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按摩结合理疗治疗老年失眠患者疗效分析

2015-11-01陈旭娇何婷沈珊珊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理疗治疗仪脑病

陈旭娇 何婷 沈珊珊

穴位按摩结合理疗治疗老年失眠患者疗效分析

陈旭娇何婷沈珊珊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结合理疗对老年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失眠症≥65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镇静催眠药物,观察组予镇静催眠药物结合穴位按摩和脑病生理治疗仪治疗,治疗10d。治疗前后分别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定睡眠状况,并了解实际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卧床时间等睡眠具体指标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R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R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SR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30例患者中显效20例、好转10例,显效率66.67%,好转率33.33%。结论 穴位按摩结合理疗可作为临床药物治疗失眠以外的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穴位按摩 理疗 失眠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常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中医称之为“不寐”,首见于《内经》,又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暝”,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或日常睡眠晨醒后无恢复感等[1]。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达49.9%[2]。目前失眠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老年人长期应用催眠药物可能存在肌张力减退、跌倒及认知功能减退的风险,而非药物治疗(如心理行为、饮食疗法、穴位按摩、低频脉冲磁疗等)因其无副作用、无药物相互作用的优势,成为失眠治疗方法的研究热点,其中较多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疗效[1,3]。作者探讨通过穴位按摩结合理疗对老年失眠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入组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间住院患者中满足ICD-10失眠诊断标准的≥65岁老年患者60例,其中男15例,女45例;年龄68~87岁,平均年龄(77.70±6.66)岁。病程1~40年,平均(14.25±12.55)年。排除标准:严重疾病(如失语或偏瘫、严重痴呆、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中风后遗症),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预计不能完成治疗疗程及不能完成自评的患者。

1.2材料与方法 (1)材料: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4],脑病生理治疗仪(SK-A脑病生理治疗仪,北京清大德人健康科技有限公司)。(2)方法:调查所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失眠病程、情绪状态、药物使用情况等资料。入选次日所有患者通过SRSS评定睡眠状况。SRSS共有10个项目,即睡眠不足、睡眠质量、觉醒不足、睡眠时间、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早醒、恶梦夜惊、服药情况、失眠后反应等,每个项目分5级评分(1~5),评分愈高,说明睡眠问题愈严重。此量表最低分为10分(基本无睡眠问题),最高分为50分(最严重)。评定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失眠病程、镇静催眠药物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对照组采用镇静催眠药物治疗;观察组除应用镇静催眠药物外,同时予以脑病生理治疗仪治疗和穴位按摩。理疗方法:将帽状电极安置于头部。剂量选择弱,治疗时间20min/次,1次/d,10次为1个疗程。穴位按摩治疗方法:点按翳风穴、翳明穴、安眠穴、足底睡眠穴,治疗时间:每个穴位3min,12min/次,1次/d,10次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10d后再次比较SRSS评定结果。同时了解患者实际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卧床时间等睡眠情况具体指标,并采用焦虑因子得分和抑郁因子得分了解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

表1 基本临床资料[n(%)]

1.3疗效标准 (1)显效:每晚能睡眠4~6h,虽偶有不寐,但不会连续>3d,能自我调节,SRSS评分下降7~9分。(2)好转:每晚能睡眠4~5h,偶有不寐,但不会连续>5d,自我调节差,SRSS评分下降3~6分。(3)无效:治疗前后睡眠无明显改善,或能入睡但<3h,或偶能睡眠>4h,但不能连续7d,SRSS评分下降<3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以n或%描述,两组好转率、显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失眠患者干预前后睡眠相关指标比较(x±s)

2.2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显效6例,无效24例,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0例,好转10例,显效率66.67%,好转率33.33%(χ2=41.538,P<0.01)。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老年失眠不同于中青年,其多是全身疾病和大脑皮质生理变化综合导致的结果。中医认为脏腑虚损、精血不足是老年失眠的生理病理基础。中医认为,失眠分为睡不踏实、气血不足;入睡困难、肝郁气滞;醒了又睡、营血蕴热;时睡时醒、脾胃失和;整晚失眠、心肝火旺等不同类型。在不同失眠类型的治疗上均建议养心安神、补气补血、滋阴降火、舒肝解郁,配合心态、饮食、生活节律和运动调整等。西医的治疗以镇静催眠药物的应用为主,但老年人长期使用易产生较多副作用,如增加痴呆的风险[5]等。而物理治疗因无副作用、无药物相互作用、无依赖性、疗效显著,成为药物治疗以外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症状的方案之一。

本资料中选用的脑病生理治疗仪是采用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一种治疗仪器,可以扩张脑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受损脑细胞代谢加快,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最初研究发现此类仪器的使用在改善脑供血中有一定作用。李茜等[6]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发现,低频脉冲磁疗能直接透过颅骨作用脑细胞和脑血管,改善脑组织的供血、供氧和代谢,有利于患者偏瘫的康复。方丽君[7]对54例老年失眠患者应用脑病生理治疗仪,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睡眠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在物理治疗中,除经颅磁刺激治疗外,穴位按摩在改善老年患者失眠症状也已取得显著疗效[4]。作者选择翳风穴、翳明穴、安眠穴和足底睡眠穴,能疏风降逆、行气开窍,能沟通阴跷、阳跷脉经气运行。按摩上述穴位能起到解除脑血管痉挛,改善局部神经调节、促进淋巴循环、抑制大脑异常放电等作用,使人体达到真正放松状态,具有养心安神、镇静催眠的功效。本资料结果显示,将理疗和穴位按摩两种方法相结合,在老年失眠患者中也取得显著疗效。一般资料提示两组老年人失眠平均病程较长,在应用穴位按摩和理疗前SRSS自评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通过单纯镇静催眠药物未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观察组失眠症状改善,睡眠改善在延长卧床时间,减少入睡时间,增加实际睡眠时间方面均有体现。由于睡眠障碍可增加焦虑、抑郁情绪,作者调查了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观察到随着睡眠质量的改善,焦虑抑郁情绪也得以缓解。

临床上老年失眠患者常采用镇静催眠药物治疗失眠,但长期口服药物带来的依赖性、不良反应成为老年患者失眠治疗中的一个难题。物理治疗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为老年失眠患者寻求一种无创伤性、无药物依赖性、副作用小的治疗方式提供了可能。此外,应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协助发挥非药物治疗作用最大化。本资料的不足之处在于观察了单个疗程的疗效,长期治疗的效果及远期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治疗及随访来证实。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540.

2陈长香,李建民,王静,等.22省(市)老年人睡眠障碍现况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88~189.

3游菲,马朝阳,熊修安,等.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老年失眠症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中国康复,2010,25(1):37~38.

4李建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353.

5Billioti de Gage S,Moride Y,Ducruet T,et al.Benzodiazepine use and risk of Alzheimer's disease: case-control study.BMJ,2014,349:g5205.

6李茜,李新艳,李敏,等.头部脉冲磁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中国康复,2006,21(5):314~315.

7方丽君.脑病生理治疗机治疗老年失眠症的护理.全科护理,2008,6(7):608~609.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计划(2012ZA010)

310013 浙江医院老年病综合示范病房

猜你喜欢

理疗治疗仪脑病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