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体达用”:面向生活与实践的传统文化教育

2015-11-02何志攀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汉服礼仪哲学

何志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传统文化热”。但近百年来,中国教育在“落后”“挨打”的情况下更注重引进“他山之石”,因而导致中国文化匮乏,这一尴尬的局面被人称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对此,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如何真正在中学教育中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试结合学校开发的“华夏文明”系列课程加以说明。

“华夏文明”系列课程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目前,学校正在建设校本选修课程(含国家任选课程和自主开发的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含国家必修课程和北京市必选课程)、校本专修课程(含学科竞赛辅导类课程和自主招生类课程)三位一体的学科课程体系。课程的建设与社会的需要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华夏文明”系列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设的。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发展要求,目前已开设如下课程。

中国哲学智慧。通过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的介绍,帮助选修同学了解先哲的基本思想及中国哲学的基本脉络,养成哲学的思维,能批判地、反思地看待世界、看待人生。通过学习,学生们将初步了解中国哲学的基本知识,如代表人物、主要思想、经典著作等。

文化行——华夏礼仪智慧。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们将初步了解华夏礼仪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思想精髓;通过亲身参与礼乐文化活动,学生们可以将自己融入传统文化之中,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心中,亲身感受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以礼乐为切入点,窥中华文化之面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走近汉服。以传统服饰在现代的继承和传播为切入点,以“做中学”的授课方式,介绍传统文化中的服饰、饮食、民俗、娱乐等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参与课程的所有同学感悟“礼仪之大、服章之美”,体味传统生活方式中的智慧和乐趣,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走进中医。本课程意在宣传中医知识,讲解如推拿、耳针、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本着介绍和宣传中医的目的,将医学简化成一种可以日常运用、方便可行的治疗方法,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让同学们能正确认识中医、运用中医知识。

传承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明体达用、经世致用”

“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是当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形象地说,就是从传统文化的躯壳中挑拣出一鳞半爪的“符号碎片”来装点我们的精神生活。此外,“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缺少对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等文化之“道”的深入挖掘。在中学阶段渗透传统文化,当致力于“明体达用、经世致用”,即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用思想文化的提升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1.“明体”——感悟文化之“道”

学习传统文化,究竟是观察一个已死躯体的标本,还是感悟生命的“万类霜天竞自由”?现实中往往是前者。例如,在中国哲学教学中,多平铺直叙、罗列一些观点,这样让人觉得孔孟老庄,不过和埃及的神像、巴比伦的楔形文字、玛雅的历法一样,是我们从遥远的古代挖出来的珍宝,虽然珍贵,只不过供人把玩赞叹一番,然后放进博物馆陈列而已。礼仪是历史学家研究的对象,汉服是中断300年的游魂,中医命运稍好,但也时时听到各种杂音。文化的生命力来自何处?马一浮先生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根本则在思想。”他指出,全部中国文化都可以统摄于“六艺”之中:“国学者,六艺之学也”,而“一切道术皆统摄于六艺,而六艺实统摄于一心”。抓住这个核心,传统文化教育才有了灵魂和生命。

文化的核心就是“道”,所谓“明体”,就是“明道”。在“中国哲学智慧”课程中,我们力图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哲学是一种活的思想,是可以指导现实,解决现实问题的,充满了理论与实践的力量。我们主要讲授“轴心时代”,即先秦时期,重点学习儒、墨、道、法、名家以及易学的基本思想,以“究天人之际”,并了解现代中国文化的根基。参观历代帝王庙,感受“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瞻仰文天祥祠,感悟“天地有正气”的气节,是我们每年例行的出行计划。

礼仪与服饰也并不是“仪式动作的总和”和“一件衣服而已”。在“华夏礼仪智慧”和“走近汉服”中,我们让学生理解了“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就是华美的服饰,“夏”就是兴盛的文明道德,“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由此而来;两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中原文明往南方迁徙,号称“衣冠南渡”;端庄大气的礼仪,潇洒飘逸的服饰,是中华文化最直观的标志。学习冠婚丧祭等传统礼节,绝不是鉴赏古董,而是对生命节奏的把握。穿着汉服,绝不是“复古”或cosplay,而是对故国衣冠以及失落的文明的缅怀和传承。“走进中医”则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和明白,医学是完整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历史上“废方存药”的失败,正是因为脱离了整体理论框架的指导。

只有上升到“道”的层面,才能领略“生命的学问”。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不是碎片,也不是被观赏把玩的展品,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活着的、实践着的文化。

2.“达用”——学以经世致用

“达用”即学以致用,在生活和实践中体证理论,用理论点化、提升生活和实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致诚正”最终要落实为“修齐治平”,即理论要指导实践。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又告诉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实践中才能体证理论。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哲学智慧”虽然理论性强,但是课程一方面设置了《周易》、参观古迹等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联系现实生活加以理解。例如,在“孟荀人性论”的学习中,就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探讨“人性善还是人性恶”;结合“我的天啊”“苍天在上”“人做事、天在看”等日常用语,挖掘“天”这一古老信仰在人们精神世界的遗存及演变历程;还有探讨名家“白马非马”时,谈及社会变动带来的“名实之相怨久矣”,让学生明白今天也同样如此。这些都让学生很好地感受到了思想的力量,从而如课程说明所说的那样,能“批判地、反思地看待世界、看待人生。”

“华夏礼仪智慧”和“走近汉服”实践性较强。礼仪本身通过实践才能学习,即所谓“习礼”,而礼仪又对生活实践具有巨大作用,正所谓“不学礼,无以立”。礼仪课程设置了坐立揖拜、岁时节令、冠婚丧祭、观摩射礼、参观坛庙、聆听雅乐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汉服课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在理论部分帮助学生了解何为汉服,以及汉服的基本款式、古装剧正误、汉服复兴运动等。这一部分的教学不仅有课堂讲授,更有汉服试穿、款式辨认、古装剧挑错等环节,帮助学生将汉服与“古装”“舞台装”“cosplay装”等区分开,理解汉服在今天的意义。实践部分设置了手缝基础(束口袋、汉服布偶等)、配饰制作(绳绦编结、端午五彩绳、古风首饰),以及其它手工,如汉服折纸、端午香包等,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转化成自己的创作。

“走进中医”以推拿和耳针这两种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的实用技法为切入点,将基础辨证诊治理论融入其中,使同学们通过课堂得以进入中医的学科体系,并在之后渐渐深入。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初步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技法,又接触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我们还特别将中医课的阴阳五行课与中国哲学课合上,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医背后的哲学思考;中国哲学课的学生也在课间与中医课学生互相切磋,担当按摩耳针的模特,在具体活动中品味中国哲学的实践意义。

课程是一种渠道,接触一门新课程,就是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学生超越时空的局限,去与人类文明的成果对话,去陶冶自己的心灵。从“器”而“道”,从“用”到“体”,让学生系统地体会、传承传统文化,应结合智慧的思想和风趣生动的形式,将课程所传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文字变成学生能够感悟和熏陶的方式,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编辑  肖佳晓

猜你喜欢

汉服礼仪哲学
汉服新“江湖”
菱的哲学
上台说汉服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汉服有礼
汉服有礼第一篇: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