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促进山东品牌发展

2015-11-05孙明钊门爱军胡刚苏保乐

长江蔬菜 2015年4期
关键词:示范区山东出口

孙明钊,门爱军,胡刚,苏保乐

(1.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青岛,266001;2.潍坊检验检疫局)

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促进山东品牌发展

孙明钊1,门爱军1,胡刚1,苏保乐2

(1.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青岛,266001;2.潍坊检验检疫局)

分析了当前山东出口食品农产品的优势,指出了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促进品牌发展的建议,包括积极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发挥行业协会能动作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山东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发展

中国是全球农产品生产第一大国,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振兴中国农业的重要抓手、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手段和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有着重要的价值。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品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提出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要求。山东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和农产品出口大省,食品农产品出口连续14 a位居全国首位,实现了长足发展。面对新形势和机遇挑战,为保持山东在全国食品农产品出口的领先地位和持续优势,必须坚持以品牌为统领,创建全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多措并举,培育新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1 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促进出口农产品品牌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底线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往高端走就是品牌。食品农产品出口为山东品牌农业的发展积累了比较丰厚的规模实力,具备了向更高层次创新突破的条件。同时,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激烈的竞争,要求我省必须创新求变,不断开辟新途径,增创新优势,发展品牌农业。

1.1山东食品农产品出口为品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东出口食品农产品已得到国际市场的充分认可。近年来,山东检验检疫局紧紧围绕山东省委、省政府“质量强省”的战略部署,大力助推食品农产品尤其是富有特色的地方特产的深加工产品出口,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我省共检验检疫出口食品农产品48.53万批、产值205.29亿美元,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04%、3.49%,连续14 a位居全国第一。农产品出口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已达25%,带动了1 600万人就业。

1.2示范区建设已成为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知名管理品牌

多年的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中,检验检疫部门将品牌建设视为示范区内最活跃的细胞,引入品牌和市场的理念;以“推行一个标准、统筹两个市场、打造山东品牌、促进富民强省”为总体目标,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品牌+市场“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走“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标准化为核心、品牌为引领、市场为导向”的发展路子,示范区建设已成为抓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知名管理品牌。至2013年,省级示范区已发展到78个,示范市发展到8个,获得国家级示范区称号的有32个,占全国总数的22.2%,示范区内出口量占全省同类产品的90%。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示范区的国际影响力,2013年,配合质检总局与韩国食药部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大韩民国食品医药品安全部关于食品安全的谅解备忘录》,就共建“中韩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达成共识,有力提升了我省食品农产品在韩国的竞争力。

示范区建设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在2011年考察安丘示范区工作时指出,该农产品示范区管理的做法很好,提升了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推动了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省委副书记王军民同志在2013年农村工作会议上要求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才利民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建设质量安全示范区——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有效举措》的文章,充分肯定了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效。

1.3攻坚破壁,为山东品牌开拓国际市场保驾护航

加强对国外技术壁垒的应对,助力我省食品农产品持续“突围”,开拓更多国际市场。2013年,圆满接待了美国、韩国、日本、欧盟等官方代表团对我省肉类、水产、肠衣、乳制品、洋葱、冷冻草莓等产品的32次官方检查,新获国外注册企业66家,34艘新建远洋渔船获得对欧注册。促使山东砂梨、大樱桃、熟制禽肉分别首次输美、输加拿大和销往我国台湾。促使日本取消对山东禽肉的呋喃唑酮命令检查、新加坡解除对我省3家去骨冷冻猪肉企业实施5 a多的禁令、俄罗斯解除对我国兔肉4 a来的禁令、帮助1家兔肉企业获得注册。截至目前,我省仍是全国唯一获得对欧盟、美国和马来西亚出口禽肉资格的省份,也是唯一获得对日出口冷冻调理菠菜和脱水菠菜的省份。

1.4多措并举,助推品牌做大做强

①依靠品牌“打”市场一是鼓励龙头出口企业在国外进行商标注册和积极争创著名商标,进一步提高我省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自有品牌的比例。二是推动示范区内企业申请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打造一批山东地域品牌,形成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食品农产品出口品牌。目前,章丘大葱、烟台苹果、乳山牡蛎等一大批产品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龙口粉丝、金乡大蒜等一大批品牌获得欧盟地理标识认证。三是打造产业聚集群,形成集聚优势,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目前已形成了烟台地区速冻蔬菜、潍坊地区保鲜蔬菜、临沂地区脱水蔬菜等产业聚集区域,并逐渐在国际食品采购圈中建立了山东品牌的良好声誉。

②依靠质量“创”品牌为在国际市场上打响“山东制造”,重点围绕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的水产品及制品(占全国的35%)、蔬菜(占全国的40%)、花生及制品(占全国的90%)、肉类(占全国的35%)四大类食品农产品,开展了质量再提升活动,促进出口企业转型发展和产品质量官方认可,为我省出口花生加工企业占稳高端市场打下基础,输欧、输日花生份额分别占到全国的95%以上。

③依靠实力“借”品牌通过注资、合作、购买国外优势品牌等途径,借助国外老品牌衍生山东新品牌。诸城富维食品有限公司依靠“中国最大姜片生产者”的实力与“百年姜片生产者”的日本岩下株式会社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寿司姜片开拓市场,占据日本高端寿司姜片市场的65%份额。

2 当前山东食品农产品出口品牌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2.1相对优势

一是山东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多种多样,能够生产各类农产品,满足全球市场多样化的食品需求。二是我省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三是地域上紧邻日、韩等国,而以这些国家为代表的亚洲市场是世界农产品贸易最重要、也是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其进口的农产品占全球的23%,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2.2问题与挑战

①自有品牌出口的产品比例偏低我省每年出口食品农产品的市场容量达到200亿美元以上,近年来保持了8%左右的增长速度。但出口食品农产品市场没有知名品牌,甚至连区域性强势品牌也很少。据山东检验检疫局对我省500余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调查结果显示,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约占8%,拥有国外品牌的占26%;无品牌的占66%;出口自主品牌货值仅占出口总货值的15%。

②出口食品农产品品牌建设起步较晚国外知名食品品牌如可口可乐、雀巢等多起步于19世纪中期,而我国食品农产品品牌多数仅有十余年历史,品牌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我国生产企业、种植企业等市场责任主体的品牌意识薄弱,缺乏通过品牌效应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不重视品牌经营,没有制定品牌发展战略。

③贴牌生产附加值偏低以速冻蔬菜为例,2013年出口48万t、货值5.6亿美元、平均出口价格仅1 164美元/t,而出口到目的地国家的平均售价至少翻倍,没有自主品牌是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主要原因。调研显示,出口自主品牌的食品农产品货值较无品牌产品平均高20%以上。

④出口结构不合理以出口蔬菜为例,作为初级农产品的保鲜蔬菜比例相对较大,深加工、调理蔬菜产品比例较低;高端市场所占比重绝对值小,发展中国家市场比重较大。2013年山东省出口蔬菜357万t,货值35.8亿美元,其中初级加工产品占出口量的70%以上。

⑤加工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生产加工管理水平不高,创新意识不强,对国外的标准掌握不够严格,导致农产品整体质量安全保障不到位,制约了出口农产品的长期稳定发展。

3 政策建议

3.1积极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

食品安全是品牌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打造山东品牌农业,必须守好食品安全这条生命线,绝不能因为质量安全问题影响品牌的发展。一是加快推进示范省建设,将示范省本身的“品牌效应”惠及出口企业,并争创一批出口食品农产品的自主品牌,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二是多方式开拓国际市场;三是鼓励龙头出口企业在国外进行商标注册,进一步提高我省农产品出口企业自有品牌的比例;四是推动以示范区为单位申请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打造一批山东地域品牌;五是扩大示范区内企业与省内外大中型城市连锁超市对接规模;六是根据各地农产品特色,推进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增强市场辐射能力。

3.2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一是政府划拨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品牌建设,同时综合利用税收等其他政策对企业进行鼓励引导。二是在食品出口集中区和开发区设立合作园区,鼓励发展“飞地经济”,积极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开展国际、省际、省市、市县之间的广泛合作。三是大力支持出口食品农产品产业创新升级,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与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相结合,全面落实自主创新优惠政策。四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出口食品农产品的支持力度,并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五是充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建设相关的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

3.3发挥行业协会能动作用

充分发挥协会的凝聚力和辅助推进作用,从我省烟台、青岛等出口食品农产品产业集群品牌形成的实践来看,多数地方政府负责组织、筹备、管理整个流程的工作,而行业协会在品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3.4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以企业为主体,提高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创新能力、品牌培育意识以及商标注册、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增强品牌附加价值和影响力。协调各方资源,合力营造有利于出口食品农产品企业品牌成长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加快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1]孙冬,苏保乐.山东蔬菜出口现状及对策[J].长江蔬菜,2009(5):1-4.

[2]苏保乐,徐坤.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蔬菜,2000(5):1-4.

Strengthening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to Promote Brand Development

SUN Mingzhao1,MEN Aijun1,HU Gang1,SU Baole2

In the paper,we analyze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edible agricultural exports,and pointe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brand development,in addition,we put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the brand development,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build of demonstration province of quality and safety of export agricultural products,giving full play to gui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developing cluster brand and enhancing enterprises'subjective awareness.

Shandong province;Edible agricultural exports;Quality safety;Brand development

F326.13

A

1001-3547(2015)04-0074-03

10.3865/j.issn.1001-3547.2015.04.026

孙明钊(1964-),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管理,E-mail:sunmz@sdciq.gov.cn

苏保乐(1969-),硕士,研究方向为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管理,电话:18663691856,E-mail:13516367809@163.com

2014-12-23

猜你喜欢

示范区山东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