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县级市政道路管理和质量的提升

2015-11-04

建材与装饰 2015年39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监管

李 盛

(东乡县市政工程管理所)

浅谈县级市政道路管理和质量的提升

李盛

(东乡县市政工程管理所)

市政道路的质量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以县级市政道路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县级市政道路的管理现状,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探讨了提升道路质量的意义与作用,提出了可以通过管理工作提高道路质量的观点以及具体措施,以期为市政道路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县级市政;道路管理;提升质量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市政道路建设发展日益迅速,交通运输日益发达。市政道路是指为城市内部提供交通运输,连接市内市外,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的道路。根据交通功能的不同,市政道路可以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和快速路。相较于其它道路,市政道路较为宽阔,为多种交通工具提供了专用车道,有公共汽车优先车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等。在美观方面,市政道路也比普通公路要讲究一些。道路两边会铺设绿化带,围上安全护栏。可以说,市政道路体现着一个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一种体现。

1 县级市政道路管理的现状

县级城市属于我国中小型城市。而中小型城市市政道路的管理是地方政府的工作。但县级政府的管理体制大多都还不够完善,在社会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研究都还不够透彻、不够深刻,在市政道路的管理上也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地方官员对于市政道路质量的认识模糊,在市政道路项目上期望通过低成本换来高收益,在一定预算范围内完成年度考核目标,忽视了市政道路在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市政道路建设期间,县级政府只有名义上的监管,建设过程没有按照建设程序的规范来进行,纰漏和错误频繁出现。投入使用的市政道路质量存在严重问题,路面粗糙不平易破损,高填土地基超限引起裂缝或者下沉,灌浆强度低导致压浆不实……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管道渗水、井盖绊脚、道板脱落、车辙下陷等各类小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相关人员轻视市政道路质量,还有施工企业玩忽职守、监管部门不尽职责等各方面的原因,是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体现。

可见,要提升市政道路的质量,需要各层关系、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通力合作。所以,想要有效提升市政道路的质量,就要调节好这些复杂的关系,兼顾到各个方面的职能。

2 提升道路质量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核心位置,市政道路建设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也有重要地位。市政道路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人民出行的环境氛围和安全,直接体现着一个城市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稳定。其既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又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与安全。市政道路质量不过关,就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隐患,给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造成阻碍甚至破坏。提升道路质量的现实意义就是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目前来说,中国市政道路的质量依然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水平线上,存在各种缺陷与弊端。怎样强化监督与管理,如何通过提升监管工作的效率来提高市政道路的质量,都是摆在县级政府官员和市政项目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 通过管理工作提高县级市政道路质量的措施

3.1建立责任体系

要强化对市政道路的质量监管,首先就要有完善的责任体系来分配任务、分担责任,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以道路建设项目的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建立项目经理部、质检处和施工单位三级责任体系,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分工协作,相互督促。只有这样层层落实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中,才能让监管工作有章可循。所以,建立责任体系就是要根据《市政公用事业法》、《建筑法》、《城市规划法》和《招标投标法》等相关的规章制度,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图1就是建设法规体系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1 建设法规体系纵向结构图

3.2健全监管机制

健全市政道路质量监管的机制能够在制度的保障下有效开展监督管理的工作。监管机制的革新是保障市政道路质量最坚实的基础。建立在法制体系上的监管机制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具体的措施有科学决策、有效控制、资源共享、把握时效性、增强监管的市场化、规范政府对市政道路质量的委托行为、推进质检制度的合理化以及提高质检机构的有效性和人员专业素质。以某县市政道路质量监督站的机构形势图为例,图2就是一个监管机构完整健全的标准模式。

图2 某县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结构图

3.3落实应急补救措施

环境、时间、施工情况和投入使用后维护保养情况的不同,市政道路的质量会产生变化。地基下沉、构件断裂错位、局部变形裂缝……在应对这样的质量问题时,就要先分析问题性质,对问题对象进行观察测量,及时采取紧急补救措施。实施补救时要在不留隐患的前提下采取经济合理、便于施工的方案。寻找质变的根源,预测可能出现的恶果,排查影响范围内受到牵连的其它市政项目,尽早尽快地综合治理。常见的处理方案有防渗堵漏、复位卸荷、补强加固等,严重一点的问题则要封闭保护、限制使用或者拆除重建。表1是某县发生事故后第一时间上报的事故报表,详述了事故的性质与成因,便于抢修工作的及时开展。

表1 某县事故报表

4 结束语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市政工程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市政道路的质量问题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对外运输和老百姓的出行便利与安全,而因市政道路质量问题而带来的社会危害比比皆是。政府监管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地方政府对市政道路建设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但管理水平却赶不上道路建设的发展进度。所以,县级政府应该高度警觉,建立健全完善的责任体系,改革道路质量监管机制,落实应急补救的对策与措施。这样,才能确保市政道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将县级市政道路的质量不断进行提升。

[1]王永建.中小城市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

[2]张凤霞.浅析通过强化试验检测工作提升道路质量的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3:54.

[3]刘毅.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U415.1

A

1673-0038(2015)39-0290-02

2015-9-11

李盛(1983-),男,助理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市政道路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道路监管
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措施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监管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