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轩辕”名号流变考释

2015-11-05田成浩

丝绸之路 2015年2期
关键词:轩辕黄帝

田成浩

[摘要]关于“轩辕”的含义,近现代学者探索颇多,然视角驳杂,无所适从。通过回顾典籍原文可以发现,在先秦秦汉典籍中“轩辕”有四种含义:地名、古帝名、星宿名、建筑名。它在成为黄帝名号之前主要有2个含义:其一是地名,其二是神农氏之前的一个古帝名号。黄帝与“轩辕”相结合,是以“轩辕之丘”为结合点。在《帝系》篇及汉前期文献中,“轩辕”成为黄帝的本名。随着黄帝发明传说的流传,“轩辕”转变为后世纪念黄帝而赠予其的称谓。

[关键词]“轩辕”;黄帝;古帝名号

“轩辕”为黄帝主要名号之一。《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又曰:“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①《汉书》中又出现了“黄帝轩辕氏”②的称号。学界关于“轩辕”多有讨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轩辕”名号源于黄帝发明创造,③金文中的“天鼋”即“轩辕”,④因相关地名得人名“轩辕”,⑤以及从字音角度的几种解释。⑥同时,围绕这几种观点,学界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本文回归先秦秦汉文献原文,对“轩辕”含义与其变化过程作一个系统梳理,以探讨“轩辕”名号与黄帝的关系。

一、先秦秦汉文献中“轩辕”的含义

(一)传世文献中“轩辕”的含义

先秦秦汉典籍中,“轩辕”一词多次出现。就目前来看,“轩辕”有四种指代含义,分别是地名、古帝名号、星宿名称、建筑名称。

现将这一时期传世文献中的相关记载,按照不同指代含义进行分类条列。

(二)出土文献中“轩辕”的含义

出土文献中也有与“轩辕”相关的资料。

其一,金文中“”的释读,长期为学界所关注。最著名的观点是郭沫若将其释读为“天鼋”,认为其即是“轩辕”。

其二,战国楚竹书《容成氏》简1中记载:

卢是(氏)、茖(赫)疋(胥)是(氏)、乔(高)结(辛)是(氏)、仓颉是(氏)、轩缓(辕)是(氏)、神戎(农)是(氏)、椲丨是(氏)、垆跸是(氏)之有天下也,皆不受(授)亓(其)子而受(授)臤(贤)。 14

李零在释读简文时将其中的“轩缓是”释为“轩辕氏”,将“神戎是”释为“神农氏”。此段记载与《庄子·胠箧篇》中记载的类似,也是将“轩辕”视作一个古帝名号。

关于战国楚竹书《容成氏》与《庄子·胠箧篇》中所记载的一系列古帝名号,蒙文通认为《庄子》中“十二世若并世诸侯然……似为部落之峙立也”。15郭永秉对此有异议,认为“《容成氏》所说的这些古帝王曾是‘有天下的。‘有天下,则说明这些帝王有前后相承的关系,而不可能是并世的帝王”。16笔者认为后者的观点较为妥当。原因有二:其一,《庄子·胠箧篇》中的记载,主要在于追思“乐其俗,安其居”的“至德之世”,而竹书《容成氏》中则提到“皆不授其子而授贤”。两者所讲极为相似,既然《庄子·胠箧篇》没有明确讲古帝之间的关系,就应当以竹书《容成氏》的说法为主。其二,《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记载:“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17如此可以推论,在《容成氏》与《胠箧篇》的作者看来,在神农之前,存在一个名为“轩辕”的古帝王。

二、“轩辕”成为黄帝名号之前的含义

(一)与“轩辕”有关的地名

“轩辕”地名,较早见于《山海经》的《山经》部分。茅盾、顾颉刚、袁行霈、袁珂等都主张《山经》为《山海经》中出现较早的部分,时间最迟在战国中期。《西山经》中有关于“轩辕之丘”的记载,也有关于黄帝的记载,18二者毫无关系。不仅《西山经》中的黄帝与“轩辕之丘”无关,《山海经》中其他篇目中黄帝与带有“轩辕”的地名也没有关系。

晋代郭璞为《山海经》作注时,将“轩辕”地名全部与黄帝联系起来解释。郭璞为东晋时期人,距战国秦汉时代已远。郭璞注中提到的“黄帝居此丘,娶西陵氏之女,因号轩辕丘”,19明显受《帝系》与《五帝本纪》的影响。

(二)以“轩辕”为名的古帝

作为古帝名号的“轩辕”,在战国楚竹书《容成氏》与《庄子·胠箧篇》中都有出现。姜广辉、裘锡圭、史党社等认为竹书《容成氏》写成于战国中期前。罗根泽、张恒寿、刘笑敢等认为《庄子·胠箧篇》为先秦时期作品。关于其记载的一系列古帝名号,姜广辉认为这是“有别于炎黄古史传说体系的另一种传说体系”。20李均明21、郭永秉 22等人均有类似观点。笔者认为,在先秦时期部分人的观念中,有一个位处神农氏之前,名为“轩辕”的古帝王,存在于一个与大一统的炎黄古史体系完全不同的古史传说体系中。

如前文分析,在先秦时期“轩辕”名号的流传有两个系统:其一是古地名,主要出现在《山海经》中;其二是古帝王名,出现在《庄子·胠箧篇》、上博简《容成氏》等文献中。这两个“轩辕”名号起初都没有与黄帝发生联系。

三、“轩辕”与黄帝名号的关系

(一)“轩辕”作为黄帝本名出现

在《帝系》、《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史记·五帝本纪》等文献中,“轩辕”成为黄帝本来名字;“黄帝”则成为名号“轩辕”的首领所接受的尊号。《大戴礼记·帝系》记载:“少典产轩辕,是为黄帝……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23《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记载:“文王受命而王,应天变殷,作周号……以轩辕为黄帝,推神农以为九皇……周人之王,轩辕直首天黄号,故曰黄帝云。”24《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25

上面三段材料显示,在战国至西汉前期的著作中,“轩辕”为黄帝本名,而“黄帝”的名号为后人追赠,或者是取得统治权之后所得到的尊号。如清代苏舆所言:“据此知黄帝为周人追谥,非本号。”26

“轩辕”与黄帝究竟是如何结合起来的?《水经·渭水注》引汉代姚瞻的观点认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故号为轩辕氏。”27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认为,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28按照姚瞻与皇甫谧的说法,黄帝“轩辕”这一名号的由来是因其曾居住在以“轩辕”为名的地方,人以地为名,故而有了这一名号。后世学者有支持者,亦有反对者。主张“地以人名”的学者,多认为是因轩辕(人)居于某地,某地方才得名“轩辕”,如清代梁玉绳与近代吴国泰。二人看法有一共同点,即黄帝因发明而得名“轩辕”,某地因黄帝居住,而得名“轩辕之丘”。这一观点存在问题:先秦时期确实有黄帝发明制作的相关传说,但没有黄帝因发明创造而得名“轩辕”的记载。所有将“轩辕”与黄帝发明联系起来的解释,都出现在汉代及其以后。所以,梁玉绳、吴国泰等人以先秦时期“轩辕”名号来自黄帝的发明为前提所得结论,是值得商榷的。

之所以出现“轩辕”地名与黄帝相结合,而非《容成氏》中所言的轩辕氏,是因为在战国后期出现了大一统古史系统之后,《容成氏》与《庄子·胠箧篇》中提到的古史系统已不被注意。

关于黄帝因与“轩辕”地名结合而得名“轩辕”的原因,日本学者若水俊的观点值得参考。他认为:“考证比较轩冕的说法和地名由来的说法,恐怕后者时间要更久一点……《山海经·海外西经》、《大荒西经》……两者在记载的时候黄帝还未出场,所以不得不考虑黄帝和轩辕最早是两回事……将黄帝和轩辕结合,是由于兴盛的神仙思想。”29若水俊将黄帝求长生的传说与《山海经》中“轩辕之国”的人长寿相联系,认为是神仙思想促使了黄帝与轩辕地名的结合。此可作为一说。

(二)“轩辕”与黄帝发明之间的关系

以黄帝制作发明而得号“轩辕”的说法在汉代开始出现。关于黄帝制作发明,可以参考《世本·作篇》30以及《易·系辞》31中的相关记载。

“轩辕”作为黄帝名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黄帝制作发明的传说,尤其是在交通工具、冠冕服饰方面的发明有重要关系。《汉书·律历志》记载:“黄帝始垂衣裳,有轩冕之服,故号轩辕.”32汉代王逸将《楚辞·远游》中的“轩辕”解释为“轩辕,黄帝号也。始作车服,天下号之为轩辕氏也”。33在班固与王逸看来,黄帝以其发明创造的功绩而得名“轩辕”。吴国泰认为:“伏羲氏以养犠牲、炰胾羹,而号曰庖羲……炎帝以教民稼穑而号曰神农,则黄帝亦当以制轩冕车舆而号曰轩辕矣。”34姜蕴刚认为:“张晏曰:‘作轩辕之服,故谓之轩辕。大约近似……这轩辕氏的名称,与今日所谓‘木匠、‘泥水匠的称谓大约差不多。所以志其特能也。”35这些观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承认黄帝发明车马服饰,而后世为纪念黄帝的这一创造,以“轩辕”称呼黄帝。如此一来,轩辕由汉初黄帝的本名,转变为后世因其发明创造而给予的尊称。

四、结语

“轩辕”在成为黄帝名号之前主要有两个含义:古地名以及神农氏之前的一个古帝名号。两个系统在早期的流传中没有交叉现象,而且都没有与黄帝发生联系。在《帝系》等文献中,“轩辕”成了黄帝本名。其由来应该是“因地名得人名”,即黄帝因“轩辕”之地而得“轩辕”之名。关于“轩辕”地名与黄帝传说结合的原因,日本学者若水俊的神仙思想说可作为一种解释。在汉代的《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与《史记·五帝本纪》中,“黄帝”都是赠予轩辕首领的尊号。随着黄帝制作发明传说的流传,班固与王逸等汉代学者认为,后世为纪念黄帝的发明创造,而以“轩辕”称呼黄帝。“轩辕”由汉初黄帝的本名,转变为后世因其发明创造而给予黄帝的尊称。《汉书·律历志》中的“黄帝始垂衣裳,有轩冕之服,故号轩辕”,就是这一现象的例证。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文社科类)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LZUJBWZD003、14LZUJBWZY036。

[注释]

①25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1959年版,第2~6页、第6~10页。

②11 32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67页、第1277页、第1012页。

③主张“黄帝发明创造”说的学者有汉代王逸,以及吴国泰、姜蕴刚、刘起釪、何光岳、曲辰、王子今等人。

④主张“金文‘天鼋即轩辕”的学者有郭沫若、杨向奎、龚维英等人。对此观点表示质疑的学者有杨宽、刘桓等人。

⑤主张“因地名而得人名”的学者有汉代姚瞻、晋代皇甫谧、清代崔述以及姜亮夫、张大可等人。与之相对的是主张“因人名而得地名”的清代梁玉绳、近代吴国泰等人。

⑥围绕“轩辕”的其他几种观点主要有:“轩辕”通“环圆”,代表“浑沌”;通“旋圆”等,代表龙蛇;代表“玄元”、“天猿”,指代太阳神;代表可汗、皇帝;为“单阏”之音转;与“昆仑”是同一音等等。

⑦18 19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7页、第51页、第51页。

⑧清·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8页。

⑨24 26 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9页、第199~200页、第199页。

⑩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版,第85页。

12经导师雷老师指导,此处“轩辕”的意思,与“后有长庭”中的“长庭”并列,同为建筑中的一部分,应为早期建筑中用来悬挂钟、罄等打击乐器的横梁。在此对老师表示感谢。诸祖庚编撰的《战国策集注汇校》,也搜罗了古今学者关于此处“轩辕”的解释。

13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增补本)》,凤凰出版社2008版,第949页。

14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5蒙文通:《古史甄微》,巴蜀书社1999版,第22页。

16  22郭永秉:《帝系新研——楚地出土战国文献中的传说时代古帝王系统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第137页、第141页。

17李步嘉:《越绝书校释》,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67页。

20姜广辉:《上博藏简<容成氏>的思想史意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容成氏>初读印象札记》,简帛研究网,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3/jiangguanghui01.htm2003年1月9日。

21李均明等:《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页。

23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6~127页。

27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46页。

28西晋·皇甫谧著,徐宗元辑:《帝王世纪辑存》,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7页。

29[日]若水俊:《黄帝神话杂考》,《茨女短大纪》,1973年第3期。

30三国魏·宋衷著,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陈其荣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3~5页。

31三国魏·王弼著,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301页。

33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37页。

34吴国泰:《史记解诂(上)》,《文史》,1997年第42辑,第38页。

35姜蕴刚:《黄帝及其时代》,《东方杂志》,1946年第3期,第40~41页。

猜你喜欢

轩辕黄帝
龙坂轩辕联 毛选选 书法作品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论中医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内针为例
风起轩辕——联通五千年民族血脉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望星空之
——狮子座
轩辕颂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王者之星——轩辕十四的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