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保护青少年上网安全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2015-11-02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周季礼91746部队李加运魏翠红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5年7期
关键词:暴力网络安全英国

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 周季礼 91746部队 李加运 魏翠红

青少年日益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主要群体。互联网一方面给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新技能、拓展新知识和结交新朋友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青少年遭受网络暴力、网络色情、不良信息诱导、个人隐私泄露等风险,如何保护青少年上网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英国作为互联网发展起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政策、法律、机构、技术、监管、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保护青少年上网安全的举措,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青少年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英国青少年上网现状

英国是互联网发展起步最早的国家之一,青少年上网人数占总上网人数的比例很高。2005年7月,英国哈里法克斯银行(Halifax)的调查显示,在7岁到16岁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中,有53%的人曾通过互联网买过东西。2007年12月,英国文化基金会调查显示,90%英国青少年在家中上网,超过六成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上发布过个人信息或交友聊天。2011年2月,英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90%的8~17岁青少年正在使用互联网,超过66%的9~18岁青少年有个人视频游戏平台。2011年9月,英国调查报告指出,在5~10岁学龄前的儿童中,每10个儿童就有一个拥有自己的iPhone,20%的儿童可以完成文本编辑,5%的儿童可以收发电子邮件,10%的儿童可以无他人帮助下上互联网,25%的孩子拥有自己的电子邮箱。2014年8月,英国统计局数据显示,英国互联网用户达4300万,其中16~24岁的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移动互联网群体,互联网使用率高达96%,上网时长是英国网民平均时长的3倍。2014年10月,英国通信管理局对伦敦儿童调查显示,大约34%的5~15岁儿童拥有自己的平板电脑,60%的儿童在家使用平板电脑,相较2013年增长了50%。11%的三四岁儿童就拥有自己的平板电脑,少数孩子在家里还有游戏控制台。2014年11月,英国调查数据显示,高达53%的孩子表示,他们可以在没有父母监督的情况下自由的上网,六分之一的青少年每天都会使用一款名为Tinder(火种)的手机交友APP软件。2015年5月,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英国青少年上网人数是欧洲地区中最多的国家。

英国青少年上网安全形势

互联网在给青少年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一份来自英国健康核查委员会的报告显示,网络暴力、网络色情和不当的网络内容,导致英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增加,为青少年网络安全带来挑战与风险。

1.网络暴力事件频发

网络暴力是指在互联网上发生的暴力事件,即利用互联网,做出针对个人或群体的恶意的、重复的伤害行为,以使其他人受到伤害。例如传播谣言、嘲笑或羞辱他人、恶意公开他人真实信息等。英国的许多调查显示,青少年处于网络暴力的重灾区,不仅受害者人数众多,也是肇事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英国“全国儿童之家”调查称,20%的受访青少年表示,曾经通过网络手段欺凌过他人,其中73%的人表示,知道这是一种欺负,而26%的人表示,他们冒犯的对象是一个陌生人。2011年8月,英国“tes”杂志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英国每5个孩子里就有一个曾受到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已经成为英国中小学生中增长最快、最常见的暴力形式。2013年8月初,英国一名14岁少女因不堪网络暴力而在家中上吊自杀。不久,一名17岁青少年在收到一封网络威胁邮件后自杀身亡。2014年11月,英国对11~17岁青少年的调查显示,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少年遭受过网络暴力,受害者数量比2013年翻了一倍,40%的孩子表示他们亲眼目睹过网络暴力。2015年2月,英国反暴力协会(ABA)调查数据显示,网络暴力问题日趋严重,给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227名年龄在10~11岁的青少年中,有五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曾经收到过来自网络或电话的威胁,全国22%的中学生已经受到网络暴力的侵害。英国市场研究局(BMRB)对1163位家长进行了调查,他们孩子的年龄在8~14岁之间。结果显示,89%的家长认为网络暴力造成的危害和其他暴力同等严重,54%的家长称他们未曾和孩子就如何保护自己不受到网络暴力的侵害而进行沟通。全国校长协会(NAHT)所做的“打击暴力”调查报告称,全国11~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28%的孩子曾经遭到过“网络暴力”,有五分之一的网络暴力受害者因为害怕受到暴力而不敢上学,19%的人感到缺乏自信而抬不起头来,14%的人说担心自身安危,5%的人因为被暴力而发生自我伤害的行为,3%的人尝试过自杀。2015年3月,英国网络宽带公司Europasat的调查显示,高达48%的青少年表示曾遭到网络暴力,18.9%的受访者坦承自己曾对其它人的照片使用不恰当的字眼,14%的人承认曾发表暴力的信息,39.5%的儿童表示,社群网站让他们可以说出平常不敢说的话。

2.网络色情内容泛滥

网络色情内容泛滥是英国青少年面临的又一重大网络安全风险,已成为青少年道德堕落的一大元凶。2012年10月,英国调查机构尤格夫(YouGov)的一项统计表示,16~18周岁的青少年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每月在学校都要花上数分钟用手机浏览色情图片。同月,普利茅斯大学和英国网络安全加强中心(UK Safer Internet Centre)对16~24岁青少年的一项联合调查表明,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承认网络色情影响到了他们的两性关系。儿童热线(Childline)表示,2011年倾诉网络色情音像给自己带来的困扰的青少年增长了34%。2013年英国内政部的调查显示, 有超过60%的12~15岁儿童能够不受监控地随意上网浏览,将近60%的14~17岁的儿童承认,浏览过色情网站。 2010年以来,英国每年因“性行为不检点”而被学校所开除的学生高达3000余名,其中还包括数百名未满10周岁的低龄儿童。上述儿童被学校开除的理由,涵盖了性侵害、性暴力、性骚扰、行为放荡以及色情涂鸦等多方面因素。2013年连续发生了两起儿童遭受性虐待后,又遭谋杀的恶性案件。法庭已公开的文件显示,分别杀害5岁与12岁女童的两名被告人,在实施作案前均收集过有关儿童性虐方面的色情图片。2014年8月,英国进行的一次社会调查显示,半数青少年认为色情图片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朋友间发送色情图片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80%的青少年表示,他们经常在网上看到色情图片,超过70%的青少年表示,它们曾在网上观看过限制级影片,甚至有一部分13至15岁的青少年表示自己经常上网观看色情影片。调查结果表明,网络色情已经给英国青少年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2015年2月,英国最新调查显示,在英国10岁以上的青少年中,在网络上浏览过色情内容的占了1/3。数以百计的英国青少年遭遇过网络恶棍的诱骗讹诈,被胁迫参与网上色情活动。在两年时间里,专责处理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犯案件的警察机构(CEOP)破获了12宗涉及青少年在网上遭性侵的罪案,共有424名受害者受骗上当,其中184名是英国孩子。在这12起罪案中,有17名受害人自杀。

3.网络负面影响显现

除了网络色情和网络暴力外,网络带来的其它方面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2006年12月,一份研究数据显示,在所有的网络游戏者中,平均每9个英国青少年中就有1个表现出网络迷恋的症状,英国议员呼吁家长限制儿童打网络游戏的时间,因为像吸食毒品和赌博一样,长时间的网络游戏也会使儿童沉迷其中,不能自拔。2010年7月,英国一家信息安全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英国有四分之一的青少年曾尝试当过黑客,其中多数人是由于“好奇”而通过互联网进入他人、学校或国防部网站的账户,也有一些人是为了“图钱”。2013年5月,英国读写信托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电子阅读器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进步,不利于青少年阅读能力的提高。调查显示,每天只阅读网络电子书的人不太可能像阅读印刷品的人那样成为优秀的阅读者,更不太可能享受阅读,阅读电子书的青少年很少有自己喜爱的书籍,尤其是男孩。2014年11月,英国网络安全公司BullGuard(斗牛犬)对英国2000名8~12岁孩子的父母发起调查,询问孩子的日常习惯和行为。在调查中,绝大多数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成长的太快了,且有77%的父母指责是网络造成了这一结果。他们认为孩子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各种内容以及社交网络,加速了孩子的成长。此外,英国学者对3万名12~16岁中学生进行一项问卷调查,内容为“自信以及影响自信的因素”,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的平均自信度明显下降,7年内从41%降到30%,这一趋势是由于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社交造成的。

英国保护青少年上网安全的主要做法

英国社会日益意识到加强青少年上网安全保护的重要性,从政策、法规、机构、技术、监管、教育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网络安全环境。

1.加强顶层设计

为给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网络安全环境,英国出台相关战略计划,从顶层规划指导青少年上网安全。2007年9月,英国委托临床心理学家坦尼亚·拜伦博士对青少年上网安全状况开展调查研究。2008年3月,拜伦向英国教育部提交了《更加安全的儿童网络数字世界》报告。6月,英国政府根据建议出版了《拜伦报告行动规划》,并制定了由政府部门、公众机构、信息行业共同参与协作的《未成年人网络安全计划》,以降低儿童遭受网络侵害、网络恐吓和沉迷网络视频游戏的风险。提出了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的六大举措:政府提供免费过滤软件,推广含过滤功能的服务器;网站设置安全搜索引擎和年龄核查系统;互联网服务商屏蔽不良信息网页;游戏行业完善视频游戏分级管理制度;学校加强各级网络安全教育;社会各阶层加强协作,共同提高网络安全意识。2009年12月,英国发布《全国互联网儿童保护政策》。2010年,卡梅伦政府委托慈善机构“母亲联盟”对网络、报纸、杂志和影视作品中的色情内容对青少年的影响进行研究评估。六个月后,该机构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网络色情和网络暴力等内容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监管机构应该负起更多责任,互联网企业和媒体要加强行业自律,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事业部拨款100万英镑,用于打击针对青少年网络暴力的专项整顿工作,并启动政府“网络顾问”项目,以培养更多的网络安全教育人才,为青少年安全上网提供帮助。2013年7月22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公开讲话,宣布出台青少年网络安全政策,实施“净网行动”计划,重拳打击互联网色情,保护青少年网络安全。新政策规定,英国的宽带运营商必须为用户提供互联网屏蔽系统,且默认开启,该规定被称为“西方世界对色情内容最为严格的限制”。

2.制定法律制度

为有效落实青少年上网安全的政策和计划,英国通过政府颁布法律,社会组织和民营企业制定行业规范,教育部门和学校制定上网安全指南或守则等方式,为青少年上网安全提供立法和制度保障。

法律方面。英国的《儿童保护法案》规定,“凡拥有儿童色情图片就是犯罪,无论是否传播。如果没有合法理由,故意下载儿童色情图片者最高可判处10年监禁。如果技术上无法确认图片的来源,网络服务提供商须从服务器删除该内容,否则将面临起诉”。 1997年通过的“免骚扰保护法”、“恶意通信法”、“计算机滥用法”等明确了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暴力行为的处罚条款。此外,英国的黄色出版物法、青少年保护法、录像制品法、刑事司法与公共秩序修正法等明确了传播青少年网络色情的处罚内容。同时,英国的《数据保护权法》和《隐私和电子通信条例》等也都对保护青少年上网安全进行了规范。

行业自律方面。1996年9月23日,由英国政府部门牵头,联合网络业界和行业组织共同推出了作为网络规范的《R3安全网络协议》,亦即《安全网络:分级、检举责任》。这是国际上第一个网络监管的行业性法规,3R分别代表分级认定、举报告发、承担责任,旨在消除网络儿童色情内容和其他有害信息,对提供网络服务的机构、终端用户和编发信息的网络新闻组,尤其对网络提供者进行了明确的职责分工。2014年英国推出了mv视频分级制度,包括索尼、环球、华纳等唱片公司均表示支持,视频平台网站也据此屏蔽有害不良内容。

教育机构和学校守则方面。英国教育与通信技术局颁布了多个针对地方儿童保护机构、学校以及学生的网络安全指导文件和中小学校网络安全措施建议,以加强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网络安全意识,并要求学校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升学生和教师的网络安全事故处理能力。此外,85%以上的中小学校都制定了网络安全使用许可条款(Acceptable Use Policy,简称AUP),AUP是一份技术提供方为用户所提供的详细告知其应该如何使用以及不应该如何使用本机构技术设施的说明性文件,它承担着指导用户安全、正确地操作与使用技术的重要职责。大多数学校分别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学生及家长制定出不同的使用条款以充分满足其各自需求,清晰区分出各自的契约责任,提高网络安全系数。

3.建全组织机构

英国建立了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行业协会为辅助的青少年上网安全管理机构,来协调管理青少年上网安全。

政府方面。在内务部的监管下,英国成立了儿童网络保护特别工作组,专门负责儿童上网安全,清查网络儿童色情和网络暴力内容,定期组织打击通过网络侵害儿童的活动。英国教育和技能培训部设立了在线儿童保护中心,向家长和学校提供最新的网络安全信息。2006年4月,英国在打击犯罪局内,成立儿童侵犯在线保护指挥中心(CEOP),主要负责处置儿童网络性侵案件,保护儿童网上、网下不受伤害。2008年7月,英国政府成立了“英国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委员会”,负责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政策的制定和实际运作。此外,英国负责教育信息化规划及发展的教育与通信技术局(BECTA),负责配合儿童、学校及家庭事务部(DCSF)为英国各地方政府及学校提供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政策指导。BECTA建议英国各地方儿童安全保护局成立网络安全小组,推动网络安全策略的建立与实施。英国地方儿童安全保护局(LSCBs)及其成员机构是配合英国地方政府维护地方儿童安全及权益的主要机构组织,负责为地方中小学生校内外网络安全事故的防御及处理提供有效的指导与支持,保障学生信息技术使用的安全。

行业协会方面。1996年,由英国政府牵头成立互联网行业自律组织――网络观察基金会(Internet Watch Foundation,IWF),主要成员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负责接收和处理举报的网上儿童色情内容和其有害信息,同时对那些不适合青少年的网络内容进行分级标注。2008年9月,英国成立了儿童互联网安全委员会(UKCCIS),是由200多个工业实体组成的联盟,包括政府机构、产业代表、立法机构、学术机构、公益组织以及家长和儿童的代表,旨在联合起来帮助儿童和年轻人安全使用互联网,为制定互联网儿童安全政策提供建议。

4.加强技术监控

为应对不良网络信息对青少年的伤害,英国积极采取技术监控的方式,对网络色情和网络暴力信息进行过滤或拦截。2004年7月,英国电信运营商沃达丰率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防止青少年利用手机浏览色情网站的系统――Cleanfeed系统,能对“黑名单”上的网站予以屏蔽,用于阻止那些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利用手机浏览色情网站或者玩暴力游戏。2007年,英国内政部要求英国的互联网运营商于当年年底之前,在自愿

的基础上安装Cleanfeed屏蔽系统或类似监控系统,否则将强制实行。2010年2月,微软英国公司根据英国政府要求,专门推出了IE8儿童版浏览器,过滤一些不适合青少年阶段用户的词汇,比如暴力、色情等敏感内容。2011年5月,英国宽带运营商TalkTalk公司推出了“HomeSafe”家庭上网监控系统,使用者可用来监控电脑、平板电脑、游戏机、手机等不同终端的上网情况。该系统获得了卡梅伦政府的认可,收录了6500万个网址,可动态过滤“黄、赌、毒”及恶意网站。统计数字表明,为了保护青少年免受网上不良信息影响,截至2013年,在英国有5至15岁少年儿童的用户当中,主动安装了家庭过滤软件的占了43%。从2013年12月开始,英国电信、维珍网络、天空网络等主流网络服务提供商均已同意,把自动屏蔽色情网页作为所有新用户的默认设置,用户可选择是否关闭该模式。对于现有用户,网络服务提供商会通知他们决定是否增设成人内容过滤器。如果用户不作选择,网络公司将自动激活这个过滤器。一旦安装,用户再要关闭,须提出申请。2015年1月,英国一家手机生产商与网络服务商合作,推出了一种新的监视业务,能使父母监视子女手机,并通过技术手段对子女手机使用设限。此外,2013年7月,英国政府建立了专门网站,以公示那些被发现与关闭的儿童色情网页,英国警方也从2014年起,建立包含有相关儿童色情图片的专门数据库,并用于追踪、打击网络色情犯罪活动。

5.严格安全监管

英国舆论普遍认为加强网络监管对于保护青少年健康安全成长很有必要。为此,英国政府建立了一套青少年网络安全监管机制,并积极开展互联网治理行动。一是建立青少年网络安全监管机制。英国政府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和学校等机构,建立网络安全事故日志,对已发生的青少年网络安全事故的经过、发现过程、参与人、采取的行动以及事故结论等进行全面纪录,通过定期检查安全日志来调整后期政策及举措,最大程度地降低类似事故的复发可能。此外,还建立了严重安全事故报告及监测机制,并将其列入长期的议事日程。二是积极开展保护青少年安全上网的治理行动。1996年8月,伦敦警察厅夜店及性与毒品犯罪科列出132个涉嫌发布色情犯罪及儿童色情相关图片和文字的新闻组,要求网络运营商对这些新闻组予以禁访。同年12月,网络观察基金会(IWF)开始设热线电话,接待公众的举报或投诉,鼓励大家举报涉及儿童色情、种族仇恨和其他淫秽内容的网址。1999年,IWF对出现频率最高的20个新闻组采取每周至少检查一次的监管办法。2009年8月21日,英国一家法院判处一名在社交网站上张贴死亡恐吓的18岁少女三个月监禁,规定她五年内不得以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任何途径接触受害人。2013年7月22日,英国政府要求谷歌、必应、雅虎等国际互联网搜索引擎,屏蔽所有关于儿童色情的搜索条目。同时宣称,用户在互联网上传播肆意带有色情、暴力内容的图片或视频将被裁定为犯罪行为。2014年8月,总部位于伦敦的欧洲开放权利组织公布的一份报告称,在调查的英国10多万家网站中,发现有近2万个网站因为涉及色情、暴力、极端思想等内容被网络服务提供商(ISP)过滤器屏蔽,占到国内网站的1/5。

6.培养安全意识

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培养网络安全意识,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是英国保护青少年上网安全的重要途径。一是积极举办“网络安全周”活动。从2005年起,英国政府开始在每年的11月份举办全国性的反网络暴力周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提高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有的学校还举办了“网络暴力宣传日”活动,以减少网络色情和网络暴力的影响。二是加强学校网络安全教育。2009年8月,英国教育机构发布了学生上网安全指导文件,主要内容包括:保证教师、学生、家长都具备网络安全意识;学校必须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培训,确保全体师生员工了解网络风险,形成安全责任意识及行为习惯;培训指导学生掌握并遵守网络使用条款、了解数据保护和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提升教师网络安全事故处理能力等。2011年9月,英国开始对青少年实行分阶段的网络安全教育。小学课程中,5~10岁年龄段,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学会如何在上网时最低程度地减少风险。10~11岁年龄段,教育学生如何从网络上获得相关资讯,并对所需信息进行分类。指导学生安全使用网络通信技术,既有效传递和分享信息,又保证个人信息安全。中学课程中,11~14岁年龄段,让学生学会保护个人隐私,通过安全的网络搜索工具寻找合适信息,并学会区分信息的可靠性。2015年2月,英国政府宣布为网络安全中心出资50万英镑,以确保教师具备教授学生了解如何做到网上安全的能力,同时增加网络安全课程,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了解互联网的利弊。三是社会各阶层合作强化网络安全教育。英国政府出版了应对“网络暴力”的指导册子,详细列出学校、家生和学生预防及应对“网络暴力”的必要措施。英国内政部开展了名为“如何在网上保护你的孩子”的宣传活动,向家长介绍网络的功能、潜在危险及其对儿童可能造成的危害,提供屏蔽危险信息和网站的途径,教育孩子不要沉溺网络并提供相应办法。英国教育和技能培训部设立了专门的网站,向家长传达最新的网络安全信息。英国教育部和司法部针对少数青少年参与网络犯罪活动的情况,明确家长作为监护人的法律责任。英国儿童安全教育基金会向英国的家长和学生印发了有针对性的儿童网络安全教育手册等。

启示与思考

我国最新发布的《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77亿,占我国青少年人口总体的79.6%,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国31.7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由于青少年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的匮乏,社会、教育机构和家庭的网络安全意识淡漠,使青少年网民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为此,我们应该借鉴英国保护青少年上网安全的主要经验,从多个方面综合采取措施,营造健康的青少年上网环境。

1.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

培养青少年上网安全意识,提升网络素养,是英国保护青少年上网安全的重要途径。《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六成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上网安全意识已刻不容缓。要通过对青少年开展针对性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培养青少年爱科学、知安全、懂安全、会安全、成为捍卫网络安全的未来主人。一是要将网络安全教育渗入到学校课程中。二是要加强教师的网络安全技能培训。三是要重点加强移动上网安全教育。四是要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合作的教育体系。

2.推进青少年网络安全立法

英国保护青少年上网安全的法律规范、行业制度和学校规则比较完善,相比而言,我国在青少年网络安全立法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专门的青少年网络保护法,法律内容大多比较宏观抽象,缺乏具体性的规定,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差,亟待加强建设与发展。一是要尽快出台、完善专门的青少年网络保护法律体系,有针对性的设计青少年网络色情、网络隐私、网络犯罪等章节和条款,从而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法律依据。二是要具体规范立法内容,增强现实操作性。三是要采取多种渠道和途径,增强公民对青少年网络安全法律的意识与认知,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知法、懂法、守法氛围。

3.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监管

加强网络监管、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是英国保护青少年上网安全的主要手段。当前,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迅速,正在不断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甚至思想意识。因此,要借鉴英国的成熟经验,加强网络监管,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一是要对互联网内容进行监管治理,帮助青少年远离网络谣言、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规范青少年网络社交、网络娱乐行为。二是要大力开展打击针对青少年的网络犯罪行动,减少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以及社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伤害青少年的事件发生。三是要加大处罚力度,对利用网络传播儿童淫秽色情物品、宣扬网络暴力者,要加以严惩,对涉嫌的电信营运商、网络提供商、搜索引擎提供商等处以重罚。

猜你喜欢

暴力网络安全英国
反性别暴力
英国的环保
“暴力”女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英国圣诞节
暴力云与送子鹳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