资料统计分析(表3)发现,该地区农民兼业化程度高达82.2%,其中二兼农户(非农业兼业户)为46.7%,比例最高;其次为纯非农业户,为20.0%;纯农业户最低,为17.8%。从表中可看出,在兼业农户中非农收入大于农业收入的农户多达66.7%,说明该地区农业受到工业化发展的影响较大。

2.2 不同兼业农户基本特征 北方平原人口密度大,小农户经营模式随着该地区工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趋势。

2.2.1 家庭人口及劳动力分布情况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兼业水平农户家庭人口及劳动力状况(表4)发现:二兼农户家庭总人口数最多,人口压力相对较大;而从家庭劳动力男女比例上来看,随着兼业化程度的增加,男女比例也在增加,纯农户和一兼农户家庭劳动力男女比例小于1,即纯农户和一兼农户可外出打工的男劳动力数目少;而从家庭劳动力上来看,仍然以二兼农户人数最多,一兼农户人数最少;从劳动力平均年龄上可看出,二兼农户平均年龄仅为38.7,其次是纯非农户44.6,一兼农户和纯农户年龄偏大,分别为45.8和49.5;从家庭劳动力平均文化水平上看,随着兼业化程度增加,平均文化水平增加,纯农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2.2.2 耕地分布情况 从不同类型农户耕地分布情况(表5)来看,兼业农户群体拥有的耕地面积比重较高,说明现阶段粮食主要的生产经营主体为兼业农民;纯非农业户耕地面积非常小,调研过程中了解到部分农户表现出失地的恐慌,对仅有的耕地非常珍惜;农业收入比重大于非农收入的农户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水平,但耕地细碎化程度较高,其农业生产方式趋于粗放型。

2.2.3 家庭种养情况 对不同兼业水平家庭种养情况分析(表6)发现:一兼农户家庭种植结构相对复杂,纯非农户最简单,而且偏农业的农户均大于偏非农业的农户;而养殖情况与种植结构情况相似,偏农业的农户养殖比例大于偏非农业农户,纯农户比例大于一兼农户,可见随着兼业化程度的增加,农户家庭种养结构趋于简单化;从粮食耕作面积来看,偏农业农户的平均粮占面积普遍大于偏非农业农户,纯非农户仅为0.1hm2;从土地流转面积上可看出,兼业农户的流转面积和地块零散程度远高于其他农户,纯非农户因为耕地面积原本较小、地块少,平均流转面积仅为0.13hm2。

2.2.4 家庭务工情况 调查显示研究区农户兼业现象非常普遍,因为当地已有乡镇企业,农民不必外出打工,可兼顾自家农业,这为兼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不同兼业水平家庭的务工情况分析(表7)发现:二兼农户和纯非农户家庭务工人数占劳动力比重均超过50%,其中二兼农户为55.7%,即该群体中有1/2以上的劳动力兼顾农业和工业;而一兼农户这一比重也达38.1%。

2.2.5 家庭消费结构情况 对不同兼业水平家庭的部分消费情况(表8)对比分析发现:在食品支出、教育支出、医疗支出、人情支出以及农业支出等几项重要支出上,纯农户的排序为农业支出>食品支出>医疗支出>教育支出>人情支出,一兼农户的排序为农业支出>食品支出>医疗支出>人情支出>教育支出,二兼农户的排序为农业支出>食品支出>教育支出>医疗支出>人情支出,而纯非农户的排序为食品支出>农业支出>人情支出>教育支出>医疗支出。从以上结果可看出,在所有农户中,农业支出排序均靠前,是农户家庭消费支出中较大的支出项目,而随着兼业化程度的增加,农户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增加,在食品、教育上的投资增加,医疗上的投资减少。

2.3 不同兼业水平农户粮食生产效益、效率差异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兼业农户已成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其生产经营行为是否合理成为保证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

2.3.1 土地产出率 在产量水平上,4类农户产量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小麦、玉米产量随兼业化程度增加而呈现不同的趋势(图1):小麦产量随兼业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玉米产量随兼业化程度的增加而上升。这可能是由于小麦的田间管理较玉米更为复杂,而工业化的发展影响了农户在小麦生育期内的管理水平,从而造成小麦产量下降;同时近年来玉米种植的机械化程度增加,农户在玉米生育期内的管理水平差异较小,而纯非农户因经济条件允许,在玉米上投资较大,使得产量也随之提高。

对农户经营行为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类型农户粮食的经营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小麦商品率均低于玉米商品率(图2),可看出该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仍以小麦为主。一兼农户商品率最高,二兼农户其次,纯农户低于兼业农户。纯非农户虽然产量高,但小麦玉米商品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农户,可看出其粮食生产主要为了满足自身需求。

2.3.2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在小麦季,对比4种类型农户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表9),仅在氮肥的利用效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纯非农户和一兼农户的氮肥利用效率显著高于纯农户,与二兼农户间差异不显著。从变化趋势上来看,随着兼业化程度的增加,磷肥的利用效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以二兼农户磷肥利用效率最高;而氮肥和钾肥的利用效率呈现波浪形趋势,但偏农业的农户在氮肥利用效率上小于偏工业型农户,在钾肥利用效率上高于偏工业型农户。这与农户经济水平提升后,更倾向于施用价格较贵的钾肥有关。

从氮肥的追基比上来看,4类农户间差异不显著,兼业农户的氮肥追基比显著高于纯非农户,高于纯农户,即兼业农户后期追施氮肥的量要高于纯农户,这可能与其要兼顾打工,又想获得高产,在养分投资上较为重视有关。而纯非农户氮肥追基比过低与其偏爱钾肥,氮肥施用量较少有关。

对比4种类型农户水分管理情况(表10),其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上的差异不显著,且偏农业的农户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偏工业的农户;从灌溉次数上也可看出,偏工业农户的灌溉次数高于偏农业农户的灌溉次数,其在灌溉上的投资较高。

在玉米季,对比4种类型农户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表11和12),仅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上有显著性差异,纯农户、一兼农户和二兼农户均显著高于纯非农户,从灌水次数上也可看出随着兼业化程度的增加,平均灌水次数也增加,这与小麦季结果基本一致。

而4类农户在养分利用效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氮肥偏生产力在47~55kg/kg之间,磷肥偏生产力在160~220kg/kg之间,钾肥偏生产力在195~220kg/kg之间。从变化趋势上看,偏农业农户氮肥和钾肥的利用率要高于偏工业农户,磷肥利用率与兼业化程度间无明显关系。从氮肥追基比上可看出,该地区玉米追肥情况较差,农户间差异不大,氮肥追基比均小于0.5。从施肥量上看,农户施肥量与兼业化程度之间无明显关系,主要是因为现阶段农民普遍习惯“一炮轰”,农民外出打工对施肥并没有太大影响。

2.3.3 资本利用效率 对不同兼业水平农户小麦季资本利用效率进行分析(表13),发现纯非农户的平均资本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3类农户,且最大值、最小值也均高于其他农户,即在产量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纯非农户在土地、资金以及劳动力上的投入均最小。其他3个类型农户的资本利用效率排序为二兼农户>纯农户>一兼农户,但纯农户资本利用效率中最小值出现负值,说明纯农户中有部分农户的粮食种植是不盈利的。

对比玉米季不同兼业水平农户资本利用效率(表14),发现4种类型农户资本利用效率间无显著差异,在土地利用效率中,以一兼农户最高,且偏农业农户大于偏工业农户,即兼业化与土地利用效率呈负相关;在资金利用效率中,以纯农户资金利用效率最高,随着兼业化程度增加,资金利用效率没有明显增加或减小的趋势,即兼业化对资金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在劳动力利用效率中,以纯农户最高,一兼农户最小。对比四种类型农户不同资本利用效率的最值发现,除去纯非农户,其他3种农户均出现负值,即纯农户、一兼农户和二兼农户中均有农户在玉米季为负收益。

2.3.4 高产高效技术采用情况 对当地农户高产高效技术的采用情况(图3)进行分析发现,小麦季的技术采用率普遍比玉米季的技术采用率低,其中纯非农户的技术采用率最低;随兼业化程度增加,小麦的技术采用率先增加后减少,以二兼农户为最高;随兼业化程度增加,玉米的技术采用率下降。由此可看出工业化发展对玉米生育期的管理影响较大。

2.3.5 科学施肥认知情况 对农户科学施肥认知程度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表15),全部农户中有58%对于科学施肥的认知度为及格,仍然有33%的农户为不及格,仅有9%的农户为优秀,可看出现阶段农户对于科学施肥的认知程度还很低。针对不同类型农户,纯非农户及格率最高,纯农业户最低,纯农业户中还有58.7%的农户为不及格,兼业农户情况介于两者之间。

3 结论与建议

随着工业的发展,农户兼业化程度正在逐渐加大,调查发现:该地区兼业化农户高达82.2%,有66.7%的农户其非农业收入大于农业收入。农户粮食生产效益、效率受到兼业化的影响,在产量水平上,随兼业化程度的增加,小麦产量下降,而玉米产量增加。农户粮食生产效益、效率受到区域化的影响:在产量水平上,3个村的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随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增加小麦玉米产量呈递减趋势。对不同类型农户粮食生产效益、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对于纯农户,养分投入成为其限制因素;对于一兼农户,家庭种植结构和面积成为其限制因素;对于二兼农户,劳动力投入水平成为其限制因素。

针对以上结论,对提高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村以及不同兼业水平农户粮食生产效率提出以下建议:

(1)对不同兼业水平的农户来说,因纯非农业户种粮积极性不高,但科学施肥认知度较高,应考虑关键技术本身的简化和物化,以此提高其关键技术到位率,从而提高产量和效率水平;纯农户虽然技术到位率高,但生产水平较低,应考虑提高其对关键技术的认知度,以提高其应对农业生产气候等应变的能力,达到高产稳产高效的目的;对兼业化农户,应注重其外出打工的季节性,提高关键技术的技术到位率,以此提高产量水平。

(2)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村的农户来说,因农业村的种植结构复杂,农民更多关注发展经济作物,可考虑从经济作物高产高效入手,引导其整体种植结构的高产高效;对工业村来说,考虑到农户普遍种粮积极性不高,但整体科学认知度较高,应从宣传高产高效优势入手,分析其不合理施肥现状以及会造成的影响,首先调动其科学管理积极性;对过渡村来说,可利用其在粮食作物投资上较为谨慎的心理,加大高产高效技术的培训和示范力度,提高其关键技术的到位率。

参考文献

[1]刘晓冰,王光华,金刚,等.作物根际和产量生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

[2]毕洁颖,黄佳琦.农户兼业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基于吉林、河南和湖南的调研[J].中国农业信息,2013,01:12-16.

[3]陈长华,方晓军.江苏农户经营行为分化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1999,4:46-50.

[4]周英.农户兼业化经营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J].商业时代,2010,4.

[5]陈锡文,陈昱阳,张建军.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产出影响的量化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2:39-46.

[6]陈和午.农户模型的发展与应用[J].农业技术经济,2004,3:2-10.

[7]杜宇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53-58.

[8]冯志强.新型工农关系下的河南粮食安全研究[J].当代经济,2014,18:70-71.

[9]高强.我国三大地带农户兼业形态研究[J].经济地理,1999,19(1):73-76.

[10]胡雪枝,钟甫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7:29-39.

[11]姜天龙.工业化进程中农户行为分化与动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50-1152. (责编:张长青)

猜你喜欢

高产高效
重庆市江津区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集成技术示范推广成效及其措施
浅谈煤矿高产高效型生产区队建设
山区池塘主养草鱼、异育银鲫“中科3号”高产高效试验
嫩江县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